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香細故不聞.火中有味.
風中空中皆有色等.而實無故.非一切相振盡能生聲。
問曰.俗中常言聲是空之求那. 今何以知之從四大生。
答曰.今現見聲從四大生.我等先現見故。
又言鍾聲鼓聲故.知 是鍾鼓聲。
又以四大異故聲有差別.如鍾鼓聲異。
又擊銅器則聲動俱有.捉則俱止.當 注:[一]原刻作聲.今依麗刻改.
********************
知器動聲亦如是。
又將欲爲聲必備四大質像.故知聲從大生。
又業因緣故聲有差別. 如衆生聲或麤或妙.[一]不應以業緣故生空求那.是故非也。
又因相故.因相者隨法以何 故有卽名爲因.如是因大有聲.無則無聲.如有火則熱無火無熱當知從火有熱.從大 生聲亦復如是。
如有虛空熱.虛空猶在而熱或無.當知空非熱因.聲亦如是.如有虛空 有聲虛空猶在而或無聲.故知非因。
又聲是虛空求那.此無可信.現事中初不見聲因 於空.亦無比知.是中以何爲比.又經書中亦多相違.如是無一可信故知不然。
香相品第五十七 問曰.多摩羅跋等衆香合故其香異本.爲卽此等香更生異香耶。
答曰.因香和合更生 異香.如青黃色雜更生綠色.又以種種業因緣故生種種香。
問曰.優樓佉弟子謂香唯 是地之求那.此事雲何。
答曰.無陀羅驃是事已明.故知不然。
又衞世師人謂白鑞鉛錫 金銀銅等皆是火物.而是中有香.故知不唯地有。
問曰.白鑞等與地合故有香。
答曰.此 非客香.所以者何.先餘物中不聞此香.若曾聞者可言是客.如先聞華中香後衣中聞 注:[一]聲是報義.聲非因義.(章八.十二入.)聲一向無記義.(章八.十八界.)
********************
可名是客.是白鑞等香不如是.是故非因。
又是白鑞等無[一]無香時不應言客。
又我亦可 說水等中無色等.但與地合故色等可得.若汝言水等中自有色者.我等亦說白鑞等 中自有香。
又若物中有不相離法卽此物有.是故香隨不相離處卽此物香。
又水等中 若有香以微故不知.有何咎.如說月中有火火決定熱。
又汝說溫室中火滅餘熱中有 微色.亦說湯中有微冷相.水香亦爾.是中無決定因言水中無香。
又汝諸陀羅驃無決 定相.所以者何.汝自誓言地中有香.而金剛頗棃等燒變異故皆是地物而皆無香。
又 汝言水相定冷.乳等相亦定冷.而酥等有香故說名地物。
又言火決定熱.以白鑞等爲 火物而中無定熱.又月等實冷而汝說爲火物.以此等故諸陀羅驃無決定相.是故香 唯地有此事不然。
汝以白鑞等爲火物.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無決定熱故.優樓佉弟子 說火決定熱而白鑞等無熱。
問曰.白鑞等物熱在果中.不在觸中。
答曰.酥果冷故應是 水物.而汝以定有香故名爲地物.是故說果不名用因。
又訶黎勒果時定熱應是火物 而實有香.有五味故不名火物.以說果非因故.白鑞等非是火物。
又火相輕白鑞等重. 注:[一]此字依麗刻加.
********************
火色白而白鑞等色黑.又白鑞等與火無有同相可得知是火物。
又白鑞等與火相違. 所以者何.熱則消故.若是火物得火應增.而實不增.故非火物。
汝等不善思故謂香惟 是地物.是香皆在四衆中。
味相品第五十八 味名甜酢醎辛苦淡等.此六味皆隨物差別.不以四大偏多故有.如說地水多故甜是 事不然.甜味有無量差別.當知物生自有別異。
問曰.藥師說但有六味.此事雲何。
答曰. 不限於六.所以者何.或二味合.或三或四.如是無量。
不以甜酢合故名甜酢味.甜酢和 合更生異味.如是無量。
有隨世俗故差別諸味.如人以爲甘卽名爲甘。
又諸味熟時各 各相因.甘味熟時或甘或變.餘味亦爾.故知諸法有如是力.非惟六也。
觸相品第五十九[一]觸名堅.輭.輕.重.強.弱.冷.熱.澀.滑.強.濯猗樂.疲極.不疲極.若病.若差.身利.身鈍.嬾.重.迷.悶.
