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
分別起者唯見所斷.麤易斷故.若俱生者唯修所斷. 細難斷故。
見所斷十實俱頓斷.以真見道總緣諦故。
然迷諦相有總有別。
總謂十種 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
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 八通迷四.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
謂疑三見親迷苦理.二取執彼 三見戒禁及所依藴爲勝能淨於自他見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相應無明 與九同迷.不共無明親迷苦理.疑及邪見親迷集等.二取貪等準苦應知.然瞋亦能 親迷滅道.由怖畏彼生憎嫉故。
迷諦親疏.麤相如是。
委細說者.貪瞋慢三見疑俱生 隨應如彼.俱生二見及彼相應愛慢無明雖迷苦諦細難斷故修道方斷.瞋餘愛等 迷別事生不違諦觀故修所斷。
雖諸煩惱皆有相分.而所仗質或有或無.名緣有事 無事煩惱。
彼親所緣雖皆有漏.而所仗質亦通無漏.名緣有漏無漏煩惱。
緣自地者 相分似質名緣分別所起事境.緣滅道諦及他地者相分與質不相似故名緣分別 所起名境。
餘門分別如理應思。
********************[一]已說根本六煩惱相.諸隨煩惱其相雲何。
頌曰.[二]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三]誑諂[四]與害憍 無慚及無愧
掉擧與惛沈 不信幷懈怠 [五]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論曰.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
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 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徧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擧等八徧染心故名大隨煩惱。
[六]雲
何爲忿。
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爲性.能障不忿.執仗爲業.謂懷忿者多發暴惡身表 業故。
此卽瞋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忿相用故。
[七]雲何爲恨。
由忿爲先懷惡不捨結怨爲 性.能障不恨.熱惱爲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恆熱惱故。
此亦瞋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 恨相用故。
[八]雲何爲覆。
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爲性.能障不覆.悔惱爲業.謂覆罪者後 必悔惱不安隱故。
有義此覆癡一分攝.論唯說此癡一分故.不懼當苦覆自罪故。
有義 此覆貪癡一分攝.亦恐失利譽覆自罪故.論據麤顯唯說癡分.如說掉擧是貪分故.然 說掉擧徧諸染心不可執爲唯是貪分。
[九]雲何爲惱。
忿恨爲先追觸暴熱很戾爲性.能障 注:[一]此段生起.糅安慧釋.
[二]梵藏本此下至諂字分爲三句.並前慢見疑句爲第十二頌.
[三]勘梵藏本誑諂二字互倒.諂字屬上句讀.又次害憍.掉沉.梵藏本皆互倒.今譯改文.
[四]勘梵藏本此處無與字.但在前慳下有俱字.又次不信下有幷字.不正知下有及字.後文釋雲與幷及言顯隨煩惱非唯二十.指此.今譯改文.
[五]梵藏本以此爲第十三頌末句.次餘一句屬十四頌.
[六]此解體業糅安慧釋.原釋執仗作鞭撻等所依.
[七]此解體性糅安慧釋.原釋缺業.
[八]此解體業及下第一有義糅安慧釋.但原釋以惡作及不安隱住所依爲業.
[九]此段糅安慧釋.原釋雲生語惡行不安隱住爲業.[蟲*旦]螫意當梵本da^s/i.蓋從字源解釋惱字prada^s/a也.
********************
不惱.[蟲*旦]螫爲業.謂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很戾多發囂暴兇鄙麤言[蟲*旦]螫他故。
此亦瞋 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惱相用故。
[一]雲何爲嫉。
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爲性.能障不嫉. 憂慽爲業.謂嫉妒者聞見他榮深懷憂慽不安隱故。
此亦瞋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嫉 相用故。
雲何爲慳。
耽著財法不能惠捨祕悋爲性.能障不慳.鄙畜爲業.謂慳悋者心多 鄙澀畜積財法不能捨故。
此卽貪愛一分爲體.離貪無別慳相用故。
雲何爲誑。
爲獲利 譽矯現有德詭詐爲性.能障不誑.邪命爲業.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
此卽貪癡一分爲體.離二無別誑相用故。
雲何爲諂。
爲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爲性.能 障不諂.教誨爲業.謂諂曲者爲[二]網[忄*冒]他曲順時宜矯設方便.爲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
師友正教誨故。
此亦貪癡一分爲體.離二無別諂相用故。
雲何爲害。
於諸有情心無悲 愍損惱爲性.能障不害.逼惱爲業.謂有害者逼惱他故。
此亦瞋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 害相用故.瞋害別相準善應說。
雲何爲憍。
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爲性.能障不憍.染 依爲業.謂憍醉者生長一切雜染法故。
此亦貪愛一分爲體.離貪無別憍相用故。
雲何 注:[一]此下至無愧.八段皆糅安慧釋.
[二]原刻作罔冒.今依述記卷三十八改.
********************
無慚。
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爲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爲業.謂於自法無所顧者輕拒賢 善不恥過惡障慚生長諸惡行故。
雲何無愧。
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爲性.能障礙愧.生長 惡行爲業.謂於世間無所顧者崇重暴惡不恥過罪障愧生長諸惡行故。
不恥過惡是 二通相.故諸聖教假說爲體。
若執不恥爲二別相.則應此二體無差別。
由斯二法應不 俱生.非受想等有此義故。
若待自他立二別者.應非實有.便違聖教。
若許此二實而別 起.復違論說俱徧惡心。
不善心時隨緣何境皆有輕拒善及崇重惡義.故此二法俱徧 惡心.所緣不異無別起失。
然諸聖教說不顧自他者.自法名自世間名他.或卽此中拒 善崇惡於己益損名自他故。
而論說爲貪等分者.是彼等流.非卽彼性。
[一]雲何掉擧。
令心 於境不寂靜爲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爲業。
有義掉擧貪一分攝.論唯說此是貪分故.此 由憶昔樂事生故。
有義掉擧非唯貪攝.論說掉擧徧染心故.又掉擧相謂不寂靜說是 煩惱共相攝故.掉擧離此無別相故。
雖依一切煩惱假立.而貪位增說爲貪分。
有義掉 擧別有自性徧諸染心.如不信等.非說他分體便非實.勿不信等亦假有故。
而論說爲 注:[一]此解體業及下第一有義糅安慧釋.
