附錄教誡弟子品釋〈原出大乘廣百論釋論卷第十護法菩薩造唐玄奘法師譯〉

關燈
是俗。

    雖言色心不如是有而復彌顯色心實有.由說非有究竟無故無異相故定 應是有.旣定是有由是亦應許此色心實有生等。

    若汝意謂雖復色心亦有亦生 而非勝義.應先審定勝義是何然後可言此非勝義.若言勝義是無分别智慧所 行究竟空無此先已破謂彼所行究竟無故無分别智應不得生乃至廣說.又此 所行非真勝義.以是無故猶如兔角或非有故如彼空華。

    若言勝義是可硏窮此 亦不然境無異故.夫硏窮者不捨世俗.又世俗法不可硏窮此可硏窮應離世俗. 然非離俗别有勝義故不可說此不硏窮.是故汝言非勝義相。

    若謂餘宗所執勝 義都非有故是勝義相此亦不然.彼謂緣生暫住等性名爲勝義.今撥非有便違 自宗及現量等。

    若言諦實是勝義相是則世俗應非諦實.何故前言俗爲諦實.設 許唯說非有非生名爲諦實.是有是生唯假言說妄分别立旣非諦實唯假言說 妄分别立如何能起染淨作用.故彼釋難其理不成.非說龜毛名爲有體卽有作 用能縛世間。

    [一]復有餘師釋此難曰.分别所執法體是無.因緣所生法體是有.由斯 注: [一]依圓測仁王經疏卷一.此下瑜伽與清辨兩家辨難.最後護法立義雙非. ******************** 發起煩惱隨眠繫縛世間輪迴三有.或修加行證無我空得三菩提脫生死苦.因 緣生法雖通色心而心是源所以徧說.虛妄分别能縛世間厭此能修證空加行. 雖有境界若無有心虛妄尋思終不繫縛.亦不能厭修無我空證三菩提出離生 死.爲證此義引契經言.徧計所執無依他起性有妄分别失壞墮增減二邊。

    此中 一類釋此義言.名是徧計所執.義是依他起性.名於其義非有故無.義隨世間非 無故有.不可引此證有依他。

    此釋不然.義相違故。

    若名於義非有故無義亦於名 是無何有.又於其義所立名言旣因緣生如義應有.若妄所執能詮性無妄執所 詮其性豈有.名隨世俗有詮表能汝不許爲依他起性義亦隨俗假說有能何不 許爲徧計所執。

    世俗假立能詮所詮無應並無有應齊有.如何經說一有一無.故 汝所言不符經義.應信徧計所執性無是諸世間妄情立故.依他起性從因緣生 非妄情爲應信是有。

    彼證己義復引經言.由立此此名詮於彼彼法彼皆性非有 由法性皆然。

    此頌不能證成彼義.經意不說名於義無但說所詮法性非有.辨諸 ******************** 法性皆不可詮.名言所詮皆是共相.諸法自相皆絕名言.自相非無共相非有。

    此 中略說所詮性無非謂能詮其性實有.故頌但說彼非有言.不爾應言此性非有。

     彼爲證此依他性無復引經中所說略頌.無有少法生亦無少法滅淨見觀諸法 非有亦非無。

    此亦不能證依他起其性非有.所以者何.此頌意明徧計所執自性 差别能詮所詮其體皆空無生無滅.離執淨見觀諸世間因緣所生非無非有.故 此非證依他起無。

    若有依他.何緣經說一切法性無不皆空.又契經言佛告善現 色等諸法自性皆無.復有經言佛告大慧一切法性皆無有生先有先無不可生 故。

    此有密意。

    密意如何。

    謂此諸經唯破徧計所執自性非一切無.若一切無便成 邪見。

    雲何知有此密意耶。

    餘契經中顯了說故.謂薄伽梵說如是言我唯依於相 應自性說一切法自性皆無.若有如言而生執著謂染淨法自性皆無彼惡取空 名爲邪見.相應自性卽是世間徧計所執.由心轉變似外諸塵依此諸塵起諸倒 執因此倒執計有自他能詮所詮相應自性.染淨諸法卽是依他.故知諸經有此 ******************** 密意。

    又到彼岸般若經中佛自分明判有無義徧計所執所集所增所取常恆無 變易法如是一切皆名爲無因緣所生皆說爲有.又餘經說徧計所執自性無生 依他起性所攝諸法從因緣生.又慧度經作如是說行慧度者善知色性善知色 生善知色如乃至廣說.又諸經說諸法無性無生滅等.皆應分别不可如言執爲 了義.勿世俗諦諸法亦無便惡取空成大邪見。

    此言非理.所以者何.於了義經異 分别故.世尊自說若諸經中說空無相無願無行無生無滅無有自性無有有情 命者主宰補特伽羅解脫門等名了義經。

    我言合理.以於餘經佛自決判我依徧 計所執自性於餘經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依依 他起自性說言諸有情心生滅流轉乃至廣說.又餘經中佛告具夀舍利子言色 自性空自性空故無生無滅無生滅故無有變易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依徧計 所執自性說自性空無生滅等.以諸愚夫隨自心變色等諸法周徧計度執有真 實自性差别.世尊依彼說色等法自性皆空無生滅等.依他起性由無徧計所執 ******************** 性故亦說爲空非自性空無生滅等。

    如來處處說三自性皆言徧計所執性空依 他圓成二性是有.故知空教别有意趣不可如言撥無諸法.如言取義名謗大乘. 故契經言若有菩薩如言取義不求如來所說意趣是名於法非理作意亦名非 處信解大乘.若有菩薩不如其言而取於義思求如來所說意趣是名於法如理 作意亦名是處信解大乘。

    若爾雲何釋此經句.佛告天子汝等當知佛於菩提都 無所得亦無少法可生可滅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無生無滅是故如來出現世間。

     有作是釋.諸佛證得大菩提時遠離一切分别戲論.雖出世間而不可說有證得 等。

    復有釋言.佛以菩提爲其自性故無所得.如契經言菩提卽佛佛卽菩提故無 所得.如其法性而覺知故不生先無不滅先有.以諸法性離戲論故無生無滅無 上菩提現在前故說名如來出現世間。

    又契經說善現當知色名諸色無性之性 受想行等廣說亦爾.此經意明依他起性以其徧計所執色等無性所顯離言法 性爲其自性.若一切法都無所有如何無性而復言性。

    若言色等世俗無性卽是 ******************** 色等勝義之性.與理相違.所以者何.夫勝義者分别戲論所不能及豈得以無爲 其自性.若以無性爲自性者應類餘無不名勝義.應不能證無上菩提.則違自宗 成大過失。

    依他起性若實有者便違經說.故契經言諸法從緣起緣法兩皆無能 如是正知名通達緣起.若法從緣生此法都無性若法都無性此法非緣生。

    如是 二經說緣生法雖無自性而不相違.以從緣生法有二種一者徧計所執二者依 他起性.此中意明徧計所執自性非有不說依他.若說依他都無自性便撥染淨 二法皆無名惡取空自他俱損。

    此妄分别誰復能遮.得正見時自當能遣.今且應 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