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關燈
首行布施波羅蜜 次戒忍進及禪定 受持善法不可壞 彼一一生一切法. 如閻浮提種種樹 百千俱胝無數色 雖一一樹影皆別 無量影同一名攝. 五波羅蜜五名異 般若波羅復一名 一切迴施爲菩提 一味同歸菩提名。

     福量品第五 燄慧地攝精進波羅蜜伽陀。

     彼色受想行識等 菩薩觀照悉無常 各各現行而不知 非法非生智者見. 無色無受想行識 是法無得復無生 了知一切法皆空 是名最上般若行。

     如化恆沙等佛刹 諸衆生證羅漢果 若能書寫此般若 令他受持功德勝. 如佛修行雲何學 信重般若諸法空 速證聲聞及緣覺 乃至無上正覺尊. 注: [一]據藏本住當作依. ******************** [一]世間無種不生樹 枝葉華果悉無有 無佛誰指菩提心 亦無釋梵聲聞果. 如日舒光照諸天 普使成就種種業 佛智菩提心亦然 從智生諸功德法. 如無熱池無龍主 卽無河流閻浮提 無河華果悉不生 亦無大海種種寶. 世間無佛無大智 無智功德不增長 亦無佛法諸莊嚴 無菩提海等等寶. 譬如世間螢有光 一切螢光集一處 比日一光照世間 微塵數分不及一。

     隨喜功德品第六 難勝地攝定波羅蜜伽陀。

     所有聲聞衆功德  布施持戒觀照行 不及菩薩發一心  隨喜福藴之少分. 所有俱胝那由他  無邊佛刹千俱胝 過去現在佛說此  法寶爲斷一切苦. 先發最上菩提心  至成正覺及入滅 彼量所有佛功德  鹹成方便波羅蜜. 及彼聲聞學無學  有漏無漏諸善法 菩薩等一普[二]迴施  當爲世間證菩提. 菩薩施已不住心  住心卽名衆生相 有見有念名著相  非是菩薩之迴施。

     注: [一]以下經文未詳 [二]據藏本迴施當作迴向.次後均同.又單言施亦同. ******************** 如是施非無相施  是法當知有滅盡 若作非法非施心  乃可得名爲迴施. 作有相施非真施  無相迴施證菩提 如上妙食雜毒藥  [一]自法著相亦如是. 是故迴施應當學  如佛衆善悉當知 若生若相若威力  悉皆隨喜而迴施. 以功德施佛菩提  菩薩之施皆無[二]相 此施佛許而印可  如是得名勇猛施。

     地獄品第七 現前地攝智慧波羅蜜伽陀。

     無量盲人不見道  無一得入於城郭 修六度行闕般若  無[三]力不能成菩提. 譬如畫像不畫眼  因無眼界無功德 若有受行於智慧  得名有眼及有力。

     有爲無爲黑白法  如微塵[四]等不可得 智慧觀照如虛空  故名般若[五]出世間. 菩薩諦信行佛行  度那由他苦衆生 如是若著衆生相  此非般若最上行。

     菩薩若行最上行  過去未曾求大智 今聞般若如佛想  速證寂靜佛菩提. 過去信佛那由他  不信般若波羅蜜 或生瞋恨或誹謗  是人少智墮阿鼻. 注: [一]自當作白. [二]相當作毒. [三]據藏本力當作眼. [四]等當作許. [五]出當作引. ******************** 若人樂證諸佛智  不能信重諸佛母 如商入海欲求寶  返失於本而復還。

     清淨品第八〈此品攝第九歎品〉 遠行地攝方便波羅蜜伽陀。

     [一]色清淨故果清淨  果色二同一切智 若一切智清淨時  如虛空界不斷[二]壞。

     菩薩出過於三界  斷盡煩惱而現生  無老病死現滅度  斯卽是行般若行. 世間[三]欲色之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