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不分品〉
關燈
小
中
大
********************
根境作意善等類別易脫起故.不堅住故.如電光等.此量則有三因.或一一因皆成
三法.或三種因如次成三法.逆次超間合二任作準知。
又如大乘是至教量攝.其量 則有五因.顯然共悉不煩引矣。
五成因後立量。
因犯隨一缺無能立.量成因已.用已 成因成未成宗.獲果雖遠而方便有門。
例如破小有對色中量.先以有礙無礙有方 分無方分破極微非實.破極微已卽用微非實因成有對色非實有宗.依因立量卽 免隨一。
又如破正量部動色量.動非實有纔生卽滅無動義故.此因隨一故必成因. 乃謂有爲法滅不待因故滅若待因應非滅故.則滅因已成.以成動無義乃無過。
六 破敵立量及破敵破量。
破敵立量者.例如十理成初能變中量.有執大乘遣相空理 爲究竟者論謂其立似比量.蓋真性有爲空此不許彼勝義.而顧說空犯隨一過.有 爲無爲約俗俱有.非空不空約真獨無.而乃說空自教相違.名似比量也。
破敵破量 者.例如廣一切種中假實量.敵之破量.種與諸法既非一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破 其破量.真如與法非一非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許則無真.約誰說俗。
七雙徵破者。
******************** 徵設兩端.若不得解進退無據.凡諸經論破理皆然.若細組立一一皆量。
例如破小 乘我執三計中.有四雙徵成八比量.初有思慮無思慮徵破立二量.次有作用無作 用徵破立二量.三我見境非我見境徵破立二量.四我見境我見不緣非我見境我 見不緣徵破立二量。
八極成寄言。
所爭在互差不離之性所不許義.非在有法能別 之所依.所依極成乃得用以諍義.所依有過先須寄言簡離。
例如初能變十理中量. 極成意識必有不共顯自名處等無間不攝增上生所依極成六識隨一攝故如眼 等識.此量意識所別有過能別有過.後身菩薩不善意他所別不成.他方佛意自所 別不成.故須簡之寄極成言.能別不成有五.一不共簡八共依.二顯自名處簡上座 胸中色物.三無間不攝簡次第滅意.四增上簡因緣種子依.五生簡七與八非親生 依簡七與五非相近依.若不置簡有五所立不成。
九汝執寄言。
敵量多過.但述彼言 而不加簡.則墮彼中無能自拔.是故牒敘汝執寄言.若雲此量汝立非於我宗也。
例 如破三執我中量.執我常徧量同虛空應不隨身受苦樂等.此量有法之我所別不 ******************** 成.常徧之因亦犯隨一.若不寄言但依量引.有我卽違自宗無我犯自所別.以一執 言貫宗因喻一切俱離。
十自許寄言。
自量有過若不加簡.先自墮負焉能悟他。
例如 五教成初能變中成大乘是佛說一量.諸大乘經至教量攝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 顛倒理契經攝故如增壹等.因中若不自許寄言.必如勝軍論師兩俱極成非諸佛 語所不攝因有自不定.人卽出過.爲如發智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教 如自所許發智非佛語耶.爲如增一等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大乘是佛語耶. 故必自許寄言.而後六足置簡大乘經成。
六毗曇者。
以種種法較於一法.使法極成.佛時所許.議論之至精者也。
本頌毗曇。
成 三能變.異熟以十門成.所謂自相.因.果.行相.相應.三性.三受.緣.轉.伏斷.是也.思量以 十門成.所謂名.與依.緣.性.相.染.應.三性.三界.及與伏斷.是也.了別以九門成.所謂差 別.自性.行相.相應.三性.三受.依.轉.起滅.是也.是所謂根本唯識成也。
二廣論毗曇。
唯 識以九難成.所謂唯識所因難.世事乖宗難.聖教相違難.識性成空難.色相非心難. ******************** 現量違宗難.夢覺相違難外取他心難.異境非唯難是也。
賴耶以十理成.所謂持種. 異熟心.趣生.執受.識.生死.緣.依食.滅定心.染淨.是也。
末那以六理成.所謂不共無明. 意法爲緣.思量名意.二定差別.無想天染.三性帶執.是也。
心所成以性地時俱四一 切.王所非一非異也.徧行以二門成.所謂名體也.別境以五門成.所謂名.體.獨並.識 別.受應.是也.善以十四門成.所謂名.實.攝餘.廢立.多少.假實.俱起.識別.受俱.別境.相 應.性.界.學.斷.是也.煩惱以十四門成.所謂名.體.俱生.自類.識.受.別境相應.性.界.學.斷. 事.漏.地等.是也.隨惑以十五門成.所謂名.體.假實.俱生分別.自應.識.受.別境.根本.性. 界.學.斷.事.漏.等門是也.不定以十四門成.所謂名.體.假實.自應.識.受.別.善.惑.隨.性.界. 學.斷.是也。
其別別成者.廣三能變中.十門成種子.所謂出體.一異.假實.二諦.四分.三 性.本始.六義.生引.內外.是也.八理成熏.所謂堅住.無記.可熏.能合.生滅.勝用.增減.所 合.是也.五義成第四分.所謂皆證.有果.現量.唯內.具能所緣.是也.四義成俱有所依. 所謂決定.有境.爲主.令取自緣.是也。
