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寶處令我自得寂靜之心.若其身心受大苦時
莫失無上菩提之心莫以聲聞辟支佛心而生知足.無三寶處常在外道法中出家爲
破邪見不習其道.得法自在得心自在.於有爲法了了見過.令我怖畏二乘道果如惜
命者怖畏捨身.爲衆生故樂處三惡如諸衆生樂忍利天.爲一一人於無量劫受地獄
苦心不生悔.見他得利不生妬心常生歡喜如自得樂.若值三寶當以衣服飲食臥具
房舍醫藥燈明華香伎樂幡蓋七寶供養.若受佛戒堅固護持終不生於毀犯之想.若
聞菩薩難行苦行其心歡喜不生悔恨.自識往世宿命之事終不造作貪瞋癡業.不爲
果報而集因緣.於現在樂不生貪著.善男子若有能發如是願者是名菩薩終不退失
********************
菩提之心.亦名施主.能見如來明了佛性.能調衆生度脫生死.善能護持無上正法.能
得具足六波羅蜜.善男子以是義故不退之心不名佛[一]性。
善男子汝不可以有退心故 言諸衆生無有佛性.譬如二人俱聞他方有七寶山山有清泉其味甘美.有能到者永 斷貧窮服其水者增夀萬歲.唯路縣遠險阻多難.時彼二人俱欲共往.一人莊嚴種種 行具一則空往無所齎持.相與前進.路值一人多齎寶貨七寶具足.二人便前問言仁 者彼土實有七寶山耶.其人答言實有不虛我已獲寶飲服其水.唯患路險多有盜賊 沙鹵棘刺乏於水草.往者千萬達者甚少.聞是語已.一人卽悔尋作是言路旣縣遠艱 難非一往者無量達者無幾.而我雲何當能到彼.我今產業麤自供足.若涉斯路或失 身命身命不全長夀安在.一人復言有人能過我亦能過.若得果達則得如願采取珍 寶飲服甘水.如其不達以死爲期.是時二人一則悔還.一則前進到彼山所多獲珍寶 如願服水.多齎所有還其所止奉養父母供給宗親.時悔還者見是事已心復生熱彼 注:[一]原刻於此分卷.今依文義改.
********************
去已還我何爲住.卽便莊嚴涉路而去.七寶山者喻大涅槃.甘美之水喻於佛性.其二
人者喻二菩薩.初發心者險惡道者喻於生死.所逢人者喻佛世尊.有盜賊者喻於四
磨.沙鹵棘刺喻諸煩惱.無水草者喻不修集菩提之道.一人還者喻退轉菩薩.其直往
者喻不退菩薩.善男子衆生佛性常住不變.猶彼險道不可說言人悔還故令道無常.
佛性亦爾.善男子菩提道中終無退者.善男子如向悔者見其先伴獲寶而還勢力自
在供養父母給足宗親多受安樂.見是事已心中生熱卽復莊嚴復道還去不惜身命
堪忍衆難.遂便到彼七寶山中.退轉菩薩亦復如是.善男子一切衆生定當得成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經中說一切衆生乃至五逆犯四重禁及一闡提悉有
佛性。
師子吼言世尊雲何菩薩有退不退。
善男子若有菩薩修集如來三十二相業因 緣者.得名不退得名菩薩摩訶薩也名不動轉名爲憐愍一切衆生名勝一切聲聞緣 覺名阿毗跋緻.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持戒不動施心不移安住實語如須彌山.以是 ******************** 業緣得足下平如匳底相.若菩薩摩訶薩於父母所和上師長乃至畜生以如法財供 養供給.以是業緣得成足下千輻輪相.若菩薩摩訶薩不殺不盜於父母師長常生歡 喜.以是業緣得成三相一者手指纖長二者足跟長三者其身方直.如是三相同一業 緣.若菩薩摩訶薩修四攝法攝取衆生.以是業緣得網縵指如白鵝王.若菩薩摩訶薩 父母師長若病苦時自手洗拭捉持按摩.以是業緣得手足輭.若菩薩摩訶薩持戒聞 法慧施無厭.以是業緣得節踝[月*庸]滿身毛上靡.若菩薩摩訶薩專心聽法演說正教.以
是業緣得鹿王腨.若菩薩摩訶薩於諸衆生不生害心飲食知足常樂慧施瞻病給藥.