[夢-夕+登]矒.疼.痹.頻伸.飢.渴.飽滿.嗜樂.不嗜樂.懵等。
問曰.有說觸有三種.冷熱不冷不熱.是事 注:[一]外內觸有三十四種義.(章八.十二入.更加欠呿.痛.癢.急.緩.五法.爲三十九觸.)
********************
雲何。
答曰.於堅等中生知.若離堅等無冷熱知。
問曰.優樓佉說地觸是不冷不熱.風觸 亦爾.水觸冷.火觸熱.是事雲何。
答曰.先已說無有決定謂酥等定冷鑞等無熱.又先說 三觸若是風客則風無別觸故無定相.又湯中冷相不可得故水非定冷相。
問曰.湯中 有微冷相.火勝故不知.何以知之.若火勢盡還更冷故。
答曰.白鑞等酥等堅物與火合 故則流.若堅相不失而有流相則堅相卽爲流相.若失堅相而有流相是則冷觸滅已 更生冷觸.如地觸是不冷不熱.與火合時觸若不失則不名熟變.若失此觸更生異觸 如是則冷觸失已更生冷觸.若爾水諸求那亦應熟變.汝言反覆有過。
又相違法生故 諸相無常.如火合故草等相滅.若謂熱觸覆冷觸者.他人亦可言乳相不滅但酪相覆 故不可得。
若汝謂不見乳還爲乳.然則無有熟變.所以者何.無始生死中何物不爲火 之所燒.亦見土中有黑泥可得.當知亦從熟變而還.故知熟變非常不還.如是則冷觸 失還生冷觸。
或有與火合故黑色滅還生黑色.赤色滅還生赤色.如是冷觸滅已離火 還生.斯有何咎。
又衞世師人說但地有熟變相水等中無.而藥師說若飲沸湯則得異 ******************** 果.若湯中色等不失安有異果.故知水等亦有熟變.如火燒物失本相故更有異相故 知物有異相.水亦如是。
又是諸相相違故無常.如水能滅火.火能消水.火力無物不消. 況與水合而冷觸不滅.是故衞世師經說水決定冷是事不然。
苦諦聚識論中立無數品第六十 心意識.體一而異名.若法能緣是名爲心。
問曰.若爾.則受想行等諸心數法亦名爲心. 俱能緣故。
答曰.[一]受想行等皆心差別名.如道品中一念五名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正念.
精進等亦如是.又一無漏慧而有苦習智等種種別名.又一定法亦名爲禪解脫除入.
如是心一但隨時故得差別名.故知但是一心。
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是人欲漏心得解 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若別有心數.應說心數得解脫。
又經中說佛若知衆生歡喜 心柔輭心調和心堪任得解脫然後爲說四真諦法.是中不說心數。
又經中說心垢故 衆生垢心淨故衆生淨.又說若比丘入四禪中得清淨不動心然後如實知苦聖諦集 滅道諦.又十二因緣中說行緣識.又說六種爲人.又說輕躁易轉無過於心.又經中說 注:[一]心數與心一體義.(章二.三有爲.)
