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若無者應臨水竇嚼頭寸許令使柔軟.然後徐徐揩齒齗牙皆使周徧。
次用刮舌篦 屈而淨刮.勿令極利緻使損傷.應用竹木鍮石銅鐵.除諸寶物餘皆聽作.若無篦者 應擘齒木爲兩片已更互相揩準前應用.若卒無齒木應用豆屑或乾牛糞淨洗口 唇然後方食.若食了已事亦同然。
乃至未將淨水洗潄.口內食津不應輒咽。
此中犯者.不受不受想或復生疑鹹得墮罪.次二句輕.後二無犯。
若行食人少.俗家 穌蜜等瓶如法受已苾芻應行.若僧家器物則不應觸。
行餅果等所有筐籠苾芻先 受俗人後捉.如其欲放苾芻在前俗人在後.苾芻行時先已成受.俗人與者是新受 得。
諸有新果分爲三色謂上中下.行時間取勿使不平放果盂中墮向餘處.齊手及 處自取而食此已成受.如若更遠重應受之。
索美食學處第四十 佛在劫畢羅筏窣覩國.時六衆苾芻受大名施主請.旣至宅已見其所設無堪食者 ******************** 遂詣餘家求乞美膳.得乳酪等飽足食已.還至其舍更不能食因生譏議.[一]事惱同前
制斯學處。
如世尊說上妙飲食乳酪生穌魚及肉.若苾芻無病爲己詣他家乞取食者.波逸底迦。
他家者非親族[二]也乞者他不先許。
無病而乞無病而食得波逸底迦及惡作罪.無病從乞有病而食乞得小罪食時無 犯.有病從乞無病而食乞時無犯食得墮罪.第四無犯。
若乞食時欲得餘物者.他持 食與報言姊妹我飯已足.若彼問言更何所須者卽便隨情所欲.從乞者無犯。
若彼 施主告苾芻曰有所須者隨意可索.或乞酪漿彼便施酪.或從天龍藥叉舍乞求.皆[三]無犯。
第五攝頌曰. 蟲水.二食舍. 無服.往觀軍. 兩夜.覿遊兵. 打.擬.覆麤罪。
受用有蟲水學處第四十一 注:[一]此四字依麗刻加.
[二]藏本次釋爲己雲.爲他無犯.
[三]藏本次有總攝一段.
********************
佛在憍閃毘國.時闡陀苾芻受用水時害衆生命故.[一]由用水事無悲煩惱制斯學處。
若復苾芻知水有蟲受用者.波逸底迦。
言受用者有二種受用.一內受用謂供身所須.二外受用謂洗衣鉢等。
前之學處爲 營作故局澆泥草.今此通論隨何受用。
若苾芻以貪瞋等心或由忘念或由渴乏受用蟲水不問多少.或觀不觀有蟲無蟲 作有蟲想.心無慚恥而不濾漉.於瓶等中乃至飲一掬便得墮罪。
有說隨以瓶等取 水之時若用盡者方得墮罪.若起心欲取得責心惡作.已起方便得對說惡作.諸墮 罪處類此應知。
始終忘觀亦得惡作。
境想六句.四犯二非犯。
有說於無蟲水作有蟲 想亦得墮罪。
有五種眼不應觀水.一患瘡眼二睛翳眼三狂亂眼四老病眼五天眼. 由彼天眼與人事不同故不許觀。
齊幾許時應觀其水.謂六牛竹車迴轉之頃.或心 淨已來觀知無蟲設不濾漉飲亦無犯.不觀不濾鹹不合用。
應知濾物有其五種.一 謂方羅二謂法瓶三君[二]持迦四酌水羅五謂衣角。
若苾芻無濾羅等不應往餘村餘 注:[一]此八字依麗刻及藏本加.
[二]原刻作特.今依麗刻改.
