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中。
問曰.用何法智。
答曰.用苦法智滅法智. 所以者何.行者觀無常苦時見空無我爾時證諸行滅.餘智皆是方便。
問曰.觀何苦滅。
答曰.觀諸受苦.此中能生我心.是故亦於此中見滅.如說內解脫故諸愛盡滅自說得 阿羅漢。
問曰.經中不說一切行斷名斷性耶。
答曰.此行者證內滅故一切厭離。
又行者 必當應證內滅.餘不必定。
問曰.於諸諦中雲何生智。
答曰.知生苦等。
問曰.此非定心何 能生智。
答曰.有如是觀亦有見陰無常等過生苦無我想.如經中說若法無常卽是無 我.所以者何.眼等諸根有生有滅.若是我者我卽生滅故知非我。
是眼等生時無所從 來.以有所作故名爲無我.而經中說無有作者.故知若法無常卽是無我。
如是行者善 注:[一]盡無生智但以四諦現智爲體義.(章十五.十智.)又比智但能伏惑義.(章九.斷結.)
********************
修無常及無我故身心寂滅.所有行生皆覺其惱則生苦想.如無皮牛小觸覺痛.行者
如是.以無我想故成上苦想.愚者以我想故雖有大苦不覺其惱.是名苦智。
見諸行生 是名集智.見諸行滅名爲滅智.念道始終是名道智。
問曰.何謂盡智。
答曰.盡一切相故 名盡智.所以者何.學人相斷還生.此畢竟斷故名盡智.如經中說若知妄相唯是妄想 諸苦則盡.學人智但妄想是我.此心永斷名爲盡智。
如經中說阿羅漢於佛前自記世 尊所說諸結我無此也.我於是結不復生疑.我常一心攝念正行貪等不善不漏於心. 是中取相故生諸結諸相斷故諸結則滅.學人行於相無相故我心時發.如見杌樹疑 謂是人.故阿羅漢獨得無疑.以心常行無相中故.先見衆生空於五陰中不見神我.後 以法空不見色性乃至識性.故知一切相盡名爲盡智。
知諸相不生名無生智。
學人斷 相盡已還生.[一]無學相盡更不復生.若能令諸相盡滅更不復生爾時名無生智。
問曰.學 人亦知有盡智無生智.如念我三結盡更不復生何故不說十分成就。
答曰.學人不能 斷一切想故不說有盡智無生智.如人處處繫縛雖一處解不名得脫。
亦有此義.舍利 注:[一]無生智利鈍俱得義.(章十九.四智.)
********************
弗說給孤獨氏十分成就。
又阿羅漢得自在力故自知結盡更不復生.學人不爾。
又[一]阿
羅漢得無學道能自知一切生盡名爲盡智.梵行成者謂捨諸學行.所作辦者謂諸所
應作皆已作訖知從此身更無相續.故知但阿羅漢於一切所作應得自在成就盡智
及無生智非諸學人.如人瘧病雖不發時亦不名瘥.如經中說離一切處喜滅一切處
憂.證一切法滅常行無漏心。
他心智如六通中說。
五陰和合假名衆生.此等中智名名 字智。
無漏智名真實智.[二]此似無漏得名爲智故曰名字智。
問曰.有人言一切衆生成就 等智.是事雲何。
答曰.[三]若佛弟子能知諸法從衆緣生是人能得.非餘衆生.以得智名故。
一切衆生但用想識.若得此智名內凡夫。
四十四智品第二百一 問曰.經中說四十四智.謂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道智.生有取愛受觸六 入名色識行亦如是.何故說此。
答曰.泥洹是真法寶以種種門入.有以五陰門入.或觀 界入因緣及諸諦如是等門皆至泥洹.何以知之.如經中說王處城中.有雙使來從一 注:[一]盡無生智各別義.(章十九.四智.)
[二]等智皆是無漏義.(章十五.十智.)
[三]等智唯聖義.(章同上.)
