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此六識爲彼一識等無間緣.旣不如是.故知五
注:
[一]述記卷二十七謂此是安慧說.勘安慧釋無文.但釋作意心所處有雲.持心爲業就多念相續而說.
********************
識有相續義。
五識起時必有意識能引後念意識令起.何假五識爲開導依。
無心睡 眠悶絕等位意識斷已後復起時.藏識末那旣恆相續.亦應與彼爲開導依。
若彼用 前自類開導.五識自類何不許然.此旣不然彼雲何爾。
平等性智相應末那初起必 由第六意識.亦應用彼爲開導依。
圓鏡智俱第八淨識初必六七方便引生.又異熟 心依染汙意或依悲願相應善心.旣爾必應許第八識亦以六七爲開導依。
由此彼 言都未究理。
應說五識前六識內隨用何識爲開導依.第六意識用前自類或第七 八爲開導依.第七末那用前自類或第六識爲開導依.阿陀那識用前自類及第六 七爲開導依.皆不違理.由前說故。
有義此說亦不應理。
開導依者.謂有緣法.爲主.能 作等無間緣.此於後生心心所法開避引導名開導依.此但屬心非心所等。
若此與 彼無俱起義.說此於彼有開導力.一身八識旣容俱起.如何異類爲開導依。
若許爲 依應不俱起.便同異部心不並生。
又一身中諸識俱起多少不定.若容互作等無間 緣.色等應爾.便違聖說等無間緣唯心心所。
然攝大乘說色亦容有等無間緣者.是 ******************** 縱奪言.謂假縱小乘色心前後有等無間緣奪因緣故.不爾等言應成無用。
若謂等 言非遮多少但表同類.便違汝執異類識作等無間緣。
是故八識各唯自類爲開導 依深契教理.自類必無俱起義故。
心所此依.應隨識說。
雖心心所異類並生.而互相 應.和合似一.定俱生滅.事業必同.一開導時餘亦開導.故展轉作等無間緣.諸識不 然不應爲例。
然諸心所非開導依.於所引生無主義故。
若心心所等無間緣各唯自 類.第七八識初轉依時相應信等此緣便闕.則違聖說諸心心所皆四緣生。
無心睡 眠悶絕等位意識雖斷.而後起時彼開導依卽前自類.間斷五識應知亦然.無自類 心於中爲隔名無間故.彼先滅時已於今識爲開導故.何煩異類爲開導依。
然聖教 中說前六識互相引起.或第七八依六七生.皆依殊勝增上緣說非等無間.故不相 違。
瑜伽論說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說此爲彼等無間緣.又此六識爲彼六識等 無間緣卽施設此名意根者.言總意別亦不相違。
故自類依.深契教理。
傍論已了應 辯正論.此能變識雖具三所依.而依彼轉言但顯前二.爲顯此識依緣同故.又前二 ******************** 依有勝用故.或開導依易了知故。
[一]如是已說此識所依.所緣雲何。
謂卽緣彼。
[二]彼謂卽前此所依識.聖說此識緣藏識故。
[三]有義此意緣彼識體及相應法.論說末那我我所執恆相應故.謂緣彼體及相應法
如次執爲我及我所.然諸心所不離識故.如唯識言無違教失。
有義彼說理不應然. 曾無處言緣觸等故。
應言此意但緣彼識見及相分如次執爲我及我所.相見俱以 識爲體故.不違聖說。
有義此說亦不應理.五色根境非識藴故.應同五識亦緣外故. 應如意識緣共境故.應生無色者不執我所故.厭色生彼不變色故。
應說此意但緣 藏識及彼種子如次執爲我及我所.以種卽是彼識功能非實有物.不違聖教。
有義 前說皆不應理.色等種子非識藴故.論說種子是實有故.假應如無非因緣故.又此 識俱薩迦耶見任運一類恆相續生何容別執有我我所.無一心中有斷常等二境 別執俱轉義故.亦不應說二執前後.此無始來一味轉故。
應知此意但緣藏識見分 非餘.彼無始來一類相續似常一故.恆與諸法爲所依故。
此唯執彼爲自內我.乘語 注:[一]安慧釋以此合前所依爲一段解.不別生起.
[二]此句糅安慧釋.
[三]此下別諍所緣.安慧釋無文.述記卷二十七謂第三解是安慧說.但原釋雲.與有身見等相應故緣藏識爲我我所.不分別緣識及種子.
********************
勢故說我所言。
或此執彼是我之我.故於一見義說二言。
若作是說善順教理.多處 唯言有我見故.我我所執不俱起故。
未轉依位唯緣藏識.旣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 諸法.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知諸有情勝解差別示現種種佛影像故。
此中 且說未轉依時.故但說此緣彼藏識.悟迷通局理應爾故.無我我境徧不徧故。
[一]如何
此識緣自所依。
如有後識卽緣前意.彼旣極成此亦何咎。
頌言思量爲性相者.雙顯此識自性行相.[二]意以思量爲自性故.卽復用彼爲行相故。
[三]由
斯兼釋所立別名.能審思量名末那故.未轉依位恆審思量所執我相.已轉依位亦審
思量無我相故。
[四]此意相應有幾心所。
且與四種煩惱常俱。
[五]此中俱言顯相應義.謂從無
始至未轉依此意任運恆緣藏識.與四根本煩惱相應。
[六]其四者何。
謂我癡我見幷我慢 我愛.是名四種。
[七]我癡者.謂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癡。
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 法妄計爲我故名我見。
我慢者.謂[八]倨傲.恃所執我令心高擧故名我慢。
我愛者.謂我貪. 於所執我深生耽著故名我愛。
幷表慢愛有見慢俱.遮餘部執無相應義。
此四常起擾 注:[一]此段糅安慧釋.蓋謂意識緣前等無間意也.