以是業緣其身圓滿如尼拘陀樹立手過膝頂有肉髻無見頂相.若菩薩摩訶薩見怖
畏者爲作救護見裸跣者施與衣服.以是業緣得陰藏相.若菩薩摩訶薩親近智者遠
離愚人善憙問答掃治行路.以是業緣皮膚細輭身毛右旋.若菩薩摩訶薩常以衣服
飲食臥具醫藥香華燈明施人.以是業緣得身金色常光明曜.若菩薩摩訶薩行施之
********************
時所珍之物能捨不吝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以是業緣得七處滿相.若菩薩摩訶薩布
施之時心不生疑.以是業緣得柔輭聲.若菩薩摩訶薩如法求財以用布施.以是業緣
得缺骨充滿師子上身臂肘[月*庸]纖.若菩薩摩訶薩遠離兩舌惡口恚心.以是業緣得四
十齒白淨齊密.若菩薩摩訶薩於諸衆生修大慈悲.以是業緣得四牙相.若菩薩摩訶
薩常作是願有來求者隨意給與.以是業緣得師子頰.若菩薩摩訶薩隨諸衆生所須
飲食悉皆與之.以是業緣得味中上味.若菩薩摩訶薩自修十善兼以化人.以是業緣
得廣長舌.若菩薩摩訶薩不訟彼短不謗正法.以是業緣得梵音聲.若菩薩摩訶薩見
諸怨憎生於喜心.以是業緣得目[目*妾]紺色.若菩薩摩訶薩不隱他德稱揚其善.以是業
緣得白毫相.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修集如是三十二相業因緣時則得不退菩提之
心。
善男子一切衆生不可思議諸佛境界業果佛性亦不可思議.何以故如是四法皆 悉是常以是常故不可思議.一切衆生煩惱覆障故名爲常斷常煩惱故名無常.若言 ******************** 一切衆生常者何故修集八聖道分爲斷衆苦.衆苦若斷則名無常.所受之樂則名爲 常.是故我言一切衆生煩惱覆障不見佛性.以不見故不得涅槃。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
善男子汝不可以有退心故 言諸衆生無有佛性.譬如二人俱聞他方有七寶山山有清泉其味甘美.有能到者永 斷貧窮服其水者增夀萬歲.唯路縣遠險阻多難.時彼二人俱欲共往.一人莊嚴種種 行具一則空往無所齎持.相與前進.路值一人多齎寶貨七寶具足.二人便前問言仁 者彼土實有七寶山耶.其人答言實有不虛我已獲寶飲服其水.唯患路險多有盜賊 沙鹵棘刺乏於水草.往者千萬達者甚少.聞是語已.一人卽悔尋作是言路旣縣遠艱 難非一往者無量達者無幾.而我雲何當能到彼.我今產業麤自供足.若涉斯路或失 身命身命不全長夀安在.一人復言有人能過我亦能過.若得果達則得如願采取珍 寶飲服甘水.如其不達以死爲期.是時二人一則悔還.一則前進到彼山所多獲珍寶 如願服水.多齎所有還其所止奉養父母供給宗親.時悔還者見是事已心復生熱彼 注:
師子吼言世尊雲何菩薩有退不退。
善男子若有菩薩修集如來三十二相業因 緣者.得名不退得名菩薩摩訶薩也名不動轉名爲憐愍一切衆生名勝一切聲聞緣 覺名阿毗跋緻.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持戒不動施心不移安住實語如須彌山.以是 ******************** 業緣得足下平如匳底相.若菩薩摩訶薩於父母所和上師長乃至畜生以如法財供 養供給.以是業緣得成足下千輻輪相.若菩薩摩訶薩不殺不盜於父母師長常生歡 喜.以是業緣得成三相一者手指纖長二者足跟長三者其身方直.如是三相同一業 緣.若菩薩摩訶薩修四攝法攝取衆生.以是業緣得網縵指如白鵝王.若菩薩摩訶薩 父母師長若病苦時自手洗拭捉持按摩.以是業緣得手足輭.若菩薩摩訶薩持戒聞 法慧施無厭.以是業緣得節踝
善男子一切衆生不可思議諸佛境界業果佛性亦不可思議.何以故如是四法皆 悉是常以是常故不可思議.一切衆生煩惱覆障故名爲常斷常煩惱故名無常.若言 ******************** 一切衆生常者何故修集八聖道分爲斷衆苦.衆苦若斷則名無常.所受之樂則名爲 常.是故我言一切衆生煩惱覆障不見佛性.以不見故不得涅槃。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