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寂等力
弱無堪不能持者.應以繩繫令彼持繩方爲擎舉及以扶下.並皆無犯。
或令彼持繩 暫爲擎食令其憩息.彼緣賊怖棄食逃走.可自持行無觸宿過。
若越河澗無餘可求. ******************** 亦遣持繩共擎而渡.若此兩人無方得濟.獨持而渡此亦非犯。
僧祗米穀以車運載. 若車欲覆應共扶正.若病苾芻須乘此車者應避軾邊.若乘船者應避柂處。
曬穀米 等有難緣來.若無人者應自收內.若行險路無人可求.若有食糧應自持去。
所到之 處換易而食.必無換人分爲二分.持一惠彼未近圓人.持餘一分共易而食.此亦無 者應一日中斷食而行.至第二日食一虎拳.第三日中食二虎拳.第四日已去隨意 飽食。
若其糧食中途罄絕.見有飲食無未近圓人可令授者.縱不作淨及以不受.或 自上樹打果而食.並開無犯。
若僧伽鎗鑊內煎穌乳等.湧沸流溢無人可使.應自撓 攪勿令棄失。
若苾芻曬暴藥等.難至無人.設自擎舉無觸宿罪。
凡因難事所有開緣. 至無難時皆不應作。
若穌瓶等謂是煑染瓶器誤觸著者無犯.若錯持此瓶欲上閣 者.若未半閣道應放置地.若行過半卽應擎出。
凡飲非時漿先須洗手潄口令淨然 後飲之.若異此者得惡作罪。
然於口中常含津觸.欲求極淨此故無緣.應以澡豆及 瞿摩等和水揩脣周徧令淨.再三水潄.飲時非犯。
若鉢中有隙者應再三洗之而用. ******************** 若盛熱食有膩浮上者無犯。
若鉢隙中有宿餅粒.應擿去之水滌再三.設有餘津食 皆無犯。
苾芻及尼各有觸宿.兩相換用者聽食。
若苾芻尼所有飲食苾芻爲舉作彼 物心.尼將施時得食。
境想六句.準上應思。
不受食學處第三十九 佛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哥羅苾芻多住深摩舍那處.有諸俗人祠祭先靈所有 食飲自取而食.時俗譏謗雲食人肉.惡聲流布法衆慚恥.世尊因制他授方食.旣有 授人堪爲明證.是時六衆受與不受並皆取食.[一]事惱同前制斯學處。
若復苾芻不受食舉著口中而噉咽者.除水及齒木.波逸底迦。
不受者謂不從授學人苾芻尼式叉摩拏求寂男求寂女幷諸俗類而受得也.若猿 猴熊羆有智知受非受受者此亦成受。
受法有四.一須作意二有授人三自手受四盤等置地手承一邊。
復有五種.一身授 身受二物授身受三身授物受四物授物受五置地受.謂有方國嫌惡苾芻作漫荼 注:[一]原刻此句作因其非法制斯學處.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
羅置鉢於上.遙而指授遣置其中。
復有五種受法.一仰手受二[一]以牀受三木枮受四
衣角受五安鉢中受。
有五種不成受.謂在界外若遙遠處若在傍邊若在背後或時 合手.與此相違便成受法。
時有施主持諸供食列在衆前本心擬施.家中火起棄食 往救無人授食.時將欲過.佛言應作北洲心自取而食。
若受得食有不受食墮中.若 有淨人更令其授.必無授者撥去食之。
若汁墮中.多卻方食。
若先受得小兒來觸.更 受方食。
有五種塵.觸塵非觸塵淨塵不淨塵及以微塵.若可了知應須更受。
復有五 塵.飲食衣華及以果塵.鹹須受食。
凡欲受食先須用心或置鉢中或承以葉.遣令置 此遂墮餘處.更受方食。
授食之人不閑軌則而放盤上.應更總受.亦不應自取持與 淨人令授而食。
若是病人無人可得.不受無犯。
凡看病人要須識知可不.方與病人 食。
言噉咽者謂在咽喉。
又灌鼻時先淨洗手從他受取然後灌之.由其入口必吞咽 故。
除水及齒木者.水若渾濁鑒面不見亦令他授.然諸濁水應用蒲萄及蘡[薁-米+采]子或
以麨團內濁水中水卽澄清方堪飲用.若鹹水鹻鹵水堪爲鹽用.此皆須受。
若池河 注:[一]原刻作者.今依麗刻改.
