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識以待念故不一時生。
又一切生法皆屬業 因.以心一一生故.地獄等報不一時受.若多心俱生便應俱受.而實不可.故知諸識不 一時生。
又識能速取緣.如旋火輪以轉疾故不見其際.諸識亦爾.住時促故不可分別。
又諸識若一時生.一切生法皆可一念一時俱生有何障礙.然則一切法生不須爲功. 不造業功亦應解脫.是事不可.故知諸識不一時生。
又身爲心使.若諸心俱生身則散 壞.以去來等心一時生故.而身實不壞.故知諸心不一時生。
又眼見外物種根芽等.及 迦羅羅臠胞等色少壯老形次第而有.心亦應爾。
又經中說若受樂時二受則滅.所謂 苦受不苦不樂受如是等.若識俱生則應一時俱受三受.而實不然.故知諸識不一時 ******************** 生。
又一身中一心生故名爲一人.若識俱生則一身多人.而實不然.是故一身識不並 生。
又若識並生則應一時知一切法.所以者何.眼中無量百千識生.乃至意中皆亦如 是.如是則應知一切法.而實不然.故知諸識不一時生。
問曰.諸識何故要次第生。
答曰.[一]一次第緣故識一一生。
問曰.何故正有一次第緣。
答曰.法應如是.如汝一神一意.我亦 如是一意一次第緣。
如芽屬種應次第生.芽不生莖等.如是隨法屬心應次心生不生 餘法。
又識相定爾.一一起滅次第相屬.如火相熱.是故諸識要次第生。
苦諦聚中想陰品第七十七 問曰.何法爲想。
答曰.取假法相故名爲想.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有人少想有人多想有 人無量想無所有想.而實無此多少等諸法.故知想者取假法相。
是想多在顛倒中說. 如說無常中常想顛倒.苦中樂想顛倒.無我中我想顛倒.不淨中淨想顛倒.亦於信解 觀一切入等中說。
又以想三種差別取緣謂怨親中人於是緣中次生三受.受生三毒. 故想有過.想有過故佛說應斷.如說眼見色莫取相.故知取假法相是名爲想。
問曰.取 注:[一]心法前後生起義.(章八.四識住.)
********************
假法爲想.此義不然.所以者何.此想能斷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故能斷一切欲
染色染及無色染一切戲掉我慢無明.故知非但取假法想.取假法想則不應能斷諸
煩惱。
答曰.此實是慧以想名說.如說受者於一切得解脫.亦說以意斷諸煩惱.又如說 以不黑不白業能盡諸業.亦說信能度河.一心度海.精進除苦.慧能清淨.而實以慧得 度不以信等.如是智慧以想名說。
又經中說以慧爲刀.如說聖弟子以智慧刀斷諸結 惱.故智慧能斷結非是想也。
又三十七聖道品中不說想名.故不能斷結。
又經中說知 者見者能得漏盡.非不知見者。
又三無漏根中說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皆以知爲 名。
又佛說慧爲慧品解脫知見品。
又說無禪不智.無等不禪。
又次第經中說持淨戒者 則心不悔.乃至攝心得如實知。
又法智等皆以慧爲名。
又三學中慧學最勝.亦說智慧 具足解脫知見具足。
又七淨中說道知見淨。
又佛說正知一切法故名無上智慧.想無 如是說。
又理應用慧斷諸煩惱.不以想也.所以者何.如大因經說若義入修多羅不違 法相隨順毗尼是義應取.又說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故經雖說無 ******************** 常想等能斷諸結.理應是慧。
