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五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聲品第五十 汝言人在遠處小語則不聞故知聲到耳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如汝言人在遠處語 從聲有聲相續轉微更不復生是故不聞.我亦如是.耳雖不到聲小故不聞。

    又如汝眼 光雖去但見日輪不見日業.我亦如是.耳雖不到聲麤故可聞細則不聞。

    又如汝眼光 雖遠去不能至百千萬由旬.雖能徹見水精等障壁等障則不見.能見日輪而不見日 業.我耳亦如是.聲雖不到麤故能聞而不能細辯。

    又汝言順風則了.是事不然.所以者 何.則無有人能逆風聞.如香逆風則不可聞.聲亦應爾逆風不應少聞而實可聞.是故 知聲不到而聞.若聲可少聞.以風障故。

    又聲不可如香爲風所吹.何用分別逆順風耶。

     又汝言聲可盡聞故知來到不同色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聲法應盡聞.色法不爾.萬 ******************** 物皆有同相異相.是可知塵故同.知盡不盡故異.不以到不到故異。

    又鈴聲於鈴中可 聞.何以知之.如人欲聽鈴音則以耳就鈴。

    又聲是求那是故不去.以諸求那無作業故。

     問曰.從聲相續生聲求那.如水中波.名爲聲去。

    答曰.是聲與波何以相喻.水相鼓扇則 有波生.今聲中更有何聲能生異聲。

    若汝意謂聲能生異聲者.何故不卽於本處生不 餘處生.水水相擊故有波生。

    若說言人是聲造耳卽應是說者.而實不可.是故知聲不 說而去。

    又若鈴聲轉相續生.而鈴非無聲.若聲如波相續生者定水無波.如是從鈴有 聲鈴應無聲.而實不然.故知聲在鈴中。

    又捉鈴則聲止.故知聲常依鈴.若聲依鈴亦離 鈴者.捉鈴時依鈴聲應滅.離鈴聲應在。

    又現語言中無有如鈴相續生者。

    又聲中有方 差別謂東西方聲.亦有近聲遠聲.若聲到耳則無是差別。

    又若聲來者則天耳無用.所 以者何.百千世界聲雲何能來。

    又如射聲能中聲處.若聲到耳應自射耳.若不爾者不 名射聲。

    又若遠近聲可俱得聞。

    又聲念念滅故不生異聲.不見念念滅法能有所生.是 故聲不生異聲.如念念滅業不生異業.聲亦如是念念滅故不生異聲。

    若聲生異聲.業 ******************** 亦應生異業.然則業不生業此言則壞。

    又汝法中聲與異聲相[一]違各不同處.若聲與異 聲同處則不名相違.若不同處則前聲滅已後聲自生.是故聲不生異聲。

    又聲是一法. 雲何能生異聲.不見一物有能生者。

    問曰.如合是一能生成物.聲亦如是.雖是一法能 生異聲。

    答曰.汝見合法是一能有所生聲亦然者.色亦爲一應生異色.香味觸亦如是. 然則陀羅驃或有五性三性二性。

    又同業故.聲與業同相.如說雖聲求那滅與業同.如 指彈刀刀動名業卽亦有聲.動不離刀.聲亦如是.以手捉刀則聲俱動止.故知業不生 異業.聲亦不應更生異聲。

    如汝分別從初業勢更生後業.如是亦應從初聲生勢.從勢 生後諸業.是中無有異勢從勢生後因業能生勢而聲不能。

    又業滅故不名因陀羅驃. 所以者何.先業滅已後陀羅驃生.聲亦如是.先聲滅已後聲自生.後聲不應有因。

    若汝 猶謂前聲生異聲者.則聲不名念念滅.所以者何.是聲生時是第一念.生異聲時是第 二念.異聲生已是第三念.前聲滅時是第四念.故非念念滅也。

    又聲雲何與異聲相違. 爲如毒與毒藥相違藥與病相違耶.若不爾則鈴不應有二聲.若一念中鈴有二聲則 注: [一]原刻下衍相違二字.今依麗刻删. ******************** 千念中亦應有二聲。

