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卷第十八

關燈
道法.故名如說。

    又應爲說者卽爲說之. 如緊叔伽經中說.又所應說法而爲說之.所謂若略若廣陰入門等.是故所說無非真 實。

    復次有二種語法.一依世諦.二依第一義諦.如來依此二諦說故所言皆實。

    又佛不 說世諦是第一義諦.不說第一義諦是世諦.是故二言皆不相違。

    復次如來若遮若開 亦不相違.隨所爲事遮不卽此事開.隨所爲事開不卽此事遮.是故所言皆不相違。

    又 有三種語法.一從見生.二從慢生.三從假名生.佛無二種語.於第三語清淨無染。

    又有 四種語法.見聞覺知法.佛於此四所言皆淨心無貪著。

    又有五種語法.過去未來現在 無爲及不可說.是五種法佛悉通達.明了知已然後乃說.故名如說.能如說故名爲如 來。

    以煩惱盡故得此法.貪恚癡等是妄語根本.滅此諸結是故應供。

    復次如來說應供 也.是滅結法由正智生.以無常等慧正觀法故諸煩惱盡.故因正智生應供法。

    是正智 法從明行生.前際後際及不相續善通達故得名正智.盡行施等波羅蜜故諸明行足。

     餘人亦於無始生死行施等法.無正行故不名善逝.佛有正道行施等行故名善逝。

    得 ******************** 此五法.如來自已功德具足。

    得正智故能知世閒一切心念.知所念已而爲說法.故名 無上調禦。

    所當調者無不調伏.己調伏者永不敗壞.所調伏者天人是也.故名天人師。

     或有生疑雲何以人而能化天.故言我是天人師也。

    佛者.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有爲 無爲有盡無盡若麤細等一切諸法.坐道場時除無明睡得一切智朗然大悟.故名覺 者。

    如是九種功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佛十號具足故自身具足.他 亦具足.自利利人是故應禮。

     三不護品第五 佛身口意業不護.所以者何.佛無不淨身口意業欲令他人不見不知。

    又諸餘人或有 無記似如不淨身口意業.智者所呵.佛亦無也.所以者何.如來一切身口意業皆由智 慧正憶念起.若諸忘念少智之人無如是業。

    又世閒人或卒誤語.佛無此等。

    又佛善修 身戒心慧如是等法.以善修故一切不善及似不善業皆悉除滅。

    又世尊從久遠來修 行善法.不適今也.是故諸業性淨不護。

    又佛常樂戒行.不以怖畏墮惡道等。

    又佛一切 ******************** 身口意業皆爲利人故無不善.以無不善故不須護。

    以淨不護業.是故應禮。

    又佛成就 三念處故所以應禮.若說法時聽者一心不以爲喜.若不一心不以爲憂.常行捨心.所 以者何.佛貪恚習無有餘故。

    又知諸法畢竟空故.無憂無喜。

    又佛善集大悲心故.於善 不善心無憂喜等起大悲。

    又佛深知衆生各各性故.若善心聽不以爲喜.不善心聽不 以爲憂.以性爾故常行捨心。

    又佛心堅固猶如大地.去重不高.若置重物亦復不下.餘 凡夫人其心如秤.少增而下.少減而高。

    又佛世尊名大悲者.是故天人皆應敬禮。

    又捨 深禪定樂爲人說法.餘人悲心無所成辦.世尊大悲能濟衆生故名有果。

    又以大悲成 無上道.更無餘緣。

    復次佛無我心少欲知足最爲第一.以大悲故自歎己身。

    又佛性柔 和.以大悲故有苦切言.起大方便受諸勤苦爲度衆生。

    又佛以大悲度衆生故住於世 閒受五陰身.如熱鐵丸於須臾頃不可堪忍。

    又佛世尊善修捨心.捨此捨心常行大悲. 故可尊敬。

    又佛爲善人善中之善.所以者何.自得大利亦利他人.自利利人故名善人。

     又佛爲衆生真善知識.如經中說我是衆生真善知識.是憐愍者利益者等。

    又佛世尊 ******************** 有精進等諸功德聚.如和利以百句讚佛.有此功德是故應禮。

    又佛自說功德.如增一 阿含如來品中自說我是人中師子人華人象.於沙門中第一婆羅門中亦是第一.衆 聖中王行無錯謬不隨苦樂者我身是也。

    問曰.佛以何故自讚其身.自讚其身者是愚 人相。

    答曰.世尊不求名利.但爲他故自歎己身。

    又佛無我心.爲利人故自歎無咎。

    又以 因緣少多自讚.於佛功德不能說盡.是故不墮愚人相中.不自高故。

    又如清淨經中舍 利弗住於佛前讚佛功德.是故應禮。

    又少欲知足等無量功德皆在佛身.所以者何.佛 集一切諸功德故。

    以是等緣應敬禮佛。

     法寶論初三善品第六 問曰.汝先言應禮法.以何功德故應禮耶。

    答曰.佛自讚言.我所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 善.獨法.具足.清淨調柔.隨順梵行。

