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五

關燈
修果者.謂分別誨示他.令他信.煩惱障淨.隨煩惱障淨.最勝功德 障淨故。

    四種正行者.謂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初謂鈍根未得根本 靜慮.第二謂利根未得根本靜慮.第三謂鈍根已得根本靜慮.第四謂利根已得根本 靜慮。

    四種法迹者.謂無貪無瞋正念正定.無貪無瞋能令增上戒學清淨.正念能令增 上心學清淨.正定能令增上慧學清淨。

    奢摩他者.謂於內攝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調 ******************** 順.寂靜.最極寂靜.專[一]注一趣.平等攝持。

    毗鉢舍那者.謂簡擇諸法.最極簡擇.普徧尋思. [二]周審觀察.爲欲對治麤重相結故.爲欲制伏諸顛倒故.令無倒心善安住故。

    又依奢摩 他毗鉢舍那立四種道.或有一類已得奢摩他非毗鉢舍那此類依奢摩他進修毗鉢 舍那.或有一類已得毗鉢舍那非奢摩他此類依毗鉢舍那進修奢摩他.或有一類不 得奢摩他亦非毗鉢舍那此類專心制伏惛沈掉擧雙修二道.或有一類已得奢摩他 及毗鉢舍那此類奢摩他毗鉢舍那二道和合平等雙轉。

    三根者.謂未知當知根已知 根具知根。

    雲何末知當知根.謂於加行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刹那中所有諸根。

    雲何已 知根.謂從第十六見道心刹那已上於一切有學道中所有諸根。

    雲何具知根.謂於無 學道所有諸根。

    依初靜慮地現修道時亦修欲界繫所有善根.於彼得自在故。

    如依初 靜慮地修欲界善根.如是依一切上地現修道時皆能修習下界下地所有善根.於彼 得自在故。

    何等究竟道.謂[三]依金剛喻定.一切麤重永已息故.一切繫得永已斷故.永證 一切離繫得故.從此次第無間轉依.證得盡智及無生智十無學法等。

    何等爲十.謂無 注: [一]原刻作住.今依藏本及麗刻改. [二]原刻作同.今依藏本及麗刻改. [三]藏本雲.一切麤重已永斷者.已得離繫得故.依金剛喻定無間轉依.得盡智無生智及十無學法. ******************** 學正見乃至無學正定.無學正解脫.無學正智.如是等法名究竟道。

    雲何名爲一切麤 重.略說有二十四種.謂一切徧行戲論麤重.領受麤重.煩惱麤重.業麤重.異熟麤重.煩 惱障麤重.業障麤重.異熟障麤重.蓋麤重.尋思麤重.飲食麤重.交會麤重.夢麤重.病麤 重.老麤重.死麤重.勞倦麤重.堅固麤重.上麤重.中麤重.細麤重.煩惱障麤重.定障麤重. 所知障麤重。

    雲何繫得.謂於麤重積集假立繫得性。

    雲何離繫得.謂於麤重離散假立 離繫得性。

    雲何金剛喻定.謂居修道最後斷結道位所有三摩地.或加行道攝.或無間 道攝。

    加行道攝者謂從此已去非一切障所礙能破一切障.無間道攝者謂從此無間 盡智無生智生。

    又此三摩地無間堅固一味徧滿.爲顯此義薄伽梵說如大石山無缺 無隙無穴一段極善圓滿十方猛風所不動轉。

    雲何名爲無間轉依.謂已證得無學道 者三種轉依。

    何等爲三.謂心轉依.道轉依.麤重轉依。

    雲何盡智.謂由因盡所得智.或緣 盡爲境。

    雲何無生智.謂由果斷所得智.或緣果不生爲境。

    十無學法當知依止無學戒 藴定藴慧藴解脫藴解脫知見藴說。

    如是道諦總有四種行相差別.謂道相[一]如相行相 注: [一]勘藏本意謂道理相. ******************** 出相。

    雲何道相.因此尋求真實義故。

    雲何如相.以能對治諸煩惱故。

    雲何行相.善能成 辦心令不顛倒故。

    雲何出相.趣真常迹故。

    於諸諦中十六行相皆通世間及出世間.世 間出世間有何差別。

    於所知境不善悟入善悟入性差別故.有障無障性差別故.有分 別無分別性差別故。

    所以者何.於諸諦中無常苦等十六世間行相不善通達真如性 故.煩惱所隨眠故.依名言門起戲論故.出世行相與此相違.出世行相現在前時雖復 現證見無常義.然不依名言戲論門見此是無常義。

    如無常行相於無常義.餘行相於 餘義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