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疑。
又此人讀誦韋陀和伽羅那等邪見經故壞正智慧. 注:[一]原刻作增.今依麗刻改.
********************
是故生疑。
又此人於諸法義喜生邪念.不能得造經者意.是故生疑。
又此人始終不能 得自利功德.以此緣故於佛等生疑。
五心縛.若人不離身欲故貪著身.不離五欲貪著 欲.又與在家出家人和合.於聖語義中心不喜樂.得少利事自以爲足。
是中四縛因貪 欲起.若人不離內身欲故於外色等欲中生著.是故樂與兩衆和合.以樂憒鬧故於聖 語義示寂滅法中心不喜樂.是故於持戒多聞及禪定等少利事中自以爲足。
以貪著 此少利事故忘失大利.智者不應貪著小事以妨大利。
是人若離八難得人身難.故應 一心勤加精進。
又凡夫法不可信也.若離此具足因緣或有餘緣.終不復能得入聖道。
又不貪小利則能得出家果報.亦死時不悔.亦能自利利他。
又此人於功德中尚不貪 著.何況惡法.故名正行。
又凡夫過咎所不能染。
問曰.何謂凡夫過耶。
答曰.經中說凡夫 應二十種自折伏心.應作是念.我但形服異俗空無所得.我當以不善而死.當墮大怖 畏海.當之畏處不知無畏處.亦不知道.不得禪定.數受身苦.難離八難.怨賊常隨.諸道 皆開.未脫惡道.常爲無量諸見所縛.於五逆罪未能防制.無始生死未有邊際.不作不 ******************** 得罪福.善惡不得相代.不爲善法.終無安隱.所作善惡終不忘失.我當以不調至死.是 二十法所不能汙。
又所應作者是人已作.故心不悔。
若貪著者則不能成在家及出家 法.是故不應貪著小利。
七使.問曰.諸煩惱何故名使。
答曰.生死相續中常隨衆生故名 爲使.猶如乳母常隨小兒.如瘧病未脫.如負債日息.如鼠毒未除.如熱鐵黑相.如穀子 芽.如自要奴券.如斷事證人.如智慧漸積.如業常集.如燄相續.如是次第相續增長故 名爲使。
問曰.是使爲心相應爲不相應。
答曰.心相應。
所以者何.所說貪等使相是諸使 相與喜相應.若喜心不相應是事不然。
是喜若在樂受中名爲貪使.又貪名染著心不 相應中無染著義.故知諸使與心相應。
問曰.不然.諸使非心相應。
所以者何.經中說小 兒婬心尚無況能婬欲.亦爲欲使所使。
又說不思不分別.亦有緣識住故。
又經中說.身 見斷時諸使俱斷。
又聖道煩惱不得一時.是故聖道生心不相應使斷.若不爾者聖道 何所斷耶。
又若無心不相應使.凡夫學人若在善心無記心時便應是阿羅漢。
又使爲 纏因.從使生纏.得纏使則熾盛.故知諸使非心相應。
又若人在善無記心亦名有使.若 ******************** 無心不相應使者.何故名有使耶.故知諸使非心相應。
答曰.不然。
汝言小兒無欲亦有 貪使.是事不然.小兒未得除貪藥故.貪欲未斷故爲貪使使.如鬼病人雖不發時亦名 鬼病人.所以者何.以其未得咒術藥草斷病法故.亦如四日瘧病雖二日不發亦名瘧 病人.亦如鼠毒未瘥除故雷聲則發.如是於何心中未得除使藥故名爲不斷。
餘問亦 已總答。
汝言不思不分別亦有緣識住故者.亦以未斷使故。
汝言身見與使俱斷者.汝 以纏爲心相應未生時亦斷.使亦如是.雖聖道時無亦名爲斷.以得相違法故。
汝言道 與煩惱不一時者.亦以未斷故說言有。
汝言凡夫學人若在善無記心應是阿羅漢者. 阿羅漢已斷此人未斷故.如人不受斷肉法雖不食肉不名斷肉.又有無明邪念邪思 惟等故所未斷煩惱則生.阿羅漢無此因故不同餘人。
又汝言得纏使則熾盛.是事不 然.諸煩惱以下中上法故熾盛.非得纏故。
汝言人在善無記心名有使者.亦以未斷故 名有使。
以是等緣故知貪等諸使非不相應。
八邪道.邪見乃至邪定.以不如實知顛倒 見故名爲邪見乃至邪定。
問曰.正命邪命不離身口業.何故別說。
答曰.邪命出家人所 ******************** 難斷是故別說。
邪命者.以諂誑等五法能得利養故曰邪命.取要言之.諸出家人所不 應作資生之業謂王使販賣治病等業.及所不應取衆生錢穀等若取皆名邪命。
又毗 尼所制以此自活皆名邪命.如經中說優婆塞不應五種販賣。
問曰.何以濟命。
答曰.如 法乞求以此活命.不應邪命.所以者何.以心不淨毀壞善法不任修道故。
又行道者應 作是念.入佛法中爲行道故不爲活命.是故樂善法者應行淨命。
又比丘應佳比丘法 中.若行邪命非比丘法。
九結品第一百三十七 愛等九結。
問曰.何故於諸見中別說二取。
答曰.[一]戒取難免離故.猶如浮木入洄澓中難
可得出.是人亦爾.作是念我以是持戒當生天上.爲此故受投淵赴火自墜高等種種
諸苦。
又世閒人於戒取中不見其過.故佛說爲結。
又依此戒取能捨八直聖道.又此非 正道非清淨道名隨苦邊。
又戒取是出家人縛.諸欲是在家人縛。
又戒取者雖復種種 行出家法.空無所得。
又戒取者今不得樂後受大苦.如持牛戒成則爲牛.敗則墮地獄。
注:[一]以過重故說二取爲結義.(章五.九結.)