********************
使詣城主語其事實語已還去主名爲心.又說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是名爲二.又但說
有識身.不說有心數。
又說三事合故名觸.若有心數不名爲三.而實說三.故知但心無 別心數。
立有數品第六十一 問曰.心異心數法異.所以者何.心心數法共相應故.若無心數則無相應.而實有相應. 故知有心數法。
汝意若謂心與餘心相應.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心獨行遠逝寢 藏無形.是中但遮同性.雖與心數共行猶名爲獨行.如比丘獨處雖有蟲獸以無類故 亦名獨處.故知心不與餘心相應.而實有相應.故知有數。
又心七界一入一陰所攝.心 數法一界一入三陰所攝。
又心是依處.數法依止.如經中說是心數法皆依心行。
又若 無心數則無五陰.是則不可。
又此二生異.從二生心.從三生數.如經中說因眼緣色生 眼識.三事和合名觸.觸因緣生受.有說名色集故識集.觸集故受集。
又心數法與所依 相應.同共一緣.在一世中.心不如是.以是差別故知心異心數法異。
又四依中說依智 ******************** 非依識.智若是識雲何言依.故知智非識也。
又佛自說心數法[一]名.謂從心生依止心故
名爲心數。
又佛不說此義唯獨有心而無心數.他人亦可言但有數而無心.汝若以名 字破數.我亦以名字破心。
又所作異故諸法相異.如水能浸漬火能焚焼.如是受等所 作異故知有異相。
又諸經中說心中生覺.故知心數
問曰.俗中常言聲是空之求那. 今何以知之從四大生。
答曰.今現見聲從四大生.我等先現見故。
又言鍾聲鼓聲故.知 是鍾鼓聲。
又以四大異故聲有差別.如鍾鼓聲異。
又擊銅器則聲動俱有.捉則俱止.當 注:
又將欲爲聲必備四大質像.故知聲從大生。
又業因緣故聲有差別. 如衆生聲或麤或妙.
又因相故.因相者隨法以何 故有卽名爲因.如是因大有聲.無則無聲.如有火則熱無火無熱當知從火有熱.從大 生聲亦復如是。
如有虛空熱.虛空猶在而熱或無.當知空非熱因.聲亦如是.如有虛空 有聲虛空猶在而或無聲.故知非因。
又聲是虛空求那.此無可信.現事中初不見聲因 於空.亦無比知.是中以何爲比.又經書中亦多相違.如是無一可信故知不然。
香相品第五十七 問曰.多摩羅跋等衆香合故其香異本.爲卽此等香更生異香耶。
答曰.因香和合更生 異香.如青黃色雜更生綠色.又以種種業因緣故生種種香。
問曰.優樓佉弟子謂香唯 是地之求那.此事雲何。
答曰.無陀羅驃是事已明.故知不然。
又衞世師人謂白鑞鉛錫 金銀銅等皆是火物.而是中有香.故知不唯地有。
問曰.白鑞等與地合故有香。
答曰.此 非客香.所以者何.先餘物中不聞此香.若曾聞者可言是客.如先聞華中香後衣中聞 注:
又是白鑞等無
又我亦可 說水等中無色等.但與地合故色等可得.若汝言水等中自有色者.我等亦說白鑞等 中自有香。
又若物中有不相離法卽此物有.是故香隨不相離處卽此物香。
又水等中 若有香以微故不知.有何咎.如說月中有火火決定熱。
又汝說溫室中火滅餘熱中有 微色.亦說湯中有微冷相.水香亦爾.是中無決定因言水中無香。
又汝諸陀羅驃無決 定相.所以者何.汝自誓言地中有香.而金剛頗棃等燒變異故皆是地物而皆無香。
又 汝言水相定冷.乳等相亦定冷.而酥等有香故說名地物。
又言火決定熱.以白鑞等爲 火物而中無定熱.又月等實冷而汝說爲火物.以此等故諸陀羅驃無決定相.是故香 唯地有此事不然。
汝以白鑞等爲火物.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無決定熱故.優樓佉弟子 說火決定熱而白鑞等無熱。
問曰.白鑞等物熱在果中.不在觸中。
答曰.酥果冷故應是 水物.而汝以定有香故名爲地物.是故說果不名用因。
又訶黎勒果時定熱應是火物 而實有香.有五味故不名火物.以說果非因故.白鑞等非是火物。
又火相輕白鑞等重. 注:
又白鑞等與火相違. 所以者何.熱則消故.若是火物得火應增.而實不增.故非火物。
汝等不善思故謂香惟 是地物.是香皆在四衆中。
