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不悅忿恚等悉爲瞋使義.(章六.十使.)
********************
者能成自利.所以者何.爲瞋恚者欲惱害人而返自害.所有身口加惡於人.自所得惡
過百千倍.故知瞋爲大自損減.是故智者欲令自利得免大苦及大罪者應當行忍。
問 曰.雲何能忍呵罵等苦。
答曰.若人善修無常了達諸法念念生滅.罵者受者皆念念滅. 是中何處應生瞋耶。
又善修空心故能忍辱.作如是念諸法實空誰是罵者.誰受是罵 者。
又事若實則應忍受.我實有過前人實語何故瞋耶.若事不實彼人自當得妄語罪. 我何故瞋。
又若聞惡罵當作是念.一切世閒皆隨業受報.我昔必當集此罵業今應償 之.何故瞋耶。
又若聞惡罵當自觀其過.由我受身身爲苦器.故應受罵。
又行忍者作如 是念.萬物皆從衆因緣生.是惡罵業從耳識意識音聲等生.我於此中自有二分.他人 唯有音聲.是則我罪分多.何故瞋耶。
又我於此聲取相分別故生憂惱.卽是我咎。
又忍 辱者不咎他人.所以者何.是瞋等罪過非衆生咎.衆生心病發故不得自在.如治鬼師 治鬼著者但瞋於鬼不瞋病人。
又是人勤行精進貪集善法.故不計他語。
又念諸佛及 衆賢聖尚不免罵.如巧罵婆羅門等種種罵佛.如舍利弗等爲婆羅門加諸毀辱.何況 ******************** 於我薄福人耶。
又作此念世閒多惡不奪我命已爲大幸.況打罵耶。
又作是念此惡罵 等於我無苦易可忍受.如佛教比丘若鐵鋸解身尚應忍受.何況罵耶。
又此行者常厭 生死.若得毀罵則證驗明了轉增厭離捨惡行善。
又是人知不忍辱後受苦報.作如是 念寧受輕罵勿墮地獄。
又是人深懷慚愧.我爲大人世尊弟子修行道者.雲何當起所 不應作身口業耶。
又聞行忍菩薩及帝釋等所得忍力.是故應忍。
無明品第一百二十七 論者言.隨逐假名名爲無明.如說凡夫隨我音聲是中實無我無我所.但諸法和合假 名爲人.凡夫不能分別故生我心.[一]我心生卽是無明。
問曰.經中佛說不知過去世等名 爲無明.何故但說我心是耶。
答曰.是過去等中多人錯謬.故說是中不知名爲無明。
又 經中解明名義.謂有所知故名爲明.知何等法.謂色陰無常如實知無常.受想行識陰 無常如實知無常.與明相違明爲無明.然則不明如實故名無明。
問曰.若不明如實名 無明者.木石等法應名無明.以不明如實故。
答曰.不然.木石無心不能分別過去世等. 注:[一]邪心爲無明義.(章六.十使.)
********************
無明能分別故不同木石。
問曰.無明名無法.如人目不見色無不見法.是故但明無故 名爲無明.無別法也。
答曰.不然.若無無明.於五陰中妄計有人及瓦石中生金想者名 爲何等.故知邪分別性名爲無明.非明無故名無明也。
又從無明因緣有諸行等相續 生.若無法者雲何能生。
問曰.若非明名無明者.今但除明一切諸法盡是無明.是故不 以一法名爲無明。
答曰.是無明自相中說.不說餘法.如言不善卽說不善體.不說無記. 無明亦爾。
又雖稟人形.無人行故說名非人.如是此明雖有分別.不能實知故說無明. 木石不爾。
問曰.若說無色無對無漏無爲皆是餘說.無明何故不如是耶。
答曰.或有此 理.不善等中則不如是。
問曰.有人言但以明無故名無明.如[一]室無光明則名爲闇。
答曰. 世閒有二種語.或明無故說名無明.或邪明故說名無明.明無故說無明者.如世閒言 盲不見色聾不聞聲.邪明故說無明者.如夜見杌樹生人想見人生杌樹想。
又若人不 能實知是事.故名不知。
又邪心名煩惱.是諸行因緣.阿羅漢斷故無有無明因緣諸行. 若非明名無明者.今阿羅漢無佛法中明應明無明.若有無明非阿羅漢.當知別有無 注:[一]原刻作實.今依麗刻改.
