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二
雲何集諦.謂諸煩惱及煩惱增上所生諸業俱說名集諦。
然薄伽梵隨最勝說若愛若 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希樂愛是名集諦.言最勝者是徧行義.由愛具有六徧 行義是故最勝。
何等爲六.一事徧行.二位徧行.三世徧行.四界徧行.五求徧行.六種徧 行。
雲何煩惱.謂由數故.相故.緣起故.境界故.相應故.差別故.邪行故.界故.衆故.斷故.觀 諸煩惱。
何等數故.謂或六或十。
六謂貪瞋慢無明疑見.十謂前五見又分五謂薩迦耶 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何等相故.謂若法生時相不寂靜.由此生故身心相續不 寂靜轉是煩惱相。
何等緣起故.謂煩惱隨眠未永斷故.順煩惱法現在前故.不正思惟 現前起故.如是煩惱方乃得生.是名緣起。
何等境界故.謂一切煩惱還用一切煩惱爲 ******************** 所緣境.及緣諸煩惱事。
又欲界煩惱除無明見疑餘不能緣上地爲境.上地諸煩惱不 能緣下地爲境.已離彼地欲故。
又緣滅道諦諸煩惱不能親緣滅道爲境.[一]唯由依彼妄
起分別說爲所緣。
又煩惱有二種.謂緣無事及緣有事.緣無事者謂見及見相應法.所 餘煩惱名緣有事。
何等相應故.謂貪不與瞋相應.如瞋疑亦爾.餘皆得相應。
如貪瞋亦 爾.謂瞋不與貪慢見相應。
慢不與瞋疑相應。
無明有二種.一一切煩惱相應無明.二不 共無明.不共無明者謂於諦無智。
見不與瞋疑相應.疑不與貪慢見相應。
忿等隨煩惱 更互不相應.無慚無愧於一切不善品中恆共相應.惛沈掉擧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 染汙品中恆共相應。
何等[二]差別故.[三]謂諸煩惱依種種義立種種門差別.所謂結縛隨眠
隨煩惱纏暴流軛取繫蓋株杌垢焼害箭所有惡行漏匱熱惱諍熾然稠林拘礙等。
結 有幾種.雲何結.何處結耶。
結有九種.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 結。
愛結者.謂三界貪.愛結所繫故不厭三界.由不厭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 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恚結者.謂於有情苦及順苦法心有損害.恚結所繫故於恚境相 注:[一]勘藏本意謂由彼所分別者爲彼所緣.
[二]勘藏本意謂異門.
[三]藏本缺此句.
********************
心不棄捨.不棄捨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慢結者.卽七 慢.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
慢者謂於下劣計己爲勝或於不相似計 己相似心擧爲性.過慢者謂於相似計己爲勝或復於勝計己相似心擧爲性.慢過慢 者謂於勝己計己爲勝心擧爲性.我慢者謂於五取藴觀我我所心擧爲性.增上慢者 謂於未得上勝證法計己已得上勝證法心擧爲性.下劣慢者謂於多分勝計己少分 劣心擧爲性.邪慢者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擧爲性.慢結所繫故於[一]我我所不能了知.
不了知故執我我所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無明結者.謂 三界無智.無明結所繫故於苦法集法不能解了.不解了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 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見結者.卽三見.謂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結所繫故於邪 出離妄計追求妄興執著.於邪出離妄執著已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 苦與苦相應。
取結者.謂見取戒禁取.取結所繫故於邪出離方便妄計執著.以妄執著 邪出離方便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疑結者.謂於諦猶 注:[一]藏本雲我執我所執.次同.
