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尅。
如惡誣罔人 清白猶不汙 愚殃反自及 如塵逆風坌。
[二]過失犯非惡 能追悔爲善 是明照世間 如日無雲曀。
大士以所行 然後身自見 爲善則得善 爲惡則得惡。
[三]有識墮胞胎 惡者入地獄 行善上昇天 無爲得泥洹。
[四]非空非海中 非隠山石間 莫能於此處 避免宿惡殃.
[五]衆生有苦惱 不得免老死 唯有仁智者 不念人非惡。
[六]刀杖品第十八〈十有四章〉
注:
[一]巴本缺次四章.
[二]巴本缺次二章.
[三]秦本此章入無常品.
[四]秦本此二章入行品.
[五]巴本缺此章.
[六]晉本品第同.巴本刀杖品第十.餘本缺.
********************
刀杖品者.教習慈仁.無行刀杖賊害衆生。
[一]一切皆懼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爲譬 勿殺勿行杖。
能常安羣生 不加諸楚毒 現世不逢害 後世長安隱。
不當麤言 言當畏報 惡往禍來 刀杖歸軀。
出言以善 如叩衆磬 身無議論 度世則易。
敺杖良善 妄讒無罪 其殃十倍 災[二]迅無救.
生受酷痛 形體毀析 自然惱病 失意恍惚.
人所誣枉 或縣官厄 財產耗盡 親戚離別.
舍宅所有 災火焚燒 死入地獄 如是爲十。
雖裸剪髮 被服草衣 沐浴踞石 奈疑結何. 不伐殺燒 亦不求勝 仁愛天下 所適無[三]怨。
世儻有人 能知慚愧 是名誘進 如策良馬 注:[一]秦本此章入念品.
[二]原刻作迂.今依麗刻改.晉本作卒.
[三]原刻作患.今依麗刻改.
********************
如策善馬 進道能遠。
人有信戒 定意精進 受道慧成 便滅衆苦。
自嚴[一]以修法 減損受淨行 杖不加羣生 是沙門道人。
無害於天下 終身不遇害 常念於一切 孰能以爲怨。
[二]老耄品第十九〈十有四章〉
老耄品者.誨人勤力.不與命競.老悔何益。
[三]何喜何笑 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 [四]如不求[五]定.
見身形範 [六]倚以爲安 多想緻病 豈知不真.
老則色衰 病無光澤 皮緩肌縮 死命近促.
身死神徙 如禦棄車 肉消骨散 身何可怙。
身爲如城 骨幹肉塗 生至老死 但藏恚慢。
老如形變 喻如故車 法能除苦 宜以力學。
注:[一]原刻次二字互倒.今依麗刻改.
[二]晉本品第同.巴本老品第十一.餘本缺.
[三]秦本此章入無常品.
[四]晉本作不如.
[五]秦本作錠.
[六]原刻作已.今依麗刻及晉本改.
********************
人之無聞 老若特牛 但長肌肥 無有福慧。
生死無聊 往來艱難 意倚貪身 生苦無端。
慧以見苦 是故棄身 滅意斷行 愛盡無生。
[一]不修梵行 又不富財 老如白鷺 守伺空池.
旣不守戒 又不積財 老羸氣竭 思故何逮.
[二]老如秋葉 何穢[三]鑑錄 命疾脫至 [四]亦用後悔。
命欲日夜盡 及時可勤力 世間諦非常 莫惑墮冥中. 當學燃意燈 自練求智慧 離垢勿染汙 執燭觀道地。
[五]愛身品第二十〈十有[六]三章)
愛身品者.所以勸學.終有益己滅罪興福。
自愛身者 慎護所守 希望欲解 學正不寐. 身爲第一 常自勉學 利乃誨人 不倦則智. 注:[一]晉本此上有二頌半雲.晝夜慢惰.老不止婬.有財不施.不受佛言.有此四蔽爲自侵欺.咄嗟老至.色變作耄.少時如意.老見蹈踐.又秦本此章入水品.
[二]巴本缺次三章.
[三]晉本作襤縷.
[四]原刻作乏.今依麗刻改.
[五]晉本品第同.秦本我品第二十四.宋本己身品第二十三.巴本自己品第十二.
[六]原刻作四.今依麗刻改.
********************
學先自正 [一]然後正人 調身入慧 必遷爲上.
身不能利 安能利人 心調體正 何願不[二]至.
