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別陰界入等因此得 緣滅止是名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若得念處等達分攝心則俱修止觀。

    又一切行者 皆依此二法得滅心解脫。

     修定品第一百八十八 問曰.汝言應修習定.是定心念念生滅.雲何可修。

    答曰.現見身業雖念念滅以修習故 有異伎能.隨修習久轉轉便易.口業亦爾.隨所轉習學轉增調利堅固易憶如讀誦等. 當知意業雖念念滅亦可修習.如火能變生.水能決石.風能吹物.如是念念滅法皆有 集力。

    又隨習煩惱則隨熾盛.如人世世修習婬心則成多欲.恚癡亦爾.如經中說若人 隨念何事心則隨向.如常隨欲覺心則向欲.二覺亦爾.故知此心雖念念滅亦可修習。

     又修名增長.現見諸法皆有增長.如經中說行者以邪念故欲等諸漏未生則生生者 增長.謂從下生中生上.如種芽莖節華葉果實現見從因漸次增長.定慧等法亦應如 是。

    又現見熏麻其香轉增.是香及麻念念不住而有熏力.故知念念滅法亦可修習。

    問 ******************** 曰.麻是住法.花香來熏.無有住心以念念滅智而來修習.雲何爲喻。

    答曰.無有住法.一 切諸法皆念念滅此事先成.故非難也。

    又若法不念念滅則無修習.卽體常住修何所 益.若法念念生滅以下中上法故有修習。

    問曰.諸華到麻能熏.智不及心故無修習。

    答 曰.先業喻中是事已明.所謂後業不到先業.先語不待後語.而身口業亦有修相.是故 汝言不到不修不名爲難。

    又現見因果雖不同時亦得從因有果.如是心法雖念念滅 亦有修習。

    又如種得水雖不到芽等亦能令芽等滋茂.如是智慧修習先心後心增長。

     問曰.若麻念念滅則異麻生.是麻爲熏生爲不熏生.若不熏生終無有熏.若熏生者復 何用久熏。

    答曰.以因熏故如種得水則芽滋茂.如是因先華合而異麻生.是則熏生。

    汝 言何用久熏.如汝經中說因火合法微塵黑相滅赤相生.若初火合法滅黑相者不應 更生黑相.若初火合法生赤相者復何須後火合法。

    若初火合時黑相生.赤相終不應 生.若第二時赤相生.復何須久與火合。

    若汝意謂赤相漸生.心亦如是有何咎耶.壞等 亦爾。

    又諸法雖有因緣亦次第生.如受胎等漸漸成身.如種根等亦漸次生.如是定慧 ******************** 等法雖念念滅.亦以下中上法次第而生。

    又修法微細異心相續.如羽毛煖微卵則漸 變.掌肌輭故斧柯微盡心亦如是.定慧妙故漸次修習。

    又修習法時到乃知.如偈中說. 一分從師受一分因友得.一分自思惟一分待時熟.若人雖復終日讀誦不能明了如 時熟者。

    如以多華一時熏麻.不如少華漸漸久熏.膏潤水浸累墻壁等皆亦如是.現見 種根芽等增長微細尚不能見日日所長如毫末許.小兒等身酥乳等熟亦復如是.故 知修法微妙難覺。

    問曰.或見有法一時頓集.有人先不見色見卽染著.亦有少時多所 通達.何故但說漸次修習。

    答曰.皆是過去曾修習故.故知積習以漸此事已明。

    又非但 發心能有所成.如經中說若於善法不勤修習而但願欲不受諸法於諸漏中心得解 脫.是人所念終不從願.以不能勤修善法故.行者若能勤修善法雖不發願亦於諸漏 心得解脫.以從因生果不須願故.猶如鳥雀要須抱卵不以願故禽從[榖-禾+卵]出。

    又不以願 故燈明清淨.要須備具清油淨炷無物觸動其明乃淨。

    又非但願故能得嘉穀.必須良 田好種時澤調適農功具足乃有所獲。

    又不但願故身得色力.要服良藥餚饍等緣乃 ******************** 得充滿。

    如是非但願故能得漏盡.要須真智乃得解脫.何有智者知從因生果而捨其 因從餘求果。

    又修習法現見果報.如經中佛說且置七日我教弟子乃至須臾修習善 法於無量歲常得受樂.又諸比丘尼語大德阿難我等善修念處覺異於初.又經中佛 告諸比丘若人無諂曲心來至我所我朝爲說法令夕得利夕爲說法令晨得利.又若 人得阿羅漢道無他人與亦非非人與但修正因故獲斯利。

    又無上佛道尚以積習善 法故得.況餘事耶.如經中說佛語比丘我依二法得無上道.一者樂善無厭二者修道 不倦.佛於善法終無齊限。

    又諸菩薩雖不得定亦不懈倦.所以者何.若不爲善則無所 獲.爲善亦不相代.不爲善者終無安隱.思量此已則勤精進修習善法.若發精進或得 或失.不精進者永無得望.是故應勤修習勿生厭倦。

    又智者究竟必應解脫.若離修習 更無方便.是故智者當勤修習勿生懈倦。

    又行者念行正行必有果報故.雖未便得不 以爲憂。

    又行者應念我已曾得修習果報.以衆生昔來皆得一切諸禪定故.我今正修 亦必當得.故不厭倦。

    又正行者佛爲作證.我今正行故知必得。

    又我得道因緣具足.謂 ******************** 得人身.諸根完具.明識罪福.亦信解脫.遇善知識.具此等緣雲何不得修習果報。

    又正 行精進終不唐棄.故不厭倦。

    又煩惱斷細微難覺如柯漸盡.我諸煩惱亦當有斷.但以 細故不能盡覺.故知修善精進爲最。

    又少智尚能破諸煩惱.如少光明亦能除闇.如是 但得少智則爲事辦.故不厭倦。

    又久而難成.所謂得定.若得定已則餘功未幾.是故雖 不速得終不厭倦。

    又行者應念得定甚難.如昔菩薩福慧深厚精勤六年爾乃逮得.及 餘比丘得定亦難.況我凡人薄福鈍根而能疾得.如是念已不生疲厭。

    又諸行人必應 爲者所謂修定.更無餘業.故得與不得要當修習。

    又修習者雖不得定亦名得身遠離. 身遠離已定則易得。

    又若勤修定則不負佛恩.亦以行遠離故得名行者。

    又修習善久 則成善性.乃至轉身善常隨逐.故能常與善人相遇.是爲大利。

    又常修善者或於現身 必得漏盡.若死時得.若命終已化生善處於彼閒得.如聞法利中說。

    又行者內心發勇 猛相作如是念.我若不壞煩惱陣者終不空返。

    又行者依憍慢心生如是念.他人有信 等善根故能得定.我今亦有何爲不得.如昔菩薩從阿羅邏等仙人聞法作如是念是 ******************** 人有信等善根故能得法我今亦有何故不得。

    又行者知煩惱劣弱智慧力強斷之何 難.如說比丘成就六法能以口風吹散雪山.況死無明。

    又行者生念我於宿世不修定 故今不能得.今若不勤後復不得.故應勤習。

    又常修定故心得住處.如瓶轉不止必得 住處。

    又行者生念我若常勤精進若得不得後必不悔.故應一心勤修諸定。

     成實論卷第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