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生老死.
或應不許二在未來.是則壞前所立三際。
有說緣起是無爲法.以契經言如來出世 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性常住。
由如是意理則可然.若由别意理則不然。
雲何如是 意.雲何爲别意.而說可然及不可然。
謂若意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行等常緣無明 ******************** 等起.非緣餘法.或復無緣.故言常住.如是意說理則可然.若謂意說有别法體名爲 緣起湛然常住.此别意說理則不然.所以者何.生起俱是有爲相故.非别常法爲無 常相可應正理.又起必應依起者立.此常住法彼無明等何相關預.而說此法依彼 而立爲彼緣起.又名緣起而謂目常.如是句義無相應理。
此中緣起是何句義。
鉢刺 底是至義.醫底界是行義.由先助力界義轉變.故行由至轉變成緣.叁是和合義.嗢 是上昇義.鉢地界是有義.有藉合昇轉變成起.由此有法至於緣已和合昇起.是緣 起義。
如是句義理不應然.所以者何.依一作者有二作用.於前作用應有已言.如有 一人浴已方食.無少行法有在起前.先至於緣後時方起.非無作者可有作用.故說 頌曰.至緣若起先.非有.不應理.若俱便壞已.彼應先說故。
無如是過.且應反詰聲論 諸師.法何時起.爲在現在爲在未來。
設爾何失。
起若現在.起非已生.如何成現.現是 已生復如何起.已生復起便緻無窮.起若未來.爾時未有何成作者.作者旣無何有 ******************** 作用.故於起位卽亦至緣。
起位者何。
謂未來世諸行正起.卽於此位亦說至緣。
又聲 論師妄所安立作者作用.理實不成有是作者起是作用.非於此中見有作者異起 作用真實可得.故此義言.於俗無謬.此緣起義卽是所說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 生.故應引彼釋緣起義.故說頌曰.如非有而起.至緣應亦然.生已起無窮.或先有非 有.俱亦有言已.暗至燈已滅.及開口已眠.若後眠應閉。
有執更以餘義釋難.鉢刺底 是種種義.醫底界是不住義.不住由種種助故變成緣.叁是聚集義.嗢是上昇義.鉢 地界是行義.由嗢爲先行變成起.此說種種緣和合已.令諸行法聚集昇起是緣起 義。
如是所釋於此可然.眼色各爲緣起於眼識等.此中種種聚集豈成。
何故世尊說 前二句.謂依此有彼有及此生故彼生。
爲於緣起知決定故.如餘處說依無明有諸 行得有.非離無明可有諸行.又爲顯示諸支傳生.謂依此支有彼支得有.由彼支生 故餘支得生.又爲顯示三際傳生.謂依前際有中際得有.由中際生故後際得生.又 ******************** 爲顯示親傳二緣.謂有無明無間生果.或展轉力諸行方生。
有餘師釋.如是二句爲 破無因常因二論.謂非無因諸行可有.亦非由常自性我等無生因故諸行得生。
若 爾便成前句無用.但由後句此生故彼生.能具破前無因常因故.然或有執有我爲 依行等得有.由無明等因分生故行等得生.是故世尊爲除彼執決判果有卽由生 因.若此生故彼生卽依此有彼有.非謂果有别依餘因.謂無明緣行乃至如是純大 苦藴集。
軌範諸師釋此二句.爲顯因果不斷及生.謂依無明不斷諸行不斷.卽由無 明生故諸行得生.如是展轉皆應廣說。
有釋爲顯因果住生.謂乃至因相續有.果相 續亦有.及卽由因分生故.諸果分亦生。
此欲辯生何緣說住.又佛何故破次第說.先 說住已而後說生。
復有釋言依此有彼有者.依果有因有滅.此生故彼生者.恐疑果[一]無因生.是故復言由因生故果方得起.非謂無因。
經義若然.應作是說.依此有彼成 無.又應先言因生故果生.已後乃可說依果有因成無.如是次第方名善說.若異此 注:[一]原刻下衍有字.今依麗刻及藏本刪.