********************
明體性.邪心是也。
是無明分爲一切煩惱.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邪行故。
又一切煩惱 覆蔽人心皆爲盲冥.如說貪欲不見法貪欲不見福.能受此貪者皆名盲冥.恚癡亦如 是。
又從一切煩惱生諸行.而經中說從無明生行.故知一切煩惱皆名無明。
又不見空 者常有無明.但垢無明是諸行因緣。
又邪明故說無明.未見空者常是邪明故知無明 分爲一切煩惱。
問曰.無明雲何生。
答曰.若聞思邪因則無明生.如有陀羅驃.有有分者. 有精神.諸法不念念滅.無有後身.音聲及神是常.草木等有心故.成如是等邪執則無 明生。
或從邪因故無明生.謂親近惡友.聽聞邪法.邪念.邪行.是四邪因故無明生。
又生 餘煩惱因緣皆是生無明因。
又從無明因故無明生.如從麥生麥從稻生稻.如是隨計 衆生則無明生。
又經中說從邪念因緣則無明生.邪念卽是無明別名.謂見有人心先 生人念.後明了故名爲無明.是二先後相助相生.如從樹生果從果生樹。
問曰.無明有 何等過。
答曰.一切衰惱皆由無明.所以者何.從無明生貪等煩惱.從貪等煩惱起不善 業.從業受身.受身因緣得種種衰惱.如經中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受諸有身.又師子 ******************** 吼經中說諸取皆以無明爲本.[一]又偈說所有諸惡處若今[二]世後世皆無明爲本.故從貪
欲起一切煩惱過皆由無明有.以從無明生一切煩惱故。
又凡夫以無明故受此五陰 不淨無常苦空無我.何有智者受此諸苦。
又正思惟故能捨五陰.如經中說若知我心 是邪顛倒則不復生.故知以無明因緣故縛.明因緣故解。
又世閒衆生以無明力故貪 求少味不見多過。
如蛾投火.如魚吞鉤.衆生亦爾.現貪少味不顧多過。
又外道經典所 生邪見說無罪福等皆是無明.又諸惡道皆因不善.不善皆是無明。
又邪見起業多墮 地獄.邪見皆由無明故生。
又佛爲世尊一切智人三界大師真淨行者及聖弟子等.諸 外道輩不能別知.如真寶珠盲者棄之.此皆無明過也。
又一切衆生所有衰惱敗壞等 事皆由無明.一切利益成就增長皆由於明.若增長無明究竟必墮阿鼻地獄.如刼初 人不知味是虛妄而生貪著故失色力夀命等事.當知皆由無明忘失諸利。
又此無明 但真智斷.貪等不爾。
又貪心中無恚.恚心中無貪.[三]無明在一切心中.及不修慧人無明
常在心中。
又諸煩惱中無明最強.如經中說無明罪重亦難除解。
又無明是十二因緣 注:[一]原刻作有.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下衍若字.今依麗刻刪.
[三]取性無明通三性義.(章六.十使.)
