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七

關燈
從親乞或非親乞或自買得.隨以何緣而得其縷使一非親 織師或復衆多或令親人助織或自助織.皆犯捨墮。

    言無犯者.從親而乞使親而織. 親爲親想等句法如上。

    又無犯者.若彼施主自有信心令他爲織.或以價織。

    若虛誑 心陳己勝德乞得物時惡作他勝一時俱得.實有德者得惡作墮罪。

    雖親織師不知 時故令他生惱或現異相.皆得惡作。

    以不淨縷而相和雜謂駝毛等.或爲他織皆惡 作罪。

     勸非親織師織衣學處第二十四 注: [一]此八字依麗刻及藏本加. ******************** 佛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鄔波難陀苾芻爲自身故使織師織大白[疊*毛].持滿鉢食 與彼織師招世譏嫌.[一]事惱同前制斯學處。

     若復苾芻有非親居士居士婦爲苾芻使非親織師織作衣.此苾芻先不受請便生異 念詣彼織師所作如是言.汝今知不此衣爲我織善哉織師應好織淨梳治善簡擇極 堅打我當以少多鉢食或鉢食之類或復食直而相濟給.若苾芻以如是物與織師求 得衣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先不受請者先不隨意許其取索.便生異念者有四種念.一念密緻謂應好織.二念 鮮白謂淨梳治.三念精細謂善揀擇.四念光澤謂極堅打.初言好織亦兼廣大。

    言鉢 食者謂與五種珂但尼食或與五種蒲膳尼食.言鉢食之類者謂以生穀米等.言飲 食之直者謂與食價。

     此中犯者.從初勸作乃至衣未入手皆犯惡作.若得衣已便得捨墮。

    若不淨衣或黃 門二形勸作衣者.皆得惡作。

     注: [一]此四字依麗刻及藏本加. ******************** 奪衣學處第二十五 佛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難提苾芻以僧伽胝與達摩苾芻.後因忿諍還奪其衣. 由不忍故生他謗議.因取衣事不忍廢闕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若復苾芻先與苾芻衣.彼於後時惱瞋罵詈生嫌賤心若自奪若教他奪.報言還我衣 來不與汝.若衣離彼身自受用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言與衣者是總標句.若與彼衣時告言汝可與我作使若不爲作便奪衣者得捨墮 罪。

    言後時者謂是別時.言惱者謂以身業現惱相故.瞋者謂於內心結忿恚故.言罵 詈者由懷忿恨出不忍言故.言嫌賤者現瞋忿相爲不益事.奪者謂據本心有所希 望情旣不遂而返奪之作己物想.若異此者得他勝罪。

    言受用者作屬己心。

     此中犯者.謂若苾芻或身或語或身語二或自或他而爲牽奪.乃至衣角未離身來 鹹得惡作.旣離身已得捨墮罪。

    若諸俗人奪苾芻衣能生無量不善之業.實未奪得 作奪得想等如前應說。

    若知前人性不謹慎沙門資具恐其散失善心奪舉者無犯。

     ******************** 過後畜急施衣學處第二十六 佛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六衆苾芻於安居中共分衣利因生違惱.爲[一]受衣事過 限廢闕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若復苾芻前三月夏安居十日[二]未滿有急施衣.苾芻須者應受.乃至施衣時應畜.若過 畜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時勝光王邊境反叛.勑大將軍善劍令總師旅伐彼不臣.是時將軍便入寺中告諸 苾芻兵戈交戰形命難保我施夏衣欲自親授.時諸苾芻不敢受之.爾時將軍留衣 而去.聚在一處多被蟲傷.時諸苾芻舉以白佛.佛言應受.受已應白二羯磨差具五 德者爲掌衣人。

    言十日未滿者謂猶有十日未至八月十五日也.言急施衣者有五 種急難施衣.謂自遭病施爲病人施欲死時施爲死者施將行時施.又有釋雲急難 施衣者謂非時衣.言應受者謂合受衣時.言應畜者謂五月一月。

     若不張羯恥那衣齊九月半.若張羯恥那衣至正月半.此是世尊開饒益事.過此而 注: [一]原刻作求.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二]原刻作未至八月半.今依麗刻改. ******************** 畜鹹得捨墮。

    若有五種急施衣時隨受應分.若施主言我欲自手而行施者.雖未至 限亦應受之。

    無犯者.謂已差得掌衣人.若施主作如是語可留此衣待我還日自手 持施者.此不應分。

    實未分別作未分別想疑句數如上。

    隨意之後王爲閏月者。

    應隨 舊安居日而畜持之。

     在阿蘭若處過六夜離衣學處第二十七 佛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時阿蘭若苾芻被賊劫奪.世尊聽許阿蘭若苾芻於三衣 中隨留一一衣置村舍內於蘭若處住無離衣咎.若有僧伽等事或窣覩波事或自 事他事須詣餘處得經六夜離處而宿不應更過.是時六衆便經七夜離處而宿.[一]由 置衣事煩惱同前制斯學處。

     若復衆多苾芻在阿蘭若處住作後安居有驚怖畏難處.苾芻欲於三衣中隨留一衣 置村舍內.若苾芻有緣須出阿蘭若界者得齊六夜離衣而宿.若過者.泥薩祇波逸底 迦。

     注: [一]此八字依麗刻及藏本加. ******************** 言阿蘭若者謂去村一拘盧舍.言後安居者謂坐後夏人爲前安居處有迮隘等過 爲避此故詣無諍林爲後安居.有驚者謂知此處有賊欲來.有怖者一見賊來己被 傷殺.有畏難者謂數有賊來又有師子虎狼及非人類應如次配.又復賊難或師子 等難或蚊虻蛇蠍或寒熱等難如次配前驚等四句。

    言三衣者謂守持衣.言置村舍 者謂有巷陌康莊堪行之處.置謂留寄他.若有緣者謂三寶事及別人事.言須出者 謂離蘭若住處勢分。

     此中犯者.謂過六夜至第七夜明相未出得惡作罪.明相出得捨墮。

    復有釋雲本心 暫去卽擬還來因事稽留不至衣所無離衣過。

    其無犯者.有八難事或得衆法六夜 想等.如上應知。

     預前求過後用雨浴衣學處第二十八 佛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六衆苾芻貪求利養多乞雨衣違出離行.[一]此由衣 事煩惱同前制斯學處。

     注: [一]原刻此句作故制斯學處.今依麗刻改. ******************** 若復苾芻春殘一月在應求雨浴衣.齊後半月來應持用.若苾芻未至春殘一月求雨 浴衣至後半月仍持用者.泥薩祇波逸底迦。

     春殘一月在者謂春時三月已過餘一月在.從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於中應 求雨衣.未至此日不應預求.若入夏中不應求覓。

     然於夏中所應作者今次當說。

    旣至五月十五日其授事人掃塗房舍令清淨已.衆 集之時應告白言明日苾芻應作安居夏中之事鹹應思念.若衆欲得入夏分房舍 及臥具者如前造寺戒中應作。

    至十六日授事人應看人多少可爲辦籌.以香水洗 香泥塗安淨盤中鮮華布上以淨物覆之.鳴揵稚集大衆籌置上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