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解脫.善得慧解脫.所作已辦獨而無侶。
斷五法者斷五上分結得阿 羅漢一切結盡.行六妙法眼等諸情於色等塵不憂不喜亦不癡故.守一法者繫念身 也.依四法者謂乞食等四依法也.復有人言依四法者聖人有法遠離有法親近有法 注:[一]受想行識四心以前生後悉爲意入義.(章八.十二入.)
********************
除滅有法忍受.淨持戒故能達實相名離僞諦.斷一切見名得初果.捨諸求者謂欲求
有求及梵行求.得初果故知有爲法皆是虛誑也.欲捨三求得金剛三昧已捨於學道
爾時能盡名捨諸求.不濁思惟者滅六種覺心得清淨能薄三毒得第二果.滅除貪憂
得第三果名不濁思惟.離身行者除欲界結得四禪故名離身行.得盡智故名善得心
解脫.得無生智故名善得慧解脫.諸聖人心住此十處故名聖處.佛法所作必應盡苦
故曰所作已辦.遠離凡夫及諸學人故曰無侶.心離諸法住畢竟空故名爲獨。
十二因 緣.無明者謂隨假名心.因此倒心能集諸業故曰無明緣行.識隨業故能受有身故曰 行緣識也.受有身已名爲名色六入觸受.此諸分等隨時漸增.受諸受時依止假名故 能生愛.因愛生餘煩惱故名爲取.愛取因緣有是名三分.從是諸業煩惱因緣後世中 生.從生因緣有老死等。
是中若說無明諸行則明過去世有令斷常見.知從無始生死 往來從業煩惱因緣受身.若說生死則明未來世有令斷斷見.若不得真智則生死無 邊但有苦果。
若說中閒八分明現在法但從衆緣相續故生無有真實.此中無明諸行 ******************** 是先世因緣.此因緣果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從此五事起愛取有是未來世因.此因緣 果謂生老死.若受諸受時還生愛取.是故此十二分輪轉無窮。
能得真智則不集諸業. 諸業不集則無有生.生名起成。
若人習此正論則知諸法皆自相空.不集諸業.諸業不 集則無有生.無有生故老死憂悲苦惱都滅。
故欲自利兼利衆生漸成佛道熾然自法 滅他法者.當習此論。
十論初有相品第十九 問曰.汝經初言廣習諸異論欲論佛法義.何等是諸異論。
答曰.於三藏中多諸異論.但 人多喜起諍論者所謂二世有二世無.一切有一切無.中陰有中陰無.四諦次第得一 時得.有退無退.使與心相應心不相應.心性本淨性本不淨.已受報業或有或無.佛在 僧數不在僧數.有人無人。
有人言二世法有.或有言無。
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 言無。
答曰.有者若有法是中生心.三世法中能生心故當知是有。
問曰.汝當先說有相。
答曰.知所行處名曰有相。
難曰.知亦行於無所有處.所以者何.如信解觀非青見青.又 ******************** 所作幻事亦無而見有.又以知無所有故名入無所有處定.又以指按目則見二月.又 經中說我知內無貪欲.又經中說如色中貪斷名爲色斷.又如夢中無而妄見.以是等 緣故知亦行於無所有處.不可以知所行處故名爲有。
答曰.無有知行無所有處.所以 者何.要以二法因緣故識得生一依二緣.若當無緣而識生者亦應無依而識得生.然 則二法無用.如是亦無解脫識應常生.是故知識不行於無。
復次以有所識故名爲識. 若無所識則亦無識.又說識能識塵謂眼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若言有無緣識此識 何所識耶。
又若言有無緣識是則錯謬.如有人言我狂心亂世閒所無而我皆見。
又若 知無所有不應生疑.以有所知故得生疑。
又經中說若世閒所無我知見者無有是處。
又汝言自相違.若無何所知耶。
又經中說能緣法者是心心數法.亦說一切諸法皆是 所緣.此中不說無法爲緣。
復次諸法塵是生識因.若無以何爲因。
又經中說三事和合 故名爲觸.若法無者何所和合。
復次無緣之知雲何可得.若知則不無.若無則不知.是 故無無緣知。
又汝先言知行無所有處如信解觀非青見青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是 ******************** 非青中實有青性.如經中說是木中有淨性.又取青相心力轉廣一切盡青.非無青相。
又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無衆生中見似衆生故名爲幻。
