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若於無記有覆心品唯有 十八心所俱生.謂十大地法.六大煩惱地法.幷二不定謂尋與伺.欲界無記有覆心 者謂與薩迦耶見及邊執見相應.此中見不增.應知如前釋。

    於餘無記無覆心品許 唯十二心所俱生.謂十大地法.幷不定尋伺。

    外方諸師欲令惡作亦通無記.此相應 品便有十[二]二心所俱[三]起。

    應知睡眠與前所說一切心品皆不相違.通善不善無記性 故.隨何品有卽說此增.謂二十二至二十三.若二十三至二十四.不善無記.如例應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四煩惱忿等二句. [二]原刻作三.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三]陳本藏本次牒頌文睡眠遍不違二句. ******************** 知。

    已說欲界心所俱生諸品定量.當說上界.頌曰。

     初定除不善 及惡作睡眠. 中定又除尋. 上兼除伺等。

     論曰.初靜慮中.於前所說諸心所法除唯不善惡作睡眠.餘皆具有.唯不善者.謂瞋. 煩惱除諂誑憍.所餘忿等及無慚愧餘皆有者.如欲界[一]說。

    中間靜慮.除前所除.又更 除尋.餘皆具[二]有.第二靜慮以上乃至無色界中.除前所除.又除伺等.等者.顯除諂誑. 餘皆如前具有。

    經說諂誑極至梵天.衆相依故.上地無有.以大梵王處自梵衆.忽被 馬勝苾芻問言此四大種當於何位盡滅無餘.梵王不知無餘滅位.便矯亂答.我於 此梵衆是大梵自在作者化者生者養者是一切父.作是語已引出衆外.諂言愧謝. 令還問佛。

    如是已說於諸界地諸心品中心所數量.今次當說於前所辯諸心所中 少分差别。

    無慚無愧愛之與敬差别雲何。

    頌曰. 無慚[三]愧不重. 於罪不見怖. [四]愛敬謂信慚. 唯於欲色有。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中定又除尋句. [二]三本次牒頌文上兼除伺等句. [三]三本無愧一語屬於下句.長行亦分兩段牒. [四]三本此句雲.愛信敬性慚.長行亦分兩段牒. ******************** 論曰.此中無慚無愧别者.於諸功德及有德者.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 無慚.卽是恭敬所敵對[一]法。

    爲諸善士所訶厭法說名爲罪.於此罪中不見怖畏說名 無愧.此中怖言.顯非愛果能生怖故。

    不見怖言.欲顯何義.爲見而不怖.名不見怖.爲 不見彼怖名不見怖。

    若爾何失。

    二俱有過.若見而不怖應顯智慧.若不見彼怖應顯 無明。

    此言不顯見與不見。

    何所顯耶。

    此顯有法是隨煩惱.爲彼二因說明無愧。

    有餘 師說.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

    若爾.此二所觀不同.雲何 俱起。

    不說此二一時俱起.别觀自他.然有無恥觀自時勝說名無慚.復有無恥觀他 時增說爲無愧。

    慚愧差别.翻此應知.謂翻初釋有敬有崇有所忌難有所隨屬說名 爲慚.於罪見怖說名爲愧.翻第二釋於所造罪自觀有恥說名爲慚.觀他有恥說名 爲愧。

    已說無慚無愧差别.愛敬别者.愛謂愛樂體卽是信.然愛有二.一有染污二無 染污.有染謂貪如愛妻子等.無染謂信如愛師長等.有信非愛.謂緣苦集信.有愛非 注: [一]三本次牒頌文於罪不見怖無愧句. ******************** 信.謂諸染汙愛.有通信愛.謂緣滅道信.有非信愛.謂除前三相。

    有說信者忍許有德. 由此爲先方生愛樂.故愛非信。

    敬謂敬重體卽是慚.如前解慚.謂有敬等.有慚非敬. 謂緣苦集慚.有通慚敬.謂緣滅道慚。

    有說敬者.有所崇重.由此爲先方生慚恥.故敬 非慚。

    [一]望所緣境補特伽羅愛敬有無.應作四句.有愛無敬謂於妻子共住門人等.有 敬無愛謂於他師有德貴人等.有愛有敬謂於自師父母伯叔等.無愛無敬謂除前 三相。

    如是愛敬.欲色界有.無色界無。

    豈不信慚大善地法無色亦有。

    愛敬有二.謂緣 於法補特伽羅.緣法愛敬通三界有.此中意說緣補特伽羅者.故欲色有無色界無。

     如是已說愛敬差别.尋伺慢憍差别雲何。

    頌曰. 尋伺心麤細. 慢對他心舉. 憍由染自法 心高無所顧。

     論曰.尋伺别者.謂心麤細.心之麤性名尋.心之細性名伺。

    雲何此二一心相應。

    有作 是釋.如冷水上浮以熟酥.上烈日光之所照觸.酥因水日非釋非凝.如是一心有尋 注: [一]三本缺此一段. ******************** 有伺.心由尋伺不過細麤.故於一心俱有作用。

    若爾尋伺是麤細因.非麤細體.如水 日光是凝釋因.體非凝釋.又麤細性相待而立.界地品别上下相形.乃至有頂應有 尋伺.又麤細性無别體類.不可依之以别尋伺。

    復有釋言.尋伺二法是語言行.故契 經言要有尋伺方有語言.非無尋伺.此語言行麤者名尋細者名伺.於一心內别法 是麤别法是細.於理何違。

    若有别體類.理實無違.然無别體類.故成違理.一體類中 無容上下俱時起故.若言體類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