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六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七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八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三十 附錄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九 尊者世親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分别世品第三之二 當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狀如何。

    頌曰. 此一業引故. 如當本有形. 本有謂死前. 居生剎那後。

     論曰.若業能引當所往趣.彼業卽招能往中有.故此中有若往彼趣卽如所趣當本 有形。

    若爾.於一狗等腹中容有五趣中有頓起.旣有地獄中有現前.如何不能焚燒 母腹。

    彼居本有亦不恆燒.如暫遊園.況在中有.設許能燒如不可見亦不可觸.以中 有身極微細故.所難非理.諸趣中有雖居一腹非互觸燒.業所遮故.欲中有量.雖如 小兒年五六歲.而根明利.菩薩中有如盛年時.形量周圓具諸相好.故住中有將入 ******************** 胎時.照百俱胝四大洲等。

    若爾.何故菩薩母夢中.見白象子來入己右脅。

    此吉瑞相. 非關中有.菩薩久捨傍生趣故.如訖栗枳王夢所見十事.謂大象井麨.栴檀妙園林. 小象二獼猴.廣堅衣鬬諍.如是所夢.但表當來餘事先兆.非如所見.又諸中有從生 門入.非破母腹而得入胎.故雙生者前小後大。

    法善現說復雲何通.白象相端嚴.具 六牙四足.正知入母腹.寢如仙隱林。

    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諸諷頌言或過實故.若必 須通如菩薩母所見夢相造頌無失。

    色界中有量.圓滿如本有.與衣俱生慚愧增故. 菩薩中有亦與衣俱.鮮白苾芻尼.由本願力故.彼於世世有自然衣恆不離身隨時 改變.乃至最後般涅槃時卽以此衣纏屍焚葬.所餘欲界中有無衣.由皆增長無慚 愧故。

    所似本有其體是何。

    謂死有前生有後藴.總說有體是五取藴.於中位别分析 爲四.一者中有義如前說.二者生有謂於諸趣結生剎那.三者本有除生剎那死前 餘位.四者死有謂最後念次中有前.有色有情具足四有.若在無色中闕具三。

    已說 ******************** 形量餘義當辯.頌曰. 同淨天眼見. 業通疾.具根. 無對.不可轉. 食香.[一]非久住. [二]倒心趣欲境. 濕化染香處. [三]天首上.三橫. 地獄頭歸下. 論曰.此中有身同類相見.若有修得極淨天眼亦能得見.諸生得眼皆不能觀.以極 細故.有餘師說.天中有眼具足能見五趣中有.人鬼傍生地獄中有.見四三二一.謂 自下除上。

    一切通中業通最疾.淩虛自在是謂通義.通由業得名爲業通.此通勢用 速故名疾.中有具得最疾業通.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四]故。

    一切中有 皆具五根。

    對謂對礙.此金剛等所不能遮故名無對.曾聞析破炎赤鐵團.見於其中 有蟲生故。

    應往彼趣中有已生.一切種力皆不能轉.謂不可令人中有沒餘中有[五]起. 餘類亦然.爲往彼趣中有已起.但應往彼定不往餘。

    欲界中有身資段食不.雖資段 食然細非麤.其細者何.謂唯香氣.由斯故得健達縛名.諸字界中義非一故.而音短 注: [一]陳本藏本頌文無此非久住一語. [二]二本此句開爲半頌雲.由彼顛倒心.趣於欲戲境. [三]二本缺此句頌. [四]陳本藏本次牒頌文具根無對二語. [五]原刻作趣.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 者.如設建途及羯建途.略故無過.諸少福者唯食惡香.其多福者好香爲食。

    如是中 有爲住幾時。

    大德說言.此無定限.生緣未合中有恆存.由彼命根非别業引.與所趣 人等衆同分一故.若異此者中有命根最後滅時應立死有.設有肉聚等妙高山.至 夏雨時變成蟲聚.應言諸中有漸待此時.爲說從何方頓來至此.雖無經論誠文判 釋.然依正理應作是言.有雜類生數無邊際.貪著香味夀量短促.彼諸有情因齅此 氣.貪香味故俱時命終.由愛覺先感蟲身業.同時於此受細蟲身.或多有情應俱生 此.多緣未合住中有中.今遇多緣方頓生此.應俱生者定不異時.如有能招轉輪王 業.要至人夀八萬歲時.或過此時方頓與果.非於餘位.此亦應然.故世尊言諸有情 類業果差别不可思議。

    尊者世友言此極多七日.若生緣未合.便數死數生。

    有餘師 言.極七七日。

    毗婆沙說此住少時.以中有中樂求生有.故非久住速往結生.其有生 緣未卽和合.若定此處此類應生.業力卽令此緣和合.若非定託此和合緣.便卽寄 ******************** 生餘處餘類。

    有說轉受相似類生.且如家牛及狗熊馬.欲增次屬夏秋冬春.野牛野 幹羆驢無定.前四中有.若不遇時.如次轉生後四同類。

    豈不中有必無與生衆同分 别.一業引故.如何可言轉受相似。

    如是中有爲至所生.先起倒心馳趣欲境.彼由業 力所起.眼根雖住遠方.能見生處父母交會而起倒心.若男緣母起於男欲.若女緣 父起於女欲.翻此緣二俱起瞋心.故施設論有如是說.時健達縛於二心中隨一現 行謂愛或恚.彼由起此二種倒心.便謂己身與所愛合.所憎不淨洩至胎時謂是己 有.便生喜慰.從茲藴厚中有便沒.生有起已.名已結生.若男處胎.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