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八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三業品第一百
問曰.經中說三業.善不善無記業.何等是善業。
答曰.隨以何業能與他好事是業名善. 是善業從布施持戒慈等法生.非洗浴等。
問曰.何名爲好。
答曰.令他得樂是名爲好.亦 名爲善.亦名爲福。
問曰.若令他得樂名爲福者.令他得苦應當有罪.如良醫灸針令他 生苦是應得罪。
答曰.良醫針灸爲與樂故.不得罪也。
問曰.若爲與樂便得福者.如婬他 妻令其生樂亦應得福。
答曰.婬欲名決定不善.若人令他行不善法.是則爲苦非爲樂 也。
樂名今樂後樂.非現在少樂以此因緣後得大苦。
問曰.有人飲食因緣生他人樂.或 飲食不消令人至死.是施食人應得罪得福。
答曰.是人好心施食無惡心故.但得福德 不得罪也。
問曰.婬他妻者亦復如是.但爲樂故.亦應得福。
答曰.此事先答.謂婬欲是決 ******************** 定不善.生大苦故。
又施飲食中有福德分.所以者何.得飲食者不必盡死。
衆生皆以貪 染心故而受婬欲.全非福因.雲何得福。
問曰.有人以殺生故利益多人.如人破賊則國 無患.若殺毒獸則利人民.是等可以殺生而得福乎。
或有人劫盜因緣供養父母.婬欲 因緣生好兒息.妄語因緣或與夀命.以惡口等令他得利.是皆十惡所攝.雲何以此而 得福乎。
答曰.是人得福得罪.爲利他故得福.以損他故得罪。
問曰.是醫亦初與他苦後 令得樂.何故不得罪得福而但得福耶。
答曰.是醫以善心針灸無有惡意.若業爲善惡 故起則罪福兼得。
問曰.殺等皆是福得.所以者何.以殺因緣得所欲事.如爲王殺賊則 得富貴.以福因緣得隨所欲.雲何殺生不名爲福。
又人能殺則得名聞.名聞是人之所 樂.人之所樂是福德果。
又以殺故得喜樂.喜樂亦是福德果報。
又經書說若逆陣死得 生天上.如偈說若人戰陣死天女諍爲夫.又說雖善富貴人爲賊而逕前能殺則無罪 不殺則得罪。
又世法經說有四品人.婆羅門刹利毗舍首陀羅.是四品人各自有法.婆 羅門有六法.刹利四法.毗舍三法.首陀羅一法.六法者一自作天祠二作天祠師三自 ******************** 讀韋陀四亦教他人五布施六受施.四法者一自作天祠不作師二從他受韋陀不教 他三布施不受施四守護人民.三法者作天祠不作師自讀韋陀不教他自布施不受 施.一法者謂供給上三品人.若刹利爲守護人民故奪他命有福無罪。
又韋陀經說殺 生得福.所謂以韋陀語呪殺羊羊死生天.韋陀經是世閒所信。
又說若實應死者殺之 則無罪.如五通仙能呪殺人.不可言神仙有罪.罪人雲何能成此事.故知殺生得福。
又 或有心力能奪命得福施命得罪.若人以善心殺生欲令得樂.雲何有罪.如屠兒等畜 養牛羊雖施而罪。
如是盜等事中亦有福德。
答曰.汝言殺生得所欲故名福德者.是事 不然.所以者何.由福德故得隨所欲.是所欲事緣殺生得.所以然者.以先世造不淨福 故.如經中說劫奪殺害得財用施令他悲泣及不淨施.如是等施名曰不淨.要由惡緣 而得受報。
又此人先世有福.亦有殺生業緣.是故今身因殺受報。
亦有衆生應償財命. 故由殺害得隨所欲。
又非一切衆生皆以殺生而得富貴.如世閒言是人薄福多作無 獲.名聞喜樂亦復如是.皆以福德因緣故得名聞身力及樂.但是福不淨故由殺而得。
******************** 問曰.師子虎狼等所得身力皆從罪生.夜義羅刹等得身力樂亦從罪生。
答曰.是事先 答.亦由不淨福故以罪緣得。
汝言經書中說若逆陣死得生天上.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是經以此邪語誘導愚人令其有勇.何以知之.要由福生福由罪生罪.是中都無福因 何由得福。
