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

關燈
切受 故.雲何非我未能具得八自在故.雲何非非我以其常故.雲何非我非非我不作不受 故.雲何爲空第一義空故.雲何非空以其常故.雲何非空非非空能爲善法作種子故. 善男子若有人能思惟解了大涅槃經如是之義.當知是人則見佛性.佛性者不可思 議乃是諸佛如來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佛性者非陰界入.非本無今有非 已有還無.從善因緣衆生得見.譬如黑鐵入火則赤出冷還黑.而是黑色非內非外因 緣故有.佛性亦爾一切衆生煩惱火滅則得聞見.善男子如種滅已[一]芽則得生.而是芽 注: [一]原刻作牙.今依麗刻改.下俱同. ******************** 性非內非外.乃至華果亦復如是從緣故有.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成就具足無 量功德.佛性亦爾悉是無量無邊功德之所成就。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世尊.菩 薩具足成就幾法得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世尊成就幾法得了了見。

    善男子菩薩具 足成就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雲何爲十一者少欲二者知足三者寂靜四者精進 五者正念六者正定七者正慧八者解脫九者讚歎解脫十者以大涅槃教化衆生。

    師 子吼菩薩言世尊.少欲知足有何差別。

    善男子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時心 不悔恨.少欲者少有所欲.知足者但爲法事心不愁惱.善男子欲者有三一者惡欲二 者大欲三者欲欲.惡欲者若有比丘心生貪欲欲爲一切大衆上首.令一切僧隨逐我 後令諸四部悉皆供養恭敬讚歎尊重於我.令我先爲四衆說法皆令一切信受我語 亦令國王大臣長者皆恭敬我令我大得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上妙屋宅.爲生死欲是 名惡欲.雲何大欲.若有比丘生於欲心雲何當令四部之衆悉皆知我得初住地乃至 ******************** 十住.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羅漢果乃至須陀洹果.我得四禪乃至四無礙智. 爲於利養是名大欲.欲欲者.若有比丘欲生梵天磨天自在天轉輪聖王若刹利若婆 羅門皆得自在.爲利養故是名欲欲.若不爲是三種惡欲之所害者是名少欲.欲者名 爲二十五愛.無有如是二十五愛是名少欲.不求未來所欲之事是名少欲.得而不著 是名知足.不求恭敬是名少欲.得不積聚是名知足.善男子有少欲不名知足有知足 不名少欲有亦少欲亦知足有不知足不少欲.少欲者謂須陀洹.知足者謂辟支佛.少 欲知足者謂阿羅漢.不少欲不知足者所謂菩薩.善男子少欲知足復有二種一者善 二者不善.不善者所謂凡夫善者聖人菩薩.一切聖人雖得道果不自稱說不自稱說 故心不惱恨是名知足.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集大乘大涅槃經欲見佛性是故修集 少欲知足。

    雲何寂靜寂靜有二一者心靜二者身靜.身寂靜者終不造作身三種惡.心 寂靜者亦不造作意三種惡.是則名爲身心寂靜.身寂靜者不親近四衆不預四衆所 ******************** 有事業.心寂靜者終不修集貪欲恚癡.是則名爲身心寂靜.或有比丘身雖寂靜心不 寂靜.有心寂靜身不寂靜.有身心寂靜.又有身心俱不寂靜.身寂靜心不寂靜者.或有 比丘坐禪靜處遠離四衆心常積集貪欲瞋癡是名身寂靜心不寂靜.心寂靜身不寂 靜者或有比丘親近四衆國王大臣斷貪恚癡是名心寂靜身不寂靜.身心寂靜者謂 佛菩薩.身心不靜者謂諸凡夫.何以故凡夫之人身心雖靜不能深觀無常無樂無我 無淨.以是義故凡夫之人不能寂靜身口意業.一闡提輩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如是之 人亦不得名身心寂靜。

    雲何精進.若有比丘欲令身口意業清淨遠離一切諸不善業 修集一切諸善業者是名精進。

    是勤精進者繫念六處.所謂佛法僧戒施天是名正念。

     具正念者所得三昧是名正定。

    具正定者觀見諸法猶如虛空是名正慧。

    具正慧者遠 離一切煩惱諸結是名解脫。

    得解脫者爲諸衆生稱美解脫言是解脫常恆不變是名 讚歎解脫。

    解脫卽是無上大般涅槃.涅槃者卽是煩惱諸結火滅.又涅槃者名爲屋宅 ******************** 何以故能遮煩惱惡風雨故.又涅槃者名爲歸依何以故能過一切諸怖畏故.又涅槃 者名爲洲渚何以故四大暴河不能漂故.何等爲四一者欲暴二者有暴三者見暴四 者無明暴.是故涅槃名爲洲渚.又涅槃者名畢竟歸何以故能得一切畢竟樂故。

    若有 菩薩摩訶薩成就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復次善男子出家之人有四種 病是故不得四沙門果.何等四病謂四惡欲.一爲衣欲二爲食欲三爲臥具欲四爲有 欲.是名四惡欲是出家病.有四良藥能療是病.謂糞埽衣能治比丘爲衣惡欲.乞食能 破爲食惡欲.樹下能破臥具惡欲.身心寂靜能破比丘爲有惡欲.以是四藥除是四病 是名聖行.如是聖行則得名爲少欲知足.寂靜者有四種樂.何等爲四一者出家樂二 寂靜樂三永滅樂四畢竟樂.得是四樂名爲寂靜.具四精進故名精進.具四念處故名 正念.具四禪故故名正定.見四聖實故名正慧.永斷一切煩惱結故故名解脫.呵說一 切煩惱過故是名讚歎解脫.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具足如是十法雖見佛性而不 ******************** 明了。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聞是經已親近修集遠離一切世閒之事是名少欲.旣 出家已不生悔心是名知足.旣知足已近空閒處遠離憒鬧是名寂靜.不知足者不樂 空閒.夫知足者常樂空寂.於空寂處常作是念一切世閒悉謂我得沙門道果然我今 者實未能得我今雲何誑惑於人.作是念已精勤修集沙門道果是名精進.親近修集 大涅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