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不分品〉
關燈
小
中
大
與攝等.是也。
廣識性中.十一門成三性.所謂空滅.七如.六法.五 事.四實.四諦.三解.二諦.智境.假實.異不異等.是也。
廣行中.五門成二障.所謂名.體.見 修.乘.及伏斷.是也.十三門成波羅蜜.所謂名.體.及相.增減.次第.釋名.修.攝.開合.果.學. 現種.分位.是也.八門成四智心品.所謂差別.多少.攝用.轉得.位.種.緣.用.是也。
廣果中. 七門成三身.所謂別相.五法.功德.二利.土.機.識.變.是也。
是所謂推廣唯識成也。
著述 有體.無易由言.若欲釋經.摩[口*旦]理迦應遵類聚.若欲宗經.阿毗達磨應效分別.先型
具在法安得誣.奈何拘文牽字羣籍不羅.樓閣憑空唯吾興至.而栩栩然自以爲得
計也哉。
七外道者。
九十六種稱最超邁.數論勝論。
數論計神我是思.受用一切.非本非變。
自 性三德無爲常住.而用增勝.能生諸諦.是本非變。
三德生大.大生我慢.慢生地水火 風空五大.聲觸色味香五唯.大唯又初生眼耳鼻舌皮五知根.次生口便手足五作 ******************** 業根.次生心根.名二十三諦.是變非本。
三德生諦而神我爲其擾亂.厭諦修道自性 輟用.而神我因之解脫。
勝論計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名爲九實。
色.味.香.觸.數.量.合. 離.彼.此.別性.苦.樂.覺.欲.瞋.勤.重.液.潤.行.法非法.聲.名爲二十四德。
取.捨.屈.伸.行.名爲 五業。
實體以德顯.德體以依.實.微.業.時.方.現.比.用等.諸法而顯.業體以微礙合離而 顯。
總實德業共詮緣因名同.六句名有。
別一實中或德業中又或實別別地中.總望 自望他爲總同異.別望自望他爲別同異.名爲同異性.六句名異。
能使實德業三屬 而不離.名爲和合。
實常.而地水火風子微以上者無常.實唯空時方我無礙.二微以 上皆礙.凡父母微皆比量得.子微以上方現量得。
論說數論執諸法與大有等性其 體定一.勝論執諸法與大有等性其體定異.是則一爲轉變.異爲積集。
思想趨徑類 感而同.積集之風多及於歐西.轉變之風每尚於震東。
震東蔓延.幾於無處不然無 思不爾.濫觴於道法自然.汎流於太極兩儀.而波及於六粗三細。
八種識藴.各自有 種.各自感現.各別相用.爲緣增上則有之矣.亦復誰能生誰.而說六粗生自三細。
憑 ******************** 彼風尚.逞彼思潮.衆口鑠金習非成是.於此唯識緣起之思施以回生甘露.反若夜 光按劍疑謗叢生.諸佛說爲大可憐愍者。
數勝流毒一至於此.論固有所破.初破數 論.破二十三諦破三德.次破勝論.破常無常破實德破大有同異和合。
復次大自在 天體常生法.聲生聲顯常住能詮.四大極微能生粗色.色等因量無常而實.一切皆 破。
更有部執犢子我藴非卽非離.一例而非。
八所對小乘者。
聲聞具一切智.不具道相智一切種智.攝論說彼雖離賴耶而智得 成。
菩薩求智.正在道相.而趨向在一切種.是故此論所成一唯有識二殊特賴耶三 殊特末那.對彼小乘獨詳三事.餘事爲兼。
佛後二十部.熏炙五天唯一切有.溝通向 大經部不無因緣.故論所對獨詳二部.餘部唯兼。
一唯有識者。
離識無別實色.而部 執諸色離識都真.一極微二根境三表無表.經部極微有方分有礙處假微實實隨 於假.有部極微無方分無礙七微展積成大皆實.論固有所破.先破有方分.後破無 方分。
有部大造根塵塵仍體實.經部微成根塵根塵皆假.其立識所緣.有部則積微 ******************** 和合相或集已相資相.經部則和合似色相.正量則但能生識直取前境.論固有所 破.先破內處.後破外處所緣。
有部身業形色極微.經部身業非顯非形心所引生能 動手等.正量身業唯是一動.是爲表色.大衆法密身勇身勤.上座胸中色物.是爲無 表色.論固有所破.先破其表.後破無表。
復次離識無別實不相應.而有部所執厥有 其六.一執得非得實.有爲屬所得.擇滅屬道而通漏.非擇屬世所依.二執衆同分實. 言智事欲同則斯起名人同分.正理新師別立法同分.三執命根實.唯命能持身唯 業能持命.無色無心此界彼心界趣生體無不賴於命根.四執三無心實.必有實體 遮心不起.五執三相實.三法又各有三.古用前後別起.新則三用俱時.但待因緣起 不必頓.六執名句文實.異聲有體.聲上屈曲能詮於義.是爲有部六執.論固有所破. 委細周詳不能繁述。
大衆四部執隨眠體論既理破.成實無表戒.正量不失券.正理 和合性.例之而已。
復次離識無別實無爲.有部三無爲擇非擇空或一或多.大衆四 部及與化地皆九無爲.除四空定不動三性兩相離異餘一切同.而皆說緣起無爲. ******************** 論固有所破.初破一多.後凖前例。
二殊特賴耶者。
三相十理諸部所無是稱殊特。
二 十部執唯獨經部思想超邁立種子名.然知種子而不知有賴耶.多過唐勞與諸部 等.經部熏種.厥有二義.一前後熏.前念之識熏於後念.二同類熏.但識類可熏不論 眼耳.其前義略與上座一法二時相似.其後義略與大衆六
