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不分品〉
關燈
小
中
大
有唯識學.有唯識論。
略談唯識學。
見真而了幻.求學究竟在唯識性。
思假而智實.入 學方便在唯識相。
唯識相者.無常而能存無我而能立者也。
無常而能存唯變是適. 無我而能立唯依是從。
變之事則有力有能.風勢無象排山倒海.因緣增上一切轉 移.力而後變能而後變.刹塵之相是呈.故知變體之剋實字曰力能。
變之義則頓起 頓滅.刹那不滅卽非滅.無間不生卽非生.故不頓不足以見生滅.不足以見生滅又 烏足以言變。
變之相則如幻如夢.如鏡呈形還見自質.如衆燈明相網爲一.此之謂 如幻.雖無外境而見村園男女定有其方.雖無彼姝而感不淨直流定有其用.未開 大覺長夜顛纏.此之謂如夢。
變之妙則相似相續.凡所有相體用因果言一有過言 異有過.法爾無過.法爾非一非異名之曰相似.等流而相似.異熟以相續.相續則非 斷.相似則非常.豈第無過而善巧絕倫。
凡諸所變因緣分別.分別計執無有.因緣有 實非虛。
無常而能存.一變之彌綸而已矣。
緣起義是依義。
建立末那六識有根依.建 ******************** 立賴耶轉識有共依.轉依於本本依於轉.有若束蘆交依不仆.染淨依於識藏.相見 依於自證.因亦有其依緣亦有其依.因果以三法展轉而相依.心所依於心王.諸法 依於二十二根.乃至地依金金依水水依風.人物依於大地造色依於大種.法不孤 獨而仗托是資.大乘緣無不生心.獨影亦依法起。
無我而能立.一依之維縶而已矣。
變非刹刹離依.依非息息離變.本是幻形緣至斯起.是爲唯識。
知彼相幻.乃見性真。
復修而依轉.變身土以化萬靈。
此之謂唯識學。
次談唯識論。
世親作唯識三十.未竟長行而生覩史.竺賢十家繼起有作.此土糅集 爲成唯識論.是則成唯識論者.唯識學至精至密之論也。
應以十門觀其所成。
一本 頌.二廣論.是二爲所成法。
三經.四論.五因明.六毗曇.是四爲如是成。
七所對外道.八 所對小乘.九西土十家.十奘門諸賢.是四爲能成人。
以是讀論觀厥成焉。
一本頌者。
二十五頌明境.四頌明行.一頌明果。
明境有相有性.八囀聲中第三聲囀 名曰由者.乃有五由以詮相性。
由說我法是假非實.但依識變有種種相.而此識變 ******************** 有異熟思量了別三能。
由轉變諸相及其分別皆不可得.唯識可得.說唯有識。
由此 識種得餘緣而變.以展轉力強遂生分別。
由此業種得識種與俱.以後能續前遂有 生死。
由計執乃非有.依圓非一異.說有三自性.相生勝義無.密說三無性.真如徧於 一切.隨相而性說有三.剋實而識性唯一。
明行有四位.求住唯識曰資糧.將住唯識 曰加行.實住唯識曰通達.修證轉依曰修習。
明果有一位.四德法身曰究竟。
是之謂 三分以成唯識。
二廣論者。
於三能變中.廣種子.熏習.四分.三依。
於分別生中.廣四緣.十因.五果.四生。
於生死續中.廣三習氣.十二支.二死。
於三性中.廣七真如。
於明行中.廣二障.二見.廣 十地.十波羅蜜.十一障愚.十真如.廣四涅槃.四智心品。
於明果中.廣自性受用變化 三身。
上來本廣.諸法建立.於成唯識爲所成法。
義以法傳.知法然後知義.知法知義 然後乃知唯識。
三經者。
瑜伽攝事分由二十四處略攝契經.其二事契經四阿含是.其三聲聞契經 ******************** 十二分教除方廣是.其四大乘契經卽方廣是.是則四阿含者三乘契經之通經也。
