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不分品〉
關燈
小
中
大
佛地.佛心恆在定證無垢稱.無常轉
常藴證涅槃勝鬘.佛功德非界通般若違。
成三身別別義。
真如是法身自性無生滅 等智現身菩薩成智變化三業觀智說法斷疑證佛地.變化有依他心證深密.令化 人皆有心證涅槃。
統括全論.所證大乘爲十有一.固不必局於唯識但是六經。
所證 通經爲十有五.亦不可忽於通經但硏唯識。
所見會違大四通二.又不可死於成言 進退維谷。
******************** 四論者。
一立義引證.二法門依組.三會通諸違。
一法諸法之義一家諸家之義.皆一 論多論之證一句多句之證.全書俱是觸處卽然.不必徵詳但當知例.是爲立義引 證義。
攝彼論散組此論聚.摩[口*旦]理迦是其體例。
此論取組雖十一論.而大論集論攝 論爲作者殊特所依.蓋十支之本毗曇之終唯識之始.有固然也。
組賴耶多依大論 集論.組賴耶種子熏習多依攝論.組賴耶五教十理多依攝論大論。
組末那多依大 論集論.組末那六義多依攝論。
組了別多依大論.組五十一心所多依大論集論攝 論而顯揚百法五藴以類而賅。
組所變則多依二十唯識。
組四緣十因依大論。
組十 二支雖依緣起論而亦多依大論。
組三性多依大論集論攝論。
組四位多依大論攝 論.深密雖經實亦屬於大論。
組果位雖依佛地而亦多依攝論。
硏唯識學但憑大論. 迹其自違益增迷悶.但憑集論.誤彼隨順或墮小知.但憑攝論.聊得端倪烏能深刻。
今乃有此成唯識論.百鍊千鎚成爲利器.固法門最後之作品.亦學者神魂之依歸。
是爲法門依組義。
會通諸違者。
會末那中違.其於種現俱有義.隨順經部種滅現生 ******************** 集論說無種已生.其於根非業種義.爲破經部實有色根二十唯識觀所緣緣就彼 發識勝因假名種子功能.其於開導屬心義.奪小因緣而縱其無間攝論說色有等 無間緣.其於末那應隨惑義.各據別義集論說五.五十五說六.五十八說十。
會了別 中違.其於五識三性俱起意視偏注不注起義.七十六說意同五但言意緣五境不 說同性.其於五俱意受唯苦樂義.對法隨有部說慽.六十六隨大衆上座.五十五第 五隨經部化地均說地獄憂俱。
會心所中違.心所位六.大論隨惑合一而說位五.觸 三和變異.就引起勝集論但說於根.受想諸行以觸爲緣.就行主勝大論但說於思. 就生近勝集論但說於受.慚愧以崇拒判.對法顯揚但依緣起假說自他.無癡別有 其性.集論就因果顯說體爲慧.六十三說欲界於善但缺輕安.五十五就增勝緣說 唯六起.六十九就尋伺地說通一切.第一第五尋伺唯意.五十六就五俱意能引五 起說五與俱。
會四緣中違.十因二攝.就牽引因緣勝菩薩地說屬能生.就牽引去果 遠尋伺地說屬方便。
會十二支中違.識是所引.集論依業種名識說識能引.業及五 ******************** 種轉名爲有.就正感果第十但說一業.就親生當來五與三十八但說識等五.唯愛 望於取有望於生是因緣義.集論假業種爲無明說無明望行亦爲因緣.大論又依 愛取現行有屬業種說諸支相望乃無因緣。
會三性中違.唯六七識是徧計執.楞伽 中邊說八分別而非是執.攝論中邊似二取現而非一切.七十八五十一雖八緣計 而非說唯。
會四位中違.眠斷見真真後見相.顯揚方便假說世第一法無間生相而 斷隨眠。
會果位中違.佛身亦藴而純無漏.集論依小說十五界皆唯有漏.等成皆報. 攝論依似智現說二智屬化.佛不思議.九十八但依餘處說四事不化。
總上會違.乃 知正義不先明多食而多疾.方便不知指一義而一窒.淵哉違會.教乃無不通之法. 法乃無不權之妙歟.誰有智者而不學此。
五因明者。
大覺世尊常不離於現觀.有音卽成至教。
非佛立言.皆憑比量。
是故證成 道理.若因若緣能令所立所說所標義得成立令正覺悟.若欲悟他.能立之餘又必 能破。
能立能破設例紛紜.統緒硏求應別爲學.今讀唯識.但略取要約爲十事。
一正 ******************** 立量。
例如唯識四立量.一量極成眼等識不親緣離自色等五隨一故如餘.二量餘 識亦不親緣離自諸法識故如眼等識.三量此親所緣定非離此二隨一故如彼能 緣.四量此親所緣決定不離心心所所緣法故如相應法.奘師融四立一.真故極成 色定不離眼識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喻如眼識異喻如眼根。
有此五量唯識 極成.學建立宗宗建立法法爾立量.揭櫫昭明須彌不動。
二不組量。
有宗有因.演而 伸之成無數量.不勝紛煩約爲理破。
例如破數論本事能成自性.文但有八量則有 十.破二十三諦展轉有二十三量.總計所破.就文未推猶尚合有六十一量。
三無次 第。
性相爲文故無次第.解因明者許是事故.全論體例應審思準。
例如破犢子我量. 許依藴立非卽離藴應如瓶等非實我故.初因次喻後宗.顛倒無敘有如此矣。
四多 因一量。
一因能立.多亦能立.多因成多理.多理成多方。
例如十理成初能變中有量. 謂眼等識非異熟心.有間斷故非一切時.是業果故.如電光等.此量則有二因。
又此 中有量.謂諸轉變識非可熏習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起心在滅定時有間斷故.
