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以觸故知。

    答曰.若爾火則無色.汝經中無無色火.是卽爲過。

    問曰.是中有 細微色。

    答曰.火色多而觸少.如見燈色未覺其觸。

    問曰.觸定到乃知耶。

    答曰.定到知.所 以者何。

    如因香風中有異香生.如是因日更有火生。

    問曰.日沒火色何故不見。

    答曰.或 有火但觸無色.如日沒熱.如熱病人火依於身.如溫室中火滅餘熱.湯中火等.皆有觸 無色.如是故火或有色無色應當信受。

     意品第五十三 汝言意行.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意念念生滅.如風如業.念念滅法則無去相。

    又意去者. 若知已去不知已去二俱不然.若先知已復何用去.若不知已去爲何所趣。

    又若心在 眼雲何復得到耳.若心生念我當到耳則爲念耳.若欲聞聲卽是念聲.若心在眼不得 生念.餘根亦爾.故意不去。

    又若人先見城國邑等.今隨本念不知現在.故意不去。

    又若 法去者.應先近後遠.而今遠近俱念.故知不去。

    又若法去者.中道應知諸塵.如人行道 中知色等物.而意不爾。

    又如心能知無.謂過去未來兔角龜毛蛇足風色赤鹽香等亦 ******************** 知.俱不到故.故知不去。

    又若心到緣.則不應有無知疑知邪知.而實有之.故知不到。

    又 心緣泥洹若心到者則以有爲到無爲中是則不然.還出無爲入有爲中是亦不然。

    又 若生念有後世心卽到後世.此身應死不得復還.是故不去。

    又心念未來卽到未來.不 可以現在法爲未來也.又心念過去卽在過去.不應以去來法爲現在也.故知不去。

    又 從欲心面生異色.恚等亦爾.若心到異處色不應異.故知不去。

    又心在緣中名之爲受. 是受三種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若心到異處此則無受.故知不去。