味相品第五十八 味名甜酢醎辛苦淡等.此六味皆隨物差別.不以四大偏多故有.如說地水多故甜是 事不然.甜味有無量差別.當知物生自有別異。
問曰.藥師說但有六味.此事雲何。
答曰. 不限於六.所以者何.或二味合.或三或四.如是無量。
不以甜酢合故名甜酢味.甜酢和 合更生異味.如是無量。
有隨世俗故差別諸味.如人以爲甘卽名爲甘。
又諸味熟時各 各相因.甘味熟時或甘或變.餘味亦爾.故知諸法有如是力.非惟六也。
觸相品第五十九
問曰.有說觸有三種.冷熱不冷不熱.是事 注:
答曰.於堅等中生知.若離堅等無冷熱知。
問曰.優樓佉說地觸是不冷不熱.風觸 亦爾.水觸冷.火觸熱.是事雲何。
答曰.先已說無有決定謂酥等定冷鑞等無熱.又先說 三觸若是風客則風無別觸故無定相.又湯中冷相不可得故水非定冷相。
問曰.湯中 有微冷相.火勝故不知.何以知之.若火勢盡還更冷故。
答曰.白鑞等酥等堅物與火合 故則流.若堅相不失而有流相則堅相卽爲流相.若失堅相而有流相是則冷觸滅已 更生冷觸.如地觸是不冷不熱.與火合時觸若不失則不名熟變.若失此觸更生異觸 如是則冷觸失已更生冷觸.若爾水諸求那亦應熟變.汝言反覆有過。
又相違法生故 諸相無常.如火合故草等相滅.若謂熱觸覆冷觸者.他人亦可言乳相不滅但酪相覆 故不可得。
若汝謂不見乳還爲乳.然則無有熟變.所以者何.無始生死中何物不爲火 之所燒.亦見土中有黑泥可得.當知亦從熟變而還.故知熟變非常不還.如是則冷觸 失還生冷觸。
或有與火合故黑色滅還生黑色.赤色滅還生赤色.如是冷觸滅已離火 還生.斯有何咎。
又衞世師人說但地有熟變相水等中無.而藥師說若飲沸湯則得異 ******************** 果.若湯中色等不失安有異果.故知水等亦有熟變.如火燒物失本相故更有異相故 知物有異相.水亦如是。
又是諸相相違故無常.如水能滅火.火能消水.火力無物不消. 況與水合而冷觸不滅.是故衞世師經說水決定冷是事不然。
苦諦聚識論中立無數品第六十 心意識.體一而異名.若法能緣是名爲心。
問曰.若爾.則受想行等諸心數法亦名爲心. 俱能緣故。
答曰.
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是人欲漏心得解 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若別有心數.應說心數得解脫。
又經中說佛若知衆生歡喜 心柔輭心調和心堪任得解脫然後爲說四真諦法.是中不說心數。
又經中說心垢故 衆生垢心淨故衆生淨.又說若比丘入四禪中得清淨不動心然後如實知苦聖諦集 滅道諦.又十二因緣中說行緣識.又說六種爲人.又說輕躁易轉無過於心.又經中說 注:
又說三事合故名觸.若有心數不名爲三.而實說三.故知但心無 別心數。
立有數品第六十一 問曰.心異心數法異.所以者何.心心數法共相應故.若無心數則無相應.而實有相應. 故知有心數法。
汝意若謂心與餘心相應.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心獨行遠逝寢 藏無形.是中但遮同性.雖與心數共行猶名爲獨行.如比丘獨處雖有蟲獸以無類故 亦名獨處.故知心不與餘心相應.而實有相應.故知有數。
又心七界一入一陰所攝.心 數法一界一入三陰所攝。
又心是依處.數法依止.如經中說是心數法皆依心行。
又若 無心數則無五陰.是則不可。
又此二生異.從二生心.從三生數.如經中說因眼緣色生 眼識.三事和合名觸.觸因緣生受.有說名色集故識集.觸集故受集。
又心數法與所依 相應.同共一緣.在一世中.心不如是.以是差別故知心異心數法異。
又四依中說依智 ******************** 非依識.智若是識雲何言依.故知智非識也。
又佛自說心數法
又佛不說此義唯獨有心而無心數.他人亦可言但有數而無心.汝若以名 字破數.我亦以名字破心。
又所作異故諸法相異.如水能浸漬火能焚焼.如是受等所 作異故知有異相。
又諸經中說心中生覺.故知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