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分[一]遊行經第二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是時摩竭王 阿闍世欲伐跋祇.王自念言彼雖勇健人衆豪強以我取彼未足爲難.時阿闍世王命 婆羅門大臣禹舍而告之曰.汝詣耆闍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禮世尊足問訊世尊 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又白世尊跋祇國人自恃勇健民衆豪強不順伏我我欲伐之.不 審世尊何所誡敕.若有教誡汝善憶念勿有遺漏如所聞說.如來所言終不虛妄。
大臣 禹舍受王教已卽乘寶車詣耆闍崛山.到所止處下車步進至世尊所.問訊畢一面坐 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闍世稽首佛足敬問殷勤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又白世尊跋祇國 人自恃勇健民衆豪強不順伏我我欲伐之不審世尊何所誡敕。
爾時阿難在世尊後 執扇扇佛.佛告阿難汝聞跋祇國人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不.答曰聞之.佛告阿難若能 注:[一]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失譯般泥洹經卷上.巴本長部.16,Maha^parmiba^naSuttanta此下第一章.
********************
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君臣和順上下相 敬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 祇國人奉法曉忌不違禮度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 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孝事父母敬順師長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 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恭於宗廟緻敬鬼神不.答 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 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 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嘗懈 倦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時大臣禹舍 白佛言.彼國人民若行一法猶不可圖況復具七.國事多故請辭還歸.佛言可宜知時. 是時禹舍卽從座起遶佛三帀揖讓而退。
其去未久佛告阿難汝敕羅閱祇左右諸比 丘盡集講堂.對曰唯然.卽詣羅閱祇城集諸比丘盡會講堂.白世尊曰諸比丘已集唯 ******************** 聖知時。
爾時世尊卽從座起詣法講堂就座而坐.告諸比丘我當爲汝說七不退法.諦 聽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 曰數相集會講論正義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二曰上下和同敬順無違則長幼和順 法不可壞.三曰奉法曉忌不違制度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四曰若有比丘力能護衆 多諸知識宜敬事之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五曰念護心意孝敬爲首則長幼和順法 不可壞。
六曰淨修梵行不隨欲態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七曰先人後己不貪名利則 長幼和順法不可壞。
佛告諸比丘復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一者樂於少事不好 多爲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二者樂於靜默不好多言.三者少於睡眠無有昏昧.四者不 爲羣黨言無益事.五者不以無德而自稱譽.六者不與惡人而爲伴黨.七者樂於山林 閑靜獨處.如是比丘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 謂爲七.一者有信信於如來至真正覺十號具足.二者知慚恥於己闕.三者知愧羞爲 惡行.四者多聞其所受持上中下善義味深奧清淨無穢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滅 ******************** 惡修善勤習不捨.六者昔所學習憶念不忘.七者修習智慧知生滅法趣賢聖要盡諸 苦本.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一]佛告比丘復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爲
七.一者敬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六者敬順父母七者敬不放逸.
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爲七.一 者觀身不淨二者觀食不淨三者不樂世閒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無常想六者無常 苦想七者苦無我想.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 有損耗.何謂爲七.一者修念覺意閒靜無欲出要無爲二者修法覺意三者修精進覺 意四者修喜覺意五者修猗覺意六者修定覺意七者修護覺意.如是七法則法增長 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有[二]六不退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爲六.一者身常行慈不害
衆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惡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懷增損.四者得淨利養與衆共之平
等無二.五者持賢聖戒無有闕漏亦無垢穢必定不動.六者見賢聖道以盡苦際.如是
六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三]復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一者念佛二
注:
[一]巴本缺此下二
是時摩竭王 阿闍世欲伐跋祇.王自念言彼雖勇健人衆豪強以我取彼未足爲難.時阿闍世王命 婆羅門大臣禹舍而告之曰.汝詣耆闍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禮世尊足問訊世尊 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又白世尊跋祇國人自恃勇健民衆豪強不順伏我我欲伐之.不 審世尊何所誡敕.若有教誡汝善憶念勿有遺漏如所聞說.如來所言終不虛妄。
大臣 禹舍受王教已卽乘寶車詣耆闍崛山.到所止處下車步進至世尊所.問訊畢一面坐 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闍世稽首佛足敬問殷勤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又白世尊跋祇國 人自恃勇健民衆豪強不順伏我我欲伐之不審世尊何所誡敕。
爾時阿難在世尊後 執扇扇佛.佛告阿難汝聞跋祇國人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不.答曰聞之.佛告阿難若能 注: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君臣和順上下相 敬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 祇國人奉法曉忌不違禮度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 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孝事父母敬順師長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 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恭於宗廟緻敬鬼神不.答 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 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 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嘗懈 倦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時大臣禹舍 白佛言.彼國人民若行一法猶不可圖況復具七.國事多故請辭還歸.佛言可宜知時. 是時禹舍卽從座起遶佛三帀揖讓而退。
其去未久佛告阿難汝敕羅閱祇左右諸比 丘盡集講堂.對曰唯然.卽詣羅閱祇城集諸比丘盡會講堂.白世尊曰諸比丘已集唯 ******************** 聖知時。
爾時世尊卽從座起詣法講堂就座而坐.告諸比丘我當爲汝說七不退法.諦 聽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 曰數相集會講論正義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二曰上下和同敬順無違則長幼和順 法不可壞.三曰奉法曉忌不違制度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四曰若有比丘力能護衆 多諸知識宜敬事之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五曰念護心意孝敬爲首則長幼和順法 不可壞。
六曰淨修梵行不隨欲態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七曰先人後己不貪名利則 長幼和順法不可壞。
佛告諸比丘復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一者樂於少事不好 多爲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二者樂於靜默不好多言.三者少於睡眠無有昏昧.四者不 爲羣黨言無益事.五者不以無德而自稱譽.六者不與惡人而爲伴黨.七者樂於山林 閑靜獨處.如是比丘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 謂爲七.一者有信信於如來至真正覺十號具足.二者知慚恥於己闕.三者知愧羞爲 惡行.四者多聞其所受持上中下善義味深奧清淨無穢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滅 ******************** 惡修善勤習不捨.六者昔所學習憶念不忘.七者修習智慧知生滅法趣賢聖要盡諸 苦本.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爲七.一 者觀身不淨二者觀食不淨三者不樂世閒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無常想六者無常 苦想七者苦無我想.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 有損耗.何謂爲七.一者修念覺意閒靜無欲出要無爲二者修法覺意三者修精進覺 意四者修喜覺意五者修猗覺意六者修定覺意七者修護覺意.如是七法則法增長 無有損耗。
佛告比丘有
佛告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