廣分別中.三門成四緣.所謂十五依十因五果 ******************** 是也。
廣生死中二十門成十二支.所謂引生.廢立.定世.假實.事.染.獨雜.色.漏.爲.性.界. 治.學.斷.受.苦.諦.緣.及
又如大乘是至教量攝.其量 則有五因.顯然共悉不煩引矣。
五成因後立量。
因犯隨一缺無能立.量成因已.用已 成因成未成宗.獲果雖遠而方便有門。
例如破小有對色中量.先以有礙無礙有方 分無方分破極微非實.破極微已卽用微非實因成有對色非實有宗.依因立量卽 免隨一。
又如破正量部動色量.動非實有纔生卽滅無動義故.此因隨一故必成因. 乃謂有爲法滅不待因故滅若待因應非滅故.則滅因已成.以成動無義乃無過。
六 破敵立量及破敵破量。
破敵立量者.例如十理成初能變中量.有執大乘遣相空理 爲究竟者論謂其立似比量.蓋真性有爲空此不許彼勝義.而顧說空犯隨一過.有 爲無爲約俗俱有.非空不空約真獨無.而乃說空自教相違.名似比量也。
破敵破量 者.例如廣一切種中假實量.敵之破量.種與諸法既非一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破 其破量.真如與法非一非異應如瓶等是假非實.許則無真.約誰說俗。
七雙徵破者。
******************** 徵設兩端.若不得解進退無據.凡諸經論破理皆然.若細組立一一皆量。
例如破小 乘我執三計中.有四雙徵成八比量.初有思慮無思慮徵破立二量.次有作用無作 用徵破立二量.三我見境非我見境徵破立二量.四我見境我見不緣非我見境我 見不緣徵破立二量。
八極成寄言。
所爭在互差不離之性所不許義.非在有法能別 之所依.所依極成乃得用以諍義.所依有過先須寄言簡離。
例如初能變十理中量. 極成意識必有不共顯自名處等無間不攝增上生所依極成六識隨一攝故如眼 等識.此量意識所別有過能別有過.後身菩薩不善意他所別不成.他方佛意自所 別不成.故須簡之寄極成言.能別不成有五.一不共簡八共依.二顯自名處簡上座 胸中色物.三無間不攝簡次第滅意.四增上簡因緣種子依.五生簡七與八非親生 依簡七與五非相近依.若不置簡有五所立不成。
九汝執寄言。
敵量多過.但述彼言 而不加簡.則墮彼中無能自拔.是故牒敘汝執寄言.若雲此量汝立非於我宗也。
例 如破三執我中量.執我常徧量同虛空應不隨身受苦樂等.此量有法之我所別不 ******************** 成.常徧之因亦犯隨一.若不寄言但依量引.有我卽違自宗無我犯自所別.以一執 言貫宗因喻一切俱離。
十自許寄言。
自量有過若不加簡.先自墮負焉能悟他。
例如 五教成初能變中成大乘是佛說一量.諸大乘經至教量攝樂大乘者許能顯示無 顛倒理契經攝故如增壹等.因中若不自許寄言.必如勝軍論師兩俱極成非諸佛 語所不攝因有自不定.人卽出過.爲如發智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汝大乘教 如自所許發智非佛語耶.爲如增一等兩俱極成非佛語所不攝故大乘是佛語耶. 故必自許寄言.而後六足置簡大乘經成。
六毗曇者。
以種種法較於一法.使法極成.佛時所許.議論之至精者也。
本頌毗曇。
成 三能變.異熟以十門成.所謂自相.因.果.行相.相應.三性.三受.緣.轉.伏斷.是也.思量以 十門成.所謂名.與依.緣.性.相.染.應.三性.三界.及與伏斷.是也.了別以九門成.所謂差 別.自性.行相.相應.三性.三受.依.轉.起滅.是也.是所謂根本唯識成也。
二廣論毗曇。
唯 識以九難成.所謂唯識所因難.世事乖宗難.聖教相違難.識性成空難.色相非心難. ******************** 現量違宗難.夢覺相違難外取他心難.異境非唯難是也。
賴耶以十理成.所謂持種. 異熟心.趣生.執受.識.生死.緣.依食.滅定心.染淨.是也。
末那以六理成.所謂不共無明. 意法爲緣.思量名意.二定差別.無想天染.三性帶執.是也。
心所成以性地時俱四一 切.王所非一非異也.徧行以二門成.所謂名體也.別境以五門成.所謂名.體.獨並.識 別.受應.是也.善以十四門成.所謂名.實.攝餘.廢立.多少.假實.俱起.識別.受俱.別境.相 應.性.界.學.斷.是也.煩惱以十四門成.所謂名.體.俱生.自類.識.受.別境相應.性.界.學.斷. 事.漏.地等.是也.隨惑以十五門成.所謂名.體.假實.俱生分別.自應.識.受.別境.根本.性. 界.學.斷.事.漏.等門是也.不定以十四門成.所謂名.體.假實.自應.識.受.別.善.惑.隨.性.界. 學.斷.是也。
其別別成者.廣三能變中.十門成種子.所謂出體.一異.假實.二諦.四分.三 性.本始.六義.生引.內外.是也.八理成熏.所謂堅住.無記.可熏.能合.生滅.勝用.增減.所 合.是也.五義成第四分.所謂皆證.有果.現量.唯內.具能所緣.是也.四義成俱有所依. 所謂決定.有境.爲主.令取自緣.是也。
廣分別中.三門成四緣.所謂十五依十因五果 ******************** 是也。
廣生死中二十門成十二支.所謂引生.廢立.定世.假實.事.染.獨雜.色.漏.爲.性.界. 治.學.斷.受.苦.諦.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