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論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提婆菩薩造 婆藪開士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破情品第五
外曰.
定[一]有我所.有法現前有故.〈修妬路〉
情塵意合故知生.此知是現前知.是知實有故情塵意有。
內曰. 見色已知生何用。
〈修妬路〉 若眼先見色然後知生者.知復何用。
若先知生然後見色者.是亦不然.何以故. 若不見[二]色因緣無故生亦無。
〈修妬路〉 若眼先不見色則因緣不合.不合故知不應生.汝言情塵意合故知生.若不合時知 生者是則不然。
外曰.若一時生有何過。
內曰.若一時生是事不然. 注:[一]原刻下衍我字.今依麗刻及疏九刪.[二]此字依麗刻加.
********************
生無生共不一時生.有故.無故.先已破故。
〈修妬路〉 若見知先有相待一時生.若先有若先無若先半有半無.於三事中一時生者是則 不然。
何以故.若先有見知者不應更生.以有故。
若先無者亦不應生.以無故.若無者 則無相待亦無生。
若半有半無者前二修妬路中已破故.復次一法雲何亦有亦無。
復次若一時生知不相待見.見不待知。
復次眼爲到色見耶.爲不到色見耶。
若眼去.遠遲近。
〈修妬路〉 若眼去到色乃見者.遠色應遲見.近色應速見.何以故.去法爾故.而今近瓶遠月一 時見.是故知眼不去.若不去則無和合。
復次若眼力不到色而見色者.何故見近不 見遠.遠近應一時見。
復次眼設去者爲見已去耶.爲不見去耶. 若見已去.去復何用。
〈修妬路〉 若眼先見色事已辦.去復何用。
若不見去.不如意[一]所取。
〈修妬路〉 注:[一]原刻下衍趣字.今依麗刻及疏九刪.
********************
若眼先不見色而去[一]者如意所取則不能取.眼無知故趣東則西。
復次. 無眼處亦不取。
〈修妬路〉 若眼去到色而取色者身則無眼.身無眼故此則無取.若眼不去而取色者色則無 眼.色無眼故彼亦無取。
復次若眼不去而取色者應見天上色及障外色.然不見.是 故此事非也。
外曰. 眼相見故.〈修妬路〉 見是眼相.於緣中有力能取.性自爾故。
內曰.若眼見相. 應自見眼。
〈修妬路〉 若眼見相如火熱相自熱能令他熱.如是眼若見相應自見眼.然不見.是故眼非見 相。
外曰. 如指.〈修妬路〉 眼雖見相不自見眼.如指端不能自觸.如是眼雖見相不能自見。
內曰.不然. 注:[一]原刻下衍不字.今依麗刻及疏九刪.
********************
觸指業故。
〈修妬路〉 觸是指業非指相.汝言見是眼相者何不自見眼.是故指喻非也。
外曰. 光意去故見色.〈修妬路〉 眼光及意去故到彼能取色。
內曰.若意去到色. 此則無覺。
〈修妬路〉 意若到色者意則在彼.意若在彼身則無意猶如死人.然意實不去.遠近一時取故. 雖念過去未來念不在過去未來.念時不去故。
外曰. 如意在身.〈修妬路〉 意雖在身而能遠知。
內曰.若爾. 不合。
〈修妬路〉 若意在身而色在彼.色在彼故則無和合.若無和合不能取色。
外曰.不然. 意光色合故見.〈修妬路〉 ******************** 眼意在身和合.以意力故令眼光與色合如是見色.是故不失和合。
內曰.若合故見 生. 無見者。
〈修妬路〉 汝謂和合故見色.若言但眼見色但意取色者是事不然。
外曰. 受合故取色成.〈修妬路〉 汝受和合則有和合.若有和合應有取色。
內曰. 意非見.眼非知.色非見知.雲何見。
〈修妬路〉 意異眼故意非見相.非見相故不能見.眼四大造故非知相.非知相故不能知.色亦 非見相亦非知相.如是雖復和合雲何取色。
耳鼻舌身亦如是破。
破塵品第六 外曰. 應有情.瓶等可取故.〈修妬路〉 ******************** 今現見瓶等諸物可取故.若諸情不能取塵.當用何等取.是故知有情能取瓶等諸 物。
內曰. 非獨色是瓶.是故瓶非現見。