又說無明是煩惱根.離無明故慧得解脫.故知以慧斷諸 煩惱。
問曰.汝言諸想取假法相.以何爲相。
答曰.有人以假法爲相.假法有五.一過去二 未來三名字四者相五者人.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人因五陰成.相無成因故非假名。
問 曰.今相義雲何。
答曰.緣卽是相.何以知之.如說師子獸王住河此岸.取彼岸相截流而 渡.若不相當則還此岸至死不捨.是經中以樹木等爲相。
又說比丘示相.是中亦以衣 等爲相。
又說世尊現如是相。
又說宰人因王食故取所嗜相。
又說明旦是日出相。
又說 三相.所謂攝相發相捨相.是中卽以攝等爲相.隨念何法心繫在緣是名攝相。
又諸天 退時先五相現.是中卽以五法爲相.故知不以假法爲相.亦非行陰所攝。
又舍利弗取 富樓那面貌等相。
又經中說眼見色不取相。
又法印中說.若比丘自見斷色聲等相.我 未說是人得清淨知見.以此故知緣卽是相.非假法也。
問曰.緣非是相.所以者何.無相 三昧亦有緣故。
又說見色已不取相.若緣是相.雲何取色而不取相。
答曰.相有二種.有 過相有無過相.遮過相故說見色不取相.無相者緣亦有過.後滅諦中當廣說.謂滅三 ******************** 心故名無相初入行者.非一切相盡是過也.若取攝相發捨相等是則無過。
又泥洹名 無法.故不應爲難。
如說若取法相不能爲汙.取假名相則生煩惱.所以者何.取怨親等 差別相故生憂喜等.從此能生貪恚等過.故知取假法相是名爲想也。
苦諦聚受論中受相品第七十八 問曰.雲何爲受。
答曰.苦.樂.不苦不樂。
問曰.何謂爲苦.何謂爲樂.雲何名爲不苦不樂。
答 曰.[一]若增益身心是名爲樂.損減身心是名爲苦.與二相違名不苦不樂。
問曰.此三受無 決定相.所以者何.如卽一事或增身心.或爲損減.或俱相違。
答曰.是緣不定非受不定. 所以者何.如卽一火或時生樂或時生苦或時能生不苦不樂.從緣生受是則決定.卽 此一事以隨時故或爲樂因或爲苦因或爲不苦不樂因。
問曰.以何時故此緣能爲苦 樂等因。
答曰.隨能遮苦於是時中則生樂相.如人爲寒所惱爾時熱觸能生樂相。
問曰. 是熱觸過增還能爲苦.非復是樂.故知樂受亦無。
答曰.世俗名相故有樂受.非真實義. 隨是人喜熱觸時亦爲增益.又遮先苦爾時是中則生樂相.若離先苦是熱觸則不能 注:[一]受陰當相分別義.(章八.五陰.)
********************
爲樂.故非實有。
問曰.汝言但以名相故有樂者.是事不然.所
又一切生法皆屬業 因.以心一一生故.地獄等報不一時受.若多心俱生便應俱受.而實不可.故知諸識不 一時生。
又識能速取緣.如旋火輪以轉疾故不見其際.諸識亦爾.住時促故不可分別。
又諸識若一時生.一切生法皆可一念一時俱生有何障礙.然則一切法生不須爲功. 不造業功亦應解脫.是事不可.故知諸識不一時生。
又身爲心使.若諸心俱生身則散 壞.以去來等心一時生故.而身實不壞.故知諸心不一時生。
又眼見外物種根芽等.及 迦羅羅臠胞等色少壯老形次第而有.心亦應爾。
又經中說若受樂時二受則滅.所謂 苦受不苦不樂受如是等.若識俱生則應一時俱受三受.而實不然.故知諸識不一時 ******************** 生。
又一身中一心生故名爲一人.若識俱生則一身多人.而實不然.是故一身識不並 生。
又若識並生則應一時知一切法.所以者何.眼中無量百千識生.乃至意中皆亦如 是.如是則應知一切法.而實不然.故知諸識不一時生。
問曰.諸識何故要次第生。
答曰.
