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相娛樂 禮敬於如來 最上法之王.
諸天受影福 夀色名樂威 於佛修梵行 故來生此閒.
復有諸天人 光色甚巍巍 佛智慧弟子 生此復殊勝.
忉利及因提 思惟此自樂 禮敬於如來 最上法之法。
闍尼沙神復言所以.忉利諸天集法堂者共議思惟觀察稱量有所教令然後敕四天 王.四王受教已各當位而坐.其坐未久有大異光照於四方.時忉利天見此異光皆大 驚愕今此異光將有何怪.餘大神天有威德者皆亦驚怖今此異光將有何怪.時大梵 王卽化作童子頭五角髻在天衆上虛空中立顏貌端正與衆超絕身紫金色蔽諸天 光.時忉利天亦不起迎亦不恭敬又不請坐.時梵童子隨所詣坐座主欣悅譬如刹利 ******************** 水澆頭種登王位時踴躍歡喜.其座未久復自變身作童子像頭五角髻在大衆上虛 空中坐譬如力士坐於安座嶷然不動.而作頌曰. 調伏無上尊 教世生明處 大明演明法 梵行無等侶. 使清淨衆生 生於淨妙天。
時梵童子說此偈已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五一者其音正 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徧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我今更說汝等善聽.如來弟子摩竭優婆塞命終有得阿那含有得斯陀含有得須陀 洹者有生他化自在天者有生化自在天兜率天炎天忉利天四天王者有生刹利婆 羅門居士大家五欲自然者.時梵童子以偈頌曰. 摩竭優婆塞 諸有命終者 八萬四千人 吾聞俱得道. 成就須陀洹 不復墮惡趣 俱乘平正路 得道能救濟. 此等羣生類 功德所扶持 智慧捨恩愛 慚愧離欺妄. ******************** 於彼諸天衆 梵童記如是 言得須陀洹 諸天皆歡喜。
時毗沙門王聞此偈已歡喜而言世尊出世說真實法甚奇甚特未曾有也.我本不知 如來出世說如是法.(一)於未來世當復有佛說如是法能使忉利諸天發歡喜心。
時梵童 子告毗沙門王曰汝何故作此言如來出世說如是法爲甚奇特未曾有耶.如來以方 便力說善不善具足說法而無所得說空淨法而有所得此法微妙猶如醍醐。
時梵童 子又告忉利天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當更爲汝說如來至真善能分別說四念處.何 等爲四.一者內身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 除世貪憂.內外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精勤不懈專 念不忘除世貪憂.內身觀已生他身智.內觀受已生他受智.內觀意已生他意智.內觀 法已生他法智.是爲如來善能分別說四念處。
復次諸天汝等善聽吾當更說如來善 能分別說七定具.何謂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是爲如來善能分別 說七定具。
復次諸天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何謂四.一者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 注: (一)此下十二字依麗刻加. ******************** 二者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三者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四者思惟定滅行成 就修習神足.是爲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
又告諸天過去諸沙門婆羅門以無數方 便現無量神足皆由四神足起.正使當來沙門婆羅門無量方便現無量神足亦皆由 是四神足起.如今現在沙門婆羅門無數方便現無量神足者亦皆由是四神足起。
時 梵童子卽自變化形爲三十三身與三十三天一一同坐.而告之曰汝今見我神變力 不.答曰唯然已見.梵童子曰我亦修四神足故能如是無數變化。
時三十三天各作是 念今梵童子獨於我坐而說是語.而彼梵童一化身語餘化亦語一化身默餘化亦默。
時彼梵童還攝神足處帝釋坐告忉利天曰我今當說汝等善聽.如來至真自以己力 開三徑路自緻正覺。
何謂爲三.或有衆生親近貪欲習不善行.彼人於後近善知識得 聞法言法法成就於是離欲捨不善行得歡喜心淡然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如人 捨於麤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 生大喜.是爲如來自以己力開初徑路成最正覺。
又有衆生多於瞋恚不捨身口意惡 ******************** 業.其人於後遇善知識得聞法言法法成就離身惡行口意惡行生歡喜心淡然快樂 又於樂中復生大喜.如人捨於麤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 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爲如來開第二徑路。
又有衆生愚冥無知不識善 惡不能如實知苦習盡道.其人於後遇善知識得聞法言法法成就識善不善能如實 知苦習盡道捨不善行生歡喜心淡然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如人捨於麤食食百 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人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爲如 來開第三徑路。
時梵童子於忉利天上說此正法.毗沙門天王復爲眷屬說此正法.闍 尼沙神復於佛前說是正法.世尊復爲阿難說此正法.阿難復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夷說是正法.是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五 ********************