********************
又因此戒取能謗正道及行正道者。
又戒取是諸外道起憍慢處.作如是念我以是法 能勝餘人。
又以戒取故九十六種有差別法。
又戒取是麤見故多衆生行.智慧道微妙 難見.世閒不知行之得利。
又此見能牽人心.故愚癡者多行此法。
又此名重惡見.以逆 正道行非道故。
見取者.所以貪著邪法不能捨離是見取力.又以見取力故諸結堅固。
問曰.帝釋問經中何故但說天人有慳嫉二結。
答曰.是二煩惱最是鄙弊.所以者何.見 他衆生飢渴苦惱.以慳心故不能矜濟.見從他得亦生嫉妒心懷惱熱.以是因緣墮貧 賤醜陋無威德處。
又釋提桓因是二結偏多數來惱心.故佛爲說。
又此二結是重罪因 緣.所以者何.因此二結起重惡業故。
又三毒中貪恚能起重罪.貪恚盛故起此二結。
又 此二結能惱男女.又難捨離.所以者何.若深修善心乃能永斷嫉妒.深修布施然後盡 斷慳心.以不見業報而能捨所重物是爲甚難.如人見子得勝已事心尚難喜.況於怨 賊.以此二結依憎愛故深難除斷.以此業緣故佛獨說。
雜問品第一百三十八 ******************** 論者言.一切煩惱多十使所攝.是故當因十使而造論。
十使者.貪恚慢無明疑及五見。
問曰.十煩惱大地法所謂不信懈怠妄憶散心無明邪方便邪念邪解戲掉放逸.是法 常與一切煩惱心俱.此事雲何。
答曰.先已破相應.但心法一一生.是故不然。
又此非道 理.何以知之.或有不善心與不善信俱.或有不善心而無信.精進等亦如是.故知非一
又此人讀誦韋陀和伽羅那等邪見經故壞正智慧. 注:
又此人於諸法義喜生邪念.不能得造經者意.是故生疑。
又此人始終不能 得自利功德.以此緣故於佛等生疑。
五心縛.若人不離身欲故貪著身.不離五欲貪著 欲.又與在家出家人和合.於聖語義中心不喜樂.得少利事自以爲足。
是中四縛因貪 欲起.若人不離內身欲故於外色等欲中生著.是故樂與兩衆和合.以樂憒鬧故於聖 語義示寂滅法中心不喜樂.是故於持戒多聞及禪定等少利事中自以爲足。
以貪著 此少利事故忘失大利.智者不應貪著小事以妨大利。
是人若離八難得人身難.故應 一心勤加精進。
又凡夫法不可信也.若離此具足因緣或有餘緣.終不復能得入聖道。
又不貪小利則能得出家果報.亦死時不悔.亦能自利利他。
又此人於功德中尚不貪 著.何況惡法.故名正行。
又凡夫過咎所不能染。
問曰.何謂凡夫過耶。
答曰.經中說凡夫 應二十種自折伏心.應作是念.我但形服異俗空無所得.我當以不善而死.當墮大怖 畏海.當之畏處不知無畏處.亦不知道.不得禪定.數受身苦.難離八難.怨賊常隨.諸道 皆開.未脫惡道.常爲無量諸見所縛.於五逆罪未能防制.無始生死未有邊際.不作不 ******************** 得罪福.善惡不得相代.不爲善法.終無安隱.所作善惡終不忘失.我當以不調至死.是 二十法所不能汙。
又所應作者是人已作.故心不悔。
若貪著者則不能成在家及出家 法.是故不應貪著小利。
七使.問曰.諸煩惱何故名使。
答曰.生死相續中常隨衆生故名 爲使.猶如乳母常隨小兒.如瘧病未脫.如負債日息.如鼠毒未除.如熱鐵黑相.如穀子 芽.如自要奴券.如斷事證人.如智慧漸積.如業常集.如燄相續.如是次第相續增長故 名爲使。
問曰.是使爲心相應爲不相應。
答曰.心相應。
所以者何.所說貪等使相是諸使 相與喜相應.若喜心不相應是事不然。
是喜若在樂受中名爲貪使.又貪名染著心不 相應中無染著義.故知諸使與心相應。
問曰.不然.諸使非心相應。
所以者何.經中說小 兒婬心尚無況能婬欲.亦爲欲使所使。
又說不思不分別.亦有緣識住故。
又經中說.身 見斷時諸使俱斷。
又聖道煩惱不得一時.是故聖道生心不相應使斷.若不爾者聖道 何所斷耶。
又若無心不相應使.凡夫學人若在善心無記心時便應是阿羅漢。
