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今依麗刻改.
********************
正觀苦諦乃至道諦.如是見故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中心得解脫。
又諸經中說聖諦處 盡皆說四諦.不但說滅。
又佛說四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皆爲四諦故。
又行者法應徧 觀四諦.猶如良醫應知病知病因破病破病藥.如是行者欲出諸苦應知苦苦因苦滅 苦滅道.若不知苦何由當知苦因苦滅及苦滅道.故知非但見滅。
答曰.諸有說四聖諦 利皆於陰界入等中說.謂知此色等色等生滅故得漏盡。
又佛自說我於色等陰中不 如實知味過出離終不自謂得無上道.若如實知則自知得道。
又城喻經說我若未知 老死老死生老死滅老死滅道乃至諸行諸行生諸行滅諸行滅道不自說我得無上 道若如實知自說得佛.如是等見若是得見道者則十六心不名得道。
問曰.我不說此 名得道見.是思惟時。
答曰.四諦中亦如是說.亦可說是思惟時.若不爾應說因緣見四 諦名得道時見五陰等名思惟時。
問曰.斷煩惱智名爲得道.思惟五陰等不斷煩惱。
答 曰.我先已說五陰等智亦斷煩惱.如說知見色等故得漏盡。
又說見世閒集則滅無見. 見世閒滅則滅有見。
又佛自觀因緣得道。
又甄叔伽經中說種種得道因緣.有人觀五 ******************** 陰得道.或觀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等得道.故知非但以四諦得道.若汝意謂雖有 是說不以此觀能斷煩惱.亦可說言雖觀四諦不斷煩惱。
又要當以真諦得道.而解四 諦中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陰爲苦。
又 說苦因所謂貪愛.常隨喜樂處處受身.觀如是等不應盡漏.此皆世諦非第一故。
問曰. 雖觀生死等不應盡漏.略說五陰皆苦.是中有智能破煩惱。
答曰.餘三諦雲何.故知汝 自憶想分別。
又觀五陰皆苦是散亂心.不應得道。
問曰.若不以四諦得道.當以何法得 道。
答曰.以一諦得道.所謂爲滅。
如經中說.妄名虛誑.實名不顛倒.一切有爲法皆虛誑 妄取.故知行者隨心在有爲法中皆非真實。
如經中說諸有爲法虛誑如幻如燄如夢 如借假等.如法句經中說虛妄繫世閒似如有堅實實無見如有正觀則皆無.如實無 男女法.但五陰和合強名男女凡夫倒惑謂之有實.行者觀此五陰空無我故卽不復 見。
如法印經中說行者觀色無常空虛離相.無常者謂色體性無常.空虛者如瓶中無 水名曰空瓶.如是五陰中無神我故名爲空.如是觀者亦名爲空.亦名知見未淨以未 ******************** 能見五陰滅故。
後乃見滅.所謂行者作如是念我所見聞等.[一]故知見滅諸煩惱盡。
問曰. 何故見滅則煩惱盡.非餘諦耶。
答曰.行者爾時苦想決定.若未證滅[二]相於有爲法中苦
心未定.[三]如人不得初禪喜樂於五欲中不生厭想.又如未得無覺觀定於覺觀定不以
爲患.行者亦爾.未證泥洹寂滅相時不得行苦.當知見滅諦故苦想具足.苦想具足故
愛等結斷。
問曰.若見滅諦故苦想具足.應見滅諦後煩惱方斷.所以者何.見滅諦已苦 想具故。
答曰.非後時斷.隨於滅中得寂滅相卽時苦想具足.後當現前.如經中說行者 於集生相法知盡滅相卽於法中得法眼淨。
又人於諸陰中常有我心.雖觀諸陰無常 苦等未得永滅.若見滅諦.以無相故我心永滅。
問曰.若見滅諦則我心盡.何故佛觀前 人柔輭心等爲說四諦.不但說滅。
答曰.此中有順道行.何者.以無常想無我想具足故 得此苦觀.以其近道是故合說。
問曰.若得道時斷身見者.何故復說戒取疑耶。
答曰.行 者得道現見諸法皆空無我卽不復疑.不同凡夫聞思等觀.若見道諦則知唯此一實 更無餘道.是故說三。
問曰.若得道時見諦所斷諸煩惱盡.何故但說三結盡耶。
答曰.一 注:[一]總相觀諦爲見道義.(章六.十使.)
[二]原刻作想.今依麗刻改.
[三]不得初禪不離欲界欲義.(章六.十使.)
