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論卷上

關燈
情意塵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知故神名有知。

     內曰. 牛相牛中住非有牛中。

    〈修妬路〉 牛相牛中住不在有牛中.是故雖人牛合有牛不作牛但牛爲牛.如是雖神知合知 相知中住神不爲知。

    汝言神情意塵合故知生.是知能知色塵等.是故但知能知非 神知.譬如火能燒非有火人燒。

    外曰. ******************** 能用法故.〈修妬路〉 人雖有見相.用燈則見離燈則不見.神雖有能知.用知則知離知則不知。

    內曰.不然. 知卽能知故。

    〈修妬路〉 以情意塵合故知生.是知能知色等諸塵.是故知卽能知非是所用。

    若知卽能知.神 復何用。

    燈喻非也.何以故. 燈不知色等故。

    〈修妬路〉 燈雖先有不能知色等.非知法故.是故但知能知色.若不能知不名爲知.是故縱有 能知彼能何用。

    外曰. 馬身合故神爲馬.〈修妬路〉 譬如神與馬身合故神名爲馬.神雖異身亦名神爲馬.如是神知合故神名爲知。

    內 曰不然. 身中神非馬。

    〈修妬路〉 ******************** 馬身卽馬也.汝謂身與神異則神與馬異.雲何以神爲馬.是故此喻非也.以神喻神 則墮負處。

    外曰. 如黑疊.〈修妬路) 譬如黑疊.黑雖異疊.疊與黑合故名爲黑疊.如是知雖異神神與知合故神名爲知。

     內曰.若爾. 無神。

    〈修妬路〉 若神與知合故神名爲知.神應非神.何以故.我先說知卽是能知.若知不名神神亦 不名能知.若他合故以他爲名者.知與神合何不名知爲神。

    又如先說黑疊喻者自 違汝經.汝經黑是求那疊是陀羅驃.陀羅驃不作求那求那不作陀羅驃。

    外曰. 如有杖.〈修妬路〉 譬如人與杖合故人名有杖不但名杖.杖雖與人合杖不名有人亦不名人.如是神 與知合故神名能知不但名知.亦非知與神合故知名爲神。

    內曰.不然. ******************** 有杖非杖。

    〈修妬路〉 雖杖與有杖合有杖不爲杖.如是知相知中非神中.是故神非能知。

    外曰.僧佉人復 言若知與神異有如上過.我經中無如是過.所以者何.覺卽神相故.我以覺相爲神. 是故常覺無不覺。

    內曰.雖已先破.今當更說. 若覺相.神不一。

    〈修妬路〉 覺有種種苦樂覺等.若覺是神相.神應種種。

    外曰.不然. 一爲種種相.如頗梨.〈修妬路〉 如一頗梨珠隨色而變或青黃赤白等.如是一覺隨塵别異或覺苦或覺樂等.覺雖 種種相實是一覺。

    內曰.若爾. 罪福一相。

    〈修妬路〉 若益他覺是名福.若損他覺是名罪.一切慧人心信是法.若益他覺損他覺是一者 應罪福一相.如施盜等亦應一。

    復次如珠先有隨色而變.然覺共緣生.是故汝喻非 ******************** 也。

    復次珠新新生滅故相則不一.汝言珠一者是亦非也。

    外曰.不然. 果雖多.作者一.如陶師.〈修妬路〉 如一陶師作瓶瓫等.非作者一故果便一也.如[一]是一覺能作損益等業。

    內曰. 陶師無别異。

    〈修妬路〉 譬如陶師身一無異相而與瓶瓫等異.然益他覺損他覺實有異相.又損益等與覺 不異.是故汝喻非也。

    外曰. 實有神.比知相故.〈修妬路〉 有物雖不可現知以比相故知.如見人先去然後到彼.日月東出西沒雖不見去以 到彼故知去.如[二]是見諸求那依陀羅驃.以比知相故知有神.神知合故神名能知。

    內 曰.是事先已破.今當更說. 不知非神。

    〈修妬路〉 汝法神徧廣大而知少.若神知者有處有時不知是則非神.有處名身外.有時名身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二]同上. ******************** 內.睡眠悶等是時不知.若神知相.有處有時不知是則非神.何以故.無知相故.汝以 知相有神者空無實也。