闍尼沙神復言所以.忉利諸天集法堂者共議思惟觀察稱量有所教令然後敕四天 王.四王受教已各當位而坐.其坐未久有大異光照於四方.時忉利天見此異光皆大 驚愕今此異光將有何怪.餘大神天有威德者皆亦驚怖今此異光將有何怪.時大梵 王卽化作童子頭五角髻在天衆上虛空中立顏貌端正與衆超絕身紫金色蔽諸天 光.時忉利天亦不起迎亦不恭敬又不請坐.時梵童子隨所詣坐座主欣悅譬如刹利 ******************** 水澆頭種登王位時踴躍歡喜.其座未久復自變身作童子像頭五角髻在大衆上虛 空中坐譬如力士坐於安座嶷然不動.而作頌曰. 調伏無上尊 教世生明處 大明演明法 梵行無等侶. 使清淨衆生 生於淨妙天。
時梵童子說此偈已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五一者其音正 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徧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我今更說汝等善聽.如來弟子摩竭優婆塞命終有得阿那含有得斯陀含有得須陀 洹者有生他化自在天者有生化自在天兜率天炎天忉利天四天王者有生刹利婆 羅門居士大家五欲自然者.時梵童子以偈頌曰. 摩竭優婆塞 諸有命終者 八萬四千人 吾聞俱得道. 成就須陀洹 不復墮惡趣 俱乘平正路 得道能救濟. 此等羣生類 功德所扶持 智慧捨恩愛 慚愧離欺妄. ******************** 於彼諸天衆 梵童記如是 言得須陀洹 諸天皆歡喜。
時毗沙門王聞此偈已歡喜而言世尊出世說真實法甚奇甚特未曾有也.我本不知 如來出世說如是法.(一)於未來世當復有佛說如是法能使忉利諸天發歡喜心。
時梵童 子告毗沙門王曰汝何故作此言如來出世說如是法爲甚奇特未曾有耶.如來以方 便力說善不善具足說法而無所得說空淨法而有所得此法微妙猶如醍醐。
時梵童 子又告忉利天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當更爲汝說如來至真善能分別說四念處.何 等爲四.一者內身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 除世貪憂.內外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精勤不懈專 念不忘除世貪憂.內身觀已生他身智.內觀受已生他受智.內觀意已生他意智.內觀 法已生他法智.是爲如來善能分別說四念處。
復次諸天汝等善聽吾當更說如來善 能分別說七定具.何謂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是爲如來善能分別 說七定具。
復次諸天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何謂四.一者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 注: (一)此下十二字依麗刻加. ******************** 二者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三者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四者思惟定滅行成 就修習神足.是爲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
又告諸天過去諸沙門婆羅門以無數方 便現無量神足皆由四神足起.正使當來沙門婆羅門無量方便現無量神足亦皆由 是四神足起.如今現在沙門婆羅門無數方便現無量神足者亦皆由是四神足起。
時 梵童子卽自變化形爲三十三身與三十三天一一同坐.而告之曰汝今見我神變力 不.答曰唯然已見.梵童子曰我亦修四神足故能如是無數變化。
時三十三天各作是 念今梵童子獨於我坐而說是語.而彼梵童一化身語餘化亦語一化身默餘化亦默。
時彼梵童還攝神足處帝釋坐告忉利天曰我今當說汝等善聽.如來至真自以己力 開三徑路自緻正覺。
何謂爲三.或有衆生親近貪欲習不善行.彼人於後近善知識得 聞法言法法成就於是離欲捨不善行得歡喜心淡然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如人 捨於麤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 生大喜.是爲如來自以己力開初徑路成最正覺。
又有衆生多於瞋恚不捨身口意惡 ******************** 業.其人於後遇善知識得聞法言法法成就離身惡行口意惡行生歡喜心淡然快樂 又於樂中復生大喜.如人捨於麤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 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爲如來開第二徑路。
又有衆生愚冥無知不識善 惡不能如實知苦習盡道.其人於後遇善知識得聞法言法法成就識善不善能如實 知苦習盡道捨不善行生歡喜心淡然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如人捨於麤食食百 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人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爲如 來開第三徑路。
時梵童子於忉利天上說此正法.毗沙門天王復爲眷屬說此正法.闍 尼沙神復於佛前說是正法.世尊復爲阿難說此正法.阿難復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 優婆夷說是正法.是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