汝言四品衆生各自有法刹利爲護人故殺無罪者.此如家法.如屠兒等世 世家法常應殺生亦不免罪.刹利亦爾.雖是王法亦故得罪.若刹利以王法故殺生無 罪.則屠獵等亦應無罪。
但刹利以憐愍心爲民除患由此得福.若奪人命此則有罪.如 人劫奪他財以養父母.是人則罪福兼得。
問曰.是人劫盜以養父母不應得罪.如世法 經說.若乏食七日從旃陀羅奪取無罪.若命欲斷得從婆羅門取.是人雖以惡業活命 不名爲破戒法人.以急難故.猶如虛空塵垢不汙.是人亦爾罪所不染。
答曰.卽梵志法 中說.若劫奪時財主來護.梵志爾時應當籌量.若使財主功德不如則應殺之.所以者 何.我是勝人能以種種悔法除滅此罪.若功德與等自殺殺他其罪亦等.以此罪重難 除滅故.若財主德勝應自捨身.以此中罪有可除故.如是分別.劫奪殺中亦應如是。
又 ******************** 言以惡業活命.是中有惡業故雲何名福。
汝言若人逕前殺則無罪不殺得罪.是言已 壞.所以者何.若前人德勝應自捨身.若無罪者何故爾耶。
汝言韋陀經說殺生得福.是 言先答.謂殺無福。
汝言人實應死殺無罪者.則殺惡賊亦應無罪。
又一切衆生皆是罪 人.以起作業受陰身故.然則殺生無得罪者.是事不可。
問曰.若衆生先世自造殺緣.今 殺何故得罪.劫盜等業亦皆如是。
答曰.若爾則無罪福.所以者何.是人先世造殺緣故 殺之無罪.離此殺生亦無福德。
如是若施他人亦應無福.以受者先世自行施業今自 得報.而實不可無罪福故.當知衆生雖自造殺業殺者亦皆得罪.以起貪恚癡諸煩惱 故。
此諸煩惱名邪顛倒.邪倒心生尚應得罪.況當故起身口業乎.故令生死無窮.若不 爾者則諸神仙起貪恚等諸煩惱時不應便失神通.若此非罪.復與何法相違故名福 德.當知衆生雖復先世自造殺緣.殺者亦應有罪。
汝雖言罪人無所能成.是事不然.旃 陀羅等亦能以呪術殺人.仙人亦爾.以惡心故隨語能成。
又此人以福力故能成.以奪 命故得罪。
汝言或有心力從奪命生福施命得罪.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要由心力及福 ******************** 因緣故能得福.非但由心.若以善心婬于師妻殺婆羅門可得福耶.安息等邊地人以 福德心婬母姊等復有福耶.故知從福因緣有福德生.非但心也.劫盜等亦如是.故知 殺等皆是不善。
又此殺等非爲利他故名不善.雖於現世少時得樂後受大苦.以損他 故名不善相。
又現見多有衆生行殺等法亦多在三塗及人道中受諸苦惱.當知苦惱 是殺等果.果似因故。
又三惡道中罪苦尤劇.故知以殺等因緣生於此中。
問曰.天人中 亦如是.諸天亦常與阿修羅戰共相殺害.人中亦以坑陷網毒殺害衆生。
答曰.天人中 有離殺等法.三惡道無.當知此中罪苦尤甚。
又人以殺等因緣則失夀等利樂.上古時 人有無量夀命.光從身出明如日月.飛行自在.地皆自然生隨意物自然粳米.皆以殺 等罪故失如是事.後轉更失.至十歲人時酥油石蜜稻粟麥等一切皆無.故知殺等是 不善業。
又若離殺等還得利樂夀命增長.如夀年八萬歲諸欲隨意。
故知殺名不善。
又 今鬱單曰有自然粳米衣從樹生.皆由離殺等故.取要言之衆生所有一切樂具皆從 離殺等生.故知殺等是不善業也。
又殺等法善人所捨.若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餘功 ******************** 德人皆悉捨離.故知不善。
問曰.是殺生等善人亦聽.韋陀經中爲天祠故聽令殺羊。
答 曰.此非善人.善人者常求利他.修慈悲心怨親同等.如是人者豈當聽殺生耶。
是人貪 恚濁心故造此經.求生天上呪他衆生.以福力故能成是事。
又此殺等得解脫者之所 不爲.故知不善。
問曰.得解脫者亦不作餘事.謂過中食等.是事亦可是不善耶。
答曰.是 罪因緣故善人亦捨.若法無過不應捨離.過中食等能害梵行是故亦捨。