********************
切煩惱皆以身見爲本.如佛問比丘人以何事因何事見何事故生如是見.唯有此身
死則斷滅如是等一切見.比丘白佛佛爲法王唯願解說.佛言人以色因色見色是我
故起此見.乃至識亦如是.當知因見我故生諸煩惱.所以者何.若有身見則謂此我若
常無常.若定見常則是常見.定見無常則是斷見.若我是常則無業無報無苦解脫.我
若無常亦無業無報及苦解脫.不以修道而得泥洹.若以此見爲勝卽是見取.謂能得
度卽是戒取.自見中愛.他見中恚.以此見自高卽是憍慢.皆以不如實知故起此結卽
是無明.是故身見斷故見諦結斷。
問曰.若身見斷餘亦斷者.何故別說戒取疑耶。
答曰. 以其勝故.行者現見法相則無有疑.此疑疑我爲有爲無.亦疑此道得清淨不.今見苦 諦則我見斷.亦知唯此一道更無有餘.是故說斷身見名真見苦.斷戒取故名修行道. 於智所知法中無疑.若以正智知所知法卽斷集證滅名具四諦.故說此三示無疑相。
此疑從我道生.如經中說初得道相謂見法得法知法達法.度諸疑網不隨他教.於佛 法中得無畏力安住果中。
******************** 一切緣品第一百九十一 問曰.何智能一切緣。
答曰.若智行界入等名一切緣.所以者何.若說諸入諸界法物事 有諸緣諸塵可知識等皆盡諸法.若智能緣名一切緣。
問曰.此智不知相應共生等法。
答曰.能知.若緣入等是名總相智.總相智故能緣一切.所以者何.若說十二入則更無 餘法.故知此智亦緣自體。
問曰.經中說二因緣生識.是故不應有自緣智。
又諸智無有 因緣譬喻能緣自體.如指
又諸經中說聖諦處 盡皆說四諦.不但說滅。
又佛說四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皆爲四諦故。
又行者法應徧 觀四諦.猶如良醫應知病知病因破病破病藥.如是行者欲出諸苦應知苦苦因苦滅 苦滅道.若不知苦何由當知苦因苦滅及苦滅道.故知非但見滅。
答曰.諸有說四聖諦 利皆於陰界入等中說.謂知此色等色等生滅故得漏盡。
又佛自說我於色等陰中不 如實知味過出離終不自謂得無上道.若如實知則自知得道。
又城喻經說我若未知 老死老死生老死滅老死滅道乃至諸行諸行生諸行滅諸行滅道不自說我得無上 道若如實知自說得佛.如是等見若是得見道者則十六心不名得道。
問曰.我不說此 名得道見.是思惟時。
答曰.四諦中亦如是說.亦可說是思惟時.若不爾應說因緣見四 諦名得道時見五陰等名思惟時。
問曰.斷煩惱智名爲得道.思惟五陰等不斷煩惱。
答 曰.我先已說五陰等智亦斷煩惱.如說知見色等故得漏盡。
又說見世閒集則滅無見. 見世閒滅則滅有見。
又佛自觀因緣得道。
又甄叔伽經中說種種得道因緣.有人觀五 ******************** 陰得道.或觀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等得道.故知非但以四諦得道.若汝意謂雖有 是說不以此觀能斷煩惱.亦可說言雖觀四諦不斷煩惱。
又要當以真諦得道.而解四 諦中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陰爲苦。
又 說苦因所謂貪愛.常隨喜樂處處受身.觀如是等不應盡漏.此皆世諦非第一故。
問曰. 雖觀生死等不應盡漏.略說五陰皆苦.是中有智能破煩惱。
答曰.餘三諦雲何.故知汝 自憶想分別。
又觀五陰皆苦是散亂心.不應得道。
問曰.若不以四諦得道.當以何法得 道。
答曰.以一諦得道.所謂爲滅。
如經中說.妄名虛誑.實名不顛倒.一切有爲法皆虛誑 妄取.故知行者隨心在有爲法中皆非真實。
如經中說諸有爲法虛誑如幻如燄如夢 如借假等.如法句經中說虛妄繫世閒似如有堅實實無見如有正觀則皆無.如實無 男女法.但五陰和合強名男女凡夫倒惑謂之有實.行者觀此五陰空無我故卽不復 見。
如法印經中說行者觀色無常空虛離相.無常者謂色體性無常.空虛者如瓶中無 水名曰空瓶.如是五陰中無神我故名爲空.如是觀者亦名爲空.亦名知見未淨以未 ******************** 能見五陰滅故。
後乃見滅.所謂行者作如是念我所見聞等.
問曰. 何故見滅則煩惱盡.非餘諦耶。
答曰.行者爾時苦想決定.若未證滅
問曰.若見滅諦故苦想具足.應見滅諦後煩惱方斷.所以者何.見滅諦已苦 想具故。
答曰.非後時斷.隨於滅中得寂滅相卽時苦想具足.後當現前.如經中說行者 於集生相法知盡滅相卽於法中得法眼淨。
又人於諸陰中常有我心.雖觀諸陰無常 苦等未得永滅.若見滅諦.以無相故我心永滅。
問曰.若見滅諦則我心盡.何故佛觀前 人柔輭心等爲說四諦.不但說滅。
答曰.此中有順道行.何者.以無常想無我想具足故 得此苦觀.以其近道是故合說。
問曰.若得道時斷身見者.何故復說戒取疑耶。
答曰.行 者得道現見諸法皆空無我卽不復疑.不同凡夫聞思等觀.若見道諦則知唯此一實 更無餘道.是故說三。
問曰.若得道時見諦所斷諸煩惱盡.何故但說三結盡耶。
答曰.一 注:
問曰.若身見斷餘亦斷者.何故別說戒取疑耶。
答曰. 以其勝故.行者現見法相則無有疑.此疑疑我爲有爲無.亦疑此道得清淨不.今見苦 諦則我見斷.亦知唯此一道更無有餘.是故說斷身見名真見苦.斷戒取故名修行道. 於智所知法中無疑.若以正智知所知法卽斷集證滅名具四諦.故說此三示無疑相。
此疑從我道生.如經中說初得道相謂見法得法知法達法.度諸疑網不隨他教.於佛 法中得無畏力安住果中。
******************** 一切緣品第一百九十一 問曰.何智能一切緣。
答曰.若智行界入等名一切緣.所以者何.若說諸入諸界法物事 有諸緣諸塵可知識等皆盡諸法.若智能緣名一切緣。
問曰.此智不知相應共生等法。
答曰.能知.若緣入等是名總相智.總相智故能緣一切.所以者何.若說十二入則更無 餘法.故知此智亦緣自體。
問曰.經中說二因緣生識.是故不應有自緣智。
又諸智無有 因緣譬喻能緣自體.如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