如增壹阿含具五義故.大乘是佛說。
大乘既成.以證諸義乃免隨一。
總成唯識義。
證 大乘經五.證通經一。
其證五者.方便遣執言識似外生而所緣實不離識證厚嚴.三 界唯心證華嚴.唯識所現似彼說取彼證深密.法不離心俗故八有別真故八無別 證楞伽有情隨心證維摩.四智悟唯識證阿毗達磨。
其證一者.識變十二處證阿含。
別成賴耶義。
以教成者證大乘經四.略爲法依具種攝法證阿毗達磨.深細暴流證 深密.緣風起浪證楞伽.識名淨無垢證如來功德莊嚴。
證通經四.有部密說證增壹. 大衆上座化地密說皆證彼部各阿笈摩。
以理成者皆證通經.夀煖識互持證三法 經.識緣名色證名色經.有情衣食住證四食經.觸俱有受想證十問經.染淨證染淨 心經.餘理證經無處得名.應善硏求儻補疎漏。
別成末那義。
以教成者證大乘經一. 思量名意七依第八證楞伽。
以理成者證大乘經一.意滅縛解證阿毗達磨。
證通經 一.七與四惑俱證阿含不攝之解脫。
會通經一.實有末那方便說六會阿含違。
別成 ******************** 心所義。
證通經二.三和合觸證阿含起盡.根境作意生識證象迹喻。
成八識別別義。
種子本有證阿毗達磨及無盡意.種子新熏證多界經.種子本始證阿毗達磨.二分 四分證厚嚴.四分攝爲一證楞伽.是爲證大乘經者四.證通經者二。
成十二支別別 義。
識通能所引無愛於惡趣通緣起違.無明生變易證勝鬘.變易是無漏通十地違。
成三性別別義。
見真乃了幻證厚嚴.三與五性相攝通楞伽違.是爲證大乘經者二. 通大乘經者二.通通經者一。
成見修別別義。
四度助前六證深密.聲聞無涅槃通勝 鬘違.後智有二分佛現身土影佛緣三世法證
略談唯識學。
見真而了幻.求學究竟在唯識性。
思假而智實.入 學方便在唯識相。
唯識相者.無常而能存無我而能立者也。
無常而能存唯變是適. 無我而能立唯依是從。
變之事則有力有能.風勢無象排山倒海.因緣增上一切轉 移.力而後變能而後變.刹塵之相是呈.故知變體之剋實字曰力能。
變之義則頓起 頓滅.刹那不滅卽非滅.無間不生卽非生.故不頓不足以見生滅.不足以見生滅又 烏足以言變。
變之相則如幻如夢.如鏡呈形還見自質.如衆燈明相網爲一.此之謂 如幻.雖無外境而見村園男女定有其方.雖無彼姝而感不淨直流定有其用.未開 大覺長夜顛纏.此之謂如夢。
變之妙則相似相續.凡所有相體用因果言一有過言 異有過.法爾無過.法爾非一非異名之曰相似.等流而相似.異熟以相續.相續則非 斷.相似則非常.豈第無過而善巧絕倫。
凡諸所變因緣分別.分別計執無有.因緣有 實非虛。
無常而能存.一變之彌綸而已矣。
緣起義是依義。
建立末那六識有根依.建 ******************** 立賴耶轉識有共依.轉依於本本依於轉.有若束蘆交依不仆.染淨依於識藏.相見 依於自證.因亦有其依緣亦有其依.因果以三法展轉而相依.心所依於心王.諸法 依於二十二根.乃至地依金金依水水依風.人物依於大地造色依於大種.法不孤 獨而仗托是資.大乘緣無不生心.獨影亦依法起。
無我而能立.一依之維縶而已矣。
變非刹刹離依.依非息息離變.本是幻形緣至斯起.是爲唯識。
知彼相幻.乃見性真。
復修而依轉.變身土以化萬靈。
此之謂唯識學。
次談唯識論。
世親作唯識三十.未竟長行而生覩史.竺賢十家繼起有作.此土糅集 爲成唯識論.是則成唯識論者.唯識學至精至密之論也。