廣識性中.十一門成三性.所謂空滅.七如.六法.五 事.四實.四諦.三解.二諦.智境.假實.異不異等.是也。
廣行中.五門成二障.所謂名.體.見 修.乘.及伏斷.是也.十三門成波羅蜜.所謂名.體.及相.增減.次第.釋名.修.攝.開合.果.學. 現種.分位.是也.八門成四智心品.所謂差別.多少.攝用.轉得.位.種.緣.用.是也。
廣果中. 七門成三身.所謂別相.五法.功德.二利.土.機.識.變.是也。
是所謂推廣唯識成也。
著述 有體.無易由言.若欲釋經.摩
七外道者。
九十六種稱最超邁.數論勝論。
數論計神我是思.受用一切.非本非變。
自 性三德無爲常住.而用增勝.能生諸諦.是本非變。
三德生大.大生我慢.慢生地水火 風空五大.聲觸色味香五唯.大唯又初生眼耳鼻舌皮五知根.次生口便手足五作 ******************** 業根.次生心根.名二十三諦.是變非本。
三德生諦而神我爲其擾亂.厭諦修道自性 輟用.而神我因之解脫。
勝論計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名爲九實。
色.味.香.觸.數.量.合. 離.彼.此.別性.苦.樂.覺.欲.瞋.勤.重.液.潤.行.法非法.聲.名爲二十四德。
取.捨.屈.伸.行.名爲 五業。
實體以德顯.德體以依.實.微.業.時.方.現.比.用等.諸法而顯.業體以微礙合離而 顯。
總實德業共詮緣因名同.六句名有。
別一實中或德業中又或實別別地中.總望 自望他爲總同異.別望自望他爲別同異.名爲同異性.六句名異。
能使實德業三屬 而不離.名爲和合。
實常.而地水火風子微以上者無常.實唯空時方我無礙.二微以 上皆礙.凡父母微皆比量得.子微以上方現量得。
論說數論執諸法與大有等性其 體定一.勝論執諸法與大有等性其體定異.是則一爲轉變.異爲積集。
思想趨徑類 感而同.積集之風多及於歐西.轉變之風每尚於震東。
震東蔓延.幾於無處不然無 思不爾.濫觴於道法自然.汎流於太極兩儀.而波及於六粗三細。
八種識藴.各自有 種.各自感現.各別相用.爲緣增上則有之矣.亦復誰能生誰.而說六粗生自三細。
憑 ******************** 彼風尚.逞彼思潮.衆口鑠金習非成是.於此唯識緣起之思施以回生甘露.反若夜 光按劍疑謗叢生.諸佛說爲大可憐愍者。
數勝流毒一至於此.論固有所破.初破數 論.破二十三諦破三德.次破勝論.破常無常破實德破大有同異和合。
復次大自在 天體常生法.聲生聲顯常住能詮.四大極微能生粗色.色等因量無常而實.一切皆 破。
更有部執犢子我藴非卽非離.一例而非。
八所對小乘者。
聲聞具一切智.不具道相智一切種智.攝論說彼雖離賴耶而智得 成。
菩薩求智.正在道相.而趨向在一切種.是故此論所成一唯有識二殊特賴耶三 殊特末那.對彼小乘獨詳三事.餘事爲兼。
佛後二十部.熏炙五天唯一切有.溝通向 大經部不無因緣.故論所對獨詳二部.餘部唯兼。
一唯有識者。
離識無別實色.而部 執諸色離識都真.一極微二根境三表無表.經部極微有方分有礙處假微實實隨 於假.有部極微無方分無礙七微展積成大皆實.論固有所破.先破有方分.後破無 方分。
有部大造根塵塵仍體實.經部微成根塵根塵皆假.其立識所緣.有部則積微 ******************** 和合相或集已相資相.經部則和合似色相.正量則但能生識直取前境.論固有所 破.先破內處.後破外處所緣。
有部身業形色極微.經部身業非顯非形心所引生能 動手等.正量身業唯是一動.是爲表色.大衆法密身勇身勤.上座胸中色物.是爲無 表色.論固有所破.先破其表.後破無表。
復次離識無別實不相應.而有部所執厥有 其六.一執得非得實.有爲屬所得.擇滅屬道而通漏.非擇屬世所依.二執衆同分實. 言智事欲同則斯起名人同分.正理新師別立法同分.三執命根實.唯命能持身唯 業能持命.無色無心此界彼心界趣生體無不賴於命根.四執三無心實.必有實體 遮心不起.五執三相實.三法又各有三.古用前後別起.新則三用俱時.但待因緣起 不必頓.六執名句文實.異聲有體.聲上屈曲能詮於義.是爲有部六執.論固有所破. 委細周詳不能繁述。
大衆四部執隨眠體論既理破.成實無表戒.正量不失券.正理 和合性.例之而已。
復次離識無別實無爲.有部三無爲擇非擇空或一或多.大衆四 部及與化地皆九無爲.除四空定不動三性兩相離異餘一切同.而皆說緣起無爲. ******************** 論固有所破.初破一多.後凖前例。
二殊特賴耶者。
三相十理諸部所無是稱殊特。
二 十部執唯獨經部思想超邁立種子名.然知種子而不知有賴耶.多過唐勞與諸部 等.經部熏種.厥有二義.一前後熏.前念之識熏於後念.二同類熏.但識類可熏不論 眼耳.其前義略與上座一法二時相似.其後義略與大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