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二

關燈
">[一]智論引文止此.以下指雲如千難中廣說. [二]分別論雲一切或善或無記. [三]分別論雲一切不繫. [四]分別論雲一切或學或無學. [五]分別論雲一切非所斷. ******************** 心法慧亦爾。

    幾見非見處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緣身慧有四句.或見非見處謂盡無生 智所不攝無漏緣身慧.或見處非見謂[一]五識身相應善慧.或見亦見處謂世間正見.或 非見非見處謂見所不攝無漏緣身慧.緣受慧或見非見[二]處或見亦見處或非見非見 處.見非見處者謂盡無生智所不攝無漏緣受慧.見亦見處者謂世間正見.非見非見 處者謂見所不攝無漏緣受慧.緣心法慧亦爾。

    幾有身見爲因非有身見因等者.一切 非有身見爲因非有身見因。

    幾業非業異熟等者.[三]一切非業非業異熟。

    幾業非隨業轉 等者.一切隨業轉非業。

    幾所造色非有見色等者.一切非所造色非有見色。

    此四念住 幾所造色非有對色等者.一切非所造色非有對色。

    幾難見故甚深等者.一切難見故 甚深甚深故難見。

    幾善非善爲因等者.一切是善亦善爲因。

    幾不善非不善爲因等者. 一切非不善非不善爲因。

    幾無記非無記爲因等者.一切非無記非無記爲因。

    幾因緣 非有因等者.一切是因緣亦有因。

    幾等無間非等無間緣等者.一切應分別.謂緣身慧 或是等無間非等無間緣或是等無間亦等無間緣或非等無間非等無間緣.是等無 注: [一]宋本此上有句雲.見所不攝有漏緣身慧. [二]宋本此下有句雲.有見處非見.謂見所不攝有漏緣受慧. [三]分別論雲一切是異熟. ******************** 間非等無間緣者謂未來現前正起緣身慧.是等無間亦等無間緣者謂過去現在緣 身慧.非等無間非等無間緣者謂除未來現前正起緣身慧諸餘未來緣身慧.緣受心 法慧亦爾。

    幾所緣緣非有所緣等者.一切是所緣緣亦有所緣。

    幾增上緣非有增上等 者.一切是增上緣亦有增上。

    幾暴流非順暴流等者.[一]一切應分別.謂諸念住若有漏是 順暴流非暴流.若無漏非暴流非順暴流。

    [二]復次.身念住雲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

     受念住雲何.謂六受身。

    心念住雲何.謂六識身。

    法念住雲何.謂受所不攝非色法處。

    此 四念住幾有色等者.一有色三無色。

    幾有見等者.三無見.一應分別.謂身念住或有見 或無見.雲何有見.謂一處.雲何無見.謂九處及一處少分。

    幾有對等者.三無對.一應分 別.謂身念住或有對或無對.雲何有對.謂十處.雲何無對.謂一處少分。

    幾有漏等者.一 切應分別.謂身念住或有漏或無漏.雲何有漏.謂十處及一處少分.雲何無漏.謂一處 少分.受念住或有漏或無漏.雲何有漏.謂有漏作意[三]相應受藴.雲何無漏.謂無漏作意 相應受藴.心念住亦爾.法念住或有漏或無漏.雲何有漏.謂有漏想行藴.雲何無漏.謂 注: [一]分別論雲一切非暴流. [二]宋本無此段釋文.又勘智論第十九卷引文.此是分別緣念處也.彼論別有共念處.謂觀身爲首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等.今無文. [三]宋本雲相應受念處.次同. ******************** 無漏想行藴及三無爲。

    幾有爲等者.三有爲.一應分別.謂法念住[一]或有爲或無爲.雲何 有爲.謂想行藴.雲何無爲.謂三無爲。

    幾有異熟等[二]者.一切應分別.謂身念住或有異熟 或無異熟.雲何有異熟.謂不善善有漏色藴.雲何無異熟.謂無記無漏色藴.受心法念 住亦爾。

    幾是緣生等者.三是緣生是因生是世攝.一應分別.謂[三]法念住若有爲是緣生 是因生是世攝.若無爲非緣生非因生非世攝。

    幾色攝等者.一色攝.[四]三名攝。

    幾內處攝 等者.一內處攝.二外處攝.一應分別.謂身念住或內處攝或外處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