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an>原刻下衍見離二字.今係麗刻刪.
********************
空憶念及色亦不能見.則虛空等亦應皆多。
又非一切眼皆假外明.如鵄鵂等禽貓貍 等獸不假外明亦能得見.故非火多。
又火是明照常有熱相.眼不如是。
若汝言眼有光 明能遠對色.是事已破.眼無光故。
若言還歸於日.眼則是常。
又日等非根.眼何故歸也。
又若日死.日根及日復何所歸.是故不然。
又上天死時眼何所歸.上無日故。
又虛空無 作則無所歸。
又諸根無去.以有爲法念念滅故。
汝言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 是事不然.無用因故.聲屬空等亦如是.是故汝言於五根中諸大偏多是事已破。
問曰。
有論師言一根一性。
地中求那多故有香能發香知.水火風中有味色觸故能發味色 觸知。
是實雲何。
答曰。
我先說不定.地中有香餘物亦有.是故非因。
又諸大合生.不見有 地離水等者.若地有香故能發香知.亦應發色等知.以地中具四求那故。
問曰.香但是 地有.鼻屬地故[一]獨能知香。
答曰.地之求那但是地有.鼻應盡知。
又水但有冷觸.火但有 熱觸.應以舌眼能知.而實不然。
又無陀羅驃故則無有根。
又諸根力用與塵合故生知. 和合已破則無根用.是故無有一性爲根。
注:[一]原刻作觸.今係麗刻改.
********************
根無知品第四十八
問曰.諸根爲到塵故知.爲不到能知。
答曰.非根能知.所以者何.若根能知塵則可一時 偏知諸塵.而實不能.是故以識能知。
汝心或謂根待識共知不離識知者.是事不然.無 有一法待餘法故能有所作.若眼能知.何須待識。
又若根能知.應當分別是爲根業是 爲識業。
問曰.照是根業.知是識業。
答曰.此非分別.雲何名照.汝法中耳等諸根非是火 性不應能照。
若諸根於識如燈者.今諸根更應有照者如燈.則照復有照如是無窮.若 更無照者但根能照.亦應無根但識能知.是故照非根業。
又根非能知.如燈能照而不 能知.必能爲識作依是名根業.是故但識能知.非諸根也。
若有識則知.無識則不知.如 有火則熱.無火則無熱.當知從火有熱。
問曰.經中說以眼見色不應取相.耳等亦爾.故 知眼能取色。
又眼等名根.若不能知何以名根。
又經中說我諸弟子於微細事能知如 眼所見.若眼不能見佛諸弟子則無所見.是事不可.是故諸根定能取塵。
又以根取塵. 以識分別.是則根識有異。
答曰.經中佛自說眼是門爲見色故.是故眼非能見.以眼爲 ******************** 門識於中見.故言眼見。
問曰.亦說意是門爲知法故.可以意爲門而非知乎。
答曰.意亦 以次第滅心爲門.是故意不能知.意識能知。
又經中佛說眼欲好色.眼卽是色性無分 別故.實不欲也.是識欲耳。
又佛說眼所識是色.識能識色.眼實不識。
又世閒人以世俗 故說眼能見耳能聞.佛亦隨說.何者.但色可見餘不可見.佛亦說見貪欲等過。
又世閒 言月盡佛亦隨說.如貧賤人字爲富貴佛亦隨名.佛意不欲與世閒諍.如摩伽羅母等. 是故當知隨世語故佛說眼見。
問曰.世閒何故作如是語。
答曰.隨眼識所因.於是因中 說名爲見.如說彼人見此人見.如說人作罪福等諸佛天神見.又如說以左眼見右眼 見.又說以日明見.月明見.或虛空見.或向中見.若門中見.如煑物中言此人煑彼人[一]煑
或言以草木薪煑牛糞煑油煑酥煑火煑日煑.實是火煑.餘假得名.如是但識能見.眼
得其名。
又是語不盡.應言以眼門見色。
又眼是人所用具.人是假名作者.應有用具。
又 因眼識見名爲眼見.如牀上人笑名爲牀笑。
又眼繫識業故中說識業.如手足等繫在 於人.是中人業名爲手業。
又眼識因眼.因中說果.如言某人燒某聚落.如言食金.名金 注:[一]原刻作者.今依麗刻改.