********************
門入到已向王說其事實語已還去.諸門亦爾.此中王喻行者.諸門謂觀陰界入等.雙
使如止觀.說其事實謂通達空.是諸使雖從諸門入皆到一處.如是雖觀陰界入等諸
門方便皆入泥洹.如羅睺羅說於獨屏處思惟法時.知如是法皆隨順趣向稱讚泥洹。
又佛於讚法中說.是法能滅諸煩惱火故名爲滅.能令行者心得安隱故名安隱.能令 行者到正徧知故名爲至.如是等義皆讚泥洹。
又梵行名八聖道.八聖道中正智爲上. 是正智果所謂泥洹。
又佛所說教皆爲泥洹.故知五陰等門皆至泥洹。
問曰.有論師言 老死智名苦智.是事雲何。
答曰.非也.所以者何.是中不說苦行.故非苦智。
問曰.爲是何 智。
答曰.此名老死性智。
問曰.亦說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故知應是苦智。
答曰.此 是因緣門非真諦門.是故此中不應說苦行.應說集等.以相順故。
問曰.此中何故不說 味過出等諸智耶。
答曰.此義皆攝.但集經者略而不說。
七十七智品第二百二 問曰.經中說七十七智.謂生緣老死.不離生有老死.過去未來世中亦如是.是法住智. ******************** 觀無常有爲作起從衆緣生盡相壞相離相滅相亦如是觀.乃至無明緣行亦如是.是 中何故不說老死性及滅道等耶。
答曰.爲利智者故如是說.但開其門.可知餘亦如是。
又外道多於因緣中謬說世閒萬物因世性等.故佛於此但說因緣。
問曰.已說生緣老 死.何故更說不離。
答曰.爲必定故.諸法中有不定因.如施爲富因亦以持戒得富.如說 持戒得生天上.或有生念老死因生.或不因生.故須定說。
問曰.何故去來世中復須定 說。
答曰.現在與過去世或有異相.謂過去衆生夀命無量勢同諸天.如是等.恐人謂夀 命等異老死因緣亦當有異.故須定說.未來亦爾。
此六種名法住智.餘名泥洹智。
能令 老死相續故說無常有爲作起從衆緣生.[一]盡相壞相卽是無常行.離相卽是苦行.滅相
卽是空無我行.所以者何.此中色性滅受想行識性滅是名三種觀義.如經中說比丘
有七處方便三種觀義速得漏盡皆是爲泥洹智。
如是等因緣智有百千無量謂眼智 等.如經中說眼緣業.業緣愛.愛緣無明.無明緣邪念.邪念緣眼色.諸漏緣邪念.諸食緣 愛.五欲緣摶食等.地獄短命緣殺生等.若今苦先苦皆緣妄想.妄想緣身心憎愛.憎愛 注:[一]觀無常苦無我爲三觀義.(章四.十二因緣.)
********************
緣貪欲.貪欲緣邪思惟.如是等諸因緣智無量無邊自應當知。
成實論卷第二十 ********************
問曰.用何法智。
答曰.用苦法智滅法智. 所以者何.行者觀無常苦時見空無我爾時證諸行滅.餘智皆是方便。
問曰.觀何苦滅。
答曰.觀諸受苦.此中能生我心.是故亦於此中見滅.如說內解脫故諸愛盡滅自說得 阿羅漢。
問曰.經中不說一切行斷名斷性耶。
答曰.此行者證內滅故一切厭離。
又行者 必當應證內滅.餘不必定。
問曰.於諸諦中雲何生智。
答曰.知生苦等。
問曰.此非定心何 能生智。
答曰.有如是觀亦有見陰無常等過生苦無我想.如經中說若法無常卽是無 我.所以者何.眼等諸根有生有滅.若是我者我卽生滅故知非我。
是眼等生時無所從 來.以有所作故名爲無我.而經中說無有作者.故知若法無常卽是無我。
如是行者善 注:
見諸行生 是名集智.見諸行滅名爲滅智.念道始終是名道智。
問曰.何謂盡智。
答曰.盡一切相故 名盡智.所以者何.學人相斷還生.此畢竟斷故名盡智.如經中說若知妄相唯是妄想 諸苦則盡.學人智但妄想是我.此心永斷名爲盡智。
如經中說阿羅漢於佛前自記世 尊所說諸結我無此也.我於是結不復生疑.我常一心攝念正行貪等不善不漏於心. 是中取相故生諸結諸相斷故諸結則滅.學人行於相無相故我心時發.如見杌樹疑 謂是人.故阿羅漢獨得無疑.以心常行無相中故.先見衆生空於五陰中不見神我.後 以法空不見色性乃至識性.故知一切相盡名爲盡智。
知諸相不生名無生智。
學人斷 相盡已還生.