又汝言以知無所有故名入 無所有處定者.以三昧力故生此無相.非是無也.如實有色壞爲空相。
又入是三昧所 見法少故名爲無.如鹽少故名無鹽慧少故名無慧。
又如說非有想非無想處.是中雖 實有想亦說非有非無。
又汝言以指按目見二月者.見不審故以一爲二.若合一眼則 不見二。
又汝言我知內無欲者.是人見五蓋相違七覺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欲.非知 無也。
又汝言知色中貪斷名色斷者.見真實慧與妄解相違故名貪斷。
又汝言夢中無 而見者.因先見聞憶念分別及所修習故夢中見.又冷熱氣盛故隨夢見.或以業緣故 夢.如昔菩薩有諸大夢.或天神等來爲現夢.是故夢中見有非知無也。
難曰.汝言要以 二法因緣識得生者.是事不然.佛破神我故說二法因緣生識.非盡然也。
又汝言以有 所識故名識者.識法有則知有.無則知無.若此事無以無此事故名爲見空。
又三心滅 故名爲滅諦.若無空心何所滅耶。
又汝言眼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者.是識但能識塵. ******************** 不辨有無。
又汝言若有無緣識是則錯亂者.則有知無之知.如狂病人見所無者。
又汝 言若知無不應生疑者.若疑爲有爲無則有無緣知也。
又汝言如經中說若世閒所無 我若知見無是處者.是經不順法相似非佛語.或三昧如是.入此三昧所見盡有.爲是 三昧故如是說。
又汝言自相違者.我言緣無非相違也。
又汝言心心數法能緣一切法 是緣者.有心心數法而無所緣.亦心心數法不能實緣故不名緣。
又諸法實相離諸相 故不名爲緣。
又汝言諸塵是生識因若無以何爲因者.卽以無爲因。
又汝言三事和合 名爲觸者.若三事可得則有和合.非一切處盡有三事。
又汝言若知不無若無不知者. 若有緣知亦同是過。
又汝言如木中有淨性者.是事不然.有因中有果過故。
又汝言取 相心轉廣者.是亦不然.本青相少而見大地一切皆青則是妄見.如是觀少青故能見 閻浮提盡皆是青非妄見也。
又汝言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無衆生中見似衆生爲衆 生事.此事實無而見則是無緣知也。
又汝言以三昧力故生此無相如實有色壞爲空 者.若色實有而壞爲空則是顛倒。
又少而言無亦是顛倒。
又汝言見不審者.是事不然. ******************** 如眼氣病人見空中有毛.其實無也。
又汝言見五蓋相違七覺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 者.七覺法異.無貪亦異.雲何爲一。
又汝言見真實慧與妄解相違名貪斷者.妄解名虛 妄觀.是故說知欲斷故色斷.真實慧者無常觀也。
又汝言夢中實見者.是事不然.如夢 墮舍而實不墮。
是故有知無之知.不以知行故名有相。
無相品第二十 問曰.若此非有相.今陰界入所攝法應當是有。
答曰.此亦不然.所以者何.是人說凡夫 法陰界入攝是事不順法相.若然者有說如等諸無爲法亦應是有.而此實無.故知陰 界入所攝法非是有相。
問曰.若人以現知等信有所得名爲有相。
答曰.此亦非有相.是 可信法決定分別不可得說。
又有經說應依於智不應依識.以性得故色等諸塵不可 得後當廣說.此無相不壞.有所得相雲何可立。
問曰.有與法合故名爲有。
答曰.有後當 破。
又有中無有.雲何有與法合故名有耶。
以是因緣有相決定分別不可得說.但以世 諦故有.非第一義。
問曰.若以世諦有者.今還以世諦故說.過去未來爲有爲無。
答曰.無 ******************** 也.所以者何.若色等諸陰在現在世能有所作可得見知.如經中說惱壞是色相.若在 現在則可惱壞非去來也.受等亦然.故知但有現在五陰.二世無也。
復次若法無作則 無自相.若過去火不能燒者不名爲火.識亦如是.若在過去不能識者則不名識。
復次 若無因而有是事不然.過去法無因可有是故不然。
復次凡所有法皆衆緣生.如有地 有種水等因緣則芽等生.有紙筆人工則字得成.二法等合則有識生.未來世中芽字 識等因緣未會雲何得有.是故二世不應有也。
復次若未來法有是則爲常.以從未來 至現在故.如從舍至舍.則無無常.是事不可。
又經中說眼生無所從來滅無所至.是故 不應分別去來法也。
復次若未來有眼色識者則應有作.過去亦爾.而實不然.是故知 無去來法也。
又去來色有則應有對有礙.而實不然.是故無也。
