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窣吐羅.若過稅處數滿本罪.若持己物到於稅處使他越過
亦得本罪.實是己財決心迴與父母兄等告掌稅者此非我物不與汝稅或乘空去
或口含或衣裹或避路並得麤罪.若所盜物極賤極貴價難凖知賤得吐羅貴招本
罪.若諸商人將應稅物置苾芻衣帒中苾芻不知攜過無犯.然諸道行苾芻所有衣
物不應無人守護宜於物處留二苾芻餘共乞食.供守護者雖不聽著而強著者若
無淨人應自捉棄告雲汝物當自收取.苾芻單己逐伴遠行須出乞食時可於己物
明爲記驗若後迴還當須檢察.若爲父母及三寶事持過稅處應爲稅官種種說法
稱讚三寶說父母恩彼不取稅直者無犯.若猶索直者應與.若三寶財持過稅所應
持一分酬彼稅直後當均分勿令偏少.若共苾芻涉路而行問伴苾芻方爲持物不
應持彼稅財於稅道過.若是新布應截縷頭牛糞染之持去非犯.若藥直衣留縷不
********************
染爲病持過者無犯.凡是遣他染衣物者應須問彼已爲染未若不問者得惡作罪.
苾芻不合將偷稅者持付稅官得惡作罪.若夫實不言苾芻妄說從彼妻索隨得物
時犯罪輕重。
多人同契偷彼一衣隨受分時計直成犯.本偷衣袋擬簡取衣初移帒 時得窣吐羅.後選得時隨獲犯罪.若他衣物在象牙杙笐竿等處苾芻盜時幷杙等 持去但得吐羅.舉離杙等時隨事得罪.若遣苾芻某處取衣彼作賊心而往偷取若 得物時隨事招犯.作彼物心者無犯.不聞他告自爲彼人偷移物時得窣吐羅罪。
已 近圓令他盜非近圓獲物得麤罪.與此相翻亦得麤罪.第三本罪.第四惡作.正近圓 時亦爲四句.正近圓時令他盜非正近圓時獲物得吐羅罪.翻此麤罪.第三惡作.第 四本罪.此兩四句通諸學處隨事應思。
盜事略有五種.一對面強取二竊盜取三調 弄取四因寄付取五與更奪取.此之五種鹹是賊收.若依法取者無犯。
盜他樹果以 杖打取一打數滿便得本罪.如不滿者隨打麤罪。
若苾芻在東西二洲卽據彼方所 用錢貨以斷輕重.北俱盧洲物非己想無不與取故無盜罪.若於方處用鐵等爲錢 ******************** 而是貴價盜此物時凖價成犯.縱偷貝齒數盈萬億一取之時但四磨灑無根本罪 得多窣吐羅.作盜他心而起方便後爲己想但得麤罪.翻此得重.若於己物作他物 心賊想舉移得吐羅罪。
於大穀聚破而偷去一取數滿成重.餘輕.若偷寶等掘地埋 之意令損壞惟得麤罪。
有施物來知非己分言我合得者得窣吐羅罪.若受其物凖 數成犯.他不請食輒去食者得惡作罪.本師有緣須向餘處爲受利者非犯.若取分 時須告他知勿不囑言輒取他分.若爲他將物擬濟病人聞彼身亡物還本主.若及 命在後方死者此成亡物。
若掌庫人自爲賊意盜取他物施與苾芻施想受者無犯. 若賊盜他物爲恐怖故持施苾芻此不應受.若作還彼主心受之無犯.若知是賊首 領者隨意應受.旣受得已刀割染壞方可畜持.本主來索者應還。
若以書字印手印 偷他物時用爲期契凖事成犯.若盜故廢錢貝及破缺假僞者皆凖當時價直成犯. 若興方便欲盜他財觸著之後便從主乞主若與時得前麤罪.寶及寶類壞色方取 據後價成犯。
初爲貸借後欲不還決絕之時便得本罪.若他所寄物先作盜心後時 ******************** 移處得窣吐羅幷得本罪.若先移處後心決絕亦得本罪。
博弈偷子迷惑取物凖數 成犯.凡是賭物皆得惡作。
意偷彼物而錯得此旣乖本心但得麤罪.本偷弊服內有 貴衣後檢見時凖物得罪。
苾芻洗時見寶瓶露以物蓋覆者非犯主索應還.若此寺 物有偷盜心移向彼寺得惡作罪。
鳥栖之巢有鳥守護取柴將染得惡作罪.若鼠盜 己物見時應取若是鼠物則不應收.鼠若持來便成施主爲彼物想應爲受之。
有病 苾芻遣人持物情希福利供養僧伽彼乃隨情謾用其物得窣吐羅罪.若亡苾芻有 物未分是佛弟子及界鹹得若盜此物數滿成重.若營作人爲衆舉貸若其身死以 衆物償.他舉物時報諸耆宿苾芻明書券契方可與之。