********************
者.次辯緣起.依何次第先說因滅.故彼所釋非此經義。
復次雲何無明緣行廣說乃 至生緣老死。
我今略顯符順.經義.謂諸愚夫於緣生法不知唯行.妄起我見及我慢 執.爲自受樂非苦樂故.造作身等各三種業.謂爲自身受當樂故造諸福業.受當來 樂非苦樂故造不動業.受現樂故造非福業.如是名爲無明緣行.由引業力識相續 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憑附中有馳赴所生.結生有身.名行緣識.若作此釋.善順契 經分别識支通於六識.識爲先故.於此趣中有名色生.具足五藴展轉相續遍一期 生.於大因緣辯緣起等諸經皆有如是說故.如是名色漸成熟時.具眼等根說爲六 處.次與境合便有識生.三和故有順樂等觸.依此便生樂等三受.從此三受引生三 愛.謂由苦逼有於樂受發生欲愛.或有於樂非苦樂受發生色愛.或有唯於非苦樂 受生無色愛.從欣受愛起欲等取.此中欲者謂五妙欲.見謂六十二見.如梵網經廣 說.戒謂遠離惡戒.禁謂狗牛等禁.如諸離繫及婆羅門播輸鉢多.般利伐羅[一]勺迦等
注:
[一]原刻作多.今依麗刻及梵藏本改.
********************
異類外道.受持種種露形拔髮杖烏鹿皮持髻塗灰執三杖剪鬚髮等無義苦行.我
語謂內身依之說我故。
有餘師說我見我慢名爲我語。
雲何此二獨名我語。
由此二 種說有我故.我非有故說名我語.如契經說比丘當知.愚昧無聞諸異生類.隨假言 說起於我執.於中實無我及我所.於前四種取謂欲貪.故薄伽梵諸經中釋.雲何爲 取所謂欲貪.由取爲緣積集種種招後有業說名爲有.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招後有 業說名爲有.有爲緣故識相續流趣未來生.如前道理具足五藴說名爲生.以生爲 緣.便有老死.其相差别廣說如經。
如是純言.顯唯有行.無我我所.大苦藴言顯苦積 集無初無後.集言爲顯諸苦藴生。
毗婆沙宗如前已說。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九 ********************
有說緣起是無爲法.以契經言如來出世 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性常住。
由如是意理則可然.若由别意理則不然。
雲何如是 意.雲何爲别意.而說可然及不可然。
謂若意說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行等常緣無明 ******************** 等起.非緣餘法.或復無緣.故言常住.如是意說理則可然.若謂意說有别法體名爲 緣起湛然常住.此别意說理則不然.所以者何.生起俱是有爲相故.非别常法爲無 常相可應正理.又起必應依起者立.此常住法彼無明等何相關預.而說此法依彼 而立爲彼緣起.又名緣起而謂目常.如是句義無相應理。
此中緣起是何句義。
鉢刺 底是至義.醫底界是行義.由先助力界義轉變.故行由至轉變成緣.叁是和合義.嗢 是上昇義.鉢地界是有義.有藉合昇轉變成起.由此有法至於緣已和合昇起.是緣 起義。
如是句義理不應然.所以者何.依一作者有二作用.於前作用應有已言.如有 一人浴已方食.無少行法有在起前.先至於緣後時方起.非無作者可有作用.故說 頌曰.至緣若起先.非有.不應理.若俱便壞已.彼應先說故。
無如是過.且應反詰聲論 諸師.法何時起.爲在現在爲在未來。
設爾何失。
起若現在.起非已生.如何成現.現是 已生復如何起.已生復起便緻無窮.起若未來.爾時未有何成作者.作者旣無何有 ******************** 作用.故於起位卽亦至緣。
起位者何。
謂未來世諸行正起.卽於此位亦說至緣。