〈修妬路〉 瓶中色現可見.香味等不可見.不獨色爲瓶.香味等合爲瓶.瓶若現可見者香味等 亦應現可見.而不可見.是故瓶非現見。
外曰. 取分故一切取.信故.〈修妬路〉 瓶一分可見故瓶名現見.何以故.人見瓶已信知我見是瓶。
內曰. 若取分不一切取。
〈修妬路〉 瓶一分色可見.香分等不可見.今分不作有分.若分作有分者香等諸分亦應可見. 是故瓶非盡可見.是事如破一破異中說。
外曰. 有瓶可見.受色現見故.〈修妬路〉 汝受色現見.故瓶亦應現見。
內曰. ******************** 若此分現見.彼分不現見。
〈修妬路〉 汝謂色現見是事不然.色有形故.彼分中分不現見.以此分障故.此分亦如是。
復次 如前若取分不一切取.彼應答此。
外曰. 微塵無分故不盡破.〈修妬路〉 微塵無分故.一切現見有何過。
內曰. 微塵非現見.〈修妬路〉 汝經言微塵非現見.是故不能成現見法.若微塵亦現見.與色同破。
外曰. 瓶應現見.世人信故.〈修妬路〉 世人盡信瓶是現見有用故。
內曰. 現見無非瓶無。
〈修妬路〉 汝謂若不現見瓶是時無瓶者是事不然.瓶雖不現見非無瓶.是故瓶非現見。
外曰. 眼合故無過.〈修妬路〉 ******************** 瓶雖現見相.眼未會時人自不見.是瓶非不現見相。
內曰. 如現見生無.有亦非實。
〈修妬路〉 若瓶未與眼合時未有異相後見時有少異相生者.當知此瓶現見相生.今實無異 相生是故現見相不生.如現見相生無瓶有亦無。
外曰. 五身一分破.餘有.〈修妬路〉 五身是瓶.汝破一色不破香等.今香等不破故應有塵。
內曰. 若不一切觸.雲何色等合。
〈修妬路〉 汝言五身爲瓶是語不然.何以故.色等一分是觸.餘分非觸.雲何觸不觸合.是故非 五身爲瓶。
外曰. 瓶合故.〈修妬路〉 色分等各各不合.而色分等與瓶合。
內曰. 異除.雲何瓶觸合。
〈修妬路〉 ******************** 若瓶與觸異者瓶則非觸.非觸雲何與觸合.若除色等更無瓶法若無瓶法雲何觸 與瓶合。
外曰. 色應現見.信經故.〈修妬路〉 汝經言色名四大及四大造.造色分中色入所攝是現見.汝雲何言無現見色。
內曰. 四大非眼見.雲何生現見。
〈修妬路〉 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是四大非眼見者.此所造應非現見。
外曰. 身根取故四大有.〈修妬路〉 今身根取四大故四大有.是故火等諸物四大所造亦應有。
內曰. 火中一切熱故。
〈修妬路〉 四大中但火是熱相餘非熱相.今火
內曰. 見色已知生何用。
〈修妬路〉 若眼先見色然後知生者.知復何用。
若先知生然後見色者.是亦不然.何以故. 若不見
〈修妬路〉 若眼先不見色則因緣不合.不合故知不應生.汝言情塵意合故知生.若不合時知 生者是則不然。
外曰.若一時生有何過。
內曰.若一時生是事不然. 注:
〈修妬路〉 若見知先有相待一時生.若先有若先無若先半有半無.於三事中一時生者是則 不然。
何以故.若先有見知者不應更生.以有故。
若先無者亦不應生.以無故.若無者 則無相待亦無生。
若半有半無者前二修妬路中已破故.復次一法雲何亦有亦無。
復次若一時生知不相待見.見不待知。
復次眼爲到色見耶.爲不到色見耶。
若眼去.遠遲近。
〈修妬路〉 若眼去到色乃見者.遠色應遲見.近色應速見.何以故.去法爾故.而今近瓶遠月一 時見.是故知眼不去.若不去則無和合。
復次若眼力不到色而見色者.何故見近不 見遠.遠近應一時見。
復次眼設去者爲見已去耶.爲不見去耶. 若見已去.去復何用。
〈修妬路〉 若眼先見色事已辦.去復何用。
若不見去.不如意
〈修妬路〉 注:
復次. 無眼處亦不取。
〈修妬路〉 若眼去到色而取色者身則無眼.身無眼故此則無取.若眼不去而取色者色則無 眼.色無眼故彼亦無取。
復次若眼不去而取色者應見天上色及障外色.然不見.是 故此事非也。
外曰. 眼相見故.〈修妬路〉 見是眼相.於緣中有力能取.性自爾故。
內曰.若眼見相. 應自見眼。
〈修妬路〉 若眼見相如火熱相自熱能令他熱.如是眼若見相應自見眼.然不見.是故眼非見 相。