本我所造 後我自受 爲惡自更 如鋼鑽珠。
人不持戒 滋蔓如藤 逞情極欲 惡行日增。
[三]惡行危身 愚以爲易 善最安身 愚以爲難。
如真人教 以道法身 愚者病之 見而爲惡 行惡得惡 如種苦種. 惡自受罪 善自受福 亦各須熟 彼不自[四]代
習善得善 亦如種甜。
自利利人 益而不費 欲知利身 戒聞爲最。
如有自愛 欲生天上 敬樂聞法 當念佛教。
凡用必豫慮 勿以損所務 如是意日修 事務不失時。
注:[一]原刻作後如.今依麗刻及秦本改.晉本作如後.
[二]原刻作正.今依麗刻及晉本改.
[三]秦本此頌廣爲二章.入惡行品.
[四]原刻作伐.今依麗刻及晉本改.
********************
[一]夫治事之士 能至終成利 真見身應行 如是得所欲。
[二]世俗品第二十一〈十有四章〉
世俗品者.說世幻夢.當捨浮華勉修道用。
[三]如車行道 捨平大塗 從邪徑敗 生折軸憂.
離法如是 從非法增 愚守至死 亦有折患。
順行正道 勿隨邪業 行法臥安 世世無患。
[四]萬物爲泡 意如野馬 居世若幻 奈何樂此。
若能斷此 伐其樹根 日夜如是 必至于定。
一施如信 如樂之人 或從惱意 以飯食衆 此輩日夜 不得定意。
世俗無眼 莫見道真 如少見明 當養善意。
[五]如鴈將羣 避羅高翔 明人[六]導世 度脫邪衆。
注:[一]巴本缺此章.
[二]晉本品第同.巴本世間品第十三.僅有三頌文同.餘本缺此品.
[三]秦本此二章入放逸品.
[四]原刻作百.今依麗刻改.
[五]巴本第一七五頌.又如字原刻作爲.今依麗刻改.
[六]原刻作道.今依麗刻改.
********************
世皆有死 三界無安 諸天雖樂 福盡亦喪。
觀諸世間 無生不終 欲離生死 當行道真。
[一]癡覆天下 貪令不見 邪疑卻道 苦愚行是。
[二]一法脫過 謂妄語人 不免後世 靡惡不更。
雖多積珍寶 崇高至于天 如是滿世間 不如見道跡. 不善像如善 愛如似無愛 以苦爲樂像 狂夫爲所[三]緻。
法句經卷上 注:[一]巴本第一七四頌.
[二]巴本第一七六頌.[三]晉本作滅.
********************
如惡誣罔人 清白猶不汙 愚殃反自及 如塵逆風坌。
大士以所行 然後身自見 爲善則得善 爲惡則得惡。
能常安羣生 不加諸楚毒 現世不逢害 後世長安隱。
不當麤言 言當畏報 惡往禍來 刀杖歸軀。
出言以善 如叩衆磬 身無議論 度世則易。
敺杖良善 妄讒無罪 其殃十倍 災
雖裸剪髮 被服草衣 沐浴踞石 奈疑結何. 不伐殺燒 亦不求勝 仁愛天下 所適無
世儻有人 能知慚愧 是名誘進 如策良馬 注:
人有信戒 定意精進 受道慧成 便滅衆苦。
自嚴
無害於天下 終身不遇害 常念於一切 孰能以爲怨。
身爲如城 骨幹肉塗 生至老死 但藏恚慢。
老如形變 喻如故車 法能除苦 宜以力學。
注:
生死無聊 往來艱難 意倚貪身 生苦無端。
慧以見苦 是故棄身 滅意斷行 愛盡無生。
命欲日夜盡 及時可勤力 世間諦非常 莫惑墮冥中. 當學燃意燈 自練求智慧 離垢勿染汙 執燭觀道地。
自愛身者 慎護所守 希望欲解 學正不寐. 身爲第一 常自勉學 利乃誨人 不倦則智. 注:
人不持戒 滋蔓如藤 逞情極欲 惡行日增。
如真人教 以道法身 愚者病之 見而爲惡 行惡得惡 如種苦種. 惡自受罪 善自受福 亦各須熟 彼不自
自利利人 益而不費 欲知利身 戒聞爲最。
如有自愛 欲生天上 敬樂聞法 當念佛教。
凡用必豫慮 勿以損所務 如是意日修 事務不失時。
注:
順行正道 勿隨邪業 行法臥安 世世無患。
若能斷此 伐其樹根 日夜如是 必至于定。
一施如信 如樂之人 或從惱意 以飯食衆 此輩日夜 不得定意。
世俗無眼 莫見道真 如少見明 當養善意。
注:
觀諸世間 無生不終 欲離生死 當行道真。
雖多積珍寶 崇高至于天 如是滿世間 不如見道跡. 不善像如善 愛如似無愛 以苦爲樂像 狂夫爲所
法句經卷上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