********************
根本.若無無明則諸業不集不成.何以知之.諸阿羅漢無衆生相.無無明故諸業不能
集成.業不集故識等諸分不能復生.故知無明是諸苦根本。
又現見貪著此不淨身.亦 於無常中生常想.猶如空拳以誑小兒.亦如幻師能現前誑人令見土爲金。
又俗言愚 人現以罪加而可以言誑.世閒亦爾.眼見不淨而爲其所誑。
又諸心法念念盡滅取相 故生.色滅盡已癡故取相.於聲等中亦復如是.是故難解.此皆無明之過。
問曰.多無明 人有何等相。
答曰.是人於畏處不畏.善處不喜.憎惡善人.愛樂惡人.倒取人意.常喜反 戾.堅執邪事.少於慚愧.不顧嫌疑.不能悅彼亦自難悅.不能親附亦難親近.愚騃無識 好弊垢衣.樂處黑闇及不淨處.自大自貴喜輕懱人.不以道理自顯功德.過不知過利 不識利.不好淨潔亦無威儀.拙於語言常喜恚恨.僻取他教而深貪著.學誦難得旣得 易失.設有所得不能解義.設有所解則復邪僻.如是
問 曰.雲何能忍呵罵等苦。
答曰.若人善修無常了達諸法念念生滅.罵者受者皆念念滅. 是中何處應生瞋耶。
又善修空心故能忍辱.作如是念諸法實空誰是罵者.誰受是罵 者。
又事若實則應忍受.我實有過前人實語何故瞋耶.若事不實彼人自當得妄語罪. 我何故瞋。
又若聞惡罵當作是念.一切世閒皆隨業受報.我昔必當集此罵業今應償 之.何故瞋耶。
又若聞惡罵當自觀其過.由我受身身爲苦器.故應受罵。
又行忍者作如 是念.萬物皆從衆因緣生.是惡罵業從耳識意識音聲等生.我於此中自有二分.他人 唯有音聲.是則我罪分多.何故瞋耶。
又我於此聲取相分別故生憂惱.卽是我咎。
又忍 辱者不咎他人.所以者何.是瞋等罪過非衆生咎.衆生心病發故不得自在.如治鬼師 治鬼著者但瞋於鬼不瞋病人。
又是人勤行精進貪集善法.故不計他語。
又念諸佛及 衆賢聖尚不免罵.如巧罵婆羅門等種種罵佛.如舍利弗等爲婆羅門加諸毀辱.何況 ******************** 於我薄福人耶。
又作此念世閒多惡不奪我命已爲大幸.況打罵耶。
又作是念此惡罵 等於我無苦易可忍受.如佛教比丘若鐵鋸解身尚應忍受.何況罵耶。
又此行者常厭 生死.若得毀罵則證驗明了轉增厭離捨惡行善。
又是人知不忍辱後受苦報.作如是 念寧受輕罵勿墮地獄。
又是人深懷慚愧.我爲大人世尊弟子修行道者.雲何當起所 不應作身口業耶。
又聞行忍菩薩及帝釋等所得忍力.是故應忍。
無明品第一百二十七 論者言.隨逐假名名爲無明.如說凡夫隨我音聲是中實無我無我所.但諸法和合假 名爲人.凡夫不能分別故生我心.
問曰.經中佛說不知過去世等名 爲無明.何故但說我心是耶。
答曰.是過去等中多人錯謬.故說是中不知名爲無明。
又 經中解明名義.謂有所知故名爲明.知何等法.謂色陰無常如實知無常.受想行識陰 無常如實知無常.與明相違明爲無明.然則不明如實故名無明。
問曰.若不明如實名 無明者.木石等法應名無明.以不明如實故。
答曰.不然.木石無心不能分別過去世等. 注:
問曰.無明名無法.如人目不見色無不見法.是故但明無故 名爲無明.無別法也。
答曰.不然.若無無明.於五陰中妄計有人及瓦石中生金想者名 爲何等.故知邪分別性名爲無明.非明無故名無明也。
又從無明因緣有諸行等相續 生.若無法者雲何能生。
問曰.若非明名無明者.今但除明一切諸法盡是無明.是故不 以一法名爲無明。
答曰.是無明自相中說.不說餘法.如言不善卽說不善體.不說無記. 無明亦爾。
又雖稟人形.無人行故說名非人.如是此明雖有分別.不能實知故說無明. 木石不爾。
問曰.若說無色無對無漏無爲皆是餘說.無明何故不如是耶。
答曰.或有此 理.不善等中則不如是。