    初中後善者.佛法無時不善.於少壯老三時皆善.入 時行時出時亦善。

    又初止惡.中捨福報.後一切捨.是名三善。

    又佛三時常說正法.不雜 非法如餘外道。

    又初中後時常爲智者之所愛樂。

    又於三時一切甚深.不如餘經初麤 ******************** 中細後則微末.以是等緣故名三善。

    義善者.佛法義有深利益.得今世利及後世利出 世道利.不如外典願增天眼。

    語善者.隨方俗語能示正義故名語善.所以者何.言說之 果所謂義也.是故諸所言說能辨義理是名語善。

    又佛法貴如說行非但言說.是故隨 方俗語能令得道名爲語善.不如外典但貴語言.若失語言若失音聲辭主得罪。

    又善 說真諦故名義善.善說世諦故名語善。

    獨法者.佛但說正法.不爲戲論說往古事.亦不 雜說法及非法.又獨法者但爲無餘泥洹故說.又獨佛能說.故曰獨法。

    問曰.[一]有聲聞部 經但聲聞說.又有餘經諸天神說.汝何故言獨佛說耶。

    答曰.是法根本皆從佛出.是諸 聲聞及天神等皆傳佛語.如毗尼中說佛法名佛所說弟子所說變化所說諸天所說. 取要言之一切世閒所有善語皆是佛說.故名獨法。

    具足者.佛所說法無所減少.如鬱 陀羅伽經中說具足相。

    又佛法中不待餘經而得成也.如和伽羅那經待五種經然後 得成.佛法不爾.於一偈中其義具足.如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故 名具足。

    清淨調柔者.二種清淨故名清淨調柔.語清淨故名曰清淨.義清淨故名曰調 注: [一]原刻作又.今依麗刻改. ******************** 柔。

    又佛聽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不如外道隨經而取。

    又佛法中依 法不依人.法亦分別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是名淨法.非但隨經。

    又佛法中有三法 印.一切無我.有爲諸法念念無常.寂滅泥洹.是三法印一切論者所不能壞.以真實故 名清淨調柔。

    隨梵行者.八直聖道名爲梵行.是名泥洹.是道能到故名梵行。

    法寶成就 如是功德.是故應禮。

     衆法品第七 復次佛自讚言我法能滅.能到泥洹.能生正智.能善將導。

    能滅者.滅貪恚等諸煩惱火 故曰能滅.如習不淨觀滅婬欲火.如習慈心滅瞋恚等.不如外道斷食等法故名能滅。

     能到泥洹者.佛法究竟必至泥洹.不如外道住有分中著禪定等。

    又佛法中說一切有 爲皆有過患無稱讚處.不如婆羅門讚梵世等.故名佛法能到泥洹。

    能生正智者.所有 佛法皆爲泥洹.是故能生正智。

    又佛法中有真智果.如從聞慧生思慧.從思慧生修慧. 故名佛法能生正智。

    能善將導者.佛法先自善成.後令他人住正法中.故名善導。

    又佛 ******************** 法有六.一曰善說.二曰現報.三曰無時.四曰能將.五曰來嘗.六曰智者自知。

    善說者.佛 說諸法如法實相.若不善法說不善相.善說善相故名善說。

    現報者.佛法能得現世果 報.如經中說晨朝受化令夕得道.夕爲說法令朝得道。

    又現報者.如現在沙門果經中 說.現得恭敬名聞禪定神通等利。

    又佛法皆有義理.故能緻得恭敬現報後報及泥洹 報.諸外道法無義理故尚無現報及後世報何況泥洹.故名現報。

    無時者.佛法不待某 日月歲星宿吉兇乃得修道.某日月歲不得修道.不如婆羅門法初春婆羅門受火春 末刹利受火等.復有或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