又聲 論師妄所安立作者作用.理實不成有是作者起是作用.非於此中見有作者異起 作用真實可得.故此義言.於俗無謬.此緣起義卽是所說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 生.故應引彼釋緣起義.故說頌曰.如非有而起.至緣應亦然.生已起無窮.或先有非 有.俱亦有言已.暗至燈已滅.及開口已眠.若後眠應閉。
有執更以餘義釋難.鉢刺底 是種種義.醫底界是不住義.不住由種種助故變成緣.叁是聚集義.嗢是上昇義.鉢 地界是行義.由嗢爲先行變成起.此說種種緣和合已.令諸行法聚集昇起是緣起 義。
如是所釋於此可然.眼色各爲緣起於眼識等.此中種種聚集豈成。
何故世尊說 前二句.謂依此有彼有及此生故彼生。
爲於緣起知決定故.如餘處說依無明有諸 行得有.非離無明可有諸行.又爲顯示諸支傳生.謂依此支有彼支得有.由彼支生 故餘支得生.又爲顯示三際傳生.謂依前際有中際得有.由中際生故後際得生.又 ******************** 爲顯示親傳二緣.謂有無明無間生果.或展轉力諸行方生。
有餘師釋.如是二句爲 破無因常因二論.謂非無因諸行可有.亦非由常自性我等無生因故諸行得生。
若 爾便成前句無用.但由後句此生故彼生.能具破前無因常因故.然或有執有我爲 依行等得有.由無明等因分生故行等得生.是故世尊爲除彼執決判果有卽由生 因.若此生故彼生卽依此有彼有.非謂果有别依餘因.謂無明緣行乃至如是純大 苦藴集。
軌範諸師釋此二句.爲顯因果不斷及生.謂依無明不斷諸行不斷.卽由無 明生故諸行得生.如是展轉皆應廣說。
有釋爲顯因果住生.謂乃至因相續有.果相 續亦有.及卽由因分生故.諸果分亦生。
此欲辯生何緣說住.又佛何故破次第說.先 說住已而後說生。
復有釋言依此有彼有者.依果有因有滅.此生故彼生者.恐疑果
經義若然.應作是說.依此有彼成 無.又應先言因生故果生.已後乃可說依果有因成無.如是次第方名善說.若異此 注:
復次雲何無明緣行廣說乃 至生緣老死。
我今略顯符順.經義.謂諸愚夫於緣生法不知唯行.妄起我見及我慢 執.爲自受樂非苦樂故.造作身等各三種業.謂爲自身受當樂故造諸福業.受當來 樂非苦樂故造不動業.受現樂故造非福業.如是名爲無明緣行.由引業力識相續 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憑附中有馳赴所生.結生有身.名行緣識.若作此釋.善順契 經分别識支通於六識.識爲先故.於此趣中有名色生.具足五藴展轉相續遍一期 生.於大因緣辯緣起等諸經皆有如是說故.如是名色漸成熟時.具眼等根說爲六 處.次與境合便有識生.三和故有順樂等觸.依此便生樂等三受.從此三受引生三 愛.謂由苦逼有於樂受發生欲愛.或有於樂非苦樂受發生色愛.或有唯於非苦樂 受生無色愛.從欣受愛起欲等取.此中欲者謂五妙欲.見謂六十二見.如梵網經廣 說.戒謂遠離惡戒.禁謂狗牛等禁.如諸離繫及婆羅門播輸鉢多.般利伐羅
有餘師說我見我慢名爲我語。
雲何此二獨名我語。
由此二 種說有我故.我非有故說名我語.如契經說比丘當知.愚昧無聞諸異生類.隨假言 說起於我執.於中實無我及我所.於前四種取謂欲貪.故薄伽梵諸經中釋.雲何爲 取所謂欲貪.由取爲緣積集種種招後有業說名爲有.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招後有 業說名爲有.有爲緣故識相續流趣未來生.如前道理具足五藴說名爲生.以生爲 緣.便有老死.其相差别廣說如經。
如是純言.顯唯有行.無我我所.大苦藴言顯苦積 集無初無後.集言爲顯諸苦藴生。
毗婆沙宗如前已說。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