有法以體性 不善故捨如殺盜等.有法以爲不善因緣是故亦捨如飲酒過中食等.故知殺生體性 不善。
又殺生者多人憎惡.如師子虎狼
答曰.隨以何業能與他好事是業名善. 是善業從布施持戒慈等法生.非洗浴等。
問曰.何名爲好。
答曰.令他得樂是名爲好.亦 名爲善.亦名爲福。
問曰.若令他得樂名爲福者.令他得苦應當有罪.如良醫灸針令他 生苦是應得罪。
答曰.良醫針灸爲與樂故.不得罪也。
問曰.若爲與樂便得福者.如婬他 妻令其生樂亦應得福。
答曰.婬欲名決定不善.若人令他行不善法.是則爲苦非爲樂 也。
樂名今樂後樂.非現在少樂以此因緣後得大苦。
問曰.有人飲食因緣生他人樂.或 飲食不消令人至死.是施食人應得罪得福。
答曰.是人好心施食無惡心故.但得福德 不得罪也。
問曰.婬他妻者亦復如是.但爲樂故.亦應得福。
答曰.此事先答.謂婬欲是決 ******************** 定不善.生大苦故。
又施飲食中有福德分.所以者何.得飲食者不必盡死。
衆生皆以貪 染心故而受婬欲.全非福因.雲何得福。
問曰.有人以殺生故利益多人.如人破賊則國 無患.若殺毒獸則利人民.是等可以殺生而得福乎。
或有人劫盜因緣供養父母.婬欲 因緣生好兒息.妄語因緣或與夀命.以惡口等令他得利.是皆十惡所攝.雲何以此而 得福乎。
答曰.是人得福得罪.爲利他故得福.以損他故得罪。
問曰.是醫亦初與他苦後 令得樂.何故不得罪得福而但得福耶。
答曰.是醫以善心針灸無有惡意.若業爲善惡 故起則罪福兼得。
問曰.殺等皆是福得.所以者何.以殺因緣得所欲事.如爲王殺賊則 得富貴.以福因緣得隨所欲.雲何殺生不名爲福。
又人能殺則得名聞.名聞是人之所 樂.人之所樂是福德果。
又以殺故得喜樂.喜樂亦是福德果報。
又經書說若逆陣死得 生天上.如偈說若人戰陣死天女諍爲夫.又說雖善富貴人爲賊而逕前能殺則無罪 不殺則得罪。
又世法經說有四品人.婆羅門刹利毗舍首陀羅.是四品人各自有法.婆 羅門有六法.刹利四法.毗舍三法.首陀羅一法.六法者一自作天祠二作天祠師三自 ******************** 讀韋陀四亦教他人五布施六受施.四法者一自作天祠不作師二從他受韋陀不教 他三布施不受施四守護人民.三法者作天祠不作師自讀韋陀不教他自布施不受 施.一法者謂供給上三品人.若刹利爲守護人民故奪他命有福無罪。
又韋陀經說殺 生得福.所謂以韋陀語呪殺羊羊死生天.韋陀經是世閒所信。
又說若實應死者殺之 則無罪.如五通仙能呪殺人.不可言神仙有罪.罪人雲何能成此事.故知殺生得福。
又 或有心力能奪命得福施命得罪.若人以善心殺生欲令得樂.雲何有罪.如屠兒等畜 養牛羊雖施而罪。
如是盜等事中亦有福德。
答曰.汝言殺生得所欲故名福德者.是事 不然.所以者何.由福德故得隨所欲.是所欲事緣殺生得.所以然者.以先世造不淨福 故.如經中說劫奪殺害得財用施令他悲泣及不淨施.如是等施名曰不淨.要由惡緣 而得受報。
又此人先世有福.亦有殺生業緣.是故今身因殺受報。
亦有衆生應償財命. 故由殺害得隨所欲。
又非一切衆生皆以殺生而得富貴.如世閒言是人薄福多作無 獲.名聞喜樂亦復如是.皆以福德因緣故得名聞身力及樂.但是福不淨故由殺而得。
******************** 問曰.師子虎狼等所得身力皆從罪生.夜義羅刹等得身力樂亦從罪生。
答曰.是事先 答.亦由不淨福故以罪緣得。
汝言經書中說若逆陣死得生天上.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是經以此邪語誘導愚人令其有勇.何以知之.要由福生福由罪生罪.是中都無福因 何由得福。
汝言四品衆生各自有法刹利爲護人故殺無罪者.此如家法.如屠兒等世 世家法常應殺生亦不免罪.刹利亦爾.雖是王法亦故得罪.若刹利以王法故殺生無 罪.則屠獵等亦應無罪。
但刹利以憐愍心爲民除患由此得福.若奪人命此則有罪.如 人劫奪他財以養父母.是人則罪福兼得。