********************
爲命.草爲牛羊.是皆因中說果.如是從眼生識能見色故名爲眼見。
又識近眼見色便 名眼見.如牧牛近水便言在水。
又以眼故分別眼識.是故眼中置眼識業.如杖婆羅門。
又眼能成眼識.是故於中說眼識業.如財物損減名人損減.財物增長名人增長。
又眼 識興眼和合故能見名爲眼見.如木與人合而能打名木人打.如墨染合衣故名墨衣。
又諸法互說.如慧業於受等中說。
又應言以眼識見色.略中語故但言眼見。
又如藥石. 隨一受名。
汝言若不能見何以名根.今當答汝.眼等五法勝餘色等故名爲根。
問曰.眼 等五法與餘色等.此十法俱不知塵.如離眼等則識不生.若離色等識亦不生.以何爲 勝。
答曰.以諸根故識得差別名眼識耳識等.如鼓與桴合而有音.以鼓勝故名曰鼓音. 如地與穀等合而生芽.以穀勝故名爲穀芽.諸識亦爾.隨所依處得差別名.不以緣故。
若說色識.則容生疑爲是眼識.爲是緣色意識。
又根中有識.塵中無識。
又於眼等中生 我癡心。
又識所依處是根非塵.又在自身數中名根非塵.又是人所用具名根非塵.又 根是衆生數非塵。
又根不通利則識不明.若根清淨則識明了。
又以[一]諸根上中下故識
注:
[一]原刻作識.今依麗刻改.
********************
隨差別.以此等緣故名爲勝。
又根是不共.一塵可得多人共有。
又根與識一業果報.塵 不如是。
又根是因塵是緣.所以者何.以根異故識有差別.不以塵故。
如種是因.地等是 緣.隨種異故互有差別.因勝緣故得名爲根。
汝言我弟子於微細事如眼所見.是隨俗 語.世閒人眼中說見故言如眼所見。
如佛說偈明達近智如舌知味舌雖不知不同瓢 杓.意依於舌生舌識故言舌知味.依眼生識名爲眼見.故言佛弟子如眼所見。
汝言以 根取塵以識分別.是事已答.根無知故。
又汝等不說根思惟知我有差別相.是故諸根 不能取塵。
又汝等諸知不待根生.所以者何.大及我等先根而生。
又汝大等諸諦無本 性故則應皆無。
汝法本性變爲大等.本性法無是事已說.是則無根。
根塵合離品第四十九 問曰.汝言識能知非根知.是事已成.今爲根塵合故識生.爲離故生耶。
答曰.眼識不待 到故知塵。
所以者何.月等遠物亦可得見.月色不應離香而來。
又假空與明故得見色. 若眼到色則閒無空明.如眼篦觸眼則不得見.當知眼識不到而知。
耳識二種.或到故 ******************** 知.或不到而知.耳嗚以到故知.雷聲則不到而知。
餘三識皆到根而知.所以者何.現見 此三根與塵和合故可得知。
意根無色.故無到不到。
問曰.汝言眼色不到而知.是事不 然。
所以者何.眼中有光.是光能去見色.光是火物.眼從火生.火有光故。
又若不到能見. 何故不見
又非一切眼皆假外明.如鵄鵂等禽貓貍 等獸不假外明亦能得見.故非火多。
又火是明照常有熱相.眼不如是。
若汝言眼有光 明能遠對色.是事已破.眼無光故。
若言還歸於日.眼則是常。
又日等非根.眼何故歸也。
又若日死.日根及日復何所歸.是故不然。
又上天死時眼何所歸.上無日故。
又虛空無 作則無所歸。
又諸根無去.以有爲法念念滅故。
汝言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 是事不然.無用因故.聲屬空等亦如是.是故汝言於五根中諸大偏多是事已破。
問曰。
有論師言一根一性。
地中求那多故有香能發香知.水火風中有味色觸故能發味色 觸知。
是實雲何。
答曰。
我先說不定.地中有香餘物亦有.是故非因。
又諸大合生.不見有 地離水等者.若地有香故能發香知.亦應發色等知.以地中具四求那故。
問曰.香但是 地有.鼻屬地故
答曰.地之求那但是地有.鼻應盡知。
又水但有冷觸.火但有 熱觸.應以舌眼能知.而實不然。
又無陀羅驃故則無有根。
又諸根力用與塵合故生知. 和合已破則無根用.是故無有一性爲根。
注:
答曰.非根能知.所以者何.若根能知塵則可一時 偏知諸塵.而實不能.是故以識能知。
汝心或謂根待識共知不離識知者.是事不然.無 有一法待餘法故能有所作.若眼能知.何須待識。
又若根能知.應當分別是爲根業是 爲識業。
問曰.照是根業.知是識業。
答曰.此非分別.雲何名照.汝法中耳等諸根非是火 性不應能照。
