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間斷非異熟故。
前 中後際生死輪迴不待外緣旣由內識.淨法相續應知亦然。
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有 無漏種.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乃至究竟得成佛時轉捨本來雜染識種轉 得始起清淨種識任持一切功德種子.由本願力盡未來際起諸妙用相續無窮.由 此應知唯有內識。
[一]若唯有識.何故世尊處處經中說有三性。
應知三性亦不離識。
所以者何。
頌曰. 注:[一]此段生起.糅安慧釋.
********************
由彼彼[一]徧計 徧計種種物. 此徧計所執 [二]自性無所有。
依他起自[三]性 分別.緣所生。
圓成[四]實於彼 常[五]遠離前性.
故此與依他 非異非不異. 如無常等[六]性. [七]非不見此彼。
論曰.周[八]徧計度故名徧計.品類衆多說爲彼彼.謂能徧計虛妄分別。
卽由彼彼虛妄分 別徧計種種所徧計物.謂所妄執藴處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別。
此所妄執自性差別 總名徧計所執自性。
如是自性都無所有.理教推徵不可得故。
或初句顯能徧計識.第 二句示所徧計境.後半方申徧計所執若我若法自性非有.已廣顯彼不可得故。
[九]初能徧計自性雲何。
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徧計.虛妄分別爲自性故. 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徧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爲所緣故。
有義第六第七 心品執我法者是能徧計.唯說意識能徧計故.意及意識名意識故.計度分別能徧 計故.執我法者必是慧故.二執必與無明俱故.不說無明有善性故.癡無癡等不相 應故.不見有執導空智故.執有達無不俱起故.曾無有執非能熏故。
有漏心等不證 注:[一]梵藏本原作分別.Vikapla,rnam-partog-pa與次頌分別同字.次句徧計同.
[二]梵藏本自性二字屬上句雲此自性徧計.無所有三字別爲一句.釋成自性徧計之所以也.
[三]勘梵藏本連下分別爲一句.無此起字.安慧釋始雲依他意謂生起.今譯增文.
[四]勘梵藏本無此實字.今譯增文.
[五]梵藏本以遠離性相連而言.rahitata^med-parh!gyur-ba意指彼遠離之事也.
[六]勘梵藏本此句末有說字.Vca^yo,brjod.今略.
[七]勘梵藏本此句意謂不見此則不見彼.
[八]此解同轉識論.又糅安慧釋.原釋雲內外物分別無邊故雲彼彼.
[九]此下廣辨徧計自性.安慧釋無文.述記卷五十一謂此第一解爲安慧說.未詳何據.
********************
實故一切皆名虛妄分別.雖似所取能取相現而非一切能徧計攝.勿無漏心亦有
執故.如來後得應有執故.經說佛智現身土等種種影像如鏡等故.若無緣用應非
智等。
雖說藏識緣徧計種而不說唯.故非誠證。
由斯理趣唯於第六第七心品有能 徧計。
識品雖二.而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徧計不同.故言彼彼。
次所徧計自性 雲何。
攝大乘說是依他起.徧計心等所緣緣故。
圓成實性寧非彼境。
真非妄執所緣 境故.依展轉說亦所徧計。
徧計所執雖是彼境.而非所緣緣故非所徧計。
徧計所執 其相雲何.與依他起復有何別。
有[一]義三界心及心所由無始來虛妄熏習雖各體一
而似二生.謂見相分卽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無.此相說爲徧計所執。
二所依體 實託緣生.此性非無名依他起.虛妄分別緣所生故。
雲何知然。
諸聖教說虛妄分別 是依他起.二取名爲徧計所執。
有義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 亦依他起.徧計依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方名徧計所執.諸聖教說 唯量唯二種種皆名依他起故.又相等四法十一識等論皆說爲依他起攝故。
不爾 注:[一]述記卷五十一謂此爲安慧說.勘安慧釋無文.原釋前解二取意雲.於分別法徧計能所是爲二取.非卽指見相二分也.
