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不自舉不教人舉.若有苾芻不囑授.除
餘緣故.波逸底迦。
言僧伽者有六種僧伽.一四人僧伽二過此僧伽三現前僧伽四四方僧伽五主僧 注:[一]藏本卷九.
[二]原刻作由輕慢心制斯學處.今依麗刻改.藏本但雲由輕心煩惱.
********************
伽六客僧伽.此中僧伽謂四方僧伽。
言敷具者謂牀座被褥枕囊小褥等.言牀座者 謂除非法高大牀座.此非苾芻所應受用.若坐臥者得惡作罪.若俗人舍爲愍施主 坐臥無犯。
牀有多種謂鏇腳小牀踞坐繩牀眠臥繩牀.褥謂臥褥長四肘闊二肘四 邊縫合貯以毛絮.毛謂羊毛絮謂木綿荻苕劫貝蒲臺雜絮幷故破物或糞掃衣.以 如是物內在褥中拍令平正於中橫豎以線交絡勿使綿絮聚在一邊.或扡毛爲褥 復安表裏.被謂臥物.枕謂偃枕.因諸苾芻食不消故世尊由此開許枕囊.言小褥者 卽坐褥也。
空露處者無蔭庇處.言不囑授者若有苾芻應囑授安敷具處.若無苾芻 應告求寂.此若無者囑近施主.無施主者應觀四方密藏戶鑰方隨意去.若於路中 逢苾芻者應須指的告戶鑰處。
言囑授者有其五事告彼人曰.具夀此是住房.此房 可觀察.此是敷具應可掌持.此是戶鑰。
有五種人不堪囑授.謂無慚愧有讎隙年衰 老身帶病及未圓人。
言餘緣者謂是命難及淨行難. 此中犯者.謂於露地置僧敷具或爲他緣或輕慢心或由忘念捨之而去.乃至未過 ******************** 勢分得惡作罪.若過四十九尋便得墮罪。
若初去時忘中路方憶者.應心念口言如 此之事我更不爲.凡是不應作事慢心而爲得惡作罪者犯時皆須心念口言作如 是說如此之事我更不爲.又念寺中同梵行者見我出行亦應爲舉.若於路中見苾 芻來應慇懃囑請。
若苾芻路中許他爲舉來至寺內初夜不舉乃至明相出不損而 舉得惡作罪.若損而舉者便得墮罪.損壞有二一風壞謂風吹令卷二雨壞若表裏 濕徹.此據憶而不舉.若忘念者但得惡作。
若諸敷具是不淨物謂駝牛鹿毛間雜羊 毛經緯相兼.或木牀過佛八指或寶莊物.或先犯等人及苾芻尼物.或非寺內謂在 餘沙門婆羅門處.設居寺內或是己物或别人物若不舉者鹹得惡作。
於一牀座二 人共坐在後起者應舉.同時而起小者應舉.若同夏者應共舉之。
境想六句.初重次 輕.後二無犯。
用僧敷具所有行法今次當說。
若諸敷具與毒物相雜或脂油等之所霑污不應受 用.若不能防護無儭物者不應與敷具.於諸敷具有水火等八難事至及猛獸等緣 ******************** 鹹須囑授而去.若難緣近者棄去無犯。
若有雕彩雜色粧畫敷褥僧伽應畜别人不 應畜.若有施主設供之時遣令坐者愍施主故暫坐非犯.凡彩畫物若無儭替不應 坐臥.若多損壞坐亦無犯。
但是僧伽被褥衣服不應在空露處披臥.或冒雨住或出 外遊行亦不應急走.及浣染衣幷熏鉢等諸餘作務.不往大小行室不向食廚.不應 露體輙便披著.應加儭替徐徐受用。
於五處存意勿使損傷.或牽或推或煙或塵或 垢。
凡是僧伽所有衣服不將餘物而儭替者不合受用.其所替物或兩重或多重亦 非踈破.若有不淨霑污尋卽應洗。
苾芻癩病應住下房與下敷具.不能自濟給供侍 人。
若用僧伽敷具有損壞者不應默然捨不料理.有破穿處應須縫補.若斷壞者應 爲連接.若不堪修補者用充燈炷或爲拂帚.或斬爲泥及和牛糞用塗牆壁或填孔 隙念施福增。
