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除男女憂苦四根.準知十五根亦通色界繫.除女男者色界已離婬欲
法故.由女男根身醜陋故。
若爾.何故說彼爲男。
於何處說。
契經中說.如契經言.無處 無容女身爲梵.有處有容男身爲梵。
别有男相.謂欲界中男身所有。
無苦根者.身淨 妙故.又彼無有不善法故.無憂根者.由奢摩他潤相續故.又彼定無惱害事故。
無色 注:[一]三本此下四句作三句.文雲.善八根二種.憂意及餘受.三種餘一種.
[二]陳本藏本釋雲.信等五及未知根等三.
[三]三本次牒頌文憂通善不善句.
[四]三本次牒頌文意餘受三種句.
[五]三本次牒頌文前八唯無記句.(原作餘一種.)
[六]三本此頌文雲.欲繫除無垢.色繫除女男.二苦無色繫.除二樂有色.長行分三段牒.今譯改文.
********************
如前.除三無漏女男憂苦.幷除五色及喜樂根.準知餘八根通無色界繫.謂意命捨
信等五根。
如是已說欲界繫等.二十二根中.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非所斷。
頌曰. 意三受通三. 憂見修所斷. 九唯修所斷. 五修非.三非。
論曰.意喜樂捨一一通三.[一]皆通見修非所斷故.憂根唯通見修所斷.非無漏[二]故.七色
命苦唯修所斷.不染污故.非六生故.皆有漏[三]故.信等五根或修所斷或非所斷.非染
污故.皆通有漏及無漏[四]故.最後三根唯非所斷.皆無漏故.非無過法是所斷故。
已說 諸門義類差别何界初得幾異熟根。
頌曰. 欲胎卵濕生 初得二異熟.[五]化生六七八. 色六.上唯命。
論曰.欲胎卵濕生初受生位.唯得身與命二異熟[六]根.由此三生根漸起故。
彼何不得 意捨二根。
此續生時定染污[七]故。
化生初位得六七八.謂無形者初得六根.如劫初時. 何等爲六.所謂眼耳鼻舌身命.若一形者初得七根.如諸天等.若二形者初得八根。
注:[一]三本缺此句.次牒頌文憂見修所斷句.
[二]陳本藏本次牒頌文九唯修所斷句.
[三]二本次牒頌文五修非.
[四]二本次牒頌文三非.
[五]三本皆作非化生.
[六]三本次牒頌文(非)化生.
[七]三本次下三段分牒頌文六七八三語.今譯合爲一句.
********************
豈有二形受化生者。
惡趣容有二形化生。
說欲界中初得根已.今[一]次當說色無色[二]界.
欲界欲勝故但言欲.色界色勝故但言色.契經亦言寂靜解脫過色無色.色界初得
六異熟根.如欲化生無形者.說上唯命者.謂無色界定勝生勝.故說上言.無色界中
最初所得異熟根者.唯命非餘。
說異熟根最初得已.何界死位幾根後滅。
頌曰. 正死滅諸根.[三]無色三.色八. [四]欲頓十九八.
漸四.善增五。
論曰.在無色界將命終時.命意捨三於最後[五]滅。
若在色界將命終時.卽前三根及眼 等五.如是八種於最後滅.一切化生必具諸根而生死[六]故。
若在欲界.頓命終時.十九 八根於最後滅.謂二形者後滅十根.卽女男根幷前八種.若一形者後滅九根.於女 男中隨除一種.若無形者後滅八根.謂無女男唯有前八.如是所說依頓命[七]終。
若漸 命終.後唯捨四.謂在欲界漸命終時身命意捨於最後滅.此四必無前後滅義。
如是 注:[一]原刻作欲.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二]陳本藏本次牒頌文色六.
[三]二本此三字作一句半.文雲.於無色命意.捨根.
[四]三本此句開爲半頌.
[五]三本次牒頌文色八一語.
[六]三本次牒頌文欲頓十九八句.
[七]三本次牒頌文漸四.
********************
所說應知但依染無記心而命終[一]者。
若在三界善心死時.信等五根必皆具有.故於 前說一切位中其數皆應加信等五.謂於無色增至八根.乃至欲界漸終至九.中間 多少如理應知。
分别根中一切根法皆應思擇.二十二根.幾能證得何沙門果。
頌曰. 九得邊二果. 七八九中二. 十一阿羅漢. 依一容有說。
論曰.邊.謂預流阿羅漢果.於沙門果居初後故.中.謂一來及不還果.此觀初後在中 間[二]故。
初預流果由九根得.謂意及捨信等五根未知當知已知爲九.未知根在無間 道已知根在解脫道.此二相資得最初果.如其次第於離繫得能爲引因依因性故。
阿羅漢果亦九根得.謂意信等五已知具知及喜樂捨中隨一爲九.已知根在無間 道具知根在解脫道.此二相資得最後果.如其次第於離繫得能爲引因依因性故。
中間二果.隨其所應各爲七八九根所得.所以者何.且一來果次第證者依世間道 注:[一]三本次牒頌文善增五.
[二]陳本藏本次牒頌文
若爾.何故說彼爲男。
於何處說。
契經中說.如契經言.無處 無容女身爲梵.有處有容男身爲梵。
别有男相.謂欲界中男身所有。
無苦根者.身淨 妙故.又彼無有不善法故.無憂根者.由奢摩他潤相續故.又彼定無惱害事故。
無色 注:
如是已說欲界繫等.二十二根中.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非所斷。
頌曰. 意三受通三. 憂見修所斷. 九唯修所斷. 五修非.三非。
論曰.意喜樂捨一一通三.
已說 諸門義類差别何界初得幾異熟根。
頌曰. 欲胎卵濕生 初得二異熟.
論曰.欲胎卵濕生初受生位.唯得身與命二異熟
彼何不得 意捨二根。
此續生時定染污
化生初位得六七八.謂無形者初得六根.如劫初時. 何等爲六.所謂眼耳鼻舌身命.若一形者初得七根.如諸天等.若二形者初得八根。
注:
惡趣容有二形化生。
說欲界中初得根已.今
說異熟根最初得已.何界死位幾根後滅。
頌曰. 正死滅諸根.
論曰.在無色界將命終時.命意捨三於最後
若在色界將命終時.卽前三根及眼 等五.如是八種於最後滅.一切化生必具諸根而生死
若在欲界.頓命終時.十九 八根於最後滅.謂二形者後滅十根.卽女男根幷前八種.若一形者後滅九根.於女 男中隨除一種.若無形者後滅八根.謂無女男唯有前八.如是所說依頓命
若漸 命終.後唯捨四.謂在欲界漸命終時身命意捨於最後滅.此四必無前後滅義。
如是 注:
若在三界善心死時.信等五根必皆具有.故於 前說一切位中其數皆應加信等五.謂於無色增至八根.乃至欲界漸終至九.中間 多少如理應知。
分别根中一切根法皆應思擇.二十二根.幾能證得何沙門果。
頌曰. 九得邊二果. 七八九中二. 十一阿羅漢. 依一容有說。
論曰.邊.謂預流阿羅漢果.於沙門果居初後故.中.謂一來及不還果.此觀初後在中 間
初預流果由九根得.謂意及捨信等五根未知當知已知爲九.未知根在無間 道已知根在解脫道.此二相資得最初果.如其次第於離繫得能爲引因依因性故。
阿羅漢果亦九根得.謂意信等五已知具知及喜樂捨中隨一爲九.已知根在無間 道具知根在解脫道.此二相資得最後果.如其次第於離繫得能爲引因依因性故。
中間二果.隨其所應各爲七八九根所得.所以者何.且一來果次第證者依世間道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