********************
無漏後得智品二分應名徧計所執.許應聖智不緣彼生.緣彼智品應非道諦.不許
應知有漏亦爾。
又若二分是徧計所執.應如兔角等非所緣緣.徧計所執體非有故。
又應二分不熏成種.後識等生應無二分。
又諸習氣是相分攝.豈非有法能作因緣。
若緣所生內相見分非依他起.二所依體例亦應然.無異因故。
[一]由斯理趣衆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二]依他衆緣而得起故。
頌 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
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 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
[三]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
性名圓成實。
顯此徧.常.體非虛謬.簡自.共相.虛空我等。
無漏有爲離倒究竟勝用周徧 亦得此名.然今頌中說初非後。
[四]此卽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徧計所執二空所顯真
如爲性。
說於彼言顯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卽不離.常遠離言顯妄所執能所取性理恆 非有.前言義顯不空依他.性顯二空非圓成實.真如離有離無性故。
[五]由前理故此圓成
實與彼依他起非異非不異.異應真如非彼實性.不異此性應是無常.彼此俱應淨非
注:
[一]安慧釋以依他別爲一段.生起文雲.徧計性後應說依他.故頌雲雲.
[二]此解同轉識論.論雲.此分別者因他故起.立名依他性.又糅安慧釋.原釋雲.分別者顯示依他性之自體.從緣生者顯示說名依他之因雲雲.
[三]安慧釋以圓成別爲一段.生
前 中後際生死輪迴不待外緣旣由內識.淨法相續應知亦然。
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有 無漏種.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乃至究竟得成佛時轉捨本來雜染識種轉 得始起清淨種識任持一切功德種子.由本願力盡未來際起諸妙用相續無窮.由 此應知唯有內識。
應知三性亦不離識。
所以者何。
頌曰. 注:
依他起自
圓成
論曰.周
卽由彼彼虛妄分 別徧計種種所徧計物.謂所妄執藴處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別。
此所妄執自性差別 總名徧計所執自性。
如是自性都無所有.理教推徵不可得故。
或初句顯能徧計識.第 二句示所徧計境.後半方申徧計所執若我若法自性非有.已廣顯彼不可得故。
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徧計.虛妄分別爲自性故. 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徧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爲所緣故。
有義第六第七 心品執我法者是能徧計.唯說意識能徧計故.意及意識名意識故.計度分別能徧 計故.執我法者必是慧故.二執必與無明俱故.不說無明有善性故.癡無癡等不相 應故.不見有執導空智故.執有達無不俱起故.曾無有執非能熏故。
有漏心等不證 注:
雖說藏識緣徧計種而不說唯.故非誠證。
由斯理趣唯於第六第七心品有能 徧計。
識品雖二.而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徧計不同.故言彼彼。
次所徧計自性 雲何。
攝大乘說是依他起.徧計心等所緣緣故。
圓成實性寧非彼境。
真非妄執所緣 境故.依展轉說亦所徧計。
徧計所執雖是彼境.而非所緣緣故非所徧計。
徧計所執 其相雲何.與依他起復有何別。
有
二所依體 實託緣生.此性非無名依他起.虛妄分別緣所生故。
雲何知然。
諸聖教說虛妄分別 是依他起.二取名爲徧計所執。
有義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 亦依他起.徧計依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方名徧計所執.諸聖教說 唯量唯二種種皆名依他起故.又相等四法十一識等論皆說爲依他起攝故。
不爾 注:
又若二分是徧計所執.應如兔角等非所緣緣.徧計所執體非有故。
又應二分不熏成種.後識等生應無二分。
又諸習氣是相分攝.豈非有法能作因緣。
若緣所生內相見分非依他起.二所依體例亦應然.無異因故。
頌 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
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 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
顯此徧.常.體非虛謬.簡自.共相.虛空我等。
無漏有爲離倒究竟勝用周徧 亦得此名.然今頌中說初非後。
說於彼言顯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卽不離.常遠離言顯妄所執能所取性理恆 非有.前言義顯不空依他.性顯二空非圓成實.真如離有離無性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