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此由相續轉變差别.何名轉變.謂相續中前後異性.何名相續.謂因 果性三世諸行.何名差别.謂有無間生果功能。

    然有處說若成就貪便不能修四念 住者.彼說耽著貪煩惱者不能厭捨故名成就.由隨耽著貪愛時分於四念住必不 能修。

    如是成就遍一切種唯假非實.唯遮於此名不成就亦假非實。

    毗婆沙師說此 二種皆有别物實而非假。

    如是二途皆爲善說。

    所以者何。

    不違理故.我所宗故。

    已辯 自性差别雲何且應辯得.頌曰. 三世法各三. 善等唯善等. 有繫自界得. 無繫得通四. 非學無學三. 非所斷二種。

     論曰.三世法得各有三種.謂過去法有過去得.有未來得.有現在得.如是未來及現 在法各有三得。

    又善等法得唯善等.謂善不善及無記法.如其次第有善不善無記 三得。

    又有繫法得唯自界.謂欲色界無色界法.如其次第唯有欲色無色三得.若無 ******************** 繫法得通四種.謂無漏法.總而言之得有四種.卽三界得及無漏得.别分别者.非擇 滅得通三界繫.若擇滅得色無色繫及與無漏.其道諦得唯有無漏.故無繫法得有 四種。

    又有學法得唯有學.若無學法得唯無學.非學非無學得有差[一]别.謂此法得總 說有三别.分别者.一切有漏及三無爲皆名非學非無學法.且有漏法唯有非學非 無學得.非擇滅得.及非聖道所引擇滅得亦如是.若有學道所引擇滅得卽有學.若 無學道所引擇滅得卽無學。

    又見修所斷法如其次第有見修所斷得.非所斷法得 有差[二]别.謂此法得總說有二.别分别者.諸無漏法名非所斷.非擇滅得唯修所斷.若 非聖道所引擇滅得亦如是.聖道所引擇滅之得.及道諦得.皆非所斷。

    前雖總說三 世法各三.今應簡别其中差别相.頌曰. 無記得俱起. 除二通變化. 有覆色亦俱. 欲色無前起。

     注: [一]陳本藏本次牒頌文非學無學三句. [二]陳本藏本次牒頌文非所斷二種句. ******************** 論曰.無覆無記得唯俱起.無前後生.勢力劣故.法若過去得亦過去.法若未來得亦 未來.法若現在得亦現在。

    一切無覆無記法得皆如是耶。

    不爾。

    雲何。

    除眼耳通及能 變化.謂眼耳通慧及能變化心勢力強故.加行差别所成辦故.雖是無覆無記性[一]收. 而有前後及俱起得.若工巧處及威儀路極數習者得亦許爾。

    唯有無覆無記法得 但俱起耶。

    不爾。

    雲何。

    有覆無記色得亦爾.謂諸有覆無記表色得亦如前但有俱起. 雖有上品而亦不能發無表故.勢力微劣.由此定無法前後得。

    如無記法得有别異. 善不善得亦有異耶。

    亦有。

    雲何。

    謂欲界繫善不善色得無前起.唯有俱生及後起得。

     非得如得亦有如上品類别耶。

    不爾。

    雲何。

    頌曰. 非得淨無記. 去來世各三. 三界不繫三. 許聖道非得 說名異生性. 得法易地捨。

     論曰.性差别者一切非得皆唯無覆無記性攝。

    世差别者.過去未來各有三種.謂現 注: [一]原刻作故.今依麗刻改. ******************** 在法決定無有現在非得唯有過去未來非得.過去未來一一各有三世非得。

    界差 别者.三界繫法及不繫法各三非得.謂欲界繫法有三界非得.色無色界繫及不繫 亦爾.定無非得是無漏者.所以者何.由許聖道非得說名異生性故.如本論言.雲何 異生性謂不獲聖法.不獲卽是非得異名.非說異生性是無漏應理。

    不獲何聖法名 異生性.謂不獲一切.不别說故.此不獲言表離於獲.若異此者.諸佛世尊亦不成就 聲聞獨覺種性聖法應名異生。

    若爾彼論應說純言。

    不要須說此一句中含純義故 如說此類食水食風。

    有說不獲苦法智忍及俱生法名異生性.不可難言道類智時 捨此法故應成非聖.前已永害彼非得故。

    若爾.此性旣通三乘.不獲何等名異生性。

     此亦應言不獲一切。

    若爾此應同前有難。

    此難復應如前通釋。

    若爾重說唐捐其功 如經部師所說爲善。

    經部所說其義雲何。

    謂曾未生聖法相續分位差别名異生性。

     如是非得.何時當捨。

    此法非得.得此法時或轉易地捨此非得.如聖道非得說名異 ******************** 生性.得此聖道時.或易地便捨.餘法非得.類此應思.若非得得斷.非得非得生.如是 名爲捨於非得。

    得與非得.豈復有餘得與非得。

    應言此二各得有餘得及非得。

    若爾 豈不有無窮過。

    無無窮過.許得展轉更相成故.以法生時幷其自體三法俱起.第一 本法.第二法得.第三得得.謂相續中法得起故.成就本法及與得得.得得起故成就 法得.是故此中無無窮過.如是若善若染污法一一自體初生起時.幷其自體三法 俱起.第二刹那六法俱起.謂三法得及三得得.第三刹那十八俱起.謂於第一第二 刹那所生諸法.有九法得及九得得.如是[一]諸得後後轉增.一切過去未來煩惱及隨 煩惱幷生得善刹那刹那相應俱有.無始無終生死輪轉有無邊得.且一有情生死 相續刹那刹那起無邊得.如是一切有情相續一一各别刹那刹那無量無邊諸得 俱起。

    如是諸得極多集會。

    無對礙故互相容受.若不爾者.一有情得虛空不容.況第 二等。

     注: [一]原刻作謂.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