問曰.是人劫盜以養父母不應得罪.如世法 經說.若乏食七日從旃陀羅奪取無罪.若命欲斷得從婆羅門取.是人雖以惡業活命 不名爲破戒法人.以急難故.猶如虛空塵垢不汙.是人亦爾罪所不染。
答曰.卽梵志法 中說.若劫奪時財主來護.梵志爾時應當籌量.若使財主功德不如則應殺之.所以者 何.我是勝人能以種種悔法除滅此罪.若功德與等自殺殺他其罪亦等.以此罪重難 除滅故.若財主德勝應自捨身.以此中罪有可除故.如是分別.劫奪殺中亦應如是。
又 ******************** 言以惡業活命.是中有惡業故雲何名福。
汝言若人逕前殺則無罪不殺得罪.是言已 壞.所以者何.若前人德勝應自捨身.若無罪者何故爾耶。
汝言韋陀經說殺生得福.是 言先答.謂殺無福。
汝言人實應死殺無罪者.則殺惡賊亦應無罪。
又一切衆生皆是罪 人.以起作業受陰身故.然則殺生無得罪者.是事不可。
問曰.若衆生先世自造殺緣.今 殺何故得罪.劫盜等業亦皆如是。
答曰.若爾則無罪福.所以者何.是人先世造殺緣故 殺之無罪.離此殺生亦無福德。
如是若施他人亦應無福.以受者先世自行施業今自 得報.而實不可無罪福故.當知衆生雖自造殺業殺者亦皆得罪.以起貪恚癡諸煩惱 故。
此諸煩惱名邪顛倒.邪倒心生尚應得罪.況當故起身口業乎.故令生死無窮.若不 爾者則諸神仙起貪恚等諸煩惱時不應便失神通.若此非罪.復與何法相違故名福 德.當知衆生雖復先世自造殺緣.殺者亦應有罪。
汝雖言罪人無所能成.是事不然.旃 陀羅等亦能以呪術殺人.仙人亦爾.以惡心故隨語能成。
又此人以福力故能成.以奪 命故得罪。
汝言或有心力從奪命生福施命得罪.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要由心力及福 ******************** 因緣故能得福.非但由心.若以善心婬于師妻殺婆羅門可得福耶.安息等邊地人以 福德心婬母姊等復有福耶.故知從福因緣有福德生.非但心也.劫盜等亦如是.故知 殺等皆是不善。
又此殺等非爲利他故名不善.雖於現世少時得樂後受大苦.以損他 故名不善相。
又現見多有衆生行殺等法亦多在三塗及人道中受諸苦惱.當知苦惱 是殺等果.果似因故。
又三惡道中罪苦尤劇.故知以殺等因緣生於此中。
問曰.天人中 亦如是.諸天亦常與阿修羅戰共相殺害.人中亦以坑陷網毒殺害衆生。
答曰.天人中 有離殺等法.三惡道無.當知此中罪苦尤甚。
又人以殺等因緣則失夀等利樂.上古時 人有無量夀命.光從身出明如日月.飛行自在.地皆自然生隨意物自然粳米.皆以殺 等罪故失如是事.後轉更失.至十歲人時酥油石蜜稻粟麥等一切皆無.故知殺等是 不善業。
又若離殺等還得利樂夀命增長.如夀年八萬歲諸欲隨意。
故知殺名不善。
又 今鬱單曰有自然粳米衣從樹生.皆由離殺等故.取要言之衆生所有一切樂具皆從 離殺等生.故知殺等是不善業也。
又殺等法善人所捨.若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餘功 ******************** 德人皆悉捨離.故知不善。
問曰.是殺生等善人亦聽.韋陀經中爲天祠故聽令殺羊。
答 曰.此非善人.善人者常求利他.修慈悲心怨親同等.如是人者豈當聽殺生耶。
是人貪 恚濁心故造此經.求生天上呪他衆生.以福力故能成是事。
又此殺等得解脫者之所 不爲.故知不善。
問曰.得解脫者亦不作餘事.謂過中食等.是事亦可是不善耶。
答曰.是 罪因緣故善人亦捨.若法無過不應捨離.過中食等能害梵行是故亦捨。
有法以體性 不善故捨如殺盜等.有法以爲不善因緣是故亦捨如飲酒過中食等.故知殺生體性 不善。
又殺生者多人憎惡.如師子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