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 同者.乃可得說爲相應故。

    若爾.異時所緣行相同者.應說爲相應因。

    不爾.要須所緣 行相及時同者乃相應故。

    若爾.異身所緣行相及時同者應說相應.如衆同觀初月 等[一]事。

    爲以一言總遮如是衆多妨難故說同依.謂要同依心心所法方得更互爲相 應因.此中同言顯所依一.謂若眼識用此刹那眼根爲依.相應受等亦卽用此眼根 爲依.乃至意識及相應法同依意根應知亦爾。

    相應因體卽俱有因.如是二因義何 差别。

    由互爲果義立俱有因.如商旅相依共遊險道.由五平等共相應義立相應因. 卽如商旅同受同作食等事業.其中闕一皆不相應.是故極成互爲因義。

    如是已說 相應因相.第五遍行因相雲何。

    頌曰. 遍行謂前遍. 爲同地染因。

     論曰.遍行因者.謂前已生遍行諸法與後同地染汙諸法爲遍行因.徧行諸法.隨眠 品中遍行義處當廣分别。

    此與染法爲通因故同類因外更别建立.亦爲餘部染法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同依一語. ******************** 因故.由此勢力餘部煩惱及彼眷屬亦生長故。

    聖者身中諸染汙法豈亦用此爲遍 行因。

    迦濕彌羅國毗婆沙師言.一切染汙法見所斷爲因.故品類足說如是言.雲何 見所斷爲因法.謂諸染汙法及見所斷法所感異熟。

    雲何無記爲因法.謂諸無記有 爲法及不善法。

    或有苦諦以有身見爲因非與有身見爲因.廣說乃至除未來有身 見及彼相應法生老住無常諸餘染汙苦諦。

    若爾.雲何通施設足論說.如彼論說.頗 有法是不善唯不善爲因耶.有.謂聖人離欲退最初已起染汙思。

    依未斷因密作是 說.見所斷法雖是此因.而由已斷故廢不說。

    如是已說遍行因相.第六異熟因相雲 何。

    頌曰. 異熟因不善. 及善唯有漏。

     論曰.唯諸不善及善有漏是異熟因.異熟法故。

    何緣無記不招異熟。

    由力劣故如朽 敗種。

    何緣無漏不招異熟。

    無愛潤故.如貞實種無水潤沃.又非繫地.如何能招繫地 ******************** 異熟.餘法具二.是故能招.如貞實種水所沃潤。

    異熟因義.如何可了爲異熟之因名 異熟因.爲異熟卽因名異熟因。

    義兼兩釋.斯有何過。

    若異熟之因名異熟因.聖教不 應言異熟生眼.若異熟卽因名異熟因.聖教不應言業之異熟。

    兩釋俱通.已如前辯。

     所言異熟其義雲何。

    毗婆沙師作如是釋.異類而熟是異熟義.謂異熟因唯異類熟. 俱有等因唯同類熟.能作一因兼同異熟.故唯此一名異熟因。

    熟果不應餘因所得. 果具二義方得熟名.一由相續轉變差别其體得生.二由隨因勢力勝劣時有分[一]限. 非彼俱有相應二因所生果體.要由相續轉變差别方乃得生.由取果時卽與果故. 又非能作同類遍行三因之果.亦由隨因勢力勝劣時有分限.由善惡等窮生死邊 果數數生時無限故.由此但應作如是釋變異而熟是異熟義.不應但異簡别餘因。

     於欲界中有時一藴爲異熟因共感一果.謂有記得及彼生等.有時二藴爲異熟因 共感一果.謂善不善身業語業及彼生等.有時四藴爲異熟因共感一果.謂善不善 注: [一]原刻作眼.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 心心所法及彼生等。

    於色界中有時一藴爲異熟因共感一果.謂有記得無想等至 及彼生等.有時二藴爲異熟因共感一果.謂初靜慮善有表業及彼生等.有時四藴 爲異熟因共感一果.謂非等引善心心所及彼生等.有時五藴爲異熟因共感一果. 謂是等引心心所法幷隨轉色及彼生等。

    無色界中有時一藴爲異熟因共感一果. 謂有記得滅盡等至及彼生等.有時四藴爲異熟因共感一果.謂一切善心心所法 及彼生等。

    有業唯感一處異熟.謂感法處.卽命根等.若感意處定感二處.謂意與法. 若感觸處應知亦爾.若感身處定感三處.謂身觸法.感色香味應知亦爾.若感眼處 定感四處.謂感眼處及身觸法.感耳鼻舌應知亦爾.有業能感或五或六或七或八 或九或十或十一處.業或少果或多果故.如外種果或少或多.種果少者如穀麥等. 種果多者如蓮石榴諾瞿陀等。

    有一世業三世異熟.無三世業一世異熟.勿設劬勞 果減因故.有一念業多念異熟.無多念業一念異熟.此中所以如上應知。

    然異熟果 ******************** 無與業俱.非造業時卽受果故.亦非無間.由次刹那等無間緣力所引故.又異熟因 感異類果.必待相續方能辯故。

    如是六因定居何世.因居世定義雖已說.而未頌攝. 故應重辯.頌曰。

     遍行與同類. 二世.三世三. 論曰.遍行同類唯居過現.未來世無.理如前[一]說.相應俱有異熟三因於三世中皆悉 遍有.頌旣不說能作因所居.義準應知通三世非世。

    已說六因相别世定.何等爲果 對彼成因。

    頌曰. 果有爲離繫. 無爲無因果。

     論曰.如本論說果法雲何.謂諸有爲及與擇滅。

    若爾無爲許是果故則應有因.要對 彼因乃可得說此爲果故.又此無爲許是因故亦應有果.要對彼果乃可得說此爲 因[二]故。

    唯有爲法有因有果.非諸無爲.所以者何.無六因故.無五果故。

    何緣不許諸無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三世三一語. [二]三本次牒頌文無爲無因果句. ******************** 間道與離繫果爲能作因。

    於生不障立能作因.無爲無生道何所作。

    若爾誰果.果義 如何。

    謂是道果道力得故。

    若爾.道果應唯是得.道於得有能.非於擇滅故。

    不爾.於得 於擇滅中.道之功能有差别故。

    雲何於得道有功能。

    謂能生故。

    雲何於滅道有功能。

     謂能證故.由此理故.道雖非滅因.而可得說擇滅爲道果.旣諸無爲無增上果.如何 可說爲能作因。

    以諸無爲於他生位不爲障故立能作因.然無果者由離世法無能 取果與果用故。

    經部師說.無爲非因.無經說因是無爲故.有經說因唯有爲故。

    何處 經說。

    如有經說.諸因諸緣能生色者皆是無常.無常因緣所生諸色如何是常.廣說 乃至識亦如是。

    若爾無爲亦應不與能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