門人弟子每於月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月盡日應觀師主臥具拂拭 曬曝.若不爲者鹹得惡作.若無門徒自須料理。
有賊等怖僧伽衣物不應輕棄.堪受 用物應持將去持者自用.若後怖除應還本處。
敷臥具處先灑次掃.令其淨潔.復以 ******************** 故衣更須拂拭.先安席已方置氈褥.氍毹等物應用敷坐及敷經行.應數補洗.爲護 經行物故修定苾芻其足三日一度塗油。
少年苾芻染衣之時坐衆枮座.老者來至 不應令起.恐廢事故。
又衆食處他人先至已坐受食不應令起.下至請鹽及取草葉 卽名受食.亦復不應非其坐次輙便受食.若客創至不應準其大小令主人起而論 次第。
若於坐處起經行時應以僧腳崎或將偃帶而記其處。
僧伽所有編織坐牀求 寂不應輙坐.以物覆者聽.若善用心無覆應坐。
凡聽法時苾芻尼來編織座牀亦不 令坐.若離欲者夜聽法時應與令坐。
諸苾芻夜聽法時不應與尼及俗人求寂同一 氈席相近而坐.授學之人亦不同座.有難緣者非犯。
無夏苾芻不應共三夏者同座 而坐.一夏者不與四夏者同座.若二夏已去共大三夏者皆得同座。
若白衣舍處所 迮時雖鄔波馱耶同座非犯.於一牀上乃至三人亦聽同坐。
若大木枮聽二人同坐. 小方座者但一人坐。
在道路行借得敷具鹹應均分理無獨用.若多得者别别與之。
若一被者隨彼眠人普皆通覆。
施主被帔意爲多人不應獨披經行.若是私衣披行 ******************** 無犯。
不應一牀二人同臥.有慚愧者無犯。
若在行途得大牀大帔.中間衣隔同臥非 犯。
不重壘木枮而坐.若有施主以衣物布地延請法衆願爲蹈者.苾芻應生愍念起 無常想蹈之無犯。
爲令外道生信敬故.若有施主爲請衆僧須席褥時衆物應借.若 自送來者善.若不爾者應鳴楗
言僧伽者有六種僧伽.一四人僧伽二過此僧伽三現前僧伽四四方僧伽五主僧 注:
言敷具者謂牀座被褥枕囊小褥等.言牀座者 謂除非法高大牀座.此非苾芻所應受用.若坐臥者得惡作罪.若俗人舍爲愍施主 坐臥無犯。
牀有多種謂鏇腳小牀踞坐繩牀眠臥繩牀.褥謂臥褥長四肘闊二肘四 邊縫合貯以毛絮.毛謂羊毛絮謂木綿荻苕劫貝蒲臺雜絮幷故破物或糞掃衣.以 如是物內在褥中拍令平正於中橫豎以線交絡勿使綿絮聚在一邊.或扡毛爲褥 復安表裏.被謂臥物.枕謂偃枕.因諸苾芻食不消故世尊由此開許枕囊.言小褥者 卽坐褥也。
空露處者無蔭庇處.言不囑授者若有苾芻應囑授安敷具處.若無苾芻 應告求寂.此若無者囑近施主.無施主者應觀四方密藏戶鑰方隨意去.若於路中 逢苾芻者應須指的告戶鑰處。
言囑授者有其五事告彼人曰.具夀此是住房.此房 可觀察.此是敷具應可掌持.此是戶鑰。
有五種人不堪囑授.謂無慚愧有讎隙年衰 老身帶病及未圓人。
言餘緣者謂是命難及淨行難. 此中犯者.謂於露地置僧敷具或爲他緣或輕慢心或由忘念捨之而去.乃至未過 ******************** 勢分得惡作罪.若過四十九尋便得墮罪。
若初去時忘中路方憶者.應心念口言如 此之事我更不爲.凡是不應作事慢心而爲得惡作罪者犯時皆須心念口言作如 是說如此之事我更不爲.又念寺中同梵行者見我出行亦應爲舉.若於路中見苾 芻來應慇懃囑請。
若苾芻路中許他爲舉來至寺內初夜不舉乃至明相出不損而 舉得惡作罪.若損而舉者便得墮罪.損壞有二一風壞謂風吹令卷二雨壞若表裏 濕徹.此據憶而不舉.若忘念者但得惡作。