又使爲 纏因.從使生纏.得纏使則熾盛.故知諸使非心相應。
又若人在善無記心亦名有使.若 ******************** 無心不相應使者.何故名有使耶.故知諸使非心相應。
答曰.不然。
汝言小兒無欲亦有 貪使.是事不然.小兒未得除貪藥故.貪欲未斷故爲貪使使.如鬼病人雖不發時亦名 鬼病人.所以者何.以其未得咒術藥草斷病法故.亦如四日瘧病雖二日不發亦名瘧 病人.亦如鼠毒未瘥除故雷聲則發.如是於何心中未得除使藥故名爲不斷。
餘問亦 已總答。
汝言不思不分別亦有緣識住故者.亦以未斷使故。
汝言身見與使俱斷者.汝 以纏爲心相應未生時亦斷.使亦如是.雖聖道時無亦名爲斷.以得相違法故。
汝言道 與煩惱不一時者.亦以未斷故說言有。
汝言凡夫學人若在善無記心應是阿羅漢者. 阿羅漢已斷此人未斷故.如人不受斷肉法雖不食肉不名斷肉.又有無明邪念邪思 惟等故所未斷煩惱則生.阿羅漢無此因故不同餘人。
又汝言得纏使則熾盛.是事不 然.諸煩惱以下中上法故熾盛.非得纏故。
汝言人在善無記心名有使者.亦以未斷故 名有使。
以是等緣故知貪等諸使非不相應。
八邪道.邪見乃至邪定.以不如實知顛倒 見故名爲邪見乃至邪定。
問曰.正命邪命不離身口業.何故別說。
答曰.邪命出家人所 ******************** 難斷是故別說。
邪命者.以諂誑等五法能得利養故曰邪命.取要言之.諸出家人所不 應作資生之業謂王使販賣治病等業.及所不應取衆生錢穀等若取皆名邪命。
又毗 尼所制以此自活皆名邪命.如經中說優婆塞不應五種販賣。
問曰.何以濟命。
答曰.如 法乞求以此活命.不應邪命.所以者何.以心不淨毀壞善法不任修道故。
又行道者應 作是念.入佛法中爲行道故不爲活命.是故樂善法者應行淨命。
又比丘應佳比丘法 中.若行邪命非比丘法。
九結品第一百三十七 愛等九結。
問曰.何故於諸見中別說二取。
答曰.
又世閒人於戒取中不見其過.故佛說爲結。
又依此戒取能捨八直聖道.又此非 正道非清淨道名隨苦邊。
又戒取是出家人縛.諸欲是在家人縛。
又戒取者雖復種種 行出家法.空無所得。
又戒取者今不得樂後受大苦.如持牛戒成則爲牛.敗則墮地獄。
注:
又戒取是諸外道起憍慢處.作如是念我以是法 能勝餘人。
又以戒取故九十六種有差別法。
又戒取是麤見故多衆生行.智慧道微妙 難見.世閒不知行之得利。
又此見能牽人心.故愚癡者多行此法。
又此名重惡見.以逆 正道行非道故。
見取者.所以貪著邪法不能捨離是見取力.又以見取力故諸結堅固。
問曰.帝釋問經中何故但說天人有慳嫉二結。
答曰.是二煩惱最是鄙弊.所以者何.見 他衆生飢渴苦惱.以慳心故不能矜濟.見從他得亦生嫉妒心懷惱熱.以是因緣墮貧 賤醜陋無威德處。
又釋提桓因是二結偏多數來惱心.故佛爲說。
又此二結是重罪因 緣.所以者何.因此二結起重惡業故。
又三毒中貪恚能起重罪.貪恚盛故起此二結。
又 此二結能惱男女.又難捨離.所以者何.若深修善心乃能永斷嫉妒.深修布施然後盡 斷慳心.以不見業報而能捨所重物是爲甚難.如人見子得勝已事心尚難喜.況於怨 賊.以此二結依憎愛故深難除斷.以此業緣故佛獨說。
雜問品第一百三十八 ******************** 論者言.一切煩惱多十使所攝.是故當因十使而造論。
十使者.貪恚慢無明疑及五見。
問曰.十煩惱大地法所謂不信懈怠妄憶散心無明邪方便邪念邪解戲掉放逸.是法 常與一切煩惱心俱.此事雲何。
答曰.先已破相應.但心法一一生.是故不然。
又此非道 理.何以知之.或有不善心與不善信俱.或有不善心而無信.精進等亦如是.故知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