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二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雜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六
問曰.經中說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何者是。
答曰.欲界中除無明餘一切煩惱名爲欲 漏.色無色界有漏亦如是.三界無明名無明漏。
問曰.諸漏雲何增長。
答曰.以下中上法 故漸次增長.又得色等勝緣故諸漏增長。
問曰.是三漏雲何說爲七漏。
答曰.實漏有二 種.見諦斷是諸漏根本.思惟斷是諸漏果.五助漏因緣合爲七。
卽此煩惱.佛隨義故說 三漏四流四縛四取四結等。
問曰.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何者是。
答曰.除見及無 明餘欲界一切煩惱是名欲流.色無色界有流亦如是.諸見名見流.無明名無明流。
問 曰.流中何故別說見流.漏中不說耶。
答曰.外道多爲見所漂流.是故流中別說.以能漂 沒故名爲流。
能繫三有.故名爲縛。
問曰.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何者是。
答曰.[一]無我
注:
[一]我見爲本分別四取義.(章四.十二因緣.又章五.四取.)
********************
故但取是語名我語取.若人有我見卽生二邊是我若常若無常.若定言無常則取五
欲.以無後世故深著現在樂.若定言常鈍根者則取持戒望後世樂.小利根者作如是
念若神是常則苦樂不變則無罪福故起邪見.如是但因我語故生四取。
問曰.四結.貪 嫉身結瞋恚身結戒取身結貪著是實取身結.何者是。
答曰.貪嫉他物.他人不與則生 瞋心以鞭杖等.是在家人鬬諍根本.亦名隨樂邊。
若人持戒欲以此戒而得清淨.卽謂 是實餘妄語是見則隨.是出家人諍訟根本.亦名隨苦邊。
五陰名身.是四結要須身口 成故名爲身結。
又有人言.是四法能繫縛生死故名爲結。
問曰.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 悔疑.是事雲何。
答曰.人貪著諸欲故瞋恚隨逐.如經中說從愛生恚.及嫉妒等煩惱鞭 杖等惡業皆以貪欲故生.是人身心爲貪恚所壞多事疲勞則欲睡眠.是人睡眠小息 貪恚還來散亂其心不得禪定.心隨外緣故生掉戲.不淨業人心常憂悔.以散心悔心 故心常生疑有解脫不.如王子語阿夷羅曰沙彌。
問曰.何故名蓋。
答曰.貪欲瞋恚能覆 戒品.掉悔能覆定品.睡眠能覆慧品.有人爲除此蓋故說是善是不善.是人於中生疑 ******************** 爲有爲無.此疑成故能覆三品。
是五蓋三法力強故獨名爲蓋.二蓋力薄故二法合成。
又此二蓋生因緣俱是故合說.睡眠因緣五法謂單緻利不喜頻申食不調心退沒.掉 悔因緣四法謂親裡覺國土覺不死覺憶念先所戲樂言笑.是名生因。
藥亦同故.睡眠 以慧爲藥.掉悔以定爲藥。
覆亦同故.二合爲蓋。
此五法或是蓋或非蓋.[一]欲界繫不善名
爲蓋.餘不名蓋。
五下分結.貪欲.瞋恚.戒取.[二]以墮下故名爲下分.如持牛戒成則爲牛不
成則入地獄.疑障離欲.身見是四根本.是名爲五。
又以貪恚故不出欲界.身見不出我 心.戒取不出下法.疑不出凡夫。
又貪欲瞋恚故不過欲界.若過還爲所牽.餘三不過凡 夫.故名下分。
五上分者.掉戲壞禪定故心不寂滅.是掉戲隨取相故憍慢生.是取相心 從無明生故有色染無色染.[三]此五結學人以之爲上行故名上分。
是五結於學人心中 說.不爲凡夫。
問曰.掉戲何故於色無色界說名爲結.欲界中不說耶。
答曰.彼中無麤煩 惱故掉戲明了.又此掉戲於壞定有力故說爲結.斷此上分則得解脫。
有人色無色中 生解脫想.爲遮此故說有上結。
五慳者.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
住處慳者.獨我 注:[一]五蓋一向不善義.(章五.五蓋.)
[二]五下分結具四種下義.(界下果下人下所障下爲四下.章五五下分結.又章十七.賢聖.)
[三]五上分結具三上義.(界上人上所障上爲三上.章五.五上分結.)