成三身別別義。
真如是法身自性無生滅 等智現身菩薩成智變化三業觀智說法斷疑證佛地.變化有依他心證深密.令化 人皆有心證涅槃。
統括全論.所證大乘爲十有一.固不必局於唯識但是六經。
所證 通經爲十有五.亦不可忽於通經但硏唯識。
所見會違大四通二.又不可死於成言 進退維谷。
******************** 四論者。
一立義引證.二法門依組.三會通諸違。
一法諸法之義一家諸家之義.皆一 論多論之證一句多句之證.全書俱是觸處卽然.不必徵詳但當知例.是爲立義引 證義。
攝彼論散組此論聚.摩
此論取組雖十一論.而大論集論攝 論爲作者殊特所依.蓋十支之本毗曇之終唯識之始.有固然也。
組賴耶多依大論 集論.組賴耶種子熏習多依攝論.組賴耶五教十理多依攝論大論。
組末那多依大 論集論.組末那六義多依攝論。
組了別多依大論.組五十一心所多依大論集論攝 論而顯揚百法五藴以類而賅。
組所變則多依二十唯識。
組四緣十因依大論。
組十 二支雖依緣起論而亦多依大論。
組三性多依大論集論攝論。
組四位多依大論攝 論.深密雖經實亦屬於大論。
組果位雖依佛地而亦多依攝論。
硏唯識學但憑大論. 迹其自違益增迷悶.但憑集論.誤彼隨順或墮小知.但憑攝論.聊得端倪烏能深刻。
今乃有此成唯識論.百鍊千鎚成爲利器.固法門最後之作品.亦學者神魂之依歸。
是爲法門依組義。
會通諸違者。
會末那中違.其於種現俱有義.隨順經部種滅現生 ******************** 集論說無種已生.其於根非業種義.爲破經部實有色根二十唯識觀所緣緣就彼 發識勝因假名種子功能.其於開導屬心義.奪小因緣而縱其無間攝論說色有等 無間緣.其於末那應隨惑義.各據別義集論說五.五十五說六.五十八說十。
會了別 中違.其於五識三性俱起意視偏注不注起義.七十六說意同五但言意緣五境不 說同性.其於五俱意受唯苦樂義.對法隨有部說慽.六十六隨大衆上座.五十五第 五隨經部化地均說地獄憂俱。
會心所中違.心所位六.大論隨惑合一而說位五.觸 三和變異.就引起勝集論但說於根.受想諸行以觸爲緣.就行主勝大論但說於思. 就生近勝集論但說於受.慚愧以崇拒判.對法顯揚但依緣起假說自他.無癡別有 其性.集論就因果顯說體爲慧.六十三說欲界於善但缺輕安.五十五就增勝緣說 唯六起.六十九就尋伺地說通一切.第一第五尋伺唯意.五十六就五俱意能引五 起說五與俱。
會四緣中違.十因二攝.就牽引因緣勝菩薩地說屬能生.就牽引去果 遠尋伺地說屬方便。
會十二支中違.識是所引.集論依業種名識說識能引.業及五 ******************** 種轉名爲有.就正感果第十但說一業.就親生當來五與三十八但說識等五.唯愛 望於取有望於生是因緣義.集論假業種爲無明說無明望行亦爲因緣.大論又依 愛取現行有屬業種說諸支相望乃無因緣。
會三性中違.唯六七識是徧計執.楞伽 中邊說八分別而非是執.攝論中邊似二取現而非一切.七十八五十一雖八緣計 而非說唯。
會四位中違.眠斷見真真後見相.顯揚方便假說世第一法無間生相而 斷隨眠。
會果位中違.佛身亦藴而純無漏.集論依小說十五界皆唯有漏.等成皆報. 攝論依似智現說二智屬化.佛不思議.九十八但依餘處說四事不化。
總上會違.乃 知正義不先明多食而多疾.方便不知指一義而一窒.淵哉違會.教乃無不通之法. 法乃無不權之妙歟.誰有智者而不學此。
五因明者。
大覺世尊常不離於現觀.有音卽成至教。
非佛立言.皆憑比量。
是故證成 道理.若因若緣能令所立所說所標義得成立令正覺悟.若欲悟他.能立之餘又必 能破。
能立能破設例紛紜.統緒硏求應別爲學.今讀唯識.但略取要約爲十事。
一正 ******************** 立量。
例如唯識四立量.一量極成眼等識不親緣離自色等五隨一故如餘.二量餘 識亦不親緣離自諸法識故如眼等識.三量此親所緣定非離此二隨一故如彼能 緣.四量此親所緣決定不離心心所所緣法故如相應法.奘師融四立一.真故極成 色定不離眼識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同喻如眼識異喻如眼根。
有此五量唯識 極成.學建立宗宗建立法法爾立量.揭櫫昭明須彌不動。
二不組量。
有宗有因.演而 伸之成無數量.不勝紛煩約爲理破。
例如破數論本事能成自性.文但有八量則有 十.破二十三諦展轉有二十三量.總計所破.就文未推猶尚合有六十一量。
三無次 第。
性相爲文故無次第.解因明者許是事故.全論體例應審思準。
例如破犢子我量. 許依藴立非卽離藴應如瓶等非實我故.初因次喻後宗.顛倒無敘有如此矣。
四多 因一量。
一因能立.多亦能立.多因成多理.多理成多方。
例如十理成初能變中有量. 謂眼等識非異熟心.有間斷故非一切時.是業果故.如電光等.此量則有二因。
又此 中有量.謂諸轉變識非可熏習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起心在滅定時有間斷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