********************
寺齊三拘盧舍.若所到之處知無闕乏不持去者無犯.謂知彼僧祇恆有淨水.若於
河井先知無蟲.若同行伴下至一人持羅而去.然共行時應問彼雲羅共用不.或至
别路或爾迴還能與我羅獨持去不.如其許者可共俱往.若不爾者不應共去.若不
問者得惡作罪。
若順河流齊五拘盧舍.若不流河齊三拘盧舍.雖無濾羅去亦無犯。
若順河流一度觀水無有蟲者.齊一拘盧舍隨意飲用.然須中間無别河入.若不流 水及逆流水一度觀時齊一尋內得用。
有五種淨水.一僧伽淨二别人淨三濾羅淨 四湧波淨五井水淨.若知彼人是持戒者存護生命.縱不觀察得彼水時飲用無犯。
凡一觀水.始從日出迄至明相未出已來鹹隨受用。
若取水時手捉濾羅久生勞倦. 應用三股立拒羅繫兩邊。
若水駛不停蟲多悶死.應於羅中安沙若牛糞末承之令 住。
若作瓦椀銅椀.緣穿三孔各安繩鎖繫在三竿.其水羅角置之椀內.下以盆器而 承其水。
瓨內觀蟲必須器滿.若觀水時蟲細難見.應草莛示勿以指示。
取水旣訖羅 置椀中.若近河池就彼傾覆.必居原陸可放井中.不得懸虛羅翻井上令蟲悶絕或 ******************** 緻損生。
[一]應爲放生器作小罐子.上下各安兩鼻繫以雙繩.羅覆此中淨水澆瀝.慇懃
觀察知無蟲已.正沉井內翻底拔之.再三縱沒勿令蟲在。
羅須淨洗曬暴令乾.若羅 易壞者應以銅鐵瓦器底安華孔.闊三四指高兩三指.以絹或疊繩急繫之。
若於寺 中安僧伽水瓨.應在便處幷安木牀或爲甎座.常應淨潔.時時應以茅草洗[二]刷勿令
垢穢.若有臭氣於陰處
次用刮舌篦 屈而淨刮.勿令極利緻使損傷.應用竹木鍮石銅鐵.除諸寶物餘皆聽作.若無篦者 應擘齒木爲兩片已更互相揩準前應用.若卒無齒木應用豆屑或乾牛糞淨洗口 唇然後方食.若食了已事亦同然。
乃至未將淨水洗潄.口內食津不應輒咽。
此中犯者.不受不受想或復生疑鹹得墮罪.次二句輕.後二無犯。
若行食人少.俗家 穌蜜等瓶如法受已苾芻應行.若僧家器物則不應觸。
行餅果等所有筐籠苾芻先 受俗人後捉.如其欲放苾芻在前俗人在後.苾芻行時先已成受.俗人與者是新受 得。
諸有新果分爲三色謂上中下.行時間取勿使不平放果盂中墮向餘處.齊手及 處自取而食此已成受.如若更遠重應受之。
索美食學處第四十 佛在劫畢羅筏窣覩國.時六衆苾芻受大名施主請.旣至宅已見其所設無堪食者 ******************** 遂詣餘家求乞美膳.得乳酪等飽足食已.還至其舍更不能食因生譏議.
如世尊說上妙飲食乳酪生穌魚及肉.若苾芻無病爲己詣他家乞取食者.波逸底迦。
他家者非親族
無病而乞無病而食得波逸底迦及惡作罪.無病從乞有病而食乞得小罪食時無 犯.有病從乞無病而食乞時無犯食得墮罪.第四無犯。
若乞食時欲得餘物者.他持 食與報言姊妹我飯已足.若彼問言更何所須者卽便隨情所欲.從乞者無犯。
若彼 施主告苾芻曰有所須者隨意可索.或乞酪漿彼便施酪.或從天龍藥叉舍乞求.皆
第五攝頌曰. 蟲水.二食舍. 無服.往觀軍. 兩夜.覿遊兵. 打.擬.覆麤罪。
受用有蟲水學處第四十一 注:
若復苾芻知水有蟲受用者.波逸底迦。
言受用者有二種受用.一內受用謂供身所須.二外受用謂洗衣鉢等。
前之學處爲 營作故局澆泥草.今此通論隨何受用。
若苾芻以貪瞋等心或由忘念或由渴乏受用蟲水不問多少.或觀不觀有蟲無蟲 作有蟲想.心無慚恥而不濾漉.於瓶等中乃至飲一掬便得墮罪。
有說隨以瓶等取 水之時若用盡者方得墮罪.若起心欲取得責心惡作.已起方便得對說惡作.諸墮 罪處類此應知。
始終忘觀亦得惡作。
境想六句.四犯二非犯。
有說於無蟲水作有蟲 想亦得墮罪。
有五種眼不應觀水.一患瘡眼二睛翳眼三狂亂眼四老病眼五天眼. 由彼天眼與人事不同故不許觀。
齊幾許時應觀其水.謂六牛竹車迴轉之頃.或心 淨已來觀知無蟲設不濾漉飲亦無犯.不觀不濾鹹不合用。
應知濾物有其五種.一 謂方羅二謂法瓶三君
若苾芻無濾羅等不應往餘村餘 注:
若順河流齊五拘盧舍.若不流河齊三拘盧舍.雖無濾羅去亦無犯。
若順河流一度觀水無有蟲者.齊一拘盧舍隨意飲用.然須中間無别河入.若不流 水及逆流水一度觀時齊一尋內得用。
有五種淨水.一僧伽淨二别人淨三濾羅淨 四湧波淨五井水淨.若知彼人是持戒者存護生命.縱不觀察得彼水時飲用無犯。
凡一觀水.始從日出迄至明相未出已來鹹隨受用。
若取水時手捉濾羅久生勞倦. 應用三股立拒羅繫兩邊。
若水駛不停蟲多悶死.應於羅中安沙若牛糞末承之令 住。
若作瓦椀銅椀.緣穿三孔各安繩鎖繫在三竿.其水羅角置之椀內.下以盆器而 承其水。
瓨內觀蟲必須器滿.若觀水時蟲細難見.應草莛示勿以指示。
取水旣訖羅 置椀中.若近河池就彼傾覆.必居原陸可放井中.不得懸虛羅翻井上令蟲悶絕或 ******************** 緻損生。
羅須淨洗曬暴令乾.若羅 易壞者應以銅鐵瓦器底安華孔.闊三四指高兩三指.以絹或疊繩急繫之。
若於寺 中安僧伽水瓨.應在便處幷安木牀或爲甎座.常應淨潔.時時應以茅草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