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
色觸.風中或有觸無香.或有香觸.是故不定。
問曰.風觸雲何。
答曰.寒熱堅輭等諸觸若 隨大相續不離.可知卽此大觸。
問曰.有醫言風色黑.是實雲何。
答曰.風與黑色爲因.如 風病人口中有辛苦味.而此醫不說風中有味.則風與味爲因。
問曰.或有人說風是冷 不說爲輕.是實雲何。
答曰.無有名冷爲風.如冰雪有冷不名爲風。
又風冷名異.所以者 何.如熱風及不冷不熱風亦名爲風.是故應依輕衆名爲風。
又無色觸等法生名爲風. 非冷爲風。
問曰.若風有色味.有何咎。
答曰.風中色味不可得.若言雖有以微細故不可 得者.心中亦應憶想分別謂有色味.是事不然。
又我等不說因中有果.是故若事果中 可得.不必因中先有.是名成四大實。
根假名品第四十五 問曰.眼等諸根與四大爲一爲異。
答曰.[一]從業因緣四大成眼等根.是故不異四大。
又佛 分別眼作如是言.眼肉形中所有堅依堅名爲地種.故知諸根卽是四大.所以者何.但 分別堅等更無有眼.佛欲令人知眼空故作如是說.若不爾應眼中別有堅等。
若堅等 注:[一]五根假色不異四大義.(章二.三有爲.又章四.二十二根.又章八.十二入.)
********************
中別有眼.雖分別堅等則無所益.是故諸根不異四大。
有六種經中說六種是人.若諸 根異四大則眼等不名成人因緣.因色等成四大.聲亦是成人因緣.但六種中假名爲 人.故知諸根不異四大。
又比丘問佛何等爲眼.佛答因四大成色不可見有對是名爲 眼.故知不異四大。
是比丘利根有智.於眼等根深生疑.世閒皆知見色是眼乃至亦知 觸是身.是比丘於眼等根中生有無疑.所以者何.或有諸師說五性爲五根.或說一性. 是比丘欲試觀佛法故問佛.佛欲示五根皆屬四大答言比丘是眼因四大所成色不 可見有對.若法有實則非因成.因假名法更成假名如因樹成林。
問曰.或有人言色成 就名爲眼.是實雲何。
答曰.若成就不成就.四大從業因生名眼等根.若不爾是比丘於 眼等根中疑終不可斷.所以者何.佛爲說眼等諸根因四大造.是故此比丘知無實眼 法.故知眼等不異四大。
又佛處處分別四大示眼空故.如說以慧不戲論者謂觀此身 分別六種.堅依堅名爲地等.如是厭離五種但有一識.亦如屠牛喻。
象步喻經中分別 四大更無有眼.若別有眼應更分別。
又和蹉等諸論議師亦作是說.以無過故.應當信 ******************** 受。
問曰.五根與四大異.所以者何.眼等眼等入攝.四大觸入所攝.又眼等爲內入.四大 爲外入.眼等爲根.四大非根.又眼等是造色成就.四大不爾.故知諸根非是四大。
答曰. 隨因緣故卽事異說.如信等五根亦名行陰.若四大從業生眼等所攝.亦名內入亦名 爲根。
又四大卽是成就.如輪等成車.輪卽是車.是事亦爾。
問曰.不然.如心清淨名爲信. 信異心異.是事亦爾。
答曰.不然.如因清水珠.水卽爲清水.清卽是水.如是得信珠則心 池淨.是心淨卽是心。
又我等於此論中不說從心有異信.是故此喻非也。
又根是假名. 於成假名因不得言異。
問曰.亦不得言一。
答曰.四大成就中假名爲根.亦不但名四大 爲根.故知諸根不異四大。
分別根品第四十六 問曰.是諸根中何大偏多。
答曰.無有偏多。
問曰.若諸大等.何故有能見色有不能者。
答 曰.[一]皆從業生.從業生屬眼四大力能見色.餘根亦爾。
問曰.若從業生.何故不以一根徧 知諸塵。
答曰.此業五種差別.有業能爲見因.如施燈燭得眼根報.聲等亦爾.業差別故 注:[一]五根一向是報義.(章八.十二入.)