被賊偷物已作捨心重奪彼 財凖數成犯.被他盜去若作捨心卽是屬他不應重奪.是故苾芻被他盜時不應倉 卒輒爲捨意後見應取.若見賊來應現瞋相恐喝令去.捉得賊者不應付官先爲說 法從乞其物.若不肯與當酬半價或復全還已成衣鉢卒難得故。
苾芻若見未損死 屍或自壞或遣人壞取糞掃衣得惡作罪.下至蟲蟻穿壞若取此衣便成應理.於深 ******************** 摩舍那處有死人衣若有掌人不應輒取得窣吐羅。
若賊盜財不能持去所遺棄物 不可輒收.若隨意者取成非犯.賊偷豬肉及甘蔗多羅果等嫌不將去對衆應取要 而言之取糞掃衣應須詳審方可收拾.凡見衣物若作糞掃衣想者隨意應取無賊 心故非犯.若糞掃衣有不淨污者此不應畜淨浣染已持之.得死屍衣停七八日暴 於籬上浣染應畜.又送死人衣主持來施若重索者卽應持還不還得罪.若更持來 應爲受之莫生嫌恨而不爲受。
有客苾芻來住房內應相問知若有人來可與物不. 若言與者失物不償.如雲莫與而與他者失全償直。
又客苾芻先不相識創來至房 但可言談問其安不.應卽爲按摩身體解其勞倦.所有水土澡豆牛糞及齒木等客 問主人方得取用.不問得罪.若先相識旣爲解勞按摩身已澡豆牛糞齒木水等不 須問主隨意取用。
若於河津船處授受財物極須存意不應輒放令物損失.若損應 酬直.異此無犯。
凡授事人閉寺門時有其五別.謂上下轉鳴鎖幷副鎖門.關及扂不 閉賊偷凖事酬直.若闕一者應還一分.乃至若總不著卽應全償。
若施主本心造立 ******************** 房寺於此寺住者與其供養.苾芻輒將餘食計直全還.若苾芻等得遺落物置顯露 處識者應還。
若爲病人欲覓藥者須問病人何處求藥應如所教處覓.苾芻有緣爲 去許酬小鉢後輒自取己想無犯。
凡諸苾芻不應受雇而作.若換其作業或作福心 者無過。
時給孤獨長者兒被賊偷去尊者毛嗢揭羅野那爲之持來.尊者畢鄰陀婆 蹉取外甥兒及護寺家淨人意爲悲憐現其神力或咒術力取悉皆無犯。
他所攝物 作他想疑盜得重罪.非他所攝或想或疑便得麤罪.若有主物作無主想若己物想 或暫用心或告他知或親友意者無犯。
凡親友知識可委寄者有其三種謂上中下. 應如其次爲上中下而委寄之.若異此者得越法罪.此犯緣者是善淨苾芻。
或自作 或使人盜想取是他物作有主心.以一方便數滿移處爲屬己想卽得他勝.若緣闕 者得窣吐羅罪。
又取物之時無盜心者並皆無犯.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 亂痛惱所纏.此通諸餘學處。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二 ********************
多人同契偷彼一衣隨受分時計直成犯.本偷衣袋擬簡取衣初移帒 時得窣吐羅.後選得時隨獲犯罪.若他衣物在象牙杙笐竿等處苾芻盜時幷杙等 持去但得吐羅.舉離杙等時隨事得罪.若遣苾芻某處取衣彼作賊心而往偷取若 得物時隨事招犯.作彼物心者無犯.不聞他告自爲彼人偷移物時得窣吐羅罪。
已 近圓令他盜非近圓獲物得麤罪.與此相翻亦得麤罪.第三本罪.第四惡作.正近圓 時亦爲四句.正近圓時令他盜非正近圓時獲物得吐羅罪.翻此麤罪.第三惡作.第 四本罪.此兩四句通諸學處隨事應思。
盜事略有五種.一對面強取二竊盜取三調 弄取四因寄付取五與更奪取.此之五種鹹是賊收.若依法取者無犯。
盜他樹果以 杖打取一打數滿便得本罪.如不滿者隨打麤罪。
若苾芻在東西二洲卽據彼方所 用錢貨以斷輕重.北俱盧洲物非己想無不與取故無盜罪.若於方處用鐵等爲錢 ******************** 而是貴價盜此物時凖價成犯.縱偷貝齒數盈萬億一取之時但四磨灑無根本罪 得多窣吐羅.作盜他心而起方便後爲己想但得麤罪.翻此得重.若於己物作他物 心賊想舉移得吐羅罪。
於大穀聚破而偷去一取數滿成重.餘輕.若偷寶等掘地埋 之意令損壞惟得麤罪。
有施物來知非己分言我合得者得窣吐羅罪.若受其物凖 數成犯.他不請食輒去食者得惡作罪.本師有緣須向餘處爲受利者非犯.若取分 時須告他知勿不囑言輒取他分.若爲他將物擬濟病人聞彼身亡物還本主.若及 命在後方死者此成亡物。