********************
世俗有者.如睡眠等隨他相說。
掉擧別相謂卽囂動.令俱生法不寂靜故。
若離煩惱無 別此相.不應別說障奢摩他.故不寂靜非此別相。
[一]雲何惛沈。
令心於境無堪任爲性.能 障輕安毗
分別起者唯見所斷.麤易斷故.若俱生者唯修所斷. 細難斷故。
見所斷十實俱頓斷.以真見道總緣諦故。
然迷諦相有總有別。
總謂十種 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
別謂別迷四諦相起.二唯迷苦. 八通迷四.身邊二見唯果處起別空非我屬苦諦故。
謂疑三見親迷苦理.二取執彼 三見戒禁及所依藴爲勝能淨於自他見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相應無明 與九同迷.不共無明親迷苦理.疑及邪見親迷集等.二取貪等準苦應知.然瞋亦能 親迷滅道.由怖畏彼生憎嫉故。
迷諦親疏.麤相如是。
委細說者.貪瞋慢三見疑俱生 隨應如彼.俱生二見及彼相應愛慢無明雖迷苦諦細難斷故修道方斷.瞋餘愛等 迷別事生不違諦觀故修所斷。
雖諸煩惱皆有相分.而所仗質或有或無.名緣有事 無事煩惱。
彼親所緣雖皆有漏.而所仗質亦通無漏.名緣有漏無漏煩惱。
緣自地者 相分似質名緣分別所起事境.緣滅道諦及他地者相分與質不相似故名緣分別 所起名境。
餘門分別如理應思。
********************
頌曰.
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 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徧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擧等八徧染心故名大隨煩惱。
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爲性.能障不忿.執仗爲業.謂懷忿者多發暴惡身表 業故。
此卽瞋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忿相用故。
由忿爲先懷惡不捨結怨爲 性.能障不恨.熱惱爲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恆熱惱故。
此亦瞋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 恨相用故。
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爲性.能障不覆.悔惱爲業.謂覆罪者後 必悔惱不安隱故。
有義此覆癡一分攝.論唯說此癡一分故.不懼當苦覆自罪故。
有義 此覆貪癡一分攝.亦恐失利譽覆自罪故.論據麤顯唯說癡分.如說掉擧是貪分故.然 說掉擧徧諸染心不可執爲唯是貪分。
忿恨爲先追觸暴熱很戾爲性.能障 注:
此亦瞋 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惱相用故。
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爲性.能障不嫉. 憂慽爲業.謂嫉妒者聞見他榮深懷憂慽不安隱故。
此亦瞋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嫉 相用故。
雲何爲慳。
耽著財法不能惠捨祕悋爲性.能障不慳.鄙畜爲業.謂慳悋者心多 鄙澀畜積財法不能捨故。
此卽貪愛一分爲體.離貪無別慳相用故。
雲何爲誑。
爲獲利 譽矯現有德詭詐爲性.能障不誑.邪命爲業.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
此卽貪癡一分爲體.離二無別誑相用故。
雲何爲諂。
爲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爲性.能 障不諂.教誨爲業.謂諂曲者爲
此亦貪癡一分爲體.離二無別諂相用故。
雲何爲害。
於諸有情心無悲 愍損惱爲性.能障不害.逼惱爲業.謂有害者逼惱他故。
此亦瞋恚一分爲體.離瞋無別 害相用故.瞋害別相準善應說。
雲何爲憍。
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爲性.能障不憍.染 依爲業.謂憍醉者生長一切雜染法故。
此亦貪愛一分爲體.離貪無別憍相用故。
雲何 注:
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爲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爲業.謂於自法無所顧者輕拒賢 善不恥過惡障慚生長諸惡行故。
雲何無愧。
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爲性.能障礙愧.生長 惡行爲業.謂於世間無所顧者崇重暴惡不恥過罪障愧生長諸惡行故。
不恥過惡是 二通相.故諸聖教假說爲體。
若執不恥爲二別相.則應此二體無差別。
由斯二法應不 俱生.非受想等有此義故。
若待自他立二別者.應非實有.便違聖教。
若許此二實而別 起.復違論說俱徧惡心。
不善心時隨緣何境皆有輕拒善及崇重惡義.故此二法俱徧 惡心.所緣不異無別起失。
然諸聖教說不顧自他者.自法名自世間名他.或卽此中拒 善崇惡於己益損名自他故。
而論說爲貪等分者.是彼等流.非卽彼性。
令心 於境不寂靜爲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爲業。
有義掉擧貪一分攝.論唯說此是貪分故.此 由憶昔樂事生故。
有義掉擧非唯貪攝.論說掉擧徧染心故.又掉擧相謂不寂靜說是 煩惱共相攝故.掉擧離此無別相故。
雖依一切煩惱假立.而貪位增說爲貪分。
有義掉 擧別有自性徧諸染心.如不信等.非說他分體便非實.勿不信等亦假有故。
而論說爲 注:
掉擧別相謂卽囂動.令俱生法不寂靜故。
若離煩惱無 別此相.不應別說障奢摩他.故不寂靜非此別相。
令心於境無堪任爲性.能 障輕安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