[二]此句糅安慧釋.頌本無相字.故安慧不釋行相.
[三]此二句糅安慧釋.
[四]此句生起.糅安慧釋.次句牒頌.
五識起時必有意識能引後念意識令起.何假五識爲開導依。
無心睡 眠悶絕等位意識斷已後復起時.藏識末那旣恆相續.亦應與彼爲開導依。
若彼用 前自類開導.五識自類何不許然.此旣不然彼雲何爾。
平等性智相應末那初起必 由第六意識.亦應用彼爲開導依。
圓鏡智俱第八淨識初必六七方便引生.又異熟 心依染汙意或依悲願相應善心.旣爾必應許第八識亦以六七爲開導依。
由此彼 言都未究理。
應說五識前六識內隨用何識爲開導依.第六意識用前自類或第七 八爲開導依.第七末那用前自類或第六識爲開導依.阿陀那識用前自類及第六 七爲開導依.皆不違理.由前說故。
有義此說亦不應理。
開導依者.謂有緣法.爲主.能 作等無間緣.此於後生心心所法開避引導名開導依.此但屬心非心所等。
若此與 彼無俱起義.說此於彼有開導力.一身八識旣容俱起.如何異類爲開導依。
若許爲 依應不俱起.便同異部心不並生。
又一身中諸識俱起多少不定.若容互作等無間 緣.色等應爾.便違聖說等無間緣唯心心所。
然攝大乘說色亦容有等無間緣者.是 ******************** 縱奪言.謂假縱小乘色心前後有等無間緣奪因緣故.不爾等言應成無用。
若謂等 言非遮多少但表同類.便違汝執異類識作等無間緣。
是故八識各唯自類爲開導 依深契教理.自類必無俱起義故。
心所此依.應隨識說。
雖心心所異類並生.而互相 應.和合似一.定俱生滅.事業必同.一開導時餘亦開導.故展轉作等無間緣.諸識不 然不應爲例。
然諸心所非開導依.於所引生無主義故。
若心心所等無間緣各唯自 類.第七八識初轉依時相應信等此緣便闕.則違聖說諸心心所皆四緣生。
無心睡 眠悶絕等位意識雖斷.而後起時彼開導依卽前自類.間斷五識應知亦然.無自類 心於中爲隔名無間故.彼先滅時已於今識爲開導故.何煩異類爲開導依。
然聖教 中說前六識互相引起.或第七八依六七生.皆依殊勝增上緣說非等無間.故不相 違。
瑜伽論說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說此爲彼等無間緣.又此六識爲彼六識等 無間緣卽施設此名意根者.言總意別亦不相違。
故自類依.深契教理。
傍論已了應 辯正論.此能變識雖具三所依.而依彼轉言但顯前二.爲顯此識依緣同故.又前二 ******************** 依有勝用故.或開導依易了知故。
謂卽緣彼。
有義彼說理不應然. 曾無處言緣觸等故。
應言此意但緣彼識見及相分如次執爲我及我所.相見俱以 識爲體故.不違聖說。
有義此說亦不應理.五色根境非識藴故.應同五識亦緣外故. 應如意識緣共境故.應生無色者不執我所故.厭色生彼不變色故。
應說此意但緣 藏識及彼種子如次執爲我及我所.以種卽是彼識功能非實有物.不違聖教。
有義 前說皆不應理.色等種子非識藴故.論說種子是實有故.假應如無非因緣故.又此 識俱薩迦耶見任運一類恆相續生何容別執有我我所.無一心中有斷常等二境 別執俱轉義故.亦不應說二執前後.此無始來一味轉故。
應知此意但緣藏識見分 非餘.彼無始來一類相續似常一故.恆與諸法爲所依故。
此唯執彼爲自內我.乘語 注:
或此執彼是我之我.故於一見義說二言。
若作是說善順教理.多處 唯言有我見故.我我所執不俱起故。
未轉依位唯緣藏識.旣轉依已亦緣真如及餘 諸法.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知諸有情勝解差別示現種種佛影像故。
此中 且說未轉依時.故但說此緣彼藏識.悟迷通局理應爾故.無我我境徧不徧故。
如有後識卽緣前意.彼旣極成此亦何咎。
頌言思量爲性相者.雙顯此識自性行相.
且與四種煩惱常俱。
謂我癡我見幷我慢 我愛.是名四種。
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 法妄計爲我故名我見。
我慢者.謂
我愛者.謂我貪. 於所執我深生耽著故名我愛。
幷表慢愛有見慢俱.遮餘部執無相應義。
此四常起擾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