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先有諸物爲欲見故以燈照了.若本無者燈何所照.如土中有瓶故須
人水輪繩杖等而爲了因.如尼拘陀子須地水糞而作了因.乳中酵煗亦復如是須作
********************
了因.是故雖先有性要假了因然後得見.以是義故定知乳中先有酪性。
善男子若使 乳中定有酪性者卽是了因.若是了因復何須了.善男子若是了因性是了者常應自 了.若自不了何能了他.若言了因有二種性一者自了二者了他是義不然.何以故了 因一法雲何有二.若有二者乳亦應二.若使乳中無二相者雲何了因而獨有二。
師子 吼言世尊如世人言我共八人.了因亦爾自了了他。
佛言善男子了因若爾則非了因. 何以故數者能數自色他色故得言八.而此色性自無了相.無了相故要須智性乃數 自他.是故了因不能自了亦不了他.善男子一切衆生有佛性者何故修習無量功德. 若言修習是了因者已同酪壞.若言因中定有果者戒定智慧則無增長.我見世人本 無禁戒禪定智慧從師受已漸漸增益.若言師教是了因者當師教時受者未有戒定 智慧.若是了者應了未有.雲何乃了戒定智慧令得增長。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了因 無者雲何得名有乳有酪。
善男子世閒答難凡有三種.一者轉答如先所說何故名戒 ******************** 以不悔故乃至爲得大涅槃故.二者默然答如有梵志來問我言我是常耶我時默然. 三者疑答如此經中若了因有二乳中何故不得有二.善男子我今轉答.如世人言有 乳酪者以定得故是故得名有乳有酪.佛性亦爾有衆生有佛性以當見故。
師子吼言 世尊如佛所說是義不然.過去已滅未來未到雲何名有.若言當有名爲有者是義不 然.如世閒人見無兒息便言無兒.一切衆生無佛性者雲何說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佛言善男子過去名有.譬如種橘芽生子滅芽亦甘甜乃至生果味亦如是熟已乃醋. 善男子而是醋味子芽乃至生果悉無.隨本熟時形色相貌則生醋味.而是醋味本無 今有.雖本無今有非不因本.如是本子雖復過去故得名有以是義故過去名有.雲何 復名未來爲有.譬如有人種植胡麻.有人問言何故種此答言有油.實未有油胡麻熟 已收子熬蒸擣壓然後乃得出油.當知是人非虛妄也.以是義故名未來有.雲何復名 過去有耶.善男子譬如有人私屏罵王經歷年歲王乃聞之.聞已卽問何故見罵.答言 ******************** 大王我不罵也何以故罵者已滅.王言罵者我身二俱存在雲何言滅.以是因緣喪失 身命.善男子是二實無而果不滅是名過去有.雲何復名未來有耶.譬如有人往陶師 所問有瓶不答言有瓶.而是陶師實未有瓶.以有泥故故言有瓶.當知是人非妄語也. 乳中有酪衆生佛性亦復如是.欲見佛性應當觀察時節形色.是故我說一切衆生悉 有佛性實不虛妄。
師子吼言一切衆生無有佛性者雲何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正因故故令衆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正因所謂佛性.世尊若尼拘陀子 無尼拘陀樹者何故名爲尼拘陀子而不名爲佉陀羅子.世尊如瞿曇姓不得稱爲阿 坻耶姓阿坻耶姓亦復不得稱瞿曇姓.尼拘陀子亦復如是不得稱爲佉陀羅子佉陀 羅子不得稱爲尼拘陀子.猶如世尊不得捨離瞿曇種姓.衆生佛性亦復如是.以是義 故當知衆生悉有佛性。
佛言善男子若言子中有尼拘陀樹者是義不然.如其有者何 故不見.善男子如世閒物有因緣故不可得見.雲何因緣謂遠不可見如空中鳥迹.近 ******************** 不可見如人眼[目*妾].壞故不見如根敗者.亂想故不見如心不專一.細故不見如小微塵.
障故不見如雲表星.多故不見如稻聚中麻.相似故不見如豆在豆聚.尼拘陀樹不同
如是八種因緣如其有者何故不見.若言細障故不見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樹相麤故.