問曰.學 人亦知有盡智無生智.如念我三結盡更不復生何故不說十分成就。
答曰.學人不能 斷一切想故不說有盡智無生智.如人處處繫縛雖一處解不名得脫。
亦有此義.舍利 注:
又阿羅漢得自在力故自知結盡更不復生.學人不爾。
又
他心智如六通中說。
五陰和合假名衆生.此等中智名名 字智。
無漏智名真實智.
問曰.有人言一切衆生成就 等智.是事雲何。
答曰.
一切衆生但用想識.若得此智名內凡夫。
四十四智品第二百一 問曰.經中說四十四智.謂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道智.生有取愛受觸六 入名色識行亦如是.何故說此。
答曰.泥洹是真法寶以種種門入.有以五陰門入.或觀 界入因緣及諸諦如是等門皆至泥洹.何以知之.如經中說王處城中.有雙使來從一 注:
又佛於讚法中說.是法能滅諸煩惱火故名爲滅.能令行者心得安隱故名安隱.能令 行者到正徧知故名爲至.如是等義皆讚泥洹。
又梵行名八聖道.八聖道中正智爲上. 是正智果所謂泥洹。
又佛所說教皆爲泥洹.故知五陰等門皆至泥洹。
問曰.有論師言 老死智名苦智.是事雲何。
答曰.非也.所以者何.是中不說苦行.故非苦智。
問曰.爲是何 智。
答曰.此名老死性智。
問曰.亦說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故知應是苦智。
答曰.此 是因緣門非真諦門.是故此中不應說苦行.應說集等.以相順故。
問曰.此中何故不說 味過出等諸智耶。
答曰.此義皆攝.但集經者略而不說。
七十七智品第二百二 問曰.經中說七十七智.謂生緣老死.不離生有老死.過去未來世中亦如是.是法住智. ******************** 觀無常有爲作起從衆緣生盡相壞相離相滅相亦如是觀.乃至無明緣行亦如是.是 中何故不說老死性及滅道等耶。
答曰.爲利智者故如是說.但開其門.可知餘亦如是。
又外道多於因緣中謬說世閒萬物因世性等.故佛於此但說因緣。
問曰.已說生緣老 死.何故更說不離。
答曰.爲必定故.諸法中有不定因.如施爲富因亦以持戒得富.如說 持戒得生天上.或有生念老死因生.或不因生.故須定說。
問曰.何故去來世中復須定 說。
答曰.現在與過去世或有異相.謂過去衆生夀命無量勢同諸天.如是等.恐人謂夀 命等異老死因緣亦當有異.故須定說.未來亦爾。
此六種名法住智.餘名泥洹智。
能令 老死相續故說無常有爲作起從衆緣生.
如是等因緣智有百千無量謂眼智 等.如經中說眼緣業.業緣愛.愛緣無明.無明緣邪念.邪念緣眼色.諸漏緣邪念.諸食緣 愛.五欲緣摶食等.地獄短命緣殺生等.若今苦先苦皆緣妄想.妄想緣身心憎愛.憎愛 注:
成實論卷第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