復次若瓶等物未來有 者則陶師等不應有作.而現有作.故無未來。
又佛說有爲法三相可得.生滅住異.生者 若法先無今現有作.滅者作已還無.住異者相續故住變故名異.是三有爲相皆在現 在.非過去未來。
******************** 成實論卷第二 ********************
斷五法者斷五上分結得阿 羅漢一切結盡.行六妙法眼等諸情於色等塵不憂不喜亦不癡故.守一法者繫念身 也.依四法者謂乞食等四依法也.復有人言依四法者聖人有法遠離有法親近有法 注:
十二因 緣.無明者謂隨假名心.因此倒心能集諸業故曰無明緣行.識隨業故能受有身故曰 行緣識也.受有身已名爲名色六入觸受.此諸分等隨時漸增.受諸受時依止假名故 能生愛.因愛生餘煩惱故名爲取.愛取因緣有是名三分.從是諸業煩惱因緣後世中 生.從生因緣有老死等。
是中若說無明諸行則明過去世有令斷常見.知從無始生死 往來從業煩惱因緣受身.若說生死則明未來世有令斷斷見.若不得真智則生死無 邊但有苦果。
若說中閒八分明現在法但從衆緣相續故生無有真實.此中無明諸行 ******************** 是先世因緣.此因緣果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從此五事起愛取有是未來世因.此因緣 果謂生老死.若受諸受時還生愛取.是故此十二分輪轉無窮。
能得真智則不集諸業. 諸業不集則無有生.生名起成。
若人習此正論則知諸法皆自相空.不集諸業.諸業不 集則無有生.無有生故老死憂悲苦惱都滅。
故欲自利兼利衆生漸成佛道熾然自法 滅他法者.當習此論。
十論初有相品第十九 問曰.汝經初言廣習諸異論欲論佛法義.何等是諸異論。
答曰.於三藏中多諸異論.但 人多喜起諍論者所謂二世有二世無.一切有一切無.中陰有中陰無.四諦次第得一 時得.有退無退.使與心相應心不相應.心性本淨性本不淨.已受報業或有或無.佛在 僧數不在僧數.有人無人。
有人言二世法有.或有言無。
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 言無。
答曰.有者若有法是中生心.三世法中能生心故當知是有。
問曰.汝當先說有相。
答曰.知所行處名曰有相。
難曰.知亦行於無所有處.所以者何.如信解觀非青見青.又 ******************** 所作幻事亦無而見有.又以知無所有故名入無所有處定.又以指按目則見二月.又 經中說我知內無貪欲.又經中說如色中貪斷名爲色斷.又如夢中無而妄見.以是等 緣故知亦行於無所有處.不可以知所行處故名爲有。
答曰.無有知行無所有處.所以 者何.要以二法因緣故識得生一依二緣.若當無緣而識生者亦應無依而識得生.然 則二法無用.如是亦無解脫識應常生.是故知識不行於無。
復次以有所識故名爲識. 若無所識則亦無識.又說識能識塵謂眼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若言有無緣識此識 何所識耶。
又若言有無緣識是則錯謬.如有人言我狂心亂世閒所無而我皆見。
又若 知無所有不應生疑.以有所知故得生疑。
又經中說若世閒所無我知見者無有是處。
又汝言自相違.若無何所知耶。
又經中說能緣法者是心心數法.亦說一切諸法皆是 所緣.此中不說無法爲緣。
復次諸法塵是生識因.若無以何爲因。
又經中說三事和合 故名爲觸.若法無者何所和合。
復次無緣之知雲何可得.若知則不無.若無則不知.是 故無無緣知。
又汝先言知行無所有處如信解觀非青見青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是 ******************** 非青中實有青性.如經中說是木中有淨性.又取青相心力轉廣一切盡青.非無青相。
又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無衆生中見似衆生故名爲幻。
又汝言以知無所有故名入 無所有處定者.以三昧力故生此無相.非是無也.如實有色壞爲空相。
又入是三昧所 見法少故名爲無.如鹽少故名無鹽慧少故名無慧。
又如說非有想非無想處.是中雖 實有想亦說非有非無。
又汝言以指按目見二月者.見不審故以一爲二.若合一眼則 不見二。
又汝言我知內無欲者.是人見五蓋相違七覺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欲.非知 無也。