若言性細雲何增長.若言障故不可見者常應不見.本無麤相今則見麤當知是麤本
無其性.本無見性今則可見當知是見亦本無性.子亦如是本無有樹今則有之當有
何咎。
師子吼言如佛所說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了因.尼拘陀子以地水糞作了因 故令細得麤。
佛言善男子若本有者何須了因.若本無性了何所了.若尼拘陀中本無 麤相以了因故乃生麤者何故不生佉陀羅樹.二俱無故.善男子若細不見者麤應可 見.譬如一塵則不可見多塵和合則應可見.如是子中麤應可見.何以故是中已有芽 莖華果一一果中有無量子一一子中有無量樹.是故名麤.有是麤故故應可見.善男 子若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性而生樹者.眼見是子爲火所燒.如是燒性亦應本有.若本 ******************** 有者樹不應生.若一切法本有生滅何故先生後滅不一時耶.以是義故當知無性。
師 子吼菩薩言世尊若尼拘陀子本無樹性而生樹者.是子何故不出於油.二俱無故。
善 男子如是子中亦能出油.雖無本性因緣故有。
師子吼言.何故不名胡麻油耶。
善男子 非胡麻故.善男子如火緣生火水緣生水.雖俱從緣不能相有.尼拘陀子及胡麻油亦 復如是.雖俱從緣各不相生.尼拘陀子性能治冷.胡麻油者性能治風.善男子譬如甘 蔗因緣故生石蜜黑蜜.雖俱一緣色貌各異.石蜜治熱黑蜜治冷。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 如其乳中無有酪性麻無油性尼拘陀子亦無樹性泥無瓶性一切衆生無佛性者.如 佛先說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是故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人 天無性.以無性故人可作天天可作人.以業緣不以性故.菩薩摩訶薩以業緣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諸衆生有佛性者何因緣故一闡提等斷諸善根墮於地獄.若 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闡提等不應能斷.若可斷者雲何得言佛性是常.若非常者不名 *******************
善男子若使 乳中定有酪性者卽是了因.若是了因復何須了.善男子若是了因性是了者常應自 了.若自不了何能了他.若言了因有二種性一者自了二者了他是義不然.何以故了 因一法雲何有二.若有二者乳亦應二.若使乳中無二相者雲何了因而獨有二。
師子 吼言世尊如世人言我共八人.了因亦爾自了了他。
佛言善男子了因若爾則非了因. 何以故數者能數自色他色故得言八.而此色性自無了相.無了相故要須智性乃數 自他.是故了因不能自了亦不了他.善男子一切衆生有佛性者何故修習無量功德. 若言修習是了因者已同酪壞.若言因中定有果者戒定智慧則無增長.我見世人本 無禁戒禪定智慧從師受已漸漸增益.若言師教是了因者當師教時受者未有戒定 智慧.若是了者應了未有.雲何乃了戒定智慧令得增長。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了因 無者雲何得名有乳有酪。
善男子世閒答難凡有三種.一者轉答如先所說何故名戒 ******************** 以不悔故乃至爲得大涅槃故.二者默然答如有梵志來問我言我是常耶我時默然. 三者疑答如此經中若了因有二乳中何故不得有二.善男子我今轉答.如世人言有 乳酪者以定得故是故得名有乳有酪.佛性亦爾有衆生有佛性以當見故。
師子吼言 世尊如佛所說是義不然.過去已滅未來未到雲何名有.若言當有名爲有者是義不 然.如世閒人見無兒息便言無兒.一切衆生無佛性者雲何說言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佛言善男子過去名有.譬如種橘芽生子滅芽亦甘甜乃至生果味亦如是熟已乃醋. 善男子而是醋味子芽乃至生果悉無.隨本熟時形色相貌則生醋味.而是醋味本無 今有.雖本無今有非不因本.如是本子雖復過去故得名有以是義故過去名有.雲何 復名未來爲有.譬如有人種植胡麻.有人問言何故種此答言有油.實未有油胡麻熟 已收子熬蒸擣壓然後乃得出油.當知是人非虛妄也.以是義故名未來有.雲何復名 過去有耶.善男子譬如有人私屏罵王經歷年歲王乃聞之.聞已卽問何故見罵.答言 ******************** 大王我不罵也何以故罵者已滅.王言罵者我身二俱存在雲何言滅.以是因緣喪失 身命.善男子是二實無而果不滅是名過去有.雲何復名未來有耶.譬如有人往陶師 所問有瓶不答言有瓶.而是陶師實未有瓶.以有泥故故言有瓶.當知是人非妄語也. 乳中有酪衆生佛性亦復如是.欲見佛性應當觀察時節形色.是故我說一切衆生悉 有佛性實不虛妄。
師子吼言一切衆生無有佛性者雲何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正因故故令衆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正因所謂佛性.世尊若尼拘陀子 無尼拘陀樹者何故名爲尼拘陀子而不名爲佉陀羅子.世尊如瞿曇姓不得稱爲阿 坻耶姓阿坻耶姓亦復不得稱瞿曇姓.尼拘陀子亦復如是不得稱爲佉陀羅子佉陀 羅子不得稱爲尼拘陀子.猶如世尊不得捨離瞿曇種姓.衆生佛性亦復如是.以是義 故當知衆生悉有佛性。
佛言善男子若言子中有尼拘陀樹者是義不然.如其有者何 故不見.善男子如世閒物有因緣故不可得見.雲何因緣謂遠不可見如空中鳥迹.近 ******************** 不可見如人眼
師子吼言如佛所說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了因.尼拘陀子以地水糞作了因 故令細得麤。
佛言善男子若本有者何須了因.若本無性了何所了.若尼拘陀中本無 麤相以了因故乃生麤者何故不生佉陀羅樹.二俱無故.善男子若細不見者麤應可 見.譬如一塵則不可見多塵和合則應可見.如是子中麤應可見.何以故是中已有芽 莖華果一一果中有無量子一一子中有無量樹.是故名麤.有是麤故故應可見.善男 子若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性而生樹者.眼見是子爲火所燒.如是燒性亦應本有.若本 ******************** 有者樹不應生.若一切法本有生滅何故先生後滅不一時耶.以是義故當知無性。
師 子吼菩薩言世尊若尼拘陀子本無樹性而生樹者.是子何故不出於油.二俱無故。
善 男子如是子中亦能出油.雖無本性因緣故有。
師子吼言.何故不名胡麻油耶。
善男子 非胡麻故.善男子如火緣生火水緣生水.雖俱從緣不能相有.尼拘陀子及胡麻油亦 復如是.雖俱從緣各不相生.尼拘陀子性能治冷.胡麻油者性能治風.善男子譬如甘 蔗因緣故生石蜜黑蜜.雖俱一緣色貌各異.石蜜治熱黑蜜治冷。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 如其乳中無有酪性麻無油性尼拘陀子亦無樹性泥無瓶性一切衆生無佛性者.如 佛先說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是故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人 天無性.以無性故人可作天天可作人.以業緣不以性故.菩薩摩訶薩以業緣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諸衆生有佛性者何因緣故一闡提等斷諸善根墮於地獄.若 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闡提等不應能斷.若可斷者雲何得言佛性是常.若非常者不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