應以十門觀其所成。
一本 頌.二廣論.是二爲所成法。
三經.四論.五因明.六毗曇.是四爲如是成。
七所對外道.八 所對小乘.九西土十家.十奘門諸賢.是四爲能成人。
以是讀論觀厥成焉。
一本頌者。
二十五頌明境.四頌明行.一頌明果。
明境有相有性.八囀聲中第三聲囀 名曰由者.乃有五由以詮相性。
由說我法是假非實.但依識變有種種相.而此識變 ******************** 有異熟思量了別三能。
由轉變諸相及其分別皆不可得.唯識可得.說唯有識。
由此 識種得餘緣而變.以展轉力強遂生分別。
由此業種得識種與俱.以後能續前遂有 生死。
由計執乃非有.依圓非一異.說有三自性.相生勝義無.密說三無性.真如徧於 一切.隨相而性說有三.剋實而識性唯一。
明行有四位.求住唯識曰資糧.將住唯識 曰加行.實住唯識曰通達.修證轉依曰修習。
明果有一位.四德法身曰究竟。
是之謂 三分以成唯識。
二廣論者。
於三能變中.廣種子.熏習.四分.三依。
於分別生中.廣四緣.十因.五果.四生。
於生死續中.廣三習氣.十二支.二死。
於三性中.廣七真如。
於明行中.廣二障.二見.廣 十地.十波羅蜜.十一障愚.十真如.廣四涅槃.四智心品。
於明果中.廣自性受用變化 三身。
上來本廣.諸法建立.於成唯識爲所成法。
義以法傳.知法然後知義.知法知義 然後乃知唯識。
三經者。
瑜伽攝事分由二十四處略攝契經.其二事契經四阿含是.其三聲聞契經 ******************** 十二分教除方廣是.其四大乘契經卽方廣是.是則四阿含者三乘契經之通經也。
如增壹阿含具五義故.大乘是佛說。
大乘既成.以證諸義乃免隨一。
總成唯識義。
證 大乘經五.證通經一。
其證五者.方便遣執言識似外生而所緣實不離識證厚嚴.三 界唯心證華嚴.唯識所現似彼說取彼證深密.法不離心俗故八有別真故八無別 證楞伽有情隨心證維摩.四智悟唯識證阿毗達磨。
其證一者.識變十二處證阿含。
別成賴耶義。
以教成者證大乘經四.略爲法依具種攝法證阿毗達磨.深細暴流證 深密.緣風起浪證楞伽.識名淨無垢證如來功德莊嚴。
證通經四.有部密說證增壹. 大衆上座化地密說皆證彼部各阿笈摩。
以理成者皆證通經.夀煖識互持證三法 經.識緣名色證名色經.有情衣食住證四食經.觸俱有受想證十問經.染淨證染淨 心經.餘理證經無處得名.應善硏求儻補疎漏。
別成末那義。
以教成者證大乘經一. 思量名意七依第八證楞伽。
以理成者證大乘經一.意滅縛解證阿毗達磨。
證通經 一.七與四惑俱證阿含不攝之解脫。
會通經一.實有末那方便說六會阿含違。
別成 ******************** 心所義。
證通經二.三和合觸證阿含起盡.根境作意生識證象迹喻。
成八識別別義。
種子本有證阿毗達磨及無盡意.種子新熏證多界經.種子本始證阿毗達磨.二分 四分證厚嚴.四分攝爲一證楞伽.是爲證大乘經者四.證通經者二。
成十二支別別 義。
識通能所引無愛於惡趣通緣起違.無明生變易證勝鬘.變易是無漏通十地違。
成三性別別義。
見真乃了幻證厚嚴.三與五性相攝通楞伽違.是爲證大乘經者二. 通大乘經者二.通通經者一。
成見修別別義。
四度助前六證深密.聲聞無涅槃通勝 鬘違.後智有二分佛現身土影佛緣三世法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