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卷第三

關燈
心自類無間前爲後種因果義立.故先所說爲證不成。

    彼執非理.無熏習故.謂彼自 類旣無熏習如何可執前爲後種.又間斷者應不更生.二乘無學應無後藴死位色 心爲後種故。

    亦不應執色心展轉互爲種生.轉識色等非所熏習前已說故。

    有說三 世諸法皆有.因果感赴無不皆成.何勞執有能持種識.然經說心爲種子者.起染淨 法勢用強故。

    彼說非理.過去未來非常非現如空華等非實有故.又無作用不可執 爲因緣性故。

    若無能持染淨種識.一切因果皆不得成。

    有執大乘遣相空理爲究竟 者.依似比量撥無此識及一切法.彼特違害前所引經.[一]知斷證修染淨因果皆執非 實成大邪見。

    外道毀謗染淨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

    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 薩不應爲捨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誰有智者爲除幻敵求石女兒用爲軍旅。

    故 應信有能持種心.依之建立染淨因果.彼心卽是此第八識。

    又契經說有異熟心善 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謂眼等識有間斷故.非一切時是業果故.如 電光等非異熟心.異熟不應斷已更續.彼命根等無斯事故。

    眼等六識業所感者猶 注: [一]原刻作智.今依述記卷二十一改. ******************** 如聲等非恆續故.是異熟生非真異熟。

    定應許有真異熟心.酬牽引業徧而無斷.變 爲身器作有情依.身器離心理非有故。

    不相應法無實體故.諸轉識等非恆有故.若 無此心誰變身器.復依何法恆立有情。

    又在定中或不在定有別思慮無思慮時.理 有衆多身受生起.此若無者不應後時身有怡適或復勞損.若不恆有真異熟心彼 位如何有此身受。

    非佛起餘善心等位必應現起真異熟心.如許起彼時非佛有情 故。

    由是恆有真異熟心.彼心卽是此第八識。

    又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 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

    謂要實有.恆.徧.無雜.彼法可立正實趣生。

    非異熟法趣生雜 亂.住此起餘趣生法故.諸異熟色及五識中業所感者不徧趣生.無色界中全無彼 故.諸生得善及意識中業所感者雖徧趣生起無雜亂而不恆有.不相應行無實自 體.皆不可立正實趣生。

    唯異熟心及彼心所.實恆徧無雜.是正實趣生。

    此心若無.生 無色界起善等位應非趣生。

    設許趣生攝諸有漏.生無色界起無漏心應非趣生.便 違正理。

    勿有前過及有此失.故唯異熟法是正實趣生。

    由是如來非趣生攝.佛無異 ******************** 熟無記法故。

    亦非界攝.非有漏故.世尊已捨苦集諦故.諸戲論種已永斷故。

    正實趣 生旣唯異熟心及心所.彼心心所離第八識理不得成.故知別有此第八識。

    又契經 說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

    謂五色根及彼依處唯現在 世是有執受.彼定由有能執受心唯異熟心先業所引.非善染等.一類.能徧.相續執 受有色根身.眼等轉識無如是義。

    此言意顯眼等轉識皆無一類能徧相續執受自 內有色根身.非顯能執受唯異熟心.勿諸佛色身無執受故.然能執受有漏色身唯 異熟心故作是說。

    謂諸轉識現緣起故如聲風等.彼善染等非業引故如非擇滅.異 熟生者非異熟故非徧依故不相續故如電光等.不能執受有漏色身。

    諸心識言亦 攝心所.定相應故.如唯識言。

    非諸色根不相應行可能執受有色根身.無所緣故.如 虛空等。

    故應別有能執受心.彼心卽是此第八識。

    又契經說夀煖識三更互依持得 相續住.若無此識能持夀煖令久住識不應有故。

    謂諸轉識有間有轉如聲風等無 恆持用.不可立爲持夀煖識.唯異熟識無間無轉猶如夀煖有恆持用故可立爲持 ******************** 夀煖識。

    經說三法更互依持.而夀與煖一類相續唯識不然.豈符正理。

    雖說三法更 互依持.而許唯煖不徧三界.何不許識獨有間轉。

    此於前理非爲過難.謂若是處具 有三法無間轉者可恆相持.不爾便無恆相持用.前以此理顯三法中所說識言非 詮轉識.擧煖不徧豈壞前理.故前所說其理極成。

    又三法中夀煖二種旣唯有漏.故 知彼識如夀與煖定非無漏.生無色界起無漏心.爾時何識能持彼夀。

    由此故知有 異熟識一類恆徧能持夀煖.彼識卽是此第八識。

    又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必 住散心非無心定.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

    謂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 悶絕時.明了轉識必不現起。

    又此位中六種轉識行相所緣不可知故.如無心位必 不現行。

    六種轉識行相所緣有必可知.如餘時故。

    真異熟識極微細故行相所緣俱 不可了.是引業果.一期相續.恆無轉變.是散有心.名生死心不違正理。

    有說五識此 位定無.意識取境或因五識或因他教或定爲因.生位諸因旣不可得.故受生位意 識亦無。

    若爾有情生無色界.後時意識應永不生.定心必由散意識引.五識他教彼 ******************** 界必無.引定散心無由起故。

    若謂彼定由串習力後時率爾能現在前.彼初生時寧 不現起.又欲色界初受生時串習意識亦應現起。

    若由惛昧初未現前.此卽前因何 勞別說。

    有餘部執生死等位別有一類微細意識行相所緣俱不可了.應知卽是此 第八識.極成意識不如是故。

    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下上身分冷觸漸起.若無此識彼 事不成。

    轉識不能執受身故.眼等五識各別依故或不行故.第六意識不住身故境 不定故徧寄身中恆相續故.不應冷觸由彼漸生。

    唯異熟心由先業力恆徧相續執 受身分.捨執受處冷觸便生.夀煖識三不相離故.冷觸起處卽是非情.雖變亦緣而 不執受.故知定有此第八識。

    又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 如蘆束俱時而轉.若無此識彼識自體不應有故。

    謂彼經中自作是釋.名謂非色四 藴.色謂羯邏藍等.此二與識相依而住如二蘆束更互爲緣.恆俱時轉不相捨離。

    眼 等轉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爲識。

    亦不可說名中識藴謂五識身識謂第六.羯 邏藍時無五識故。

    又諸轉識有間轉故.無力恆時執持名色.寧說恆與名色爲緣。

    故 ******************** 彼識言顯第八識。

     成唯識論卷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