問曰.何故正有一次第緣。
答曰.法應如是.如汝一神一意.我亦 如是一意一次第緣。
如芽屬種應次第生.芽不生莖等.如是隨法屬心應次心生不生 餘法。
又識相定爾.一一起滅次第相屬.如火相熱.是故諸識要次第生。
苦諦聚中想陰品第七十七 問曰.何法爲想。
答曰.取假法相故名爲想.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有人少想有人多想有 人無量想無所有想.而實無此多少等諸法.故知想者取假法相。
是想多在顛倒中說. 如說無常中常想顛倒.苦中樂想顛倒.無我中我想顛倒.不淨中淨想顛倒.亦於信解 觀一切入等中說。
又以想三種差別取緣謂怨親中人於是緣中次生三受.受生三毒. 故想有過.想有過故佛說應斷.如說眼見色莫取相.故知取假法相是名爲想。
問曰.取 注:
答曰.此實是慧以想名說.如說受者於一切得解脫.亦說以意斷諸煩惱.又如說 以不黑不白業能盡諸業.亦說信能度河.一心度海.精進除苦.慧能清淨.而實以慧得 度不以信等.如是智慧以想名說。
又經中說以慧爲刀.如說聖弟子以智慧刀斷諸結 惱.故智慧能斷結非是想也。
又三十七聖道品中不說想名.故不能斷結。
又經中說知 者見者能得漏盡.非不知見者。
又三無漏根中說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皆以知爲 名。
又佛說慧爲慧品解脫知見品。
又說無禪不智.無等不禪。
又次第經中說持淨戒者 則心不悔.乃至攝心得如實知。
又法智等皆以慧爲名。
又三學中慧學最勝.亦說智慧 具足解脫知見具足。
又七淨中說道知見淨。
又佛說正知一切法故名無上智慧.想無 如是說。
又理應用慧斷諸煩惱.不以想也.所以者何.如大因經說若義入修多羅不違 法相隨順毗尼是義應取.又說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故經雖說無 ******************** 常想等能斷諸結.理應是慧。
又說無明是煩惱根.離無明故慧得解脫.故知以慧斷諸 煩惱。
問曰.汝言諸想取假法相.以何爲相。
答曰.有人以假法爲相.假法有五.一過去二 未來三名字四者相五者人.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人因五陰成.相無成因故非假名。
問 曰.今相義雲何。
答曰.緣卽是相.何以知之.如說師子獸王住河此岸.取彼岸相截流而 渡.若不相當則還此岸至死不捨.是經中以樹木等爲相。
又說比丘示相.是中亦以衣 等爲相。
又說世尊現如是相。
又說宰人因王食故取所嗜相。
又說明旦是日出相。
又說 三相.所謂攝相發相捨相.是中卽以攝等爲相.隨念何法心繫在緣是名攝相。
又諸天 退時先五相現.是中卽以五法爲相.故知不以假法爲相.亦非行陰所攝。
又舍利弗取 富樓那面貌等相。
又經中說眼見色不取相。
又法印中說.若比丘自見斷色聲等相.我 未說是人得清淨知見.以此故知緣卽是相.非假法也。
問曰.緣非是相.所以者何.無相 三昧亦有緣故。
又說見色已不取相.若緣是相.雲何取色而不取相。
答曰.相有二種.有 過相有無過相.遮過相故說見色不取相.無相者緣亦有過.後滅諦中當廣說.謂滅三 ******************** 心故名無相初入行者.非一切相盡是過也.若取攝相發捨相等是則無過。
又泥洹名 無法.故不應爲難。
如說若取法相不能爲汙.取假名相則生煩惱.所以者何.取怨親等 差別相故生憂喜等.從此能生貪恚等過.故知取假法相是名爲想也。
苦諦聚受論中受相品第七十八 問曰.雲何爲受。
答曰.苦.樂.不苦不樂。
問曰.何謂爲苦.何謂爲樂.雲何名爲不苦不樂。
答 曰.
問曰.此三受無 決定相.所以者何.如卽一事或增身心.或爲損減.或俱相違。
答曰.是緣不定非受不定. 所以者何.如卽一火或時生樂或時生苦或時能生不苦不樂.從緣生受是則決定.卽 此一事以隨時故或爲樂因或爲苦因或爲不苦不樂因。
問曰.以何時故此緣能爲苦 樂等因。
答曰.隨能遮苦於是時中則生樂相.如人爲寒所惱爾時熱觸能生樂相。
問曰. 是熱觸過增還能爲苦.非復是樂.故知樂受亦無。
答曰.世俗名相故有樂受.非真實義. 隨是人喜熱觸時亦爲增益.又遮先苦爾時是中則生樂相.若離先苦是熱觸則不能 注:
問曰.汝言但以名相故有樂者.是事不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