外曰. 如指.〈修妬路〉 眼雖見相不自見眼.如指端不能自觸.如是眼雖見相不能自見。
內曰.不然. 注:
〈修妬路〉 觸是指業非指相.汝言見是眼相者何不自見眼.是故指喻非也。
外曰. 光意去故見色.〈修妬路〉 眼光及意去故到彼能取色。
內曰.若意去到色. 此則無覺。
〈修妬路〉 意若到色者意則在彼.意若在彼身則無意猶如死人.然意實不去.遠近一時取故. 雖念過去未來念不在過去未來.念時不去故。
外曰. 如意在身.〈修妬路〉 意雖在身而能遠知。
內曰.若爾. 不合。
〈修妬路〉 若意在身而色在彼.色在彼故則無和合.若無和合不能取色。
外曰.不然. 意光色合故見.〈修妬路〉 ******************** 眼意在身和合.以意力故令眼光與色合如是見色.是故不失和合。
內曰.若合故見 生. 無見者。
〈修妬路〉 汝謂和合故見色.若言但眼見色但意取色者是事不然。
外曰. 受合故取色成.〈修妬路〉 汝受和合則有和合.若有和合應有取色。
內曰. 意非見.眼非知.色非見知.雲何見。
〈修妬路〉 意異眼故意非見相.非見相故不能見.眼四大造故非知相.非知相故不能知.色亦 非見相亦非知相.如是雖復和合雲何取色。
耳鼻舌身亦如是破。
破塵品第六 外曰. 應有情.瓶等可取故.〈修妬路〉 ******************** 今現見瓶等諸物可取故.若諸情不能取塵.當用何等取.是故知有情能取瓶等諸 物。
內曰. 非獨色是瓶.是故瓶非現見。
〈修妬路〉 瓶中色現可見.香味等不可見.不獨色爲瓶.香味等合爲瓶.瓶若現可見者香味等 亦應現可見.而不可見.是故瓶非現見。
外曰. 取分故一切取.信故.〈修妬路〉 瓶一分可見故瓶名現見.何以故.人見瓶已信知我見是瓶。
內曰. 若取分不一切取。
〈修妬路〉 瓶一分色可見.香分等不可見.今分不作有分.若分作有分者香等諸分亦應可見. 是故瓶非盡可見.是事如破一破異中說。
外曰. 有瓶可見.受色現見故.〈修妬路〉 汝受色現見.故瓶亦應現見。
內曰. ******************** 若此分現見.彼分不現見。
〈修妬路〉 汝謂色現見是事不然.色有形故.彼分中分不現見.以此分障故.此分亦如是。
復次 如前若取分不一切取.彼應答此。
外曰. 微塵無分故不盡破.〈修妬路〉 微塵無分故.一切現見有何過。
內曰. 微塵非現見.〈修妬路〉 汝經言微塵非現見.是故不能成現見法.若微塵亦現見.與色同破。
外曰. 瓶應現見.世人信故.〈修妬路〉 世人盡信瓶是現見有用故。
內曰. 現見無非瓶無。
〈修妬路〉 汝謂若不現見瓶是時無瓶者是事不然.瓶雖不現見非無瓶.是故瓶非現見。
外曰. 眼合故無過.〈修妬路〉 ******************** 瓶雖現見相.眼未會時人自不見.是瓶非不現見相。
內曰. 如現見生無.有亦非實。
〈修妬路〉 若瓶未與眼合時未有異相後見時有少異相生者.當知此瓶現見相生.今實無異 相生是故現見相不生.如現見相生無瓶有亦無。
外曰. 五身一分破.餘有.〈修妬路〉 五身是瓶.汝破一色不破香等.今香等不破故應有塵。
內曰. 若不一切觸.雲何色等合。
〈修妬路〉 汝言五身爲瓶是語不然.何以故.色等一分是觸.餘分非觸.雲何觸不觸合.是故非 五身爲瓶。
外曰. 瓶合故.〈修妬路〉 色分等各各不合.而色分等與瓶合。
內曰. 異除.雲何瓶觸合。
〈修妬路〉 ******************** 若瓶與觸異者瓶則非觸.非觸雲何與觸合.若除色等更無瓶法若無瓶法雲何觸 與瓶合。
外曰. 色應現見.信經故.〈修妬路〉 汝經言色名四大及四大造.造色分中色入所攝是現見.汝雲何言無現見色。
內曰. 四大非眼見.雲何生現見。
〈修妬路〉 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是四大非眼見者.此所造應非現見。
外曰. 身根取故四大有.〈修妬路〉 今身根取四大故四大有.是故火等諸物四大所造亦應有。
內曰. 火中一切熱故。
〈修妬路〉 四大中但火是熱相餘非熱相.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