若掌庫人自爲賊意盜取他物施與苾芻施想受者無犯. 若賊盜他物爲恐怖故持施苾芻此不應受.若作還彼主心受之無犯.若知是賊首 領者隨意應受.旣受得已刀割染壞方可畜持.本主來索者應還。
若以書字印手印 偷他物時用爲期契凖事成犯.若盜故廢錢貝及破缺假僞者皆凖當時價直成犯. 若興方便欲盜他財觸著之後便從主乞主若與時得前麤罪.寶及寶類壞色方取 據後價成犯。
初爲貸借後欲不還決絕之時便得本罪.若他所寄物先作盜心後時 ******************** 移處得窣吐羅幷得本罪.若先移處後心決絕亦得本罪。
博弈偷子迷惑取物凖數 成犯.凡是賭物皆得惡作。
意偷彼物而錯得此旣乖本心但得麤罪.本偷弊服內有 貴衣後檢見時凖物得罪。
苾芻洗時見寶瓶露以物蓋覆者非犯主索應還.若此寺 物有偷盜心移向彼寺得惡作罪。
鳥栖之巢有鳥守護取柴將染得惡作罪.若鼠盜 己物見時應取若是鼠物則不應收.鼠若持來便成施主爲彼物想應爲受之。
有病 苾芻遣人持物情希福利供養僧伽彼乃隨情謾用其物得窣吐羅罪.若亡苾芻有 物未分是佛弟子及界鹹得若盜此物數滿成重.若營作人爲衆舉貸若其身死以 衆物償.他舉物時報諸耆宿苾芻明書券契方可與之。
被賊偷物已作捨心重奪彼 財凖數成犯.被他盜去若作捨心卽是屬他不應重奪.是故苾芻被他盜時不應倉 卒輒爲捨意後見應取.若見賊來應現瞋相恐喝令去.捉得賊者不應付官先爲說 法從乞其物.若不肯與當酬半價或復全還已成衣鉢卒難得故。
苾芻若見未損死 屍或自壞或遣人壞取糞掃衣得惡作罪.下至蟲蟻穿壞若取此衣便成應理.於深 ******************** 摩舍那處有死人衣若有掌人不應輒取得窣吐羅。
若賊盜財不能持去所遺棄物 不可輒收.若隨意者取成非犯.賊偷豬肉及甘蔗多羅果等嫌不將去對衆應取要 而言之取糞掃衣應須詳審方可收拾.凡見衣物若作糞掃衣想者隨意應取無賊 心故非犯.若糞掃衣有不淨污者此不應畜淨浣染已持之.得死屍衣停七八日暴 於籬上浣染應畜.又送死人衣主持來施若重索者卽應持還不還得罪.若更持來 應爲受之莫生嫌恨而不爲受。
有客苾芻來住房內應相問知若有人來可與物不. 若言與者失物不償.如雲莫與而與他者失全償直。
又客苾芻先不相識創來至房 但可言談問其安不.應卽爲按摩身體解其勞倦.所有水土澡豆牛糞及齒木等客 問主人方得取用.不問得罪.若先相識旣爲解勞按摩身已澡豆牛糞齒木水等不 須問主隨意取用。
若於河津船處授受財物極須存意不應輒放令物損失.若損應 酬直.異此無犯。
凡授事人閉寺門時有其五別.謂上下轉鳴鎖幷副鎖門.關及扂不 閉賊偷凖事酬直.若闕一者應還一分.乃至若總不著卽應全償。
若施主本心造立 ******************** 房寺於此寺住者與其供養.苾芻輒將餘食計直全還.若苾芻等得遺落物置顯露 處識者應還。
若爲病人欲覓藥者須問病人何處求藥應如所教處覓.苾芻有緣爲 去許酬小鉢後輒自取己想無犯。
凡諸苾芻不應受雇而作.若換其作業或作福心 者無過。
時給孤獨長者兒被賊偷去尊者毛嗢揭羅野那爲之持來.尊者畢鄰陀婆 蹉取外甥兒及護寺家淨人意爲悲憐現其神力或咒術力取悉皆無犯。
他所攝物 作他想疑盜得重罪.非他所攝或想或疑便得麤罪.若有主物作無主想若己物想 或暫用心或告他知或親友意者無犯。
凡親友知識可委寄者有其三種謂上中下. 應如其次爲上中下而委寄之.若異此者得越法罪.此犯緣者是善淨苾芻。
或自作 或使人盜想取是他物作有主心.以一方便數滿移處爲屬己想卽得他勝.若緣闕 者得窣吐羅罪。
又取物之時無盜心者並皆無犯.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 亂痛惱所纏.此通諸餘學處。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