若諸敷具是不淨物謂駝牛鹿毛間雜羊 毛經緯相兼.或木牀過佛八指或寶莊物.或先犯等人及苾芻尼物.或非寺內謂在 餘沙門婆羅門處.設居寺內或是己物或别人物若不舉者鹹得惡作。
於一牀座二 人共坐在後起者應舉.同時而起小者應舉.若同夏者應共舉之。
境想六句.初重次 輕.後二無犯。
用僧敷具所有行法今次當說。
若諸敷具與毒物相雜或脂油等之所霑污不應受 用.若不能防護無儭物者不應與敷具.於諸敷具有水火等八難事至及猛獸等緣 ******************** 鹹須囑授而去.若難緣近者棄去無犯。
若有雕彩雜色粧畫敷褥僧伽應畜别人不 應畜.若有施主設供之時遣令坐者愍施主故暫坐非犯.凡彩畫物若無儭替不應 坐臥.若多損壞坐亦無犯。
但是僧伽被褥衣服不應在空露處披臥.或冒雨住或出 外遊行亦不應急走.及浣染衣幷熏鉢等諸餘作務.不往大小行室不向食廚.不應 露體輙便披著.應加儭替徐徐受用。
於五處存意勿使損傷.或牽或推或煙或塵或 垢。
凡是僧伽所有衣服不將餘物而儭替者不合受用.其所替物或兩重或多重亦 非踈破.若有不淨霑污尋卽應洗。
苾芻癩病應住下房與下敷具.不能自濟給供侍 人。
若用僧伽敷具有損壞者不應默然捨不料理.有破穿處應須縫補.若斷壞者應 爲連接.若不堪修補者用充燈炷或爲拂帚.或斬爲泥及和牛糞用塗牆壁或填孔 隙念施福增。
門人弟子每於月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月盡日應觀師主臥具拂拭 曬曝.若不爲者鹹得惡作.若無門徒自須料理。
有賊等怖僧伽衣物不應輕棄.堪受 用物應持將去持者自用.若後怖除應還本處。
敷臥具處先灑次掃.令其淨潔.復以 ******************** 故衣更須拂拭.先安席已方置氈褥.氍毹等物應用敷坐及敷經行.應數補洗.爲護 經行物故修定苾芻其足三日一度塗油。
少年苾芻染衣之時坐衆枮座.老者來至 不應令起.恐廢事故。
又衆食處他人先至已坐受食不應令起.下至請鹽及取草葉 卽名受食.亦復不應非其坐次輙便受食.若客創至不應準其大小令主人起而論 次第。
若於坐處起經行時應以僧腳崎或將偃帶而記其處。
僧伽所有編織坐牀求 寂不應輙坐.以物覆者聽.若善用心無覆應坐。
凡聽法時苾芻尼來編織座牀亦不 令坐.若離欲者夜聽法時應與令坐。
諸苾芻夜聽法時不應與尼及俗人求寂同一 氈席相近而坐.授學之人亦不同座.有難緣者非犯。
無夏苾芻不應共三夏者同座 而坐.一夏者不與四夏者同座.若二夏已去共大三夏者皆得同座。
若白衣舍處所 迮時雖鄔波馱耶同座非犯.於一牀上乃至三人亦聽同坐。
若大木枮聽二人同坐. 小方座者但一人坐。
在道路行借得敷具鹹應均分理無獨用.若多得者别别與之。
若一被者隨彼眠人普皆通覆。
施主被帔意爲多人不應獨披經行.若是私衣披行 ******************** 無犯。
不應一牀二人同臥.有慚愧者無犯。
若在行途得大牀大帔.中間衣隔同臥非 犯。
不重壘木枮而坐.若有施主以衣物布地延請法衆願爲蹈者.苾芻應生愍念起 無常想蹈之無犯。
爲令外道生信敬故.若有施主爲請衆僧須席褥時衆物應借.若 自送來者善.若不爾者應鳴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