********************
根力有異。
問曰.若是業力.何假諸根.但應從業生識能取諸塵。
答曰.不然.現見無根則 識不生.所以者何.如盲者不見聾者不聞.現見事中因緣無用.此非難也。
又法應爾.若 無諸根則識不生.外四大等無根不生.法應假此。
又以諸根嚴衆生身故從業生.如以 得穀因緣業故穀生.亦假種子芽莖枝葉次第而生.此亦如是。
問曰.心何故不爾.如眼 識以眼爲根.亦因次第滅心.心但以次第滅心爲根.更無有如眼等根處.應說因緣。
答 曰.定有五塵。
定有五識.心不如是。
又心法應爾.但以次第滅心爲根更不須餘.如過去 未來法雖無而意能緣.心心法亦如是.此事亦然。
又是事與汝法同.汝法色等塵中識 待根而生.待次第滅心意識得生。
問曰.若意識更無根者.爲依何處。
答曰.依四大身。
問 曰.無色界復何所依。
答曰.無色界識無所依.法應如是無依而住.所以者何.[一]相差別故.
意識能知有無.若有色則依.無色亦能住故.無色界亦無依而住。
又衆緣合故識生.如 經中說因意緣法則意識生.此何所依.非如人依壁等.一切諸法皆住自性。
根等大品第四十七 注:[一]原刻作根.今依麗刻改.
********************
問曰.諸外道說五根從五大生.是實雲何。
答曰.[一]無也.所以者何.虛空無故.是事已明.是
故不從五大生也。
問曰.諸外道言眼中火大多.所以者何.[二]似業因故.因施明得眼.如經
中說.施衣得色.施食得力.施乘得樂.施燈得眼.是故眼中火大多。
又眼假明能見[三]離明
則不見.故知火大多。
又火能遠照.眼有光故能遠對色。
又言人死眼還歸日.故知日爲 本性。
又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
如是虛空地水風等隨根偏多.人死耳根還 歸虛空.耳定能聞聲.聲屬虛空.餘亦如是.故根中諸大應有多少。
答曰.汝言似業因者.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或見有果不似業因.如說施食得五事報。
又若眼中明多.則應不 假外明如燈燭等。
又若眼假外明故名火多者.則耳等根中空等亦應多不假外空等. 而實假外.是故非因。
又水能益眼.如人洗眼眼卽明了.則應水多。
又火能壞眼如日光 等.若是自性不應自壞.故知非火。
又天眼離明亦能見色.是故眼不屬火。
又月明中亦 得見色.月非火性。
又眼法能爾.或有眼待明能見.有不待明而見.如眼得空等因緣雖 不到色而能遠見.眼法如是不應憶想分別謂火大多。
又汝言離明則不見者.若離虛 注:[一]無有爲虛空義.(章二.三無爲.又見本論卷十六.無邊空處品.)
[二]原刻作以.今係麗刻改.
[三]
問曰.風觸雲何。
答曰.寒熱堅輭等諸觸若 隨大相續不離.可知卽此大觸。
問曰.有醫言風色黑.是實雲何。
答曰.風與黑色爲因.如 風病人口中有辛苦味.而此醫不說風中有味.則風與味爲因。
問曰.或有人說風是冷 不說爲輕.是實雲何。
答曰.無有名冷爲風.如冰雪有冷不名爲風。
又風冷名異.所以者 何.如熱風及不冷不熱風亦名爲風.是故應依輕衆名爲風。
又無色觸等法生名爲風. 非冷爲風。
問曰.若風有色味.有何咎。
答曰.風中色味不可得.若言雖有以微細故不可 得者.心中亦應憶想分別謂有色味.是事不然。
又我等不說因中有果.是故若事果中 可得.不必因中先有.是名成四大實。
根假名品第四十五 問曰.眼等諸根與四大爲一爲異。
答曰.