    又心依於身.如經中 說心依名色.故不離身到餘處去。

    又身合識故名爲身.若心在異處身則無識.緣與識 合便名有識.是故不去。

    問曰.夢中心至餘方。

    答曰.不然.如夢中所作失不淨等是皆在 身.心顛倒故謂在餘方.而實不去。

    又夢中所爲皆是虛妄.如人夢飲竟不除渴.又夢行 欲等不名爲墮.故知夢中意亦不去。

    又心但在曾所見聞覺知法中.不行異法.若去到 者亦應知異法。

    問曰.神使意去.能到餘方。

    答曰.是事後破神品中當廣分別.故意不去。

     根不定品第五十四 ******************** 問曰.諸根爲定爲不定耶。

    答曰.雲何名定.雲何名不定。

    問曰.以眼等根所知及因是名 爲定。

    答曰.若爾根非定也.所以者何.諸根非是眼等所知及因。

    問曰.眼瞳子及舌身可 以眼見.耳鼻在內故不可得見。

    答曰.死人亦有瞳子舌身.而實無根。

    問曰.瞳子二種有 是根非根.死人根瞳子滅.非根者在。

    答曰.根瞳子無能見者.故非眼等所得。

    經中說五 根是色不可見有對.若是可見.則可分別此瞳子是根此瞳子非根。

    問曰.若經中說因 四大成清淨色名爲五根.何故復說五根是色不可見有對耶。

    答曰.是故可疑業力不 可思議.以業力故四大變而爲根.佛恐弟子謂此五根自從業生.故言是色。

    又外道說 五根從我生.我卽非色.又言五根知大知小故非決定.是人亦以無色爲根.是故佛言 諸根是色因色等成。

    或謂因色等成則應可見.故說不可見.亦非耳等根之所得。

    或謂 若爾便應無對.故說有對.對諸塵故.若色有形有對是名麤色.但眼所見。

    又外道言諸 數量[一]一異合離好醜作業總相別相及陀羅驃雖非色法亦是可見.故佛說言於此等 中但色可見非餘法也.礙於手等故名有對。

    問曰.若爾.皆應受觸。

    答曰.雖俱障礙.非一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 切處盡生.身識隨生識故分別諸根。

    復次諸根實非決定.所以者何.法若決定如手取 物唯取一手.眼能見大小故非定也。

    又若定物觸則有作.如觸火則燒觸刀則割.眼遠 而能見故非決定。

    又若法決定則礙決定法.如手礙手.眼於水精雲翳等中亦不障礙. 故非決定。

    又根若決定應在身內.在身內故雖與意合亦應不見外塵.而實能見.故非 決定。

    又法若決定則可數名五根.而眼等名二.幷舌與身是名爲八.故非決定.但處有 定根非定也。

    又左眼見右眼亦識.不應異見異識.以根無左右相故非是決定。

    又根塵 合法不可得故.無決定也.又得決定色等法則不覺能.得根則覺.故非決定。

    問曰.眼光 能見大小.亦能遠去見色無有障礙.猶如日光離身能見.是光因二眼定處合爲一光 而能見色.又眼是一耳鼻在內不可分別.是故汝說異見異識此言則壞。

    又神知非根. 根是所用。

    又汝言合法不可得者.是事已答.謂日光暎等.耳等諸根和合密故亦不可 得.如合木密際不可知。

    又因神故覺.非是諸根。

    又根由大成.大無覺故根亦非覺。

    又瓶 因微塵.如微塵無覺.瓶亦無覺.又不知異塵故知無覺。

    答曰.汝言光去故根是決定.汝 ******************** 以光爲根.光非定故根亦不定。

    又此光無.[一]先已破故。

    又汝言一根.是事不然.一眼見異 二眼見異.若一眼壞見則不明.是左右根先已答。

    問曰.若一眼能生識者.則二眼應是 一根何用第二眼爲。

    答曰.以鼻隔故不得爲一.設無障隔亦不爲一.如手指等。

    汝言是 神所用.是事先破.神不能用。

    日光暎者.是亦先破。

    汝言和合密故不見.是亦不然.所以 者何.法若決定則無和合.體相異故.如合木雖密猶見其際.根塵和合不見如是。

    汝言 以神故覺.當說無神。

    汝言諸大成根.是事不然.業力變大爲根則有差別。

    問曰.根是決 定.所以者何.是四大所成.四大定故根亦決定。

    又以眼等根是決定.故大等能爲利益。

     又大變爲根.大決定故所變成法應亦決定。

    又當根有塵.當塵有根.若不決定不應相 當.應如意法.故知決定。

    又世閒人於瞳子等決定法中說名諸根。

    又根知五種定法.非 如意等.故名決定。

    又根知現在.餘皆比知.故名決定。

    又根知有緣.意亦無緣.如知過去 等。

    又根塵和合故生根知法.應以決定根對決定塵.故知決定。

    答曰.汝言根由大成名 決定者.雖俱由諸大.而有是根非根.如是或有決定或不決定.汝言利益.利益於知.非 注: [一]原刻此二字作光以.今依麗刻改. ******************** 助根也。

    又言大變成根.變亦爲知.非利益根。

    又四大清淨名根.故非決定。

    汝言根塵[一]相 當.亦是意定.根非知故.其餘皆是意力差別。

    又雖說六識要以意識決了.如見四諦時 現知諸法正觀法性皆以意識。

    又如旋火輪及幻化燄揵闥婆城皆無而妄見.見色亦 爾.是故眼等悉爲邪緣。

    汝言根塵合故生知.若到故知不到而知.皆先已答。

     色入相品第五十五 又言青黃等色名爲色入.如經中說眼入滅色相離.是處應知。

    問曰.有說業量亦是色 入.所以者何.如經中說黑白長短麤細諸色。

    答曰.[二]形等是色之差別.何以知之.若離色 則不生形量等心.若形等異色.離色亦應生心.而實不生.故知不異。

    問曰.先生色心.後 生形心.所以者何.黑白方圓心不並生。

    答曰.長短等相皆緣色故意識中生.如先見色 然後意識生.男女相業亦以諸有爲法念念滅故無.識法不去.以去故名爲業。

    問曰.去 名身業.若無去則無身業。

    答曰.世俗名字故有身業.非第一義。

    問曰.若第一義中無身 業者.第一義中亦無罪福.無罪福故亦無果報。

    答曰.法於異處起時若益他惱他故成 注: [一]原刻作根.今依麗刻改. [二]形色是假義.(章八.十二入.) ******************** 罪福.不應難也。

     聲相品第五十六 問曰.何故不說因聲成大。

    答曰.聲離色等.色等不相離.是故不說。

    又聲不如色等常相 續故.又亦不與色等俱生.又與色等生異.所以者何.色等相生漸以根芽次第而有.聲 不如是。

    又聲從物得名.如說瓶聲.不言瓶中聲.又或言見瓶或言見瓶色.初不言聞瓶. 但言聞瓶聲。

    又衆生昔殖靜寂業故.若萬物皆常有聲則無時暫靜.是故聲非成諸大 因。

    問曰.物皆有聲.何以知之.振則聲發.諸大常相振故一切盡應有聲。

    答曰.非萬物相 振皆有聲因.所以者何.眼見二指相振不能生聲。

    問曰.是中生聲.微故不知。

    答曰.不生. 乃至微聲亦不聞故。

    若言有聲.則無現信.他人亦可言水中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