********************
住此不用餘人。
家慳者.獨我出入此家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
施慳者.我於此 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
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忽稱讚餘人.設讚餘 人亦勿令勝我。
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祕而不說。
問曰.是五慳有何等 過。
答曰.是住處等多人共有.是人旣捨自家於共有中更生慳悋.是弊煩惱。
又此人於 解脫中終無有分.所以者何.是人於共有法尚不能捨.何況能捨自五陰耶。
又此人墮 餓鬼等諸惡處生。
又此人以利養覆心則生憍慢.輕餘善人故墮地獄。
又壞他施故.若 得人身則爲貧窮。
又以慳心斷施者功德受者施物.故得重罪。
若慳悋法得盲等罪.所 謂生盲及多怨中生不得自在.退失聖胎.三世十方諸佛怨賊.往來生死常爲愚癡.善 人遠離.離善人故無惡不起.惡名三種惡惡大惡惡中惡.惡名殺盜等.大惡名自殺亦 教人殺自慳亦教人慳.惡中惡名自悋法亦教人悋法.是人悋法令多人墮惡.亦是滅 佛法道。
如經中說住處慳有五過.未來善比丘不欲令來.已來則頻蹙不喜.念欲令去. 藏僧施物.於僧施物生我所心。
家慳有五過。
以貪著家故則與白衣同其憂喜.斷白衣 ******************** 爲福.受者得施.斷此二故卽生此家爲廁中鬼。
施慳有五過.常乏資生.破二人利.訾毀 善人.心常憂惱。
稱讚慳有五過.聞讚餘人心常擾濁.於百千世常無淨心.呵毀善人.自 高已身卑下他人.常被惡名。
又一切慳總有斯過.謂積聚多物.畏怖大衆.多人[一]憎惡.心
常擾濁.身常孤煢.生下賤家.如是無量是五慳過。
五心栽.疑佛疑法疑戒疑教化.若有 比丘爲佛及諸大人所稱讚者是人則以惡口讒刺.是名爲五。
疑佛者.作如是念.佛爲 大.富蘭那等爲大耶。
疑法無.佛法爲勝.韋陀等爲勝耶。
疑戒者.佛所說戒爲勝.雞狗等 戒爲勝耶。
疑教化者.阿那波那等教法爲能至泥洹不。
讒剌者.以瞋恚心無畏敬心侵 惱善人。
是人以此五法敗壞其心.不任種諸善根.故名心栽。
問曰.是人何故於佛等生 疑。
答曰.是人不能多聞是故生疑.若多聞者疑則薄少。
又此人愚癡無智.不知分別佛 法異法.是故生疑。
又此人於法不能得味.是故生疑。
又不聞不讀韋陀等經.聞人稱讚 故生貴心。
又是人世世邪疑偏多.心常濁故於佛等疑.如佛侍者蘇那刹多羅。
又此人 與多邪見人共同事業.故令生
答曰.欲界中除無明餘一切煩惱名爲欲 漏.色無色界有漏亦如是.三界無明名無明漏。
問曰.諸漏雲何增長。
答曰.以下中上法 故漸次增長.又得色等勝緣故諸漏增長。
問曰.是三漏雲何說爲七漏。
答曰.實漏有二 種.見諦斷是諸漏根本.思惟斷是諸漏果.五助漏因緣合爲七。
卽此煩惱.佛隨義故說 三漏四流四縛四取四結等。
問曰.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何者是。
答曰.除見及無 明餘欲界一切煩惱是名欲流.色無色界有流亦如是.諸見名見流.無明名無明流。
問 曰.流中何故別說見流.漏中不說耶。
答曰.外道多爲見所漂流.是故流中別說.以能漂 沒故名爲流。
能繫三有.故名爲縛。
問曰.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何者是。
答曰.