又佛 分別眼作如是言.眼肉形中所有堅依堅名爲地種.故知諸根卽是四大.所以者何.但 分別堅等更無有眼.佛欲令人知眼空故作如是說.若不爾應眼中別有堅等。
若堅等 注:
有六種經中說六種是人.若諸 根異四大則眼等不名成人因緣.因色等成四大.聲亦是成人因緣.但六種中假名爲 人.故知諸根不異四大。
又比丘問佛何等爲眼.佛答因四大成色不可見有對是名爲 眼.故知不異四大。
是比丘利根有智.於眼等根深生疑.世閒皆知見色是眼乃至亦知 觸是身.是比丘於眼等根中生有無疑.所以者何.或有諸師說五性爲五根.或說一性. 是比丘欲試觀佛法故問佛.佛欲示五根皆屬四大答言比丘是眼因四大所成色不 可見有對.若法有實則非因成.因假名法更成假名如因樹成林。
問曰.或有人言色成 就名爲眼.是實雲何。
答曰.若成就不成就.四大從業因生名眼等根.若不爾是比丘於 眼等根中疑終不可斷.所以者何.佛爲說眼等諸根因四大造.是故此比丘知無實眼 法.故知眼等不異四大。
又佛處處分別四大示眼空故.如說以慧不戲論者謂觀此身 分別六種.堅依堅名爲地等.如是厭離五種但有一識.亦如屠牛喻。
象步喻經中分別 四大更無有眼.若別有眼應更分別。
又和蹉等諸論議師亦作是說.以無過故.應當信 ******************** 受。
問曰.五根與四大異.所以者何.眼等眼等入攝.四大觸入所攝.又眼等爲內入.四大 爲外入.眼等爲根.四大非根.又眼等是造色成就.四大不爾.故知諸根非是四大。
答曰. 隨因緣故卽事異說.如信等五根亦名行陰.若四大從業生眼等所攝.亦名內入亦名 爲根。
又四大卽是成就.如輪等成車.輪卽是車.是事亦爾。
問曰.不然.如心清淨名爲信. 信異心異.是事亦爾。
答曰.不然.如因清水珠.水卽爲清水.清卽是水.如是得信珠則心 池淨.是心淨卽是心。
又我等於此論中不說從心有異信.是故此喻非也。
又根是假名. 於成假名因不得言異。
問曰.亦不得言一。
答曰.四大成就中假名爲根.亦不但名四大 爲根.故知諸根不異四大。
分別根品第四十六 問曰.是諸根中何大偏多。
答曰.無有偏多。
問曰.若諸大等.何故有能見色有不能者。
答 曰.
問曰.若從業生.何故不以一根徧 知諸塵。
答曰.此業五種差別.有業能爲見因.如施燈燭得眼根報.聲等亦爾.業差別故 注:
問曰.若是業力.何假諸根.但應從業生識能取諸塵。
答曰.不然.現見無根則 識不生.所以者何.如盲者不見聾者不聞.現見事中因緣無用.此非難也。
又法應爾.若 無諸根則識不生.外四大等無根不生.法應假此。
又以諸根嚴衆生身故從業生.如以 得穀因緣業故穀生.亦假種子芽莖枝葉次第而生.此亦如是。
問曰.心何故不爾.如眼 識以眼爲根.亦因次第滅心.心但以次第滅心爲根.更無有如眼等根處.應說因緣。
答 曰.定有五塵。
定有五識.心不如是。
又心法應爾.但以次第滅心爲根更不須餘.如過去 未來法雖無而意能緣.心心法亦如是.此事亦然。
又是事與汝法同.汝法色等塵中識 待根而生.待次第滅心意識得生。
問曰.若意識更無根者.爲依何處。
答曰.依四大身。
問 曰.無色界復何所依。
答曰.無色界識無所依.法應如是無依而住.所以者何.
又衆緣合故識生.如 經中說因意緣法則意識生.此何所依.非如人依壁等.一切諸法皆住自性。
根等大品第四十七 注:
答曰.
問曰.諸外道言眼中火大多.所以者何.
又眼假明能見
又火能遠照.眼有光故能遠對色。
又言人死眼還歸日.故知日爲 本性。
又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
如是虛空地水風等隨根偏多.人死耳根還 歸虛空.耳定能聞聲.聲屬虛空.餘亦如是.故根中諸大應有多少。
答曰.汝言似業因者.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或見有果不似業因.如說施食得五事報。
又若眼中明多.則應不 假外明如燈燭等。
又若眼假外明故名火多者.則耳等根中空等亦應多不假外空等. 而實假外.是故非因。
又水能益眼.如人洗眼眼卽明了.則應水多。
又火能壞眼如日光 等.若是自性不應自壞.故知非火。
又天眼離明亦能見色.是故眼不屬火。
又月明中亦 得見色.月非火性。
又眼法能爾.或有眼待明能見.有不待明而見.如眼得空等因緣雖 不到色而能遠見.眼法如是不應憶想分別謂火大多。
又汝言離明則不見者.若離虛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