    又如無求那.陀羅驃與火合故生求那.滅本黑色更生赤色.聲亦 如是.前聲滅已異聲更生.若不爾應一念中鈴有二聲.而實無二.是故不然。

    又若從聲 生異聲者則不隨因.而實從鈴生聲.是則隨因.又此異聲應非鈴聲.又此異聲終不應 斷.無斷因故。

    問曰.從是初聲轉生微聲是故有斷。

    答曰.何故轉生微聲。

    隨打勢著.隨著 有初聲.第二聲分等亦隨著差別故有.以無打因故著勢則[一]折.著勢折故聲則轉微。

    又 若因聲生異聲者.亦應因色生水鏡中色.如是水月鏡像卽名爲色.然則衞世師經一 切皆壞。

    又汝等說從離生聲是事亦無.所以者何.不從手離生聲.合故有聲.以刀竹等 諸分相著.離時相振是故有聲。

    又我等不說從合生聲.所以者何.指與空合則不生聲. 若指不相振亦不生聲是故不從合生.但四大若合若離則有聲生.如諸大業常在諸 大不捨而去。

     聞香品第五十一 問曰.汝言香至鼻聞.是亦不然.所以者何.如聲可遠聞.香在遠處亦可得聞。

    汝意若謂 注: [一]原刻作打.今依麗刻改.次同. ******************** 從是香物相續生香因.聲相續中已說其過。

    答曰.香雲何可聞。

    問曰華微分去.香亦依 去。

    答曰.不然.若華分去.華分是色應當可見.而實不見.故知不去。

    問曰.是華分色微故 不見。

    答曰.香亦細微不應得聞。

    問曰.香勢大故可聞.如羹中興渠雖不見色但聞其香。

     答曰.今現見隨華分色亦聞其香.細分中色何故不見。

    又若燒華其香更增.色但有滅. 故香非華分。

    又若香是華分亦應少聞.而實不然。

    [一]又若華分去華應損減.而實不減.何 以知之.如一斤鬱金常有香去而常一斤。

    問曰.所損微故不可得知.如水瓶中去一滴 水不覺其減。

    答曰.若常損者華尚應無.況不覺減。

    又若華常減則不可見聞.以常減故 念念生滅.念念滅故應生異陀羅驃.況不更生異求那耶.而實是華可得見聞.故知華 分不去。

    問曰.若但香去香亦應盡.以常損故.又香無分故.但應都盡。

    答曰.我等不使華 分隨風.亦不令風吹華香去.但因華香中更生異香.因此香風復生香風來至鼻聞.故 無斯咎。

    何以知之.如聞麻中香非華分香.以華熏故.若是華分何能熏麻.故知此香不 在華分。

    又此華香若摩若搦若著熱中其香則滅.若在麻中則不可滅。

    又此華香但在 注: [一]香不與色俱行義.(章八.十二入.) ******************** 油中不在滓中.故非華分。

    又此香久在麻.華中不爾.故非華分。

    問曰.若非華分.是何物 香。

    答曰.是名麻香.因華而生不得離麻.如是因華香風更生異香.是事已明。

    復次或有 熱風冷風可覺.是中水火色不可見.當知風中更生異觸非吹水火分去.若風中熱觸 屬火冷觸屬水.則不冷不熱觸應當屬地。

    如水火色不可得者.地色亦應細故不可得. 若爾風則無觸.是卽爲過。

    他人亦可得說如風與水火合故有冷熱觸.如風與地合故 有不冷不熱觸.是中無有決定因緣水分火分得隨風去而地分不去。

    如汝經中有三 觸觸身而非地水火.故知風是不可見相.以此言故三觸於風或客非客.所以者何.是 三種觸若非見相則是風。

    又汝意若謂見水火中有冷熱觸故非是風分.如是見地中 有不冷不熱觸故亦不應是風分。

    若先別有風觸不與地合.應言是觸屬風而初不見. 雲何當知不冷不熱但是風觸非地分耶。

    又我等亦說色香味觸但是地物非水等有. 汝意若謂見水等中有色等者.與地合故於水等中見非水等有.如水中熱相.是中無 決定因水與火合故有熱相與地合故無色等相。

    初不曾見別有水等不與地合.若曾 ******************** 見者可言是色屬水非是地有.亦應如是分別水等。

    問曰.何故風中得生異香.而不能 生異色味觸耶。

    答曰.風法應爾.法有種種不可思議.餘物得生異色味觸.如華熏麻生 辛苦味.乳浸阿摩勒卽爲甘果.燕支熏摩頭樓伽子種生赤葉.青雜雌黃則成綠色.青 赤色合變爲紫色.如是等於異物中生異色味。

    問曰.汝說風中更生異香.是事不然.所 以者何.如無風室中得聞遠香.又香可逆風聞.如波利質多天樹.故知風中不生異香. 但應因香更生異香。

    答曰.緣有二種香.若風中則更生香風.若無風則因香生香.斯有 何咎。

    汝先言香可遠聞故應不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不同色故.若不至而聞則與色 同不到而聞。

    又遠覩香煙則不得聞.到時乃聞.故知不到不聞。

    又無天鼻故.故知到聞. 若不到而聞應有天鼻如天眼耳。

     覺觸品第五十二 問曰.觸亦應不到可知.所以者何.日觸遠住故。

    答曰.日觸雲何可知。

    問曰.火分從日邊 來.到身乃知。

    答曰.若從日有火分來.日沒時火分應在.而實不在.故知不來。

    問曰.日雖 ******************** 沒而熱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