問曰.四結.貪 嫉身結瞋恚身結戒取身結貪著是實取身結.何者是。
答曰.貪嫉他物.他人不與則生 瞋心以鞭杖等.是在家人鬬諍根本.亦名隨樂邊。
若人持戒欲以此戒而得清淨.卽謂 是實餘妄語是見則隨.是出家人諍訟根本.亦名隨苦邊。
五陰名身.是四結要須身口 成故名爲身結。
又有人言.是四法能繫縛生死故名爲結。
問曰.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 悔疑.是事雲何。
答曰.人貪著諸欲故瞋恚隨逐.如經中說從愛生恚.及嫉妒等煩惱鞭 杖等惡業皆以貪欲故生.是人身心爲貪恚所壞多事疲勞則欲睡眠.是人睡眠小息 貪恚還來散亂其心不得禪定.心隨外緣故生掉戲.不淨業人心常憂悔.以散心悔心 故心常生疑有解脫不.如王子語阿夷羅曰沙彌。
問曰.何故名蓋。
答曰.貪欲瞋恚能覆 戒品.掉悔能覆定品.睡眠能覆慧品.有人爲除此蓋故說是善是不善.是人於中生疑 ******************** 爲有爲無.此疑成故能覆三品。
是五蓋三法力強故獨名爲蓋.二蓋力薄故二法合成。
又此二蓋生因緣俱是故合說.睡眠因緣五法謂單緻利不喜頻申食不調心退沒.掉 悔因緣四法謂親裡覺國土覺不死覺憶念先所戲樂言笑.是名生因。
藥亦同故.睡眠 以慧爲藥.掉悔以定爲藥。
覆亦同故.二合爲蓋。
此五法或是蓋或非蓋.
五下分結.貪欲.瞋恚.戒取.
又以貪恚故不出欲界.身見不出我 心.戒取不出下法.疑不出凡夫。
又貪欲瞋恚故不過欲界.若過還爲所牽.餘三不過凡 夫.故名下分。
五上分者.掉戲壞禪定故心不寂滅.是掉戲隨取相故憍慢生.是取相心 從無明生故有色染無色染.
是五結於學人心中 說.不爲凡夫。
問曰.掉戲何故於色無色界說名爲結.欲界中不說耶。
答曰.彼中無麤煩 惱故掉戲明了.又此掉戲於壞定有力故說爲結.斷此上分則得解脫。
有人色無色中 生解脫想.爲遮此故說有上結。
五慳者.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
住處慳者.獨我 注:
家慳者.獨我出入此家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
施慳者.我於此 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
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忽稱讚餘人.設讚餘 人亦勿令勝我。
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祕而不說。
問曰.是五慳有何等 過。
答曰.是住處等多人共有.是人旣捨自家於共有中更生慳悋.是弊煩惱。
又此人於 解脫中終無有分.所以者何.是人於共有法尚不能捨.何況能捨自五陰耶。
又此人墮 餓鬼等諸惡處生。
又此人以利養覆心則生憍慢.輕餘善人故墮地獄。
又壞他施故.若 得人身則爲貧窮。
又以慳心斷施者功德受者施物.故得重罪。
若慳悋法得盲等罪.所 謂生盲及多怨中生不得自在.退失聖胎.三世十方諸佛怨賊.往來生死常爲愚癡.善 人遠離.離善人故無惡不起.惡名三種惡惡大惡惡中惡.惡名殺盜等.大惡名自殺亦 教人殺自慳亦教人慳.惡中惡名自悋法亦教人悋法.是人悋法令多人墮惡.亦是滅 佛法道。
如經中說住處慳有五過.未來善比丘不欲令來.已來則頻蹙不喜.念欲令去. 藏僧施物.於僧施物生我所心。
家慳有五過。
以貪著家故則與白衣同其憂喜.斷白衣 ******************** 爲福.受者得施.斷此二故卽生此家爲廁中鬼。
施慳有五過.常乏資生.破二人利.訾毀 善人.心常憂惱。
稱讚慳有五過.聞讚餘人心常擾濁.於百千世常無淨心.呵毀善人.自 高已身卑下他人.常被惡名。
又一切慳總有斯過.謂積聚多物.畏怖大衆.多人
五心栽.疑佛疑法疑戒疑教化.若有 比丘爲佛及諸大人所稱讚者是人則以惡口讒刺.是名爲五。
疑佛者.作如是念.佛爲 大.富蘭那等爲大耶。
疑法無.佛法爲勝.韋陀等爲勝耶。
疑戒者.佛所說戒爲勝.雞狗等 戒爲勝耶。
疑教化者.阿那波那等教法爲能至泥洹不。
讒剌者.以瞋恚心無畏敬心侵 惱善人。
是人以此五法敗壞其心.不任種諸善根.故名心栽。
問曰.是人何故於佛等生 疑。
答曰.是人不能多聞是故生疑.若多聞者疑則薄少。
又此人愚癡無智.不知分別佛 法異法.是故生疑。
又此人於法不能得味.是故生疑。
又不聞不讀韋陀等經.聞人稱讚 故生貴心。
又是人世世邪疑偏多.心常濁故於佛等疑.如佛侍者蘇那刹多羅。
又此人 與多邪見人共同事業.故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