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卷上

關燈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一]無常品第一[二]〈二十有一章〉 [三]無常品者.寤欲昏亂榮命難保惟道是真。

     睡眠解寤  宜歡喜思  聽我所說 操集佛言。

     所行非常  謂興衰法  夫生輒死 此滅爲樂. 譬如陶家  埏埴作器  一切要壞 人命亦然。

     如河駛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 逝者不還。

     [四]譬人操杖  行牧食牛  老死猶然 亦養命去. 千百非一  族姓男女  貯聚財產 無不衰喪. 生者日夜  命自攻削  夀之消盡 [五]如[榮-木+巾][雨/井]水。

     注: [一]晉本秦本品名次第同.宋本有爲品第一.此品至言語品.巴本皆缺. [二]原刻此註列於次行.與序文合作一段.今依麗刻改正.以下各品均同. [三]各本皆無此序.疑是譯人所加.以下各品均同. [四]巴本第一三五頌.入刀杖品. [五]原作[榮-木+水]穽今依麗刻及可洪音義二十二改. ******************** 常者皆盡  高者亦墮  合會有離 生者有死。

     [一]衆生相尅  以喪其命  隨行所墮 自受殃福。

     老見苦痛  死則意去  樂家縛獄 貪世不斷。

     咄嗟老至  色變作耄  少時如意 老見蹈藉. 雖夀百歲  亦死過去  爲老所壓 病條至際. 是日已過  命則隨減  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

     [二]老則色衰  所病自壞  形敗腐朽 命終[三]自然. 是身何用  恆漏臭處  爲病所困 有老死患. 嗜欲自恣  非法是增  不見聞變 夀命無常. [四]非有子恃  亦非父兄  爲死所迫 無親可怙。

     晝夜慢惰  老不止婬  有財不施 不受佛言 有此四蔽  爲自侵欺。

     注: [一]秦本此頌連上頌爲一章. [二]巴本第一四八頌.入老耄品. [三]晉本作其. [四]巴本第二八八頌.入道品. ******************** [一]非空非海中  非人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之不受死. 是務是吾作  當作令緻是 人爲此躁擾  履踐老死憂. [二]知此能自淨  如是見生盡 比丘厭魔兵  從生死得度。

     [三]教學品第二〈二十有九章〉 教學品者.導以所行.釋己愚暗.得見道明。

     咄起何爲寐  螉螺蜯蠹類  隱蔽以不淨  迷惑計爲身. 焉有被斫瘡  心而嬰疾痛  遘于衆厄難  而反爲用眠. [四]思而不放逸  爲仁學仁迹  從是無有憂  常念自滅意. 正見學務增  是爲世間明  所生福千倍  終不墮惡道。

     莫學小道  以信邪見  莫習放蕩  令增欲意。

     善修法行  學誦莫犯  行道無憂  世世常安. 敏學攝身  常慎思言  是到不死  行滅得安。

     注: [一]巴本第一二八頌.入惡行品. [二]秦本首二句雲.是故習禪定.生盡無熱惱. [三]晉本品第同.又別開護戒品.仍次第二.餘本缺. [四]秦本此章入放逸品. ******************** 非務勿學  是發宜行  已知可念  則漏得滅。

     見法利身  夫到善方  知利建行  是謂賢明。

     起覺義者  學滅以固  着滅自恣  損而不興。

     是向以強  是學得中  從是解義  宜憶念行。

     [一]學先斷母  率君二臣  廢諸營從  是上道人。

     [二]學無朋類  不得善友  寧獨守善  不與愚偕. 樂戒學行  奚用伴爲  獨善無憂  如空野象。

     戒聞俱善  二者孰賢  方戒稱聞  宜諦學行。

     學先護戒  關閉必固  施而無受  力行勿臥。

     若人夀百歲  邪學志不善  不如生一[三]日  精進受正法。

     若人夀百歲  奉火修異術  不如須臾敬  事戒者福勝。

     能行說之可  不能勿空語  虛僞無誠信  智者所屏棄。

     注: [一]南本第二九五頌.入廣衍品.又秦本梵志品有此一章.文雲.先去其母.王及二臣.盡勝境界.是謂梵志. [二]秦本次二章入忿怒品. [三]原刻作月今依麗刻改. ******************** [一]學當先求解  觀察別是非  受諦[二]應誨彼  慧然不復惑。

     被髮學邪道  草衣內貪濁  [目*((業-一)/冡)][目*((業-一)/冡)]不識真  如聾聽五音。

     覺能捨三惡  以藥消衆毒  健夫度生死  如蛇脫故皮。

     [三]學而多聞  持戒不失  [四]兩世見譽 所願者得. 學而寡聞  持戒不完  兩世受痛 喪其本願. 夫學有二  常親多聞  安諦解義 雖困不邪。

     稊稗害禾  多欲妨學  耘除衆惡 成收必多。

     慮而後言  辭不強梁  法說義說 言而莫違。

     善學無犯  畏法曉[誋-己+巳]  見微知著 誡無後患。

     遠捨罪福  務成梵行  終身自攝 是名善學。

     [五]多聞品第三〈十有九章〉 多聞品者.亦勸[六]聞學.積聞成聖.自緻正覺。

     注: [一]巴本第一五八頌.入愛身品. [二]原刻作能.今依麗刻及巴本改. [三]秦本此下別開護戒品.秦本次二章入聞品. [四]原刻作滿.今依麗刻及秦本改.次頌同. [五]晉本品第同.秦本聞品第二十三.宋本多聞品第二十二. [六]原刻作文.今依麗刻改. ******************** 多聞能持固  奉法而垣牆 精進難[一]踰毀  從是戒慧成. 多聞令志明  已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  見義行法安. 多聞能除憂  能以定爲歡 善說甘露法  自緻得泥洹. 聞爲知法律  解疑亦見正 從聞捨非法  行到不死處。

     爲能師[二]現道  解疑令學明 亦興清淨本  能奉持法藏。

     能攝爲解義  解則義不穿 受法猗法者  從是疾得安。

     [三]若多少有聞  自大以憍人 是如盲執燭  照彼不自明。

     [四]夫求爵位財  尊貴昇天福 辯決世間悍  斯聞爲第一。

     帝王聘禮聞  天上天亦然 聞爲第一藏  最富膐力強。

     智者爲聞屈  好道者亦樂 王者盡心事  雖釋梵亦然。

     仙人尚敬聞  況貴巨富人 是以慧爲貴  可禮無過是。

     事日爲明故  事父爲恩故 事君以力故  聞故事道人. 注: [一]原刻作喻.今依麗刻及晉本改. [二]原刻作思.今依麗刻改.晉本作見.義通. [三]晉本此章在後欲知智在說下. [四]巴本第一七八頌.入世間品. ******************** 人爲命事醫  欲勝依豪強 法在智慧處  福行世世明. 察友在爲謀  別伴在急時 觀妻在房樂  欲知智在說. 聞能今世利  妻子昆弟友 亦緻後世福  積聞成聖智. 是能散憂恚  亦除不祥衰 欲得安隱吉  當事多聞者。

     斫創無過憂  射箭無過愚 是壯莫能拔  唯從多聞除. 盲從是得眼  闇者從得燭 示導世間人  如目將無目. 是故可捨癡  離慢豪富樂 務學事聞者  是名積聚德。

     [一]篤信品第四〈十有八章〉 篤信品者.立道之根.果於見正.行不回顧。

     信慚戒意財  是法雅[二]士譽 斯道明智說  如是昇天世. 愚不修天行  亦不譽布施 信施助善者  從是到彼安.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