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執作過分.或由其子宿罪業力死於胎內.時有女人或諸醫者妙通產法善養嬰兒.
溫以酥油[耳*炎]末梨汁用塗其手執小利刀.內如糞坑最極臭惡雜穢充塞黑暗所居.
無量千蟲之所依止.常流穢汁恆須對治.精血垢膩潰爛臭滑.不淨流溢鄙惡叵觀.
穿漏薄皮以覆其上.宿業所引身瘡孔中分解肢節牽出於外.然此胎子乘宿所爲
順後受業所趣難了.或復無難安隱得生.體如新瘡細軟難觸.或母愛子或餘女人.
以如刀灰麤澀兩手執取洗拭而安處之.次含清[一]酥飲以母乳.漸令習受細麤飲食.
次第轉增至根熟位.復起煩惱積集諸業.由此身壞.復有如前中有相續更趣餘[二]世.
如是惑業爲因故生.生復爲因起於惑業.從此惑業更復有生.故知有輪旋環無始。
若執有始始應無因.始旣無因餘應自起.現見芽等因種等生.由處及時俱決定故. 又由火等熟變等生.由此定無無因起法.說常因論如前已遣.是故生死決定無初. 然有後邊.由因盡故生依因故.因滅壞時生果必亡.理定應爾.如種滅壞芽必不生。
注:[一]原刻作蘇.今依麗刻改
[二]三本次牒頌文故有輪無初句.
********************
如是藴相續說三生爲位.頌曰
如是諸緣起. 十二支三際. 前後際各二. 中八據圓滿。
論曰.十二支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 十二老死.言三際者.一前際.二後際.三中際.卽是過未及現三生.雲何十二支於三 際建立.謂前後際各立二支.中際八支.故成十二.無明行在前際.生老死在後際.所 餘八在中際。
此中際八.一切有情此一生中皆具有不。
非皆具有。
若爾.何故說有八 支。
據圓滿者.此中意說補特伽羅歷一切位名圓滿者.非諸中天及色無色.但據欲 界補特伽羅.大緣起經說具有故.彼說佛告阿難陀言.識若不入胎得增廣大不.不 也世尊.乃至廣說。
有時但說二分緣起.一前際攝.二後際攝.前七支前際攝謂無明 乃至受.後五支後際攝謂從愛至老死.前後因果二分攝故。
無明等支何法爲體。
頌 曰. ******************** 宿惑位無明. 宿諸業名行. 識正結生藴. 此後稱名色. 從生眼等根. 三和前六處. 於三受因異. 未了知名觸. 在婬愛前受. 貪資具婬愛. 爲得諸資具. 遍馳求名取. 有謂正能造. 牽當有果業. 結當有名生. 至當受老死。
論曰.於宿生中諸煩惱位至今果熟.總謂無明.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現 行故.如說王行非無導從.王俱勝故總謂王[一]行。
於宿生中福等業位至今果熟.總得 行名.初句位言流至老死。
於母胎等正結生時一剎那位五藴名識。
結生識後六處 生前.中間諸位總稱名色。
此中應說四處生前.而言六者據滿立故。
眼等已生至根 境識未和合位.得六處名。
已至三和未了三受因差别位.總名爲觸。
已了三受因差 别相未起婬貪.此位名受。
貪妙資具婬愛現行.未廣追求.此位名愛。
爲得種種上妙 資具周遍馳求.此位名取。
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位名有。
由是業力.從此 注:[一]三本次釋行等十一支.分十一段.皆先牒頌文次申解釋.
********************
捨命正結當有.此位名生。
當有生支.卽如今識。
生剎那後.漸增乃至當來受位.總名 老死.如是老死卽如今世名色六處觸受四支。
辯十二支體别如是。
又諸緣起差别 說四.一者剎那.二者連縛.三者分位.四者遠續.雲何剎那.謂剎那頃由貪行殺具十 二支.癡謂無明.思卽是行.於諸境事了别名識.識俱三藴總稱名色.住名色根說爲 六處.六處對餘和合有觸.領觸名受.貪卽是愛.與此相應諸纏名取.所起身語二業 名有.如是諸法起卽名生.熟變名老.滅壞名死.復有說者.剎那連縛.如品類足俱遍 有爲.十二支位所有五藴.皆分位攝.卽此懸遠相續無始.說名遠續.世尊於此.意說 者何。
頌曰. 傳許約位說. 從勝立支名。
論曰.傳許世尊唯約分位說諸緣起有十二支。
若支支中皆具五藴.何緣但立無明 等[一]名。
以諸位中無明等勝故.就勝立無明等名.謂若位中無明最勝此位五藴總名 注:[一]陳本藏本次牒頌文從勝立支名句.