********************
豫.疑結所繫故於佛法僧寶妄生疑惑.以疑惑故於三寶所不修正行.以於三寶所不
修正行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嫉結者.謂耽著利養不 耐他榮發起心妒.嫉結所繫故愛重利養不尊敬法.重利養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 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慳結者.謂耽著利養於資生具其心悋惜.慳結所繫故愛 重畜積不尊遠離.重畜積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縛有 三種.謂貪縛瞋縛癡縛。
由貪縛故縛諸有情令處壞苦.由瞋縛故縛諸有情令處苦苦. 由癡縛故縛諸有情令處行苦。
又依貪瞋癡故於善加行不得自在故名爲縛。
隨眠有 七.謂欲愛隨眠瞋恚隨眠有愛隨眠慢隨眠無明隨眠見隨眠疑隨眠。
欲愛隨眠者謂 欲貪品麤重.瞋恚隨眠者謂瞋恚品麤重.有愛隨眠者謂色無色貪品麤重.慢隨眠者 謂慢品麤重.無明隨眠者謂無明品麤重.見隨眠者謂見品麤重.疑隨眠者謂疑品麤 重。
若未離欲求者由欲愛瞋恚隨眠之所隨增.未離有求者由有愛隨眠之所隨增.未 離邪梵行求者由慢無明見疑隨眠之所隨增.由彼衆生得少對治便生憍慢愚於聖 ******************** 諦.虛妄計度外邪解脫解脫方便.於佛聖教正法毗柰耶中
然薄伽梵隨最勝說若愛若 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希樂愛是名集諦.言最勝者是徧行義.由愛具有六徧 行義是故最勝。
何等爲六.一事徧行.二位徧行.三世徧行.四界徧行.五求徧行.六種徧 行。
雲何煩惱.謂由數故.相故.緣起故.境界故.相應故.差別故.邪行故.界故.衆故.斷故.觀 諸煩惱。
何等數故.謂或六或十。
六謂貪瞋慢無明疑見.十謂前五見又分五謂薩迦耶 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何等相故.謂若法生時相不寂靜.由此生故身心相續不 寂靜轉是煩惱相。
何等緣起故.謂煩惱隨眠未永斷故.順煩惱法現在前故.不正思惟 現前起故.如是煩惱方乃得生.是名緣起。
何等境界故.謂一切煩惱還用一切煩惱爲 ******************** 所緣境.及緣諸煩惱事。
又欲界煩惱除無明見疑餘不能緣上地爲境.上地諸煩惱不 能緣下地爲境.已離彼地欲故。
又緣滅道諦諸煩惱不能親緣滅道爲境.
又煩惱有二種.謂緣無事及緣有事.緣無事者謂見及見相應法.所 餘煩惱名緣有事。
何等相應故.謂貪不與瞋相應.如瞋疑亦爾.餘皆得相應。
如貪瞋亦 爾.謂瞋不與貪慢見相應。
慢不與瞋疑相應。
無明有二種.一一切煩惱相應無明.二不 共無明.不共無明者謂於諦無智。
見不與瞋疑相應.疑不與貪慢見相應。
忿等隨煩惱 更互不相應.無慚無愧於一切不善品中恆共相應.惛沈掉擧不信懈怠放逸於一切 染汙品中恆共相應。
何等
結 有幾種.雲何結.何處結耶。
結有九種.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 結。
愛結者.謂三界貪.愛結所繫故不厭三界.由不厭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 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恚結者.謂於有情苦及順苦法心有損害.恚結所繫故於恚境相 注:
慢結者.卽七 慢.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
慢者謂於下劣計己爲勝或於不相似計 己相似心擧爲性.過慢者謂於相似計己爲勝或復於勝計己相似心擧爲性.慢過慢 者謂於勝己計己爲勝心擧爲性.我慢者謂於五取藴觀我我所心擧爲性.增上慢者 謂於未得上勝證法計己已得上勝證法心擧爲性.下劣慢者謂於多分勝計己少分 劣心擧爲性.邪慢者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擧爲性.慢結所繫故於
無明結者.謂 三界無智.無明結所繫故於苦法集法不能解了.不解了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 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見結者.卽三見.謂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結所繫故於邪 出離妄計追求妄興執著.於邪出離妄執著已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 苦與苦相應。
取結者.謂見取戒禁取.取結所繫故於邪出離方便妄計執著.以妄執著 邪出離方便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疑結者.謂於諦猶 注:
嫉結者.謂耽著利養不 耐他榮發起心妒.嫉結所繫故愛重利養不尊敬法.重利養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 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慳結者.謂耽著利養於資生具其心悋惜.慳結所繫故愛 重畜積不尊遠離.重畜積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縛有 三種.謂貪縛瞋縛癡縛。
由貪縛故縛諸有情令處壞苦.由瞋縛故縛諸有情令處苦苦. 由癡縛故縛諸有情令處行苦。
又依貪瞋癡故於善加行不得自在故名爲縛。
隨眠有 七.謂欲愛隨眠瞋恚隨眠有愛隨眠慢隨眠無明隨眠見隨眠疑隨眠。
欲愛隨眠者謂 欲貪品麤重.瞋恚隨眠者謂瞋恚品麤重.有愛隨眠者謂色無色貪品麤重.慢隨眠者 謂慢品麤重.無明隨眠者謂無明品麤重.見隨眠者謂見品麤重.疑隨眠者謂疑品麤 重。
若未離欲求者由欲愛瞋恚隨眠之所隨增.未離有求者由有愛隨眠之所隨增.未 離邪梵行求者由慢無明見疑隨眠之所隨增.由彼衆生得少對治便生憍慢愚於聖 ******************** 諦.虛妄計度外邪解脫解脫方便.於佛聖教正法毗柰耶中