    外曰. 行無故知無.如煙.〈修妬路〉 如煙是火相炭時無煙.是時雖無煙而有火.如是知雖神相若有知若無知神應常 有。

    內曰.不然. 神能知故。

    〈修妬路〉 若不知時欲令有神者神則不能知亦無知相.所以者何.汝神無知時亦有神故。

    復 次若無煙時現見火知有火.神若有知若無知無能見者.是故汝喻非也。

    復次汝說 見共相比知故有神.此亦非也.所以者何. 見去者去法到彼故。

    〈修妬路〉 若離去者無去法.離去法無去者到彼.如是見去者曰到彼必知有去法.若離神無 知是事不然.是故不應以知故知有神.不可見龜而有毛想.不可見石女而有兒想. ******************** 如是不應見知便有神想。

    外曰. 如手取.〈修妬路〉 譬如手有時取有時不取.不可以不取時不名爲手.手常名手.神亦如是.有時知有 時不知不可以不知時不名爲神.神常名神。

    內曰. 取非手相。

    〈修妬路〉 取是手業非手相.何以故.不以取故知爲手.汝以知卽神相.此喻非也。

    外曰. 定有神.覺苦樂故.〈修妬路〉 若無覺者則無覺身觸不能覺苦樂.何以故.死人有身不能覺苦樂.如是知有身者 能覺苦樂.此則爲神.是故定有神。

    內曰. 若惱亦斷。

    〈修妬路〉 如刀害身是時生惱.若刀害神神亦有惱者神亦應斷。

    外曰.不然. 無觸故如空.〈修妬路〉 ******************** 神無觸故不可斷.如燒舍時內空無觸故不可燒但有熱.如是斷身時內神無觸故 不可斷但有惱。

    內曰.若爾. 無去。

    〈修妬路〉 若神無觸身不應到餘處.何以故.去法從思惟生從身動生.身無思惟非覺法故.神 無動力非身法故.如是身不應到餘處.外曰. 如盲跛.〈修妬路〉 譬如盲跛相假能去.如是神有思惟身有動力和合而去。

    內曰. 異相故。

    〈修妬路〉 如盲跛二觸二思惟故法應能去.身神無二事故不應去.是故無去法.若不爾有如 上斷過。

    復次汝謂空熱此事不然.何以故.空無觸故.微熱徧空身觸覺熱.非空熱也 但假言空熱。

    外曰. 如舍主惱.〈修妬路〉 ******************** 如燒舍時舍主惱而不燒.如是身斷時神但惱而不斷。

    內曰.不然. 無常故燒。

    〈修妬路〉 舍燒時草木等無常故亦燒亦熱.虛空常故不燒不熱.如是身無常故亦惱亦斷.神 常故不惱不斷。

    復次舍主遠火故不應燒.汝經言神徧滿故亦應斷壞。

    外曰. 必有神.取色等故.〈修妬路〉 五情不能知五塵.非知法故.是故知神能知.神用眼等知色等諸塵.如人以鐮收刈 五穀。

    內曰. 何不用耳見。

    〈修妬路〉 若神見有力何不用耳見色.如火能燒處處皆燒.又如人或時無鐮手亦能斷.又如 舍有六向人居其內所在能見.神亦如是處處應見。

    外曰.不然. 所用定故.如陶師.〈修妬路〉 神雖有見力然眼等所伺不同於塵各定故.不能用耳見色.如陶師雖能作瓶離泥 ******************** 不能作.如是神雖有見力非眼不見。

    內曰.若爾. 盲。

    〈修妬路〉 若神用眼見則神與眼異.神與眼異則神無眼.神無眼雲何見。

    汝陶師喻者是亦不 然.所以者何.離泥更無有瓶.泥卽爲瓶.而眼色異故。

    外曰. 有神.異情動故.〈修妬路〉 若無神者何故見他食果口中生涎.如是不應以眼知味.有眼者能知。

    復次. 一物眼身知故.〈修妬路〉 如人眼先識瓶等.闇中雖不用眼.身觸亦知是.故知有神。

    內曰.如盲修妬路中已破. [一]復次若眼見他食果而口生涎者.餘情何以不動.身亦如是。

    外曰. 如人燒.〈修妬路〉 譬如人雖能燒.離火不能燒.神亦如是.用眼能見離眼不能見。

    內曰. 火燒。

    〈修妬路〉 注: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