********************
內有棄飯粒.取水濾用無犯.若水中有油酪膩津上覆.應撓動濾用。
若行路中見有 轆轤汲水.或用酪瓶皮帒盛水.時及非時濾用無犯.後爲難開不應常用。
有五瓶瓨. 謂盛大小便及貯酒器此不應用應遠棄之.盛穌油瓶火燒去膩牛糞淨洗時及非 時鹹皆得用.或池水中浸之令淨。
若鉢中盛飯有鳥來啄.去觜四邊隨意而食.穢處[蟲*倉]蠅觸食非犯。
諸盛水瓨應用甎木爲蓋勿令蟲入.若淨水瓶傍口上穴應用竹木 蓋塞。
若瓶中水少恐洗手不足.應用葉飲.無人取葉用黃落葉.此若無者就連枝葉. 或此亦無蹲居一處以瓶注口隨意飲之。
用齒木法事亦應知.謂於晨旦嚼用之時 得五種利.一決除熱水二能蠲冷癊三令口清淨四樂欲飲食五能明眼目。
齒木有 三種.長者十二指.短者八指.二內名中。
嚼用之時先以澡豆土屑淨洗手已.次洗齒 木然後嚼之.若嚼了已水洗方棄.若乏水處於沙土中揩已而棄.此由苾芻於前生 中曾作毒虵.嚼齒木時不洗而棄.有蟲附近中毒而死.因斯世尊制洗方棄。
然棄齒 木及洟唾等應於屏處再三彈指謦欬然後方棄.若常行處若是淨地若好樹邊少 ******************** 在老前鹹非嚼處。
有三種事應在屏處.謂大小便及嚼齒木。
若老病者畜承水器.此
或令彼持繩 暫爲擎食令其憩息.彼緣賊怖棄食逃走.可自持行無觸宿過。
若越河澗無餘可求. ******************** 亦遣持繩共擎而渡.若此兩人無方得濟.獨持而渡此亦非犯。
僧祗米穀以車運載. 若車欲覆應共扶正.若病苾芻須乘此車者應避軾邊.若乘船者應避柂處。
曬穀米 等有難緣來.若無人者應自收內.若行險路無人可求.若有食糧應自持去。
所到之 處換易而食.必無換人分爲二分.持一惠彼未近圓人.持餘一分共易而食.此亦無 者應一日中斷食而行.至第二日食一虎拳.第三日中食二虎拳.第四日已去隨意 飽食。
若其糧食中途罄絕.見有飲食無未近圓人可令授者.縱不作淨及以不受.或 自上樹打果而食.並開無犯。
若僧伽鎗鑊內煎穌乳等.湧沸流溢無人可使.應自撓 攪勿令棄失。
若苾芻曬暴藥等.難至無人.設自擎舉無觸宿罪。
凡因難事所有開緣. 至無難時皆不應作。
若穌瓶等謂是煑染瓶器誤觸著者無犯.若錯持此瓶欲上閣 者.若未半閣道應放置地.若行過半卽應擎出。
凡飲非時漿先須洗手潄口令淨然 後飲之.若異此者得惡作罪。
然於口中常含津觸.欲求極淨此故無緣.應以澡豆及 瞿摩等和水揩脣周徧令淨.再三水潄.飲時非犯。
若鉢中有隙者應再三洗之而用. ******************** 若盛熱食有膩浮上者無犯。
若鉢隙中有宿餅粒.應擿去之水滌再三.設有餘津食 皆無犯。
苾芻及尼各有觸宿.兩相換用者聽食。
若苾芻尼所有飲食苾芻爲舉作彼 物心.尼將施時得食。
境想六句.準上應思。
不受食學處第三十九 佛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哥羅苾芻多住深摩舍那處.有諸俗人祠祭先靈所有 食飲自取而食.時俗譏謗雲食人肉.惡聲流布法衆慚恥.世尊因制他授方食.旣有 授人堪爲明證.是時六衆受與不受並皆取食.
若復苾芻不受食舉著口中而噉咽者.除水及齒木.波逸底迦。
不受者謂不從授學人苾芻尼式叉摩拏求寂男求寂女幷諸俗類而受得也.若猿 猴熊羆有智知受非受受者此亦成受。
受法有四.一須作意二有授人三自手受四盤等置地手承一邊。
復有五種.一身授 身受二物授身受三身授物受四物授物受五置地受.謂有方國嫌惡苾芻作漫荼 注:
復有五種受法.一仰手受二
有五種不成受.謂在界外若遙遠處若在傍邊若在背後或時 合手.與此相違便成受法。
時有施主持諸供食列在衆前本心擬施.家中火起棄食 往救無人授食.時將欲過.佛言應作北洲心自取而食。
若受得食有不受食墮中.若 有淨人更令其授.必無授者撥去食之。
若汁墮中.多卻方食。
若先受得小兒來觸.更 受方食。
有五種塵.觸塵非觸塵淨塵不淨塵及以微塵.若可了知應須更受。
復有五 塵.飲食衣華及以果塵.鹹須受食。
凡欲受食先須用心或置鉢中或承以葉.遣令置 此遂墮餘處.更受方食。
授食之人不閑軌則而放盤上.應更總受.亦不應自取持與 淨人令授而食。
若是病人無人可得.不受無犯。
凡看病人要須識知可不.方與病人 食。
言噉咽者謂在咽喉。
又灌鼻時先淨洗手從他受取然後灌之.由其入口必吞咽 故。
除水及齒木者.水若渾濁鑒面不見亦令他授.然諸濁水應用蒲萄及蘡
若池河 注:
若行路中見有 轆轤汲水.或用酪瓶皮帒盛水.時及非時濾用無犯.後爲難開不應常用。
有五瓶瓨. 謂盛大小便及貯酒器此不應用應遠棄之.盛穌油瓶火燒去膩牛糞淨洗時及非 時鹹皆得用.或池水中浸之令淨。
若鉢中盛飯有鳥來啄.去觜四邊隨意而食.穢處
諸盛水瓨應用甎木爲蓋勿令蟲入.若淨水瓶傍口上穴應用竹木 蓋塞。
若瓶中水少恐洗手不足.應用葉飲.無人取葉用黃落葉.此若無者就連枝葉. 或此亦無蹲居一處以瓶注口隨意飲之。
用齒木法事亦應知.謂於晨旦嚼用之時 得五種利.一決除熱水二能蠲冷癊三令口清淨四樂欲飲食五能明眼目。
齒木有 三種.長者十二指.短者八指.二內名中。
嚼用之時先以澡豆土屑淨洗手已.次洗齒 木然後嚼之.若嚼了已水洗方棄.若乏水處於沙土中揩已而棄.此由苾芻於前生 中曾作毒虵.嚼齒木時不洗而棄.有蟲附近中毒而死.因斯世尊制洗方棄。
然棄齒 木及洟唾等應於屏處再三彈指謦欬然後方棄.若常行處若是淨地若好樹邊少 ******************** 在老前鹹非嚼處。
有三種事應在屏處.謂大小便及嚼齒木。
若老病者畜承水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