問曰.有人言但以明無故名無明.如
答曰. 世閒有二種語.或明無故說名無明.或邪明故說名無明.明無故說無明者.如世閒言 盲不見色聾不聞聲.邪明故說無明者.如夜見杌樹生人想見人生杌樹想。
又若人不 能實知是事.故名不知。
又邪心名煩惱.是諸行因緣.阿羅漢斷故無有無明因緣諸行. 若非明名無明者.今阿羅漢無佛法中明應明無明.若有無明非阿羅漢.當知別有無 注:
是無明分爲一切煩惱.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邪行故。
又一切煩惱 覆蔽人心皆爲盲冥.如說貪欲不見法貪欲不見福.能受此貪者皆名盲冥.恚癡亦如 是。
又從一切煩惱生諸行.而經中說從無明生行.故知一切煩惱皆名無明。
又不見空 者常有無明.但垢無明是諸行因緣。
又邪明故說無明.未見空者常是邪明故知無明 分爲一切煩惱。
問曰.無明雲何生。
答曰.若聞思邪因則無明生.如有陀羅驃.有有分者. 有精神.諸法不念念滅.無有後身.音聲及神是常.草木等有心故.成如是等邪執則無 明生。
或從邪因故無明生.謂親近惡友.聽聞邪法.邪念.邪行.是四邪因故無明生。
又生 餘煩惱因緣皆是生無明因。
又從無明因故無明生.如從麥生麥從稻生稻.如是隨計 衆生則無明生。
又經中說從邪念因緣則無明生.邪念卽是無明別名.謂見有人心先 生人念.後明了故名爲無明.是二先後相助相生.如從樹生果從果生樹。
問曰.無明有 何等過。
答曰.一切衰惱皆由無明.所以者何.從無明生貪等煩惱.從貪等煩惱起不善 業.從業受身.受身因緣得種種衰惱.如經中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受諸有身.又師子 ******************** 吼經中說諸取皆以無明爲本.
又凡夫以無明故受此五陰 不淨無常苦空無我.何有智者受此諸苦。
又正思惟故能捨五陰.如經中說若知我心 是邪顛倒則不復生.故知以無明因緣故縛.明因緣故解。
又世閒衆生以無明力故貪 求少味不見多過。
如蛾投火.如魚吞鉤.衆生亦爾.現貪少味不顧多過。
又外道經典所 生邪見說無罪福等皆是無明.又諸惡道皆因不善.不善皆是無明。
又邪見起業多墮 地獄.邪見皆由無明故生。
又佛爲世尊一切智人三界大師真淨行者及聖弟子等.諸 外道輩不能別知.如真寶珠盲者棄之.此皆無明過也。
又一切衆生所有衰惱敗壞等 事皆由無明.一切利益成就增長皆由於明.若增長無明究竟必墮阿鼻地獄.如刼初 人不知味是虛妄而生貪著故失色力夀命等事.當知皆由無明忘失諸利。
又此無明 但真智斷.貪等不爾。
又貪心中無恚.恚心中無貪.
又諸煩惱中無明最強.如經中說無明罪重亦難除解。
又無明是十二因緣 注:
又現見貪著此不淨身.亦 於無常中生常想.猶如空拳以誑小兒.亦如幻師能現前誑人令見土爲金。
又俗言愚 人現以罪加而可以言誑.世閒亦爾.眼見不淨而爲其所誑。
又諸心法念念盡滅取相 故生.色滅盡已癡故取相.於聲等中亦復如是.是故難解.此皆無明之過。
問曰.多無明 人有何等相。
答曰.是人於畏處不畏.善處不喜.憎惡善人.愛樂惡人.倒取人意.常喜反 戾.堅執邪事.少於慚愧.不顧嫌疑.不能悅彼亦自難悅.不能親附亦難親近.愚騃無識 好弊垢衣.樂處黑闇及不淨處.自大自貴喜輕懱人.不以道理自顯功德.過不知過利 不識利.不好淨潔亦無威儀.拙於語言常喜恚恨.僻取他教而深貪著.學誦難得旣得 易失.設有所得不能解義.設有所解則復邪僻.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