又汝言知色中貪斷名色斷者.見真實慧與妄解相違故名貪斷。
又汝言夢中無 而見者.因先見聞憶念分別及所修習故夢中見.又冷熱氣盛故隨夢見.或以業緣故 夢.如昔菩薩有諸大夢.或天神等來爲現夢.是故夢中見有非知無也。
難曰.汝言要以 二法因緣識得生者.是事不然.佛破神我故說二法因緣生識.非盡然也。
又汝言以有 所識故名識者.識法有則知有.無則知無.若此事無以無此事故名爲見空。
又三心滅 故名爲滅諦.若無空心何所滅耶。
又汝言眼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者.是識但能識塵. ******************** 不辨有無。
又汝言若有無緣識是則錯亂者.則有知無之知.如狂病人見所無者。
又汝 言若知無不應生疑者.若疑爲有爲無則有無緣知也。
又汝言如經中說若世閒所無 我若知見無是處者.是經不順法相似非佛語.或三昧如是.入此三昧所見盡有.爲是 三昧故如是說。
又汝言自相違者.我言緣無非相違也。
又汝言心心數法能緣一切法 是緣者.有心心數法而無所緣.亦心心數法不能實緣故不名緣。
又諸法實相離諸相 故不名爲緣。
又汝言諸塵是生識因若無以何爲因者.卽以無爲因。
又汝言三事和合 名爲觸者.若三事可得則有和合.非一切處盡有三事。
又汝言若知不無若無不知者. 若有緣知亦同是過。
又汝言如木中有淨性者.是事不然.有因中有果過故。
又汝言取 相心轉廣者.是亦不然.本青相少而見大地一切皆青則是妄見.如是觀少青故能見 閻浮提盡皆是青非妄見也。
又汝言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無衆生中見似衆生爲衆 生事.此事實無而見則是無緣知也。
又汝言以三昧力故生此無相如實有色壞爲空 者.若色實有而壞爲空則是顛倒。
又少而言無亦是顛倒。
又汝言見不審者.是事不然. ******************** 如眼氣病人見空中有毛.其實無也。
又汝言見五蓋相違七覺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 者.七覺法異.無貪亦異.雲何爲一。
又汝言見真實慧與妄解相違名貪斷者.妄解名虛 妄觀.是故說知欲斷故色斷.真實慧者無常觀也。
又汝言夢中實見者.是事不然.如夢 墮舍而實不墮。
是故有知無之知.不以知行故名有相。
無相品第二十 問曰.若此非有相.今陰界入所攝法應當是有。
答曰.此亦不然.所以者何.是人說凡夫 法陰界入攝是事不順法相.若然者有說如等諸無爲法亦應是有.而此實無.故知陰 界入所攝法非是有相。
問曰.若人以現知等信有所得名爲有相。
答曰.此亦非有相.是 可信法決定分別不可得說。
又有經說應依於智不應依識.以性得故色等諸塵不可 得後當廣說.此無相不壞.有所得相雲何可立。
問曰.有與法合故名爲有。
答曰.有後當 破。
又有中無有.雲何有與法合故名有耶。
以是因緣有相決定分別不可得說.但以世 諦故有.非第一義。
問曰.若以世諦有者.今還以世諦故說.過去未來爲有爲無。
答曰.無 ******************** 也.所以者何.若色等諸陰在現在世能有所作可得見知.如經中說惱壞是色相.若在 現在則可惱壞非去來也.受等亦然.故知但有現在五陰.二世無也。
復次若法無作則 無自相.若過去火不能燒者不名爲火.識亦如是.若在過去不能識者則不名識。
復次 若無因而有是事不然.過去法無因可有是故不然。
復次凡所有法皆衆緣生.如有地 有種水等因緣則芽等生.有紙筆人工則字得成.二法等合則有識生.未來世中芽字 識等因緣未會雲何得有.是故二世不應有也。
復次若未來法有是則爲常.以從未來 至現在故.如從舍至舍.則無無常.是事不可。
又經中說眼生無所從來滅無所至.是故 不應分別去來法也。
復次若未來有眼色識者則應有作.過去亦爾.而實不然.是故知 無去來法也。
又去來色有則應有對有礙.而實不然.是故無也。
復次若瓶等物未來有 者則陶師等不應有作.而現有作.故無未來。
又佛說有爲法三相可得.生滅住異.生者 若法先無今現有作.滅者作已還無.住異者相續故住變故名異.是三有爲相皆在現 在.非過去未來。
******************** 成實論卷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