********************
無明.乃至位中老死最勝此位五藴總名老死.故體雖總名别無失。
何緣經說此十 二支與品類足所說有異.如彼論說雲何爲緣起.謂一切有爲.乃至廣說。
素怛纜言 因别異趣.阿毗達磨依法相說.如是宣說分位剎那遠續連縛.唯有情數情非情等. 是謂差别。
契經何故唯說有情。
頌曰. 於前後中際. 爲遣他愚惑。
論曰.爲三際中遣他愚惑.三際差别唯在有情。
如何有情前際愚惑.謂於前際生如 是疑.我於過去世爲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雲何我曾有。
如何有情後際愚惑.謂於 後際生如是疑.我於未來世爲當有非有.何等我當有.雲何我當有。
如何有情中際 愚惑.謂於中際生如是疑.何等是我.此我雲何.我誰所有.我當有誰。
爲除如是三際 愚惑.故經唯說有情緣起.如其次第說無明行及生老死幷識至有.所以者何.以契 經說.比丘諦聽.若有比丘於諸緣起及緣生法能以如實正慧觀見.彼必不於三際 ******************** 愚惑謂我於過去世爲曾有非有等。
有餘師說.愛取有三亦爲除他後
若執有始始應無因.始旣無因餘應自起.現見芽等因種等生.由處及時俱決定故. 又由火等熟變等生.由此定無無因起法.說常因論如前已遣.是故生死決定無初. 然有後邊.由因盡故生依因故.因滅壞時生果必亡.理定應爾.如種滅壞芽必不生。
注:
論曰.十二支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 十二老死.言三際者.一前際.二後際.三中際.卽是過未及現三生.雲何十二支於三 際建立.謂前後際各立二支.中際八支.故成十二.無明行在前際.生老死在後際.所 餘八在中際。
此中際八.一切有情此一生中皆具有不。
非皆具有。
若爾.何故說有八 支。
據圓滿者.此中意說補特伽羅歷一切位名圓滿者.非諸中天及色無色.但據欲 界補特伽羅.大緣起經說具有故.彼說佛告阿難陀言.識若不入胎得增廣大不.不 也世尊.乃至廣說。
有時但說二分緣起.一前際攝.二後際攝.前七支前際攝謂無明 乃至受.後五支後際攝謂從愛至老死.前後因果二分攝故。
無明等支何法爲體。
頌 曰. ******************** 宿惑位無明. 宿諸業名行. 識正結生藴. 此後稱名色. 從生眼等根. 三和前六處. 於三受因異. 未了知名觸. 在婬愛前受. 貪資具婬愛. 爲得諸資具. 遍馳求名取. 有謂正能造. 牽當有果業. 結當有名生. 至當受老死。
論曰.於宿生中諸煩惱位至今果熟.總謂無明.彼與無明俱時行故.由無明力彼現 行故.如說王行非無導從.王俱勝故總謂王
於宿生中福等業位至今果熟.總得 行名.初句位言流至老死。
於母胎等正結生時一剎那位五藴名識。
結生識後六處 生前.中間諸位總稱名色。
此中應說四處生前.而言六者據滿立故。
眼等已生至根 境識未和合位.得六處名。
已至三和未了三受因差别位.總名爲觸。
已了三受因差 别相未起婬貪.此位名受。
貪妙資具婬愛現行.未廣追求.此位名愛。
爲得種種上妙 資具周遍馳求.此位名取。
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位名有。
由是業力.從此 注:
當有生支.卽如今識。
生剎那後.漸增乃至當來受位.總名 老死.如是老死卽如今世名色六處觸受四支。
辯十二支體别如是。
又諸緣起差别 說四.一者剎那.二者連縛.三者分位.四者遠續.雲何剎那.謂剎那頃由貪行殺具十 二支.癡謂無明.思卽是行.於諸境事了别名識.識俱三藴總稱名色.住名色根說爲 六處.六處對餘和合有觸.領觸名受.貪卽是愛.與此相應諸纏名取.所起身語二業 名有.如是諸法起卽名生.熟變名老.滅壞名死.復有說者.剎那連縛.如品類足俱遍 有爲.十二支位所有五藴.皆分位攝.卽此懸遠相續無始.說名遠續.世尊於此.意說 者何。
頌曰. 傳許約位說. 從勝立支名。
論曰.傳許世尊唯約分位說諸緣起有十二支。
若支支中皆具五藴.何緣但立無明 等
以諸位中無明等勝故.就勝立無明等名.謂若位中無明最勝此位五藴總名 注:
何緣經說此十 二支與品類足所說有異.如彼論說雲何爲緣起.謂一切有爲.乃至廣說。
素怛纜言 因别異趣.阿毗達磨依法相說.如是宣說分位剎那遠續連縛.唯有情數情非情等. 是謂差别。
契經何故唯說有情。
頌曰. 於前後中際. 爲遣他愚惑。
論曰.爲三際中遣他愚惑.三際差别唯在有情。
如何有情前際愚惑.謂於前際生如 是疑.我於過去世爲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雲何我曾有。
如何有情後際愚惑.謂於 後際生如是疑.我於未來世爲當有非有.何等我當有.雲何我當有。
如何有情中際 愚惑.謂於中際生如是疑.何等是我.此我雲何.我誰所有.我當有誰。
爲除如是三際 愚惑.故經唯說有情緣起.如其次第說無明行及生老死幷識至有.所以者何.以契 經說.比丘諦聽.若有比丘於諸緣起及緣生法能以如實正慧觀見.彼必不於三際 ******************** 愚惑謂我於過去世爲曾有非有等。
有餘師說.愛取有三亦爲除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