若諸根於識如燈者.今諸根更應有照者如燈.則照復有照如是無窮.若 更無照者但根能照.亦應無根但識能知.是故照非根業。
又根非能知.如燈能照而不 能知.必能爲識作依是名根業.是故但識能知.非諸根也。
若有識則知.無識則不知.如 有火則熱.無火則無熱.當知從火有熱。
問曰.經中說以眼見色不應取相.耳等亦爾.故 知眼能取色。
又眼等名根.若不能知何以名根。
又經中說我諸弟子於微細事能知如 眼所見.若眼不能見佛諸弟子則無所見.是事不可.是故諸根定能取塵。
又以根取塵. 以識分別.是則根識有異。
答曰.經中佛自說眼是門爲見色故.是故眼非能見.以眼爲 ******************** 門識於中見.故言眼見。
問曰.亦說意是門爲知法故.可以意爲門而非知乎。
答曰.意亦 以次第滅心爲門.是故意不能知.意識能知。
又經中佛說眼欲好色.眼卽是色性無分 別故.實不欲也.是識欲耳。
又佛說眼所識是色.識能識色.眼實不識。
又世閒人以世俗 故說眼能見耳能聞.佛亦隨說.何者.但色可見餘不可見.佛亦說見貪欲等過。
又世閒 言月盡佛亦隨說.如貧賤人字爲富貴佛亦隨名.佛意不欲與世閒諍.如摩伽羅母等. 是故當知隨世語故佛說眼見。
問曰.世閒何故作如是語。
答曰.隨眼識所因.於是因中 說名爲見.如說彼人見此人見.如說人作罪福等諸佛天神見.又如說以左眼見右眼 見.又說以日明見.月明見.或虛空見.或向中見.若門中見.如煑物中言此人煑彼人
又是語不盡.應言以眼門見色。
又眼是人所用具.人是假名作者.應有用具。
又 因眼識見名爲眼見.如牀上人笑名爲牀笑。
又眼繫識業故中說識業.如手足等繫在 於人.是中人業名爲手業。
又眼識因眼.因中說果.如言某人燒某聚落.如言食金.名金 注:
又識近眼見色便 名眼見.如牧牛近水便言在水。
又以眼故分別眼識.是故眼中置眼識業.如杖婆羅門。
又眼能成眼識.是故於中說眼識業.如財物損減名人損減.財物增長名人增長。
又眼 識興眼和合故能見名爲眼見.如木與人合而能打名木人打.如墨染合衣故名墨衣。
又諸法互說.如慧業於受等中說。
又應言以眼識見色.略中語故但言眼見。
又如藥石. 隨一受名。
汝言若不能見何以名根.今當答汝.眼等五法勝餘色等故名爲根。
問曰.眼 等五法與餘色等.此十法俱不知塵.如離眼等則識不生.若離色等識亦不生.以何爲 勝。
答曰.以諸根故識得差別名眼識耳識等.如鼓與桴合而有音.以鼓勝故名曰鼓音. 如地與穀等合而生芽.以穀勝故名爲穀芽.諸識亦爾.隨所依處得差別名.不以緣故。
若說色識.則容生疑爲是眼識.爲是緣色意識。
又根中有識.塵中無識。
又於眼等中生 我癡心。
又識所依處是根非塵.又在自身數中名根非塵.又是人所用具名根非塵.又 根是衆生數非塵。
又根不通利則識不明.若根清淨則識明了。
又以
又根是不共.一塵可得多人共有。
又根與識一業果報.塵 不如是。
又根是因塵是緣.所以者何.以根異故識有差別.不以塵故。
如種是因.地等是 緣.隨種異故互有差別.因勝緣故得名爲根。
汝言我弟子於微細事如眼所見.是隨俗 語.世閒人眼中說見故言如眼所見。
如佛說偈明達近智如舌知味舌雖不知不同瓢 杓.意依於舌生舌識故言舌知味.依眼生識名爲眼見.故言佛弟子如眼所見。
汝言以 根取塵以識分別.是事已答.根無知故。
又汝等不說根思惟知我有差別相.是故諸根 不能取塵。
又汝等諸知不待根生.所以者何.大及我等先根而生。
又汝大等諸諦無本 性故則應皆無。
汝法本性變爲大等.本性法無是事已說.是則無根。
根塵合離品第四十九 問曰.汝言識能知非根知.是事已成.今爲根塵合故識生.爲離故生耶。
答曰.眼識不待 到故知塵。
所以者何.月等遠物亦可得見.月色不應離香而來。
又假空與明故得見色. 若眼到色則閒無空明.如眼篦觸眼則不得見.當知眼識不到而知。
耳識二種.或到故 ******************** 知.或不到而知.耳嗚以到故知.雷聲則不到而知。
餘三識皆到根而知.所以者何.現見 此三根與塵和合故可得知。
意根無色.故無到不到。
問曰.汝言眼色不到而知.是事不 然。
所以者何.眼中有光.是光能去見色.光是火物.眼從火生.火有光故。
又若不到能見. 何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