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此世彼世知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從此身已更無餘身者。

    施名爲利 他故與.祠名以韋陀語言因天故祠.燒名於天祠中燒蘇等物.善名能得愛果三種善 業.惡名得不愛果三種惡業.善惡業報名今世善惡名等及天身等後世報.今世名現 在.後世名未來.父母名能生.衆生受生名從今世至後世.阿羅漢名盡煩惱者.謂無此 事故名邪見。

    又衆生垢淨有知見無知見皆無因緣.又無力無勇及此果等名爲邪見。

     ******************** 取要言之.所有倒心皆名邪見.如無常常想苦謂樂想.不淨淨想無我我想.非勝勝想 勝非勝想.淨道非淨道想非淨道淨道想.無中有想有中無想.如是等諸顛倒心.謂阿 毗曇中五見.梵網經中六十二見.皆名邪見。

    問曰.是邪見雲何生。

    答曰.以癡故生.染著 非因似因故邪見生。

    又以染著樂因故說無苦.又失空道故說無苦.以無受苦者故。

    若 說世閒萬物無因無緣.或說因自在等不因於愛.是名無集。

    隨以何因緣說無泥洹.或 異說泥洹.是名無滅.若無泥洹道何所至耶.或說更有異解脫道謂斷食等.是名無道。

     無佛者.是人言諸法無量.雲何一人能盡知耶.或生是念佛爲人中之尊以無人故當 知無佛.無煩惱盡故名無法.無有正行得此法者故曰無僧。

    以布施現果不可得故謂 無[一]布施.又有經書中說無布施.比知亦不決定.世閒有好布施者而更貧窮.有慳貪者 而得富貴.以是等因故說無施。

    無祠無燒亦如是.若火燒物爲灰.是中有何等果。

    無善 惡無善惡業報者言.若神是常則無善惡.若神無常則無後世.無後世故則無善惡無 善惡業報。

    無今世者.分析諸法終歸都無。

    無後世者.隨以死後不作因緣故謂無後世。

     注: [一]原刻作常.今依麗刻改. ******************** 無父母者.亦以分分析之令盡.又說如因糞生蟲糞非蟲父母.又頭等身分非卽父母 身分.又諸法念念滅故以何爲父母耶。

    無衆生受生者.衆生法無故.今世尚無.況能受 身。

    又思惟言是衆生爲是身耶爲非身耶.若是身者眼見此身埋則爲土燒則成灰蟲 食爲糞故無受生.非身則有二種若心若離心.若是心者心法生滅念念不住況至後 身.若離心則不計我於他心中尚不計我況無心處.是故無受生者。

    無阿羅漢者.是人 見一切人飢則求食.寒則求溫.熱則求涼.毀害則瞋.敬養則喜.故無有能盡煩惱者.又 經書或說無阿羅漢.隨逐此經故生此見。

    垢淨等無因緣者.是人見此垢法自然而生. 又有垢者卽體是垢.故說無因。

    知見無知見亦如是。

    無力無勇者.見一切衆生皆假因 緣.或有言由自在天能有所作.又見衆生屬業因緣不自在故.說無力無勇及此果。

    無 常常想者.隨以何因緣破念念滅.以是因緣故生常見。

    又說諸法滅時還爲微塵.或言 還歸本性.又諸法雖滅以憶想故能受苦樂則生常想。

    又說神是常.音聲亦常.以是等 緣故生常想。

    苦謂樂者.隨以何因緣說言有樂.如先三受品中說.以是因緣故生樂想。

     ******************** 不淨淨想者.以染著身故眼見不淨而生淨想.或作是念我得人相見此人身不淨更 有衆生以之爲淨.如是等緣故生淨想。

    無我我想者.見陰相續生而取一相以之爲我. 又如先生身見因緣.以是因緣故生我想。

    非勝勝想者.是人於富蘭那等外道師中而 生勝想.又梵王自說我是大梵天王造萬物者.如是等。

    有人言若人具足受五欲樂是 名勝法.又言若人離欲入初禪乃至四禪是最勝法.又說世閒現見衆生中婆羅門爲 尊.非現見衆生中天爲最尊.是非勝勝想。

    勝非勝想者.一切衆生中佛爲最勝.有人於 中不生勝想作如是言.是刹利種又學道日淺.又謂佛法言不巧妙文辭煩重不如韋 陀此不名勝.衆僧中有四品人是故